一种影像科人体转移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54506发布日期:2020-04-28 21:02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影像科人体转移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影像科人体转移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影像科人体转移平台。



背景技术:

目前,在影像科临床上,为病人进行核磁共振检查或者需要病人采取俯卧、仰卧姿势时,患者需要从病床上转移到可移动的转移平台上,再从转移平台转移到磁共振等医疗器械指定的位置处,现有的转移平台使用频率较低,放置时踢死你个较大,相对占用的空间就非常的大。

为此,提出一种影像科人体转移平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影像科人体转移平台,在不使用时将插杆和支撑杆从插孔内部拔出,将床板沿着合页进行旋转,在将支腿和床板沿着转轴进行旋转,旋转之后的转移平台的体积将会大大的降低,减少放置时的占用空间,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影像科人体转移平台,包括转移平台,所述转移平台由支腿、床板和气囊组成,所述支腿位于转移平台两侧,所述床板位于支腿之间,所述气囊位于床板上侧;

所述气囊一侧设置有充气孔,所述充气孔内部嵌入由孔塞,所述床板设置有两个,所述床板之间通过合页旋转连接,所述合页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床板一侧,所述床板衔接处两侧设置有插杆,所述插杆插入插孔内部,所述插孔位于床板衔接处两侧,所述床板上端两侧设置有护栏,所述护栏贯穿床板,所述护栏与床板之间滑动连接,所述床板一侧与支腿通过转轴旋转连接,所述转轴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支腿上侧,所述支腿一侧位于转轴底端位置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支腿之间旋转连接,所述支撑杆插入插孔内部,所述插孔位于床板一端两侧,所述支腿底端设置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上侧设置有圆筒,所述圆筒底端焊接在万向轮上侧,所述支腿底端设置有支杆,所述支杆上端焊接在支腿底端,所述支杆插入圆筒内部。

支腿用于对床板进行支撑,床板由于承接病患,气囊充气之后质地较为柔软,用于提高病患的舒适度,在使用时,将病患放置在床板上侧的气囊上,在通过万向轮对转移平台进行移动,在不使用时将插杆和支撑杆从插孔内部拔出,将床板沿着合页进行旋转,在将支腿和床板沿着转轴进行旋转,旋转之后的转移平台的体积将会大大的降低,减少放置时的占用空间。

优选的,所述气囊底端两侧和床板上端两侧均设置有魔术贴,所述魔术贴通过粘合胶粘贴在气囊底端和床板上侧,所述魔术贴之间相互粘结,

魔术贴可以进行多次使用,便于将气囊固定在床板上侧,且便于将气囊从床板上侧拆除。

优选的,所述气囊上表面设置有自洁层,所述自洁层由纳米涂料喷涂在气囊表面凝固而成。

自洁层所使用的纳米涂料表面经过改性可以获得同时憎水和憎油的特性,用于气囊外侧,可以显著提高涂层的抗污性并可提高耐候性,能够长时间保持气囊表面的清洁。

优选的,所述护栏底端位置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上端焊接在护栏底端.

挡板能够限制护栏的活动范围,避免调节时力度较大,将护栏从床板上侧拔出。

优选的,所述护栏与床板衔接处外侧套有阻尼套,所述阻尼套焊接在床板内侧。

阻尼套能够增加护栏与床板之间的阻力,通过人工调节护栏之后,能够通过阻尼套对护栏的阻力进行自行固定。

优选的,所述圆筒内部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上下两端焊接在支杆底端和圆筒内侧底端。

弹簧具有移动的弹性,在移动转移平台时,弹簧能够对转移平台进行减震,避免转动幅度较大,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在不使用时将插杆和支撑杆从插孔内部拔出,将床板沿着合页进行旋转,在将支腿和床板沿着转轴进行旋转,旋转之后的转移平台的体积将会大大的降低,减少放置时的占用空间;

