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蜗核记录电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39394发布日期:2020-06-09 20:35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一种蜗核记录电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蜗核记录电极。



背景技术:

听觉脑干植入(auditorybrainstemimplant,abi)技术,是通过电子植入装置将声音转化成电刺激,直接作用于脑干起始部位耳蜗核复合体而获得听觉。abi可以不受蜗神经条件的限制,主要用于由于耳蜗、蜗神经病变,而无法通过人工耳蜗植入实现听觉重建的患者。

abi手术过程中,对于听觉诱发电位的监测至关重要:通过监测ecap(电诱发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可以辨认耳蜗神经并监测其功能;通过监测eabr(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可以确认所植入的电极是否正确定位于蜗核。

目前临床上用于上述监测的术中测试电极,不能同时监测ecap、eabr,应用场景单一,测试电极的电极片体积较大,没有额外设置可供夹持的部分。一般直接对电极片尾部延伸出来的导线进行夹持,但是导线本身较细且截面为圆形,不能很好地提供施力点,很难调整电极片的角度或将其放置到正确位置;夹持力过小容易滑动,夹持力过大,则可能将导线压扁,不利于术中夹持操作。此外,电极片上用于固定多个电极的部件,通常是透明的,难以很快辨别电极朝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蜗核记录电极,易于夹持,方便手术操作,可以实现eabr、ecap同时监测,拓展电极适用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蜗核记录电极,包含:

电极片,其设有本体,和在该本体同一面分布的若干第一测试电极;

导线,其在本体内穿设,与第一测试电极相应连接,并从电极片尾部延伸到本体之外来获取电刺激信号;

第一可夹持部件,设置在从电极片尾部延伸的导线上。

可选地,所述蜗核记录电极进一步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移动电极;

每个所述可移动电极设有引线来传递电刺激信号,该引线一端连接有第二测试电极,另一端设置到从电极片尾部延伸的导线处;

所述可移动电极的引线上设置有第二可夹持部件。

可选地,所述第一可夹持部件内开设有供可移动电极的引线穿过的通道。

可选地,所述电极片的本体包含多个部分;每个部分具有不同的颜色和足够的透明度;所述多个部分的第一位置顺序,对应不同颜色的第一顺序组合,与电极片的正面状态相对应;所述多个部分的第二位置顺序,对应不同颜色的第二顺序组合,与电极片的背面状态相对应。

可选地,本体的多个部分是具有不同颜色的上半部分、下半部分;

或者,本体的多个部分是具有不同颜色的左半部分、右半部分。

可选地,从电极片尾部延伸的导线连接到提供电刺激信号的刺激装置;

或者,从电极片尾部延伸的导线连接信号接收部件;刺激装置的信号发送部件向所述信号接收部件无线传输电刺激信号。

可选地,所述可夹持部件环绕着导线的周向设置;

所述导线从所述可夹持部件的中心穿过,或者从偏离中心的部位穿过所述可夹持部件。

可选地,所述可夹持部件是圆盘。

可选地,电极片的本体上有1~4个第一测试电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蜗核记录电极,在听觉脑干植入术中原有测试用电极的基础上,减少了电极片整体体积,自由增减可移动电极的数量,提供额外的活动性能;电极片本体采用不同颜色标识以辅助辨别电极朝向;导线末端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与外部信号连接,设置可夹持部件方便夹持操作。该蜗核记录电极保留了原有功能,可实现术中对eabr、ecap的同时监测,并使测试电极更易操作,使听觉脑干植入定位更加精确,降低了手术的风险,提高了患者的术后听力,拓展了测试电极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蜗核记录电极设置可夹持部件的示意图;

图2是蜗核记录电极的电极片以不同颜色辅助辨别电极朝向的示意图;

图3是蜗核记录电极设置可移动电极的示意图;

图4是蜗核记录电极中夹持部件的一个示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耳蜗核的部位植入听觉脑干植入装置,通过电刺激耳蜗核产生听觉;听觉脑干植入装置的植入部分包含一种蜗核记录电极,在abi术中测试用。

如图1所示,所述蜗核记录电极包含电极片10,从电极片10尾部延伸出来的导线20,和设置在该导线20上的第一可夹持部件30。其中,所述电极片10包含本体,和在本体同一面分布设置的若干第一测试电极11;导线20在本体内穿设并相应地与第一测试电极11连接。

