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供给采血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72894发布日期:2020-07-31 21:25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向供给采血管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医疗采血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向供给采血管装置。



背景技术:

医疗机构由于标本检测及质控的需要,采血管上需贴上含有病人信息及检测项目信息的条码标签。为解决这个问题,医疗机构目前有两种方法:即传统的人工贴标方式和机械自动化贴标方式。传统的人工贴标方式是将含有病人信息及检测信息的条码标签先打印出来,然后人工选择相应种类的空采血管并将其贴在空采血管周圈。机械自动化贴标方式是由设备自动选择相应种类的空采血管然后将该空采血管送到设备内部的打印贴标模块上完成自动贴标,最后经设备的落管出口出现在采血人员的身旁。

传统的人工贴标方式极易引发诸如采血人员错用、漏用采血管,标签粘贴错误、粘贴不整齐;患者不慎开启采血管;患者调换采血管;采血的现场秩序混乱等弊端,这些弊端给医院采血管理带来问题的同时,也让患者的不满意度也随之上升。针对于此,一些医疗机构已经开始重视并解决这些问题。这些医疗机构已开始使用机械自动化的贴标设备以替代传统的手工贴标方式。随着机械自动化的贴标设备在医疗机构的广泛使用,一些新的问题也随之浮现出来。

在目前市场上现有的采血管自动化贴标设备中,由于其内部贴标机构布局问题,采血管在打印贴标完成后一般是从设备底端或侧面下端的一个出口位置出来,这种方式只能供应一个采血人员的需要。如果其身旁的采血人员需要采血管时,为避免拿管的混淆,就需要给该采血人员重新配备一台新的采血管自动化贴标设备,这种配备方式侵占了采血场地面积及采血人员的采血作业空间,会严重影响其采血作业效率,同时也给医疗机构增加了不必要的采购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双向供给采血管装置,能同时为本装置两侧的采血人员提供采血管,从而提高了采血效率和降低采血成本。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双向供给采血管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机架,所述机架的顶端设有采血管输入口,采血管通过所述采血管输入口进入所述机架的内部;

采血管转移机构,包括导轨、采血管驱动装置、滑块、承接盒、导轨底板和采血管回收盒;所述机架的第一侧板设有所述导轨,所述机架的第二侧板设有所述导轨,所述导轨分成第一段导轨、第二段导轨和第三段导轨,所述机架的第一侧板的导轨与所述机架的第二侧板的导轨相互对齐,且所述采血管输入口与所述第三段导轨对齐;所述滑块滑动设置在所述导轨中,使得所述采血管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滑块在所述导轨作往复运动;所述承接盒包括采血管容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采血管容器为上端开口的方形容器,所述采血管容器的底板与所述采血管容器的第二侧板通过铰链连接,且所述铰链的位置靠近所述第三段导轨;所述采血管容器的第一侧板设有第一支架,所述采血管容器的第三侧板设有第二支架,所述采血管容器的第一侧板通过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滑块连接,所述采血管容器的第三侧板通过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滑块连接;所述导轨底板设置在所述第二段导轨的下方,所述采血管驱动装置通过驱动所述滑块进而带动所述采血管容器在所述导轨作往复运动,所述导轨底板与所述采血管容器的底板在所述第二段导轨上完全相抵,所述导轨底板与所述采血管容器的底板在所述第三段导轨上部分相抵,进而所述导轨底板在所述第二段导轨和所述第三段导轨关闭所述采血管容器的底板,所述采血管容器的底板在所述第一段导轨受重力作用而打开;

传送机构,包括传送带组件和传送驱动装置,所述传送带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三段导轨的下方,且所述传送带组件与所述采血管输入口相对齐,所述传送驱动装置与所述传送带组件连接,使得所述传送驱动装置驱动所述传送带组件的传送带在所述第三段导轨的下方作传送运动;所述采血管回收盒设置在所述机架的内部,所述采血管回收盒的数量为两个,一个采血管回收盒用于接收所述采血管容器的采血管,另一个采血管回收盒用于接收所述传送带的采血管。

作为优选,所述采血管驱动装置为电动丝杆,所述电动丝杆的螺母与所述滑块连接,使得所述电动丝杆的螺母驱动所述滑块在所述导轨中作往复运动。

作为优选,所述采血管驱动装置包括电机、第一带轮、第二带轮和履带;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带轮连接,所述第一带轮在所述电机的驱动下转动,所述履带套设在所述第一带轮和所述第二带轮上,所述第一带轮转动,所述滑块固定在所述履带上,使得所述滑块通过所述履带在所述导轨上做往复运动。