2、本实用新型,弹簧具有移动的弹性,在移动转移平台时,弹簧能够对转移平台进行减震,避免转动幅度较大,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3、本实用新型,自洁层所使用的纳米涂料表面经过改性可以获得同时憎水和憎油的特性,用于气囊外侧,可以显著提高涂层的抗污性并可提高耐候性,能够长时间保持气囊表面的清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万向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气囊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转移平台;2、床板;3、阻尼套;4、护栏;5、插孔;6、转轴;7、支撑杆;8、支腿;9、挡板;10、插杆;11、合页;12、万向轮;13、弹簧;14、支杆;15、圆筒;16、自洁层;17、气囊;18、魔术贴;19、充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影像科人体转移平台,如图1和4所示,包括转移平台1,转移平台1由支腿8、床板2和气囊17组成,支腿8位于转移平台1两侧,床板2位于支腿8之间,气囊17位于床板2上侧;

如图1-4所示,气囊17一侧设置有充气孔19,充气孔19内部嵌入由孔塞,床板2设置有两个,床板2之间通过合页11旋转连接,合页11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床板2一侧,床板2衔接处两侧设置有插杆10,插杆10插入插孔5内部,插孔5位于床板2衔接处两侧,床板2上端两侧设置有护栏4,护栏4贯穿床板2,护栏4与床板2之间滑动连接,床板2一侧与支腿8通过转轴6旋转连接,转轴6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支腿8上侧,支腿8一侧位于转轴6底端位置设置有支撑杆7,支撑杆7与支腿8之间旋转连接,支撑杆7插入插孔5内部,插孔5位于床板2一端两侧,支腿8底端设置有万向轮12,万向轮12上侧设置有圆筒15,圆筒15底端焊接在万向轮12上侧,支腿8底端设置有支杆14,支杆14上端焊接在支腿8底端,支杆14插入圆筒15内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支腿8用于对床板2进行支撑,床板2由于承接病患,气囊17充气之后质地较为柔软,用于提高病患的舒适度,在使用时,将病患放置在床板2上侧的气囊17上,在通过万向轮12对转移平台1进行移动,在不使用时将插杆10和支撑杆7从插孔5内部拔出,将床板2沿着合页11进行旋转,在将支腿8和床板2沿着转轴6进行旋转,旋转之后的转移平台1的体积将会大大的降低,减少放置时的占用空间。

具体的,如图4所示,气囊17底端两侧和床板2上端两侧均设置有魔术贴18,魔术贴18通过粘合胶粘贴在气囊17底端和床板2上侧,魔术贴18之间相互粘结。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魔术贴18可以进行多次使用,便于将气囊17固定在床板2上侧,且便于将气囊17从床板2上侧拆除。

具体的,如图4所示,气囊17上表面设置有自洁层16,自洁层16由纳米涂料喷涂在气囊17表面凝固而成。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自洁层16所使用的纳米涂料表面经过改性可以获得同时憎水和憎油的特性,用于气囊17外侧,可以显著提高涂层的抗污性并可提高耐候性,能够长时间保持气囊17表面的清洁。

具体的,如图1所示,护栏4底端位置设置有挡板9,挡板9上端焊接在护栏4底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挡板9能够限制护栏4的活动范围,避免调节时力度较大,将护栏4从床板2上侧拔出。

具体的,如图1所示,护栏4与床板2衔接处外侧套有阻尼套3,阻尼套3焊接在床板2内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阻尼套3能够增加护栏4与床板2之间的阻力,通过人工调节护栏之后,能够通过阻尼套3对护栏4的阻力进行自行固定。

具体的,如图3所示,圆筒15内部设置有弹簧13,弹簧13上下两端焊接在支杆14底端和圆筒15内侧底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弹簧13具有移动的弹性,在移动转移平台1时,弹簧13能够对转移平台1进行减震,避免转动幅度较大,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工作原理:在不使用时将插杆10和支撑杆7从插孔5内部拔出,将床板2沿着合页11进行旋转,在将支腿8和床板2沿着转轴6进行旋转,旋转之后的转移平台1的体积将会大大的降低,减少放置时的占用空间,需要使用时安装招数反向组装转移平台1即可,组装完成后使用时,将病患放置在床板2上侧的气囊17上,气囊17充气之后质地较为柔软,用于提高病患的舒适度,在通过万向轮12对转移平台1进行移动,弹簧13具有移动的弹性,在移动转移平台1时,弹簧13能够对转移平台1进行减震,避免转动幅度较大,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