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足外科用手术止血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39582发布日期:2020-07-04 01:1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手足外科用手术止血带,包括第一固定杆(3)、第二固定套(7)、止血带(8)、第一固定套(14)和第二固定杆(1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杆(3)与第二固定杆(16)相铰接,所述第一固定杆(3)与第二固定杆(16)的同一端分别设有第一固定套(14)与第二固定套(7),所述第一固定套(14)与第二固定套(7)皆呈圆弧状,且第一固定杆(3)与第二固定杆(16)远离第一固定套(14)与第二固定套(7)的一端皆设有把手(19),所述把手(19)一侧的第一固定杆(3)与第二固定杆(16)外侧壁相互靠近的一侧皆设有导向杆(2),所述导向杆(2)呈圆弧状,所述第一固定杆(3)与第二固定杆(16)之间的导向杆(2)外侧套设有连接筒(17),所述连接筒(17)的内部设有活塞槽(18),且导向杆(2)远离第一固定杆(3)与第二固定杆(16)的一端皆设有与活塞槽(18)相配合的第一活塞(1),所述第一固定套(14)内部的一侧设有第一活动槽(20),所述第一活动槽(20)的一端延伸至第一固定套(14)顶端的外侧壁位置处,所述第一活动槽(20)一侧的第一固定套(14)内侧壁上设有第一凹槽(15),所述第一凹槽(15)的一端延伸至第一固定套(14)底端的外侧壁位置处,所述第一活动槽(20)同一竖直平面内的第二固定套(7)内侧壁上设有第二凹槽(22),所述第二凹槽(22)的一端延伸至第二固定套(7)顶端的外侧壁位置处,所述第一凹槽(15)同一竖直平面内的第二固定套(7)内部设有第二活动槽(9),所述第二活动槽(9)的一端延伸至第二固定套(7)底端的外侧壁位置处,所述第一活动槽(20)的内部穿插有与第二凹槽(22)相配合的第一活动杆(21),所述第二活动槽(9)的内部穿插有与第一凹槽(15)相配合的第二活动杆(12),且第二活动杆(12)和第一活动杆(21)的一端皆设有分别与第二活动槽(9)和第一活动槽(20)相配合的第二活塞(10),所述第一固定套(14)外侧壁的底端与第二固定套(7)外侧壁的顶端皆连接有调节座(11),所述调节座(11)的内部设有气推腔(23),所述气推腔(23)内侧壁的底端设有挡板(30),所述挡板(30)下方位置处的调节座(11)外侧壁上连接有导气管(26),所述第一固定套(14)与第二固定套(7)位置处调节座(11)上的导气管(26)一端分别与第一活动槽(20)和第二活动槽(9)相连通,所述第一固定套(14)外侧壁顶端位置处的调节座(11)上连接有第一进气管(6),所述第二固定套(7)外侧壁底端位置处的调节座(11)上连接有第二进气管(13),所述连接筒(17)底部的中间位置处设有输气管(4),所述输气管(4)远离连接筒(17)的一端设有三通阀(5),且第二进气管(13)与第一进气管(6)远离调节座(11)的一端皆与三通阀(5)相连接,所述气推腔(23)内部挡板(30)上穿插有滑杆(25),所述滑杆(25)的顶端延伸至挡板(30)上方并设有与挡板(30)相配合的密封片(31),所述密封片(31)的顶端与调节座(11)之间设有拉伸弹簧(24),所述滑杆(25)的底端贯穿固定套并延伸至固定套内侧,固定套的内部设有与滑杆(25)相配合的通孔(27),且滑杆(25)上设有与通孔(27)相配合的密封圈(29),所述滑杆(25)延伸至固定套内侧的一端皆设有固定块(28),且第一固定套(14)与第二固定套(7)内侧位置处的固定块(28)与第一活动杆(21)和第二活动杆(12)远离第二活塞(10)的一端之间皆连接有止血带(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足外科用手术止血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止血带(8)可为弹性橡胶材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足外科用手术止血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槽(18)的容积大于第一活动槽(20)和第二活动槽(9)的容积之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足外科用手术止血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弹簧(24)的拉力大小与人体止血所需的压力大小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足外科用手术止血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套(14)与第二固定套(7)的弧度一致,且第一固定套(14)与第二固定套(7)所形成圆的直径大于正常人体腿部的宽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足外科用手术止血带,包括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套、止血带、第一固定套和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与第二固定杆相铰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固定套与第二固定套上皆设有调节座,并将密封片与调节座之间拉伸弹簧的弹力大小布置成与止血所需的压力大小一致,则利用拉伸弹簧起到了自动检测止血力度的作用,当止血带对患者肢体施加的挤压力达到了止血的作用时,克服拉伸弹簧的弹力下降对调节座进行堵塞,阻断活塞槽与活动槽之间的空气流通,限制活动杆继续带动止血带进行收紧,改变现有止血带的止血压力全由操作者判断的弊端,避免止血压力过大对肢体造成损伤或止血压力较小影响止血效果,提升使用的安全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李攀;马新强;杨占华;郭海涛;孟祥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李攀
技术研发日:2019.07.02
技术公布日:2020.07.03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