作为优选,所述传送带组件包括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和传送带;所述第一转轴设置在所述第三段导轨的下方的首端,所述第二转轴设置在所述第三段导轨的下方的末端,所述传送带套设在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上。

作为优选,所述传送驱动装置包括传动皮带、传送驱动电机和传动轮;所述传送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传动轮连接;所述传动皮带套设在所述第二转轴和所述传动轮上;所述传动轮在所述传送驱动电机的驱动下转动,所述传动皮带在所述第二转轴及所述传动轮之间作传动运动,在所述传动皮带带动下所述第二转轴转动,从而使得所述传送带在所述第三段导轨的下方作传送运动。

作为优选,所述传送带的表面还设有摩擦层。

作为优选,所述导轨底板的棱边为斜面倒角边或圆弧倒角边。

作为优选,所述双向供给采血管装置,还包括控制装置、感应信号片、第一光耦、第二光耦、第三光耦;所述第一光耦设置在所述导轨的第一节点,所述第二光耦设置在所述导轨的第二节点,所述第三光耦设置在所述导轨的第三节点,所述第一光耦、所述第二光耦和所述第三光耦均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所述感应信号片设置在所述滑块上以遮挡所述第一光耦、所述第二光耦和所述第三光耦;所述采血管驱动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所述传送驱动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双向供给采血管装置,还包括采血管贴标机,所述采血管贴标机的采血管输出口与所述采血管输入口连接。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本申请设计了一种双向供给采血管装置,当需要向y方向供给采血管时,采血管驱动装置通过驱动滑块从而带动采血管容器沿x方向作直线运动至第二段导轨中,采血管通过采血管输入口进入传送带的表面,传送驱动装置驱动传送带在第三段导轨的下方向y方向作直线运动,采血管被传送带输送到另一个采血管回收盒中,完成采血管给y方向操作者的工作;当需要向x方向供给采血管时,采血管驱动装置通过驱动滑块从而带动采血管容器沿y方向作直线运动至第三段导轨中,采血管容器可以接收采血管输入口输进的采血管,由于导轨底板与采血管容器的底板在第三段导轨上部分相抵,采血管容器的底板为关闭状态,然后,采血管驱动装置通过驱动滑块从而带动采血管容器沿y方向作直线运动至第一段导轨中,由于导轨底板与采血管容器的底板在第一段导轨上没有了相抵的作用,采血管容器的底板通过重力作用而打开,采血管容器中的采血管输送到其中一个采血管回收盒中,完成采血管给x方向操作者的工作。本申请的双向供给采血管装置,能同时为不同位置的采血人员提供采血管,从而提高了采血效率和降低采血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向供给采血管装置的第一工作状态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向供给采血管装置的第一角度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向供给采血管装置的第二工作状态的结构图;

图4是图2中采血管接管转移部件的结构图;

图5是图4中承接盒的结构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向供给采血管装置的第二角度的结构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向供给采血管装置向y方向供给采血管的平面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向供给采血管装置向x方向供给采血管的第一平面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向供给采血管装置向x方向供给采血管的第二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实施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应理解,本申请应用于医务人员采血管供给系统中,请参阅图1-图6,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向供给采血管装置的第一工作状态的结构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向供给采血管装置的第一角度的结构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向供给采血管装置的第二工作状态的结构图,图4是图2中采血管接管转移部件的结构图,图5是图4中承接盒的结构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向供给采血管装置的第二角度的结构图,如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机架400,机架400的顶端设有采血管输入口101,采血管405通过血管输入口101进入机架400的内部;

采血管转移机构200,包括导轨208、采血管驱动装置、滑块207、承接盒、导轨底板204、采血管回收盒404;导轨208的数量为两条(分别为机架的第一侧板的导轨208与机架的第二侧板的导轨208),机架的第一侧板设有导轨208,机架的第二侧板设有导轨208,导轨分成第一段导轨208a、第二段导轨208b和第三段导轨208c,机架的第一侧板的导轨与机架的第二侧板的导轨相互对齐以使得导轨208形成的平面与采血管输入口101相互平行,且采血管输入口101与第三段导轨208c对齐;滑块207滑动设置在导轨208中,使得采血管驱动装置驱动滑块207在导轨208作往复运动,滑块207的数量为两个,一个滑块207滑动设置在机架的第一侧板的导轨208上,另一个滑块207滑动设置在机架的第二侧板的导轨208上;承接盒包括采血管容器201、第一支架205和第二支架,支架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第一支架205和第二支架),采血管容器201为上端开口的方形容器,采血管容器的底板202与采血管容器的第二侧板b通过铰链209连接,且铰链209的位置靠近第三段导轨208c,采血管容器的底板的开口位置靠近第二段导轨208b;采血管容器的第一侧板a设有第一支架205,采血管容器的第三侧板c设有第二支架,采血管容器的第一侧板a通过第一支架205与滑块207连接,采血管容器的第三侧板c通过第二支架与滑块207连接;导轨底板204设置在第二段导轨208b的下方,采血管驱动装置通过驱动滑块207进而带动采血管容器201在导轨208作往复运动,导轨底板204与采血管容器的底板202在第二段导轨208b上相抵,导轨底板204与采血管容器的底板202在第三段导轨208c上部分相抵,在第二段导轨208b上,采血管容器的底板202设置在导轨底板204的表面,承接盒沿导轨208作往复运动,进而导轨底板204在第二段导轨208b和第三段导轨208c关闭采血管容器的底板202,采血管容器201的底板在第一段导轨208a受重力作用而打开;

