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砭石治疗莲花艾灸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90187发布日期:2020-07-14 17:17阅读:23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砭石治疗莲花艾灸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理疗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功能砭石治疗莲花艾灸罐。



背景技术:

艾灸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艾灸使用的工具是艾灸罐。申请号为cn201820485794.9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艾灸罐,该艾灸罐包括设有燃烧空腔且上端为开口结构的内罐体,内罐体外壁一体成型有用于手持的外罐体,内罐体外壁和外罐体内壁之间形成有一个隔热空腔,外罐体底部为开口结构,外罐体底部可拆卸连接有底盖,内罐体内壁底部设有螺纹连接且用于固定艾条的插针。插针包括带有凸缘的插针杆和滑移连接在插针杆内部的可压缩针头,插针杆外部沿圆周阵列有尖刺部,可压缩针头受压可带动尖刺部支起,可压缩针头和插针杆间设置有锁紧结构。

上述专利使用时,艾灸条燃烧产生的高温残灰会掉落在皮肤上,容易烫伤人体,很不方便,而且功能单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多功能砭石治疗莲花艾灸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多功能砭石治疗莲花艾灸罐,包括莲花手罐主体、焚烧腔,所述莲花手罐主体为上端大下端小的花瓶型结构,所述莲花手罐主体外壁上成型有标识凸纹,所述莲花手罐主体内部成型有分隔壁,所述分隔壁将所述莲花手罐主体分隔成焚烧腔和减重腔,所述减重腔侧壁上成型有下散热孔,所述莲花手罐主体上端边缘成型有花瓣状凸缘,所述花瓣状凸缘内部成型有散热腔,所述花瓣状凸缘上成型有连通到所述散热腔内部的上散热孔,所述焚烧腔侧壁内部成型有隔热腔,所述分隔壁上成型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内部通过螺母固定有艾柱插针,所述艾柱插针上固定有艾柱放置框;

所述艾柱放置框包括薄片金属支撑、耐高温侧壁和封盖,所述薄片金属支撑外部通过铆钉固定有所述耐高温侧壁,所述薄片金属支撑上端边缘通过扣环固定有所述封盖,所述封盖上焊接有细筛网,所述薄片金属支撑边缘通过销钉固定有固定卡。

进一步的,所述莲花手罐主体采用黏土烧制而成,所述隔热腔成型在所述莲花手罐主体侧壁内部,所述花瓣状凸缘内掺加有砭石粉。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孔共有四个,其中一个所述固定孔位于所述分隔壁正中央,另外三个所述固定孔环形阵列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薄片金属支撑采用厚度为0.3-0.5mm的不锈钢板制成,所述薄片金属支撑中心成型有固定所述艾柱插针的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耐高温侧壁采用添加有玻璃纤维的树脂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卡和所述封盖对称固定在所述艾柱放置框上端边缘两侧,所述封盖扣合在所述耐高温侧壁顶部后通过所述固定卡固定。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添加有砭石的艾灸罐在使用时,砭石可以发出超声波促进身体恢复,提高调理效果;拥有艾柱放置框,在进行艾灸时可以避免高温的残灰掉出,避免烧伤人体,同时可以避免艾灸时烟灰乱飞;一器多用,可以用来艾灸、刮痧、推油、推拿和砭灸,提高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艾柱放置框主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艾柱放置框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莲花手罐主体;2、上散热孔;3、花瓣状凸缘;4、标识凸纹;5、下散热孔;6、隔热腔;7、焚烧腔;8、艾柱放置框;9、艾柱插针;10、分隔壁;11、固定孔;12、散热腔;13、减重腔;14、薄片金属支撑;15、耐高温侧壁;16、封盖;17、细筛网;18、固定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5所示,一种多功能砭石治疗莲花艾灸罐,包括莲花手罐主体1、焚烧腔7,莲花手罐主体1为上端大下端小的花瓶型结构,莲花手罐主体1外壁上成型有标识凸纹4,既可以展示产品的商标,又可以增加摩擦力,避免使用时手滑,莲花手罐主体1内部成型有分隔壁10,分隔壁10将莲花手罐主体1分隔成焚烧腔7和减重腔13,减重腔13侧壁上成型有下散热孔5,减轻罐体整体重量,莲花手罐主体1上端边缘成型有花瓣状凸缘3,花瓣状凸缘3内部成型有散热腔12,花瓣状凸缘3上成型有连通到散热腔12内部的上散热孔2,焚烧腔7侧壁内部成型有隔热腔6,隔热腔6可以隔离热量,避免使用时烫伤手,分隔壁10上成型有固定孔11,固定孔11内部通过螺母固定有艾柱插针9,艾柱插针9上固定有艾柱放置框8,可以将艾柱放入艾柱放置框8内使用,避免艾柱产生的烟灰掉落到人体上,烧伤人体,同时避免烟灰散落弄脏人体;

艾柱放置框8包括薄片金属支撑14、耐高温侧壁15和封盖16,薄片金属支撑14外部通过铆钉固定有耐高温侧壁15,薄片金属支撑14上端边缘通过扣环固定有封盖16,封盖16上焊接有细筛网17,薄片金属支撑14边缘通过销钉固定有固定卡18。

本实施例中,莲花手罐主体1采用黏土烧制而成,隔热腔6成型在莲花手罐主体1侧壁内部,花瓣状凸缘3内掺加有砭石粉,既可以利用砭石发出的能量进行治疗,又可以提高罐体表面的光滑度,避免使用时刮伤人体。

本实施例中,固定孔11共有四个,其中一个固定孔11位于分隔壁10正中央,另外三个固定孔11环形阵列分布,可以同时固定多根艾柱,提高艾条用量。

本实施例中,薄片金属支撑14采用厚度为0.3-0.5mm的不锈钢板制成,薄片金属支撑14中心成型有固定艾柱插针9的通孔,方便将艾柱放置框8固定在艾柱插针9上。

本实施例中,耐高温侧壁15采用添加有玻璃纤维的树脂制成,减轻重量,同时避免高温损坏。

本实施例中,固定卡18和封盖16对称固定在艾柱放置框8上端边缘两侧,封盖16扣合在耐高温侧壁15顶部后通过固定卡18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选择艾灸时,可以直接将艾柱插针9固定在分隔壁10上,然后将艾柱插接在艾柱插针9上,然后点燃艾柱,也可以将艾柱插针9固定在分隔壁10上后,将艾柱放置框8固定在艾柱插针9上,打开封盖16后将艾柱插接在艾柱放置框8内部的艾柱插针9上,点燃艾柱,闭合封盖16后利用固定卡18对封盖16进行固定,艾柱燃烧后,手握莲花手罐主体1外壁,将花瓣状凸缘3贴靠在人体皮肤上进行移动,从而进行艾灸;刮痧或推拿时,将精油或药油涂抹在人体皮肤上,双手抱握莲花手罐主体1,使得花瓣状凸缘3与皮肤接触进行往复移动,利用花瓣状凸缘3的棱角实现刮痧或推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