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临床手术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05089发布日期:2020-05-29 12:24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一种临床手术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临床手术支架。



背景技术:

在医护人员为病人进行立体定向手术时,手术过程中既要求一定范围的无菌环境,同时又要与病人进行良好的沟通,传统的头架已经不能满足手术需要。以往病人进行手术时只是覆盖无菌治疗巾,露出面部保证病人呼吸及术中交流。但这大大增加了污染的几率。由于头架不配套,治疗巾不透明,若治疗巾的覆盖面积多了会影响病人呼吸,也使医生与病人交流不顺畅,若治疗巾的覆盖面积少了,无菌环境的范围又达不到要求。若手术中发生细菌感染,不利于病人的恢复,甚至导致手术的失败。且病人的氧气面罩连接较长的输氧管,输氧管的放置不当可能会让医护人员感到操作不便,对手术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临床手术支架,使其支撑无菌薄膜,在手术周围形成无菌环境,避免周围环境对手术的影响,形成一个相对安全的手术环境。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临床手术支架,包括:上横杆、下横杆、上立杆和下立杆,所述上横杆两端各连接一根所述上立杆,两根所述上立杆的内侧通过连接所述下横杆形成框架结构,在所述上立杆远离所述上横杆一端分别活动连接所述下立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措施,所述上立杆和所述下立杆铰接,两根下立杆组成的平面可相对于两根上立杆组成的平面绕两铰接点的连线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选措施,在所述上立杆内侧设有安装槽,所述下横杆两端卡合至所述安装槽内,所述下横杆能够在所述安装槽内上下移动,且所述下横杆能够在安装槽的一定位置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选措施,所述下横杆包括至少两根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通过螺纹连接来调整所述下横杆伸缩长度。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安装槽中排列至少两个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下横杆的两端相匹配,使所述下横杆能够卡合至所述凹槽中,以此固定所述下横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选措施,在所述上横杆两端活动连接有用于增加上横杆支撑长度的支撑杆。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横杆与所述支撑杆铰接,使所述支撑杆可在所述上立杆和所述上横杆组成的平面内转动。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横杆两端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与所述支撑杆相匹配,使所述支撑杆两端可转动至所述卡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选措施,所述上横杆包括至少两根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通过螺纹连接来调整所述上横杆的伸缩长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选措施,在所述下立杆的下端连接有安装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以下积极的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手术支架应用于临床手术中,将手术支架固定在手术床的两侧,在手术支架上支撑无菌薄膜,根据病人的位置调整支撑高度,为病人提供一定范围的透明的无菌环境,减少周围医护人员对病人的干扰,方便医生与病人进行交流。同时手术支架上可以固定氧气罩连接的输氧管,保证病人的输氧安全,以此方便病人使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2、本实用新型的手术支架通过在上立杆上设置安装槽,可以根据病人位置的不同来调整下横杆的安装高度,使其满足不同体型病人的需求。通过在手术支架的上横杆两端连接支撑杆作为支撑,通过覆盖的无菌薄膜可以为病人提供一个较为宽敞的无菌活动空间,以便病人在医生发出相应指令时做出反应,以此判断病人的意识状况,同时减少周围的医护人员在活动时碰触到病人,造成影响,增加病人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手术支架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和手术床连接的立体示意图。

图中:1-上横杆;11-卡槽;2-下横杆;3-上立杆;4-下立杆;5-安装槽;6-支撑杆;7-安装杆;8-手术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临床手术支架,如图1~图2所示,上横杆1、下横杆2、上立杆3和下立杆4,上横杆1两端各连接一根上立杆3,两根上立杆3的内侧通过连接下横杆2形成框架结构,在上立杆3远离所述上横杆1一端分别活动连接所述下立杆4。手术时,将本实用新型的手术支架安装在手术床8的两侧,病人躺在手术床8上时,该手术支架位于手术床8的上方,在手术支架上支撑无菌薄膜,使无菌薄膜为病人提供一个透明的无菌环境,避免周围环境对病人造成干扰,方便医生与病人进行交流。下横杆2上可以用来固定氧气罩连接的输氧管,避免给医护人员带来不便,为病人吸氧提供方便,为手术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优选的,如图1所示,上立杆3和下立杆4铰接,两根下立杆3组成的平面可相对于两根上立杆4组成的平面绕两铰接点的连线转动并在一定角度固定住。根据病人躺在手术床8上位置的不同,改变手术支架对无菌薄膜的支撑高度。同时当该手术支架闲置时,支架可折叠,减少空间占用。