传送机构300,包括传送带303和传送驱动装置,传送带303设置在第三段导轨208c的下方,且传送带303与采血管输入口101相对齐,传送驱动装置与传送带303连接,使得传送驱动装置驱动传送带303在第三段导轨208c的下方作往复运动;采血管回收盒404设置在机架400的内部,采血管回收盒404的数量为两个,一个采血管回收盒404用于接收采血管容器201的采血管,另一个采血管回收盒404用于接收传送带303的采血管。

其中,采血管驱动装置驱动滑块207在导轨208作往复运动,由于滑块207与设置在采血管容器的侧板的支架205连接,使得采血管驱动装置可以通过滑块207驱动采血管容器201沿导轨208在机架400内作往复运动,采血管容器201可以沿第一段导轨208a、第二段导轨208b和第三段导轨208c作往复运动;当采血管容器201运动至第三段导轨208c时,由于铰链209的位置靠近第三段导轨208c,采血管容器的底板202的开口的位置与导轨底板204相抵,使得采血管容器的底板202为关闭状态;当采血管容器202运动至第二段导轨208b时,导轨底板204设置在第二段导轨208b的下方,采血管容器的底板202的开口的位置与导轨底板204相抵,使得采血管容器的底板202为关闭状态;当采血管容器202运动至第一段导轨208a时,导轨底板204不再与采血管容器的底板202相抵,采血管容器的底板202在重力作用下,采血管容器的底板向下打开,使得采血管容器的底板202为开放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导轨底板204与采血管容器的底板202在第二段导轨208b上为完全重叠设置,因此,导轨底板204与采血管容器的底板202在第二段导轨208b上完全相抵,导轨底板204与采血管容器的底板202在第三段导轨208c上为部分重叠z设置(请参阅图8的z为部分重叠),因此,导轨底板204与采血管容器的底板202在第三段导轨208c上部分相抵。

为了便于理解,请参阅图6—图9,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向供给采血管装置的第二角度的结构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向供给采血管装置向y方向供给采血管的平面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向供给采血管装置向x方向供给采血管的第一平面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向供给采血管装置向x方向供给采血管的第二平面图。本申请设计了一种双向供给采血管装置,当需要向y方向供给采血管时,采血管驱动装置通过驱动滑块207从而带动采血管容器201沿x方向作直线运动至第二段导轨208b中,采血管405通过采血管输入口101进入传送带303的表面,传送驱动装置驱动传送带303在第三段导轨208c的下方向y方向作直线运动,采血管405被传送带303输送到另一个采血管回收盒404中,完成采血管给y方向操作者的工作;当需要向x方向供给采血管时,采血管驱动装置通过驱动滑块207从而带动采血管容器201沿y方向作直线运动至第三段导轨208b中,采血管容器201可以接收采血管输入口101输进的采血管,由于导轨底板204与采血管容器的底板202在第三段导轨208c上部分相抵,采血管容器的底板202为关闭状态,然后,采血管驱动装置通过驱动滑块207从而带动采血管容器201沿y方向作直线运动至第一段导轨208a中,由于导轨底板204与采血管容器的底板202在第一段导轨208a上没有了相抵的作用,采血管容器的底板202通过重力作用而打开,采血管容器201中的采血管405输送到其中一个采血管回收盒404中,完成采血管给x方向操作者的工作。

采血管驱动装置和传送驱动装置为现有的驱动常规的驱动设备,采血管驱动装置可以为驱动马达等能驱动滑块207做直线往复运动的装置,传送驱动装置可以为驱动马达等能驱动传送带303做直线往复传送运动的装置,本申请不作具体的限定。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的采血管驱动装置为电动丝杆,电动丝杆的螺母与滑块207连接,使得电动丝杆的螺母驱动滑块207在导轨208中作往复运动,电动丝杆设置在导轨208的外侧,电动丝杆的螺母与导轨208相对齐。

