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艾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01639发布日期:2020-06-30 20:04阅读:450来源:国知局
一种艾灸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养生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艾灸装置。



背景技术:

艾灸是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通过艾火刺激机体的特定部位,通过这种温热刺激,使得局部皮肤充血,毛细血管扩张,增强局部的血液循环与淋巴循环,缓解和消除平滑肌痉挛,使局部的皮肤组织代谢能力加强,促进炎症、粘连、渗出物、血肿等病理产物消散吸收;还可引起大脑皮质抑制性物质的扩散,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发挥镇静、镇痛的作用,同时还可促进药物的吸收。

人们在进行艾灸时,一般会将艾灸盒固定在设备上,将艾灸放置在艾灸盒子内部,当需要艾灸时,将艾灸盒子放置在需要灸的部位,之后将艾灸点燃,通过艾灸燃烧产生的热量进行治疗,艾灸燃烧时,温度很高,如果太靠近皮肤,很容易造成对皮肤的灼伤,而离皮肤太远,又无法起到艾灸的效果。因此,需要精确的控制艾灸点燃部位与皮肤之间的距离。然而,随着艾灸的燃烧,艾灸的点燃部位会一直变化,非常难控制。

而且,目前尚没有一种家用的、使用者用起来很方便的艾灸设备,除了艾灸的点燃部位与使用者皮肤之间的距离比较难以控制之外,还因为对后背灸治时,需要有他人协助。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使用方便、能很好的控制艾灸燃烧点与使用者皮肤之间的距离、能吸收艾灸燃烧产生的烟雾、能对后背艾灸的同时,还能手持设备,同时对身体的其他部位艾灸的艾灸装置。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艾灸装置,其中:包括具有靠背的艾灸装置安装结构,靠背上设有背部艾灸装置,背部艾灸装置包括上表面开口的安装槽座,安装槽座内中间位置安装一轴向安装的丝杆,丝杆一端与驱动电机传动连接,驱动电机固定在安装槽座上,且驱动电机与外接的电源连接,丝杆上套有一丝杆套,丝杆套内环有与丝杆配合的螺纹,丝杆套外侧上部固定有移动底座,移动底座位于安装槽座内,且丝杆转动时,丝杆套能带动移动底座沿着丝杆的轴向方向滑动,移动底座上设有固定槽,移动底座上能固定艾灸盒,艾灸盒包括盒体、艾灸限位筒以及弹簧,盒体下表面设置有与固定槽相适配的盒体固定块,艾灸盒能通过盒体固定块卡入固定槽的方式固定在移动底座上,盒体设有内腔,盒体上表面设置有若干个用于插入艾灸限位筒的盒孔,内腔中设置有与盒孔一一对应的限位座,艾灸限位筒为上下贯通的筒体,艾灸柱能插入艾灸限位筒中,艾灸限位筒上端设置有限位卡,艾灸限位筒的外表面设置有卡凸,限位卡使艾灸限位筒上端开口的口径变小,使艾灸柱无法从艾灸限位筒上端开口经过,艾灸限位筒从盒孔插入盒体中时,艾灸限位筒下端位于限位座中,弹簧放置在限位座中,弹簧的下端与限位座底接触,上端顶在位于艾灸限位筒中的艾灸柱的下端,弹簧将艾灸柱推向艾灸限位筒上端,卡凸能将艾灸限位筒卡固在盒体上;艾灸盒固定在移动底座上时,艾灸限位筒上端高度低于安装槽座上表面高度,且二者之间的高度差为预定值,安装槽座内安装有一前一后两个限位开关,限位开关与驱动电机信号连接,限位开关位于移动底座的行程上,当限位开关碰触到其中一个限位开关后,该限位开关能向驱动电机发送信号,使驱动电机反转。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

上述的安装槽座靠上的一端设置有集烟罩,集烟罩呈弧形隆起,凸出于靠背表面,集烟罩用于集烟以及作为靠枕使用,集烟罩罩口接入安装槽座中,集烟罩罩底具有一抽烟口,抽烟口通过导管与一抽风机的吸风口连接,抽风机的出风口与一净化盒连接,净化盒内放置有活性炭。