优选的,如图1所示,在上立杆3内侧设有安装槽5,下横杆2两端卡合至安装槽5内,下横杆2能够在安装槽5内上下移动,且下横杆2能够在安装槽5的一定位置固定。下横杆2可以根据病人的位置调整安装高度,用来固定氧气罩连接的输氧管。

优选的,如图1所示,在安装槽5中排列至少两个凹槽,凹槽与下横杆2的两端相匹配,使下横杆2能够卡合至凹槽中,以此固定下横杆2,使下横杆2平行于上横杆1设置。凹槽在安装槽5内上下排列的,凹槽的形状大小和下横杆2的两端相配合。当然在两上立杆3上也可以竖直排列若干个安装孔,安装孔用于安装下横杆2,同样可以调整下横杆2的安装高度。

优选的,如图1所示,下横杆2包括至少两根连接杆,连接杆通过螺纹连接来调整下横杆2伸缩长度。当调节旋转螺纹使下横杆2长度缩短时,可使下横杆2在安装槽5内滑动来调整安装高度,在适当高度时,通过旋转螺纹使下横杆2伸长,使其卡合在安装槽5内。

优选的,如图1所示,在上横杆1两端活动连接有用于增加上横杆1支撑长度的支撑杆6,用于增大无菌薄膜的支撑面积,使病人具有充足的空间,同时也减少周围活动的医务人员对病人产生影响,以防细菌的传播对病人伤口造成感染。当然上横杆1的左右两端也可以延伸到两上立杆外侧,上立杆的上端也可以延伸到上横杆的上端,用于增大无菌薄膜的支撑面积。

优选的,如图1所示,上横杆1与支撑杆6铰接,使支撑杆6可在上立杆3和上横杆1组成的平面内转动。交接座设置在上立杆3的上端。支撑杆6相对于上立杆3的转动角度为90°~270°。由于上立杆3对支撑杆6有向上的支撑作用,使支撑杆6可以和上横杆1在同一直线上,增加对无菌薄膜的支撑长度。

优选的,如图1所示,上横杆1两端设有卡槽11,卡槽11与支撑杆6相匹配,使支撑杆6可转动至卡槽11内。当使用时将支撑杆6展开,使其和上横杆1两端在同一直线上。当不用时,可以将支撑杆6转动到卡槽内。

优选的,上横杆1包括至少两根连接杆,连接杆通过螺纹连接来调整上横杆1伸缩长度。根据手术床8宽度的不同,可以调节上横杆1的长度使其和下横杆2的长度相等,使其连接形成的手术支架呈矩形,以此可以用来适应不同手术床8的需求。当然也可以调节上横杆1的长度使其大于或小于下横杆2的长度,使手术支架的上半部分呈梯形或倒梯形结构。

优选的,如图2所示,下立杆4的下端连接在手术床8的两边。本实用新型的手术支架可以根据一般病人的使用位置通过下立杆4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手术床8的两边,也可以通过活动链接的方式连接在手术床8的两边,通过转动手术支架,以此根据不同病人的位置进行调整,方便使用。

优选的,如图1所示,在下立杆4的下端连接有安装杆7。本实用新型的手术支架也可以在手术床8上设置固定座,固定座包括安装孔和升降调节旋钮,将安装杆7插入安装孔内,调节升降调节旋钮来改变安装杆7的安装高度,以此来调整手术支架在床上的的支撑高度,该固定座也可以设置为可转动方式,从而来调节手术支架的下立杆4与床的安装角度。

在具体应用时,本实用新型的临床手术支架安装在手术床8的两边,病人位于支架形成的支撑下,根据病人的位置调节支架的高度,将上横杆1两端的支撑杆6展开,将无菌薄膜放于手术支架上,为病人提供无菌环境。在下横杆2上固定氧气罩的输氧管,保障病人的输氧安全。手术后可将手术支架的上立杆3与下立杆4的连接角度增大,为病人提供较大的活动空间,以便病人在医生的指导下做出相应动作,以此来判断病人的意识状况。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