为了便于理解,请参阅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向供给采血管装置的第一工作状态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采血管驱动装置包括电机203、第一带轮、第二带轮210和履带211;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带轮连接,第一带轮在电机203的驱动下转动,履带211套设在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210上,第一带轮转动,滑块207固定在履带211上,使得滑块207通过履带211在导轨208上做往复运动。具体的,第一带轮、第二带轮和履带设置在导轨208的外侧,第一带轮和电机203设置在导轨208外侧的首端,第二带轮210设置在导轨208外侧的尾端,履带211与导轨208相对齐。

为了便于理解,请参阅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向供给采血管装置的第一工作状态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传送带组件包括第一转轴、第二转轴304和传送带303;第一转轴设置在第三段导轨208c的下方的首端,第二转轴304设置在第三段导轨208c的下方的末端,传送带303套设在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304上。

本实施例的传送驱动装置包括传动皮带301、传送驱动电机302和传动轮;传送驱动电机302的输出轴与传动轮连接;传动皮带301套设在第二转轴304和传动轮上;传动轮在传送驱动电机302的驱动下转动,传动皮带301在第二转轴304及传动轮之间作传动运动,在传动皮带301带动下第二转轴304转动,从而使得传送带303在第三段导轨208c的下方作传送运动。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的传送带的表面还设有摩擦层。当采血管405通过采血管输入口101进入传送带303的表面,摩擦层用于增大采血管405与传送带303的摩擦力,使得采血管405不会在传送带303发生滚动。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的导轨底板204的棱边为斜面倒角边或圆弧倒角边。当采血管驱动装置驱动采血管容器201从第一段导轨208a移动至第二段导轨208b时,减少导轨底板204与的底板202的接触摩擦,使采血管容器201顺利回位。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还包括控制装置、感应信号片206、第一光耦401、第二光耦402和第三光耦403;第一光耦401设置在导轨208的第一节点(导轨208的首端),第二光耦402设置在导轨208的第二节点(导轨208的中央),第三光耦403设置在导轨208的第三节点(导轨208的末端),第一光耦401、第二光耦402和第三光耦403均与控制装置连接,感应信号片206设置在滑块207上以遮挡第一光耦401、第二光耦402和第三光耦403;采血管驱动装置与控制装置连接,传送驱动装置与控制装置连接。当需要向y方向供给采血管时,采血管驱动装置通过驱动滑块207从而带动采血管容器201沿x方向作直线运动至第二段导轨208b中,感应信号片206移动至第二光耦402处,第二光耦402将信号发送到控制装置中,控制装置控制采血管驱动装置,使采血管驱动装置停止驱动采血管容器201的运动的动作,采血管容器201在第二段导轨208b保持不动,采血管405通过采血管输入口101进入传送带303的表面,传送驱动装置驱动传送带303在第三段导轨208c的下方向y方向作直线运动,采血管405被传送带303输送到另一个采血管回收盒404中;当需要向x方向供给采血管时,采血管驱动装置通过驱动滑块207从而带动采血管容器201沿y方向作直线运动至第三段导轨208b中,感应信号片206移动至第三光耦403处,第三光耦403将信号发送到控制装置中,控制装置控制采血管驱动装置,使采血管驱动装置停止驱动采血管容器201的运动的动作,采血管容器201在第三段导轨208c保持不动,采血管容器201可以接收采血管输入口101输进的采血管405,当采血管容器201完成接收采血管405工作后,采血管驱动装置通过驱动滑块207从而带动采血管容器201沿y方向作直线运动至第一段导轨208a中,感应信号片206移动至第一光耦401处,第一光耦401将信号发送到控制装置中,控制装置控制采血管驱动装置,使采血管驱动装置停止驱动采血管容器201的运动的动作,采血管容器201在第一段导轨208a保持不动,由于导轨底板204与采血管容器的底板202在第一段导轨208a上没有了相抵的作用,采血管容器的底板202通过重力作用而打开,采血管容器201中的采血管405输送到其中一个采血管回收盒404中。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的双向供给采血管装置,还包括采血管贴标机100,采血管贴标机100的采血管输出口与采血管输入口101连接。采血管贴标机100用于将采血管的贴标后,通过本实施例的双向供给采血管装置将贴标后的采血管供给给x方向和/或y方向的操作者。

具体的,本实施例的双向供给采血管装置除了可以搭配采血管贴标机外,还可以搭配其他装置。

本申请的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应当理解,在本申请中,“至少一个(项)”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用于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只存在a,只存在b以及同时存在a和b三种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和b”,“a和c”,“b和c”,或“a和b和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