上述的安装槽座靠下的一端的槽底设置有漏灰孔,漏灰孔上下贯穿安装槽座的槽底板。

上述的限位卡的数量为四个,等弧度设置在艾灸限位筒上端,限位卡上端向艾灸限位筒筒心横向延伸,使得艾灸限位筒上端开口的口径小于艾灸柱直径。

上述的盒体在盒孔处设置有卡凸穿过槽,限位座与盒体上表面之间形成有卡位间隙,艾灸限位筒插入盒孔时,卡凸能从卡凸穿过槽进入卡位间隙,当艾灸限位筒横转时,卡凸与卡凸穿过槽错开,使得卡凸无法从卡凸穿过槽退出,从而将艾灸限位筒卡固在盒体上。

上述的艾灸装置安装结构为椅子或床,艾灸装置安装结构上还安装有手持艾灸装置,手持艾灸装置包括手持盒体和手柄,手持盒体内能固定一艾灸盒,手持盒体的一侧面能透气,该艾灸盒的艾灸限位筒上端伸至透气孔附近。

上述的安装槽座的上表面盖有网格板,网格板用于支撑人的后背,网格板上覆盖有多孔按摩垫。

上述的手持艾灸装置内设置有隔网固定槽,隔网的边缘插入隔网固定槽中固定,同时隔网能压在位于手持盒体中的艾灸限位筒上端,限位手持盒体内的艾灸盒,手持盒体具有可开合的手持盒盖,手持盒盖由透气材料制作,且该透气材料能阻隔艾灸灰透过,隔网与盖合的手持盒盖平行,且隔网与手持盒盖之间的距离为预定值。

上述的手持艾灸装置通过连接线连接在艾灸装置安装结构上。

本发明的一种艾灸装置,在椅子后背或床的后背上安装背部艾灸装置,背部艾灸装置内设置了一种可以往返运动的机械结构,具体的说,安装槽座内设有丝杆、移动底座以及行程开关等结构,电机带动丝杆转动,使得移动底座在丝杆上轴向移动,当移动底座碰到了行程开关,则电机反转,移动底座则反向移动,直至碰触到另一端的行程开关,通过这样设置,移动底座就反复的在安装槽座中移动,移动底座上安装了艾灸座,艾灸座上固定艾灸柱,从而使得艾灸柱可以安装槽座中反复移动,人躺在椅子上,背靠在安装槽座上,即可对后背反复的灸治,节约人力,而且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为了保证艾灸燃烧点与使用者皮肤之间的距离,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艾灸盒,包括盒体、艾灸限位筒以及弹簧三个主要结构,艾灸柱前端点燃后,插入艾灸限位筒中,然后在盒体的限位座中放入弹簧,艾灸限位筒插入盒体中固定。艾灸柱的燃烧部位处于艾灸限位筒的前端,随着艾灸柱的燃烧,艾灸柱前端烧尽后会化成灰散落,弹簧则推着艾灸柱往前,让艾灸柱正在燃烧的部位前移,保证艾灸柱的燃烧点始终位于艾灸限位筒的限位卡处,因此,只要保证艾灸限位筒上端高度低于安装槽座上表面高度,且二者之间的高度差为预定值就能保证患者的后背与艾灸柱的燃烧点之间的距离为预定值,同理,手持艾灸装置中的隔网与手持盒盖之间的距离为预定值,也就能保证患者的皮肤与艾灸柱的燃烧点之间的距离为预定值。

本发明不仅有后背艾灸的结构,还有手持艾灸装置,使用者在艾灸后背的同时,还可以艾灸任何手能碰触到的部位,使用非常方便。

椅子后背或床的后背应具备一定的倾斜度,以便艾灸燃烧时,烟雾会向上飘移,集烟罩上的抽烟口与抽风机连接,可以将烟雾艾灸燃烧的烟雾都吸出,烟雾在净化盒中净化,这样即使在室内灸治,也不会导致室内烟雾缭绕。如果使用的是无烟艾灸柱,则不启动抽风机即可。手持艾灸装置需要使用无烟艾灸柱。