所述的第一可夹持部件30环绕着导线20周向设置,相当于使导线20该处沿径向朝外延伸并加厚。第一可夹持部件30的材质应该足够柔软而不会对植入部位周边的人体组织产生损伤,还可以进一步在第一可夹持部件30上不同表面的交界处通过倒圆角等方式形成光滑过渡以避免出现尖锐部分;同时,第一可夹持部件30的材质又需要有足够的强度等,来维持其固有形状或仅有少量形变,从而支持手术工具对其进行的夹取,并进一步带动导线20前部的电极片10移动及调整到所需监测的蜗核部位。所述第一可夹持部件30的形状、尺寸及材质,都可以做相应调整,尽可能兼顾上述要求。

优选地,第一可夹持部件30为圆盘状,导线20从中穿过(图4);可以进一步使该圆盘径向表面和周向表面的交接处通过倒圆角而光滑过渡。圆盘的直径c大于导线20的直径b;不同的示例中,圆盘的直径c可以小于、等于或大于电极片10的宽度a;圆盘轴向的长度d可以根据需要设定,以方便手术工具夹持。或者,一些示例中,为了方便夹持及术中操作,第一可夹持部件30可以不是以导线20为中心对称布置的;例如,第一可夹持部件30在导线20一侧的厚度e1可以大于在导线20另一侧的厚度e2。

所述电极片10上固定若干第一测试电极11的本体,通常是透明的,以便手术中透过本体观察到后面的人体组织等。称第一测试电极11暴露设置的一面为电极片10的正面,通常需要贴靠着被监测的部位;则,为了方便在术中快速区分电极片10的正面和背面,在图2所示的优选示例中,将电极片10的本体上半部分12和下半部分13设为不同的颜色(且仍有足够的透明度)。例如,本体上半部分12为红色、下半部分13为蓝色,将这样的颜色顺序与电极片10正面朝前、背面朝后的状态对应,则在手术中可以观察相应的颜色顺序,若发现当前顺序为上蓝下红与设定不符,则该本体就需要被翻转使用。以此类推,也可以将本体的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设置为不同颜色,以固有的一种颜色顺序(如左红右蓝),与电极片10正面朝前的状态对应,若术中观察到的颜色顺序相反则对其进行翻转。因而,本实用新型可以利用不同颜色进行标识,来辅助辨别电极朝向。

随着工艺的进步,电极片10可以做到很小,来适应耳蜗核处较小的操作空间。通过适当减少本体上第一测试电极11的数量,可以进一步使电极片10的体积减小。示例地,在电极片10的本体上设置有1~4个第一测试电极11。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增设一个或多个可移动电极40,来满足不同的监测需要,作为对本体上第一测试电极11的补充。从导线20处设置一个引线,例如在第一可夹持部件30附近;使该引线的一端连接一第二测试电极,形成所述的可移动电极40。所述第二测试电极与电极片10处的第一测试电极11,可以采用相同或不同种类的电极。

示例地,第一可夹持部件30内可以开设有供引线穿设的通道,以便为可移动电极40设定一个初始的引出角度。可移动电极40的引线上可以进一步设置第二可夹持部件41,方便术中操作。

可移动电极40的引线可以是导线中的一个,与从电极片10尾部延伸的其他导线20汇合;或者,可移动电极40可以是根据需要再与电极片10进行组合的,例如在第一可夹持部件30处设置电性接插件对内连接其中一个导线20,对外连接引线的另一端配合设置的电性接插件,以便对可移动电极40随时进行插拔。

从电极片10尾部延伸的导线20,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从刺激装置获取电刺激信号,再相应传递到电极片10上的第一测试电极11(及可移动电极40上的第二测试电极)。导线20的末端直接连接至刺激装置;或者,导线20的末端连接一个信号接收部件,与刺激装置处的信号发送部件配合,来获取电刺激信号。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蜗核记录电极,电极片10整体体积小,增加额外活动的可移动电极40;电极片10本体采用不同颜色标识以辅助辨别电极朝向;设置第一可夹持部件30,方便夹持操作;本实用新型可以减少对植入部位的损伤,在听觉脑干植入手术及神经监护等场景使用,实现同时监测eabr、ecap等,适用范围广泛。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已经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作了详细介绍,但应当认识到上述的描述不应被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了上述内容后,对于本实用新型的多种修改和替代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