安装槽座设置有漏灰孔,可以让艾灸燃烧的灰烬从漏灰孔漏出,漏灰孔下方可以更进一步的设计接灰的装置,有升级优化的空间。设置漏灰孔可以放置艾灸燃烧的灰烬在安装槽座内堆积,降低清理难度。

综上,本发明具有可以控制艾灸燃烧点与患者皮肤之间的距离、可以使艾灸柱反复运动、能吸收艾灸燃烧产生的烟雾、清理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艾灸盒的示意图;

图3是艾灸盒的拆分结构图;

图4是艾灸盒的剖视图;

图5是艾灸盒盒体示意图;

图6是艾灸盒盒体剖视图;

图7是安装槽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安装槽座的俯视图;

图9是图8的a-a剖视图;

图10是背部艾灸装置的俯视图;

图11是手持艾灸装置的示意图;

图12是手持艾灸装置打开后的示意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为:艾灸装置安装结构1、靠背11、网格板12、多孔按摩垫13、背部艾灸装置2、安装槽座21、丝杆22、驱动电机23、丝杆套24、移动底座25、固定槽26、限位开关27、集烟罩28、抽烟口281、漏灰孔29、艾灸盒3、盒体31、内腔311、盒孔312、限位座313、卡凸穿过槽314、卡位间隙315、盒体固定块316、艾灸限位筒32、限位卡321、卡凸322、弹簧33、艾灸柱34、抽风机4、净化盒41、手持艾灸装置5、手持盒体51、手柄52、隔网固定槽53、隔网54、手持盒盖55。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发明的一种艾灸装置,其中:包括具有靠背11的艾灸装置安装结构1,靠背11上设有背部艾灸装置2,背部艾灸装置2包括上表面开口的安装槽座21,安装槽座21内中间位置安装一轴向安装的丝杆22,丝杆22一端与驱动电机23传动连接,驱动电机23固定在安装槽座21上,且驱动电机23与外接的电源连接,丝杆22上套有一丝杆套24,丝杆套24内环有与丝杆22配合的螺纹,丝杆套24外侧上部固定有移动底座25,移动底座25位于安装槽座21内,且丝杆22转动时,丝杆套24能带动移动底座25沿着丝杆22的轴向方向滑动,移动底座25上设有固定槽26,移动底座25上能固定艾灸盒3,艾灸盒3包括盒体31、艾灸限位筒32以及弹簧33,盒体31下表面设置有与固定槽26相适配的盒体固定块316,艾灸盒3能通过盒体固定块316卡入固定槽26的方式固定在移动底座25上,盒体31设有内腔311,盒体31上表面设置有若干个用于插入艾灸限位筒32的盒孔312,内腔311中设置有与盒孔312一一对应的限位座313,艾灸限位筒32为上下贯通的筒体,艾灸柱34能插入艾灸限位筒32中,艾灸限位筒32上端设置有限位卡321,艾灸限位筒32的外表面设置有卡凸322,限位卡321使艾灸限位筒32上端开口的口径变小,使艾灸柱34无法从艾灸限位筒32上端开口经过,艾灸限位筒32从盒孔312插入盒体31中时,艾灸限位筒32下端位于限位座313中,弹簧33放置在限位座313中,弹簧33的下端与限位座313底接触,上端顶在位于艾灸限位筒32中的艾灸柱34的下端,弹簧33将艾灸柱34推向艾灸限位筒32上端,卡凸322能将艾灸限位筒32卡固在盒体31上;艾灸盒3固定在移动底座25上时,艾灸限位筒32上端高度低于安装槽座21上表面高度,且二者之间的高度差为预定值,安装槽座21内安装有一前一后两个限位开关27,限位开关27与驱动电机23信号连接,限位开关27位于移动底座25的行程上,当限位开关27碰触到其中一个限位开关27后,该限位开关27能向驱动电机23发送信号,使驱动电机23反转。

实施例中,安装槽座21靠上的一端设置有集烟罩28,集烟罩28呈弧形隆起,凸出于靠背11表面,集烟罩28用于集烟以及作为靠枕使用,集烟罩28罩口接入安装槽座21中,集烟罩28罩底具有一抽烟口281,抽烟口281通过导管与一抽风机4的吸风口连接,抽风机4的出风口与一净化盒41连接,净化盒41内放置有活性炭。

实施例中,安装槽座21靠下的一端的槽底设置有漏灰孔29,漏灰孔29上下贯穿安装槽座21的槽底板。

实施例中,限位卡321的数量为四个,等弧度设置在艾灸限位筒32上端,限位卡321上端向艾灸限位筒32筒心横向延伸,使得艾灸限位筒32上端开口的口径小于艾灸柱34直径。

实施例中,盒体31在盒孔312处设置有卡凸穿过槽314,限位座313与盒体31上表面之间形成有卡位间隙315,艾灸限位筒32插入盒孔312时,卡凸322能从卡凸穿过槽314进入卡位间隙315,当艾灸限位筒32横转时,卡凸322与卡凸穿过槽314错开,使得卡凸322无法从卡凸穿过槽314退出,从而将艾灸限位筒32卡固在盒体31上。

实施例中,艾灸装置安装结构1为椅子或床,艾灸装置安装结构1上还安装有手持艾灸装置5,手持艾灸装置5包括手持盒体51和手柄52,手持盒体51内能固定一艾灸盒3,手持盒体51的一侧面能透气,该艾灸盒3的艾灸限位筒32上端伸至透气孔附近。

实施例中,安装槽座21的上表面盖有网格板12,网格板12用于支撑人的后背,网格板12上覆盖有多孔按摩垫。

实施例中,手持艾灸装置5内设置有隔网固定槽53,隔网54的边缘插入隔网固定槽53中固定,同时隔网54能压在位于手持盒体51中的艾灸限位筒32上端,限位手持盒体51内的艾灸盒3,手持盒体51具有可开合的手持盒盖55,手持盒盖55由透气材料制作,且该透气材料能阻隔艾灸灰透过,隔网54与盖合的手持盒盖55平行,且隔网54与手持盒盖55之间的距离为预定值。

实施例中,手持艾灸装置5通过连接线连接在艾灸装置安装结构1上。

实施例中,安装槽座21为不锈钢槽座。驱动电机23为型号为yx-7015am的双向12v直流电机。限位开关27为yblxw-5/11g1滚轮限位开关。

本实施例中,每个盒体31上有两个或三个盒孔312,相应的,限位座313的数量也为两个或三个。盒体1和艾灸限位筒2均为不锈钢材料制作。卡凸322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位于艾灸限位筒22的左右两侧,相应的,卡凸穿过槽314的数量也为两个。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将本发明的安装槽座21通过焊接或者其他固定方式安装在椅子、床等具有靠背的结构上,安装槽座21内要装好对应的丝杆22、驱动电机23、丝杆套24、移动底座25以及限位开关27,然后在艾灸盒3上固定好艾灸柱,具体方法为:将艾灸柱34前端点燃,然后从艾灸限位筒32后端插入艾灸限位筒32中,然后在限位座313中放置弹簧33,将艾灸限位筒32的卡凸322对齐卡凸穿过槽314,从盒孔312插入限位座313放置,弹簧33被压缩,顶着艾灸柱34,使艾灸柱34的燃烧点位于艾灸限位筒32的限位卡321处,艾灸限位筒32横向转动一定角度,使卡凸322位于卡位间隙315中且被盒体31的上表面卡住,由此完成了本装置的安装。将艾灸盒3的盒体31通过盒体固定块316固定在移动底座25上,然后用网格板12盖在安装槽座21上,再用多孔按摩垫13盖在网格板12上,从外观上看,完全看不出多孔按摩垫13下方的机械结构,而躺在多孔按摩垫13上时,能感受到艾灸柱燃烧透过的热量。安装槽座21的深度使得艾灸柱接触不到多孔按摩垫13,这在结构上可以预先设计好。人背靠在安装槽座21上,开启驱动电机23的开关,驱动电机23运作,丝杆22转动,带动移动底座25、艾灸盒3一起移动,当移动底座25移动到碰触到设置在一端的限位开关27时,该限位开关27发出指令,使驱动电机23反转,此时丝杆22转动,带动移动底座25、艾灸盒3一起向安装槽座21另一端移动,直至碰触另一端的限位开关27,然后再反向移动,如此反复。当使用的是有烟雾的艾灸柱时,需要将抽风机4与抽烟口281对接好,然后开启抽风机4抽风,集烟罩28的位置使其可以作为枕头使用。随着艾灸柱34的燃烧,艾灸柱34前端烧尽后会化成灰散落,弹簧33则推着艾灸柱34往前,让艾灸柱34正在燃烧的部位前移,保证艾灸柱34的燃烧点始终位于艾灸限位筒32的限位卡321处。艾灸柱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灰从漏灰孔29漏出。当需要使用手持艾灸装置5时,将固定好艾灸柱的艾灸盒3放入手持盒体51中,然后通过隔网54将艾灸盒3固定住,盖上手持盒盖55,将盒盖55顶在需要艾灸的皮肤上即可。

本发明正常情况下,一支艾柱可灸约40—90分钟,生病患者每天都可以连续不断的进行灸治。建议裸背或穿少量衣服灸效果较好。天冷时注意保暖,盖好腹部,不要受凉。艾灸柱分有烟和无烟艾柱,根据个人爱好自行选择用有烟或无烟艾柱。有烟艾柱热量高些,效果好些,无烟艾柱温度稍低。如果想热度稍大点,可以祼背直接靠在网格板12上。也可以在网格板12上铺块毛巾或者穿秋衣进行艾灸。但注意烫伤或挂破皮肤。

注意事项:

1.点有烟艾柱时不要让打火机燃烧太久,艾柱着后即熄,然后再点,多点几次即可,否则易弄坏打火机。点燃无烟艾柱时用点着的蜡烛或燃气灶上的燃气点燃。

2.病人或亚健康情况下,一天可以连续多次施灸。

3.第一次燃烧完后,应稍等片刻再新燃艾条,取圆形金属筒时,小心不要被烫伤。

4.艾柱燃烧后会有油污,每次用完后,注意及时把油污清理干净,否则可能影响后续使用。

5.灸时请勿受凉,灸后喝一杯温红糖水,勿喝凉水。如果出现口渴等类似于上火现象,系经络不通,建议在喝红糖水的前提下,继续灸。

6.本品分男、女加药艾柱,建议男、女分开使用。

7.本机配有吸烟装置,使用一段时间后可以打开装置,取出吸烟器放在太阳下曝晒后再用。

8.情绪波动特别大,如大怒、特别伤心等,勿灸。孕妇忌灸。

9.饭后半小时内勿灸。

10.施灸过程如果中途不用,请用凉水浇灭艾柱。

11.后背下方请放一个纸盒,用于承接烟灰。每次用完后,用刷子把铁皮盒子里面的灰清理干净。

12.尽管已经做好了规避措施,但仍然提醒大家注意烧伤、烫伤、挂破皮肤或其它问题。

灸后反应:

1.身体健康人用后基本没有反应或少有反应,但至少会有舒服、轻松的感觉。

2.刚刚生病人用后身体会感觉明显轻松很多,或恢复健康。如感冒病人。如果一次没有灸好,可以连续多次灸疗,直到病好。

3.亚健康或长期有病的人,用后可能觉得身上发热,有热气如水流一样在体内向某个方向运动,如向腿上、头上、手臂上等流动。如果流到某个地方,不再继续流动,证明该处经络不通,须继续灸疗,直到该处的热流一直达到头顶或脚尖(手尖)时,方为经络通畅,疾病自然会痊愈。痊愈后建议继续灸疗,次数减少为每周1-3次。

4.灸疗过程中,如果觉得热气在身体某个地方时感觉特别舒服,建议停留在该处多灸一段时间。

5.如果发生口渴、头晕或其它不适现象,喝温红糖水后仍然没有缓解,停几日后再灸。

案例:某君夏天吹空调时患受凉感冒,后到室外公干,室外温度40多度,又患受热感冒和中暑,到医院医治无效。后自用此设备连续灸治好几个小时,共用12只艾柱,愈。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