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人工晶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人工晶状体预装植入系统。
背景技术:
人工晶状体是指人工合成材料制成的一种特殊透镜,它的成分包括硅胶、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水凝胶等。人工晶状体的形状功能类似人眼的晶状体,具有重量轻、光学性能高、无抗原性、致炎性、致癌性和能生物降解等特性。白内障术后摘除了浑浊的晶状体,将人工晶状体植入眼内替代原来的晶状体,使外界物体聚焦成像在视网膜上,就能看清周围的景物。
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成为治疗白内障等晶状体病的常规手段。通过囊外摘除术或超声乳化术等手段去除原晶状体,进而植入能够替代原晶状体屈光功能的iol,使患者重获视力。随着白内障手术技术和iol制造技术的不断进步,对iol植入术的治疗效果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从最初的仅限于重获视力,逐渐发展为希望获得更全面更良好的视力,甚至是恢复健康年轻人的视力水平。
现有技术中,使用镊子将人工晶体放置到人工晶体植入装置中,使用折叠装置将人工晶体折叠,通过植入装置本体经人工晶体植入眼内,植入过程复杂,因此,容易出现问题,使用镊子夹持人工晶体时,会对人工晶体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植入装置本体经人工晶体植入眼内,植入过程复杂,因此,容易出现问题,使用镊子夹持人工晶体时,会对人工晶体造成伤害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人工晶状体预装植入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人工晶状体预装植入系统,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操作组件和驱动组件,所述操作组件呈长条结构,所述操作组件内部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一端设有导入头,用于将容纳腔的人工晶体推至导入头,然后推至眼内;预装盒,所述预装盒设置在所述操作组件任意一侧,所述预装盒的底端两侧对称设有滑移杆,相对所述容纳腔的内侧两端设有滑移槽,所述预装盒滑动嵌合在所述容纳腔内,用于存放人工晶状体;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容纳腔远离所述导入头的一端,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空槽,所述空槽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一侧,所述空槽内设有推杆,所述推杆延伸至所述空槽外,用于将人工晶状体从容纳腔推至眼内。
所述预装盒的底端中心位置设置卡扣件,所述卡扣件与所述滑移槽平行设置,相对所述容纳腔内设有卡扣槽卡扣。
所述卡扣槽底端设有推板,所述推板一端位于卡扣槽中,另一端设有直杆延伸至所述预装盒外,所述直杆两端分别设置伸缩弹簧,所述伸缩弹簧一端抵接在直杆上,另一端抵接在卡扣槽外端。
所述空槽内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一端固定在空槽内侧远离容纳腔的一端,另一端固定在推杆上。
所述滑移杆上设有滑轮,所述滑轮位于所述滑移槽内滑移。
所述导入头上设有锥形腔,所述锥形腔开口较大的一端与容纳腔连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人工晶状体预装植入系统,包括本体1,本体1包括操作组件和驱动组件,操作组件一侧设置预装盒,预装盒装载人工晶状体,驱动组件包括空槽,空槽内设置推杆,推杆延伸至空槽外,通过推杆驱动人工晶状体植入眼内,不用镊子夹持人工晶状体,减少对人工晶状体的损伤,同时更加便捷。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人工晶状体预装植入系统,滑移槽底端设有推板,推板一端设置滑移槽中,使得推板在滑移槽垂直方向上滑动,直杆两端分别设置伸缩弹簧,提供反作用力,用于将直杆进行复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种人工晶状体预装植入系统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人工晶状体预装植入系统提供的操作组件的剖视图;
图3为一种人工晶状体预装植入系统提供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本体;2-操作组件;21-容纳腔;22-导入头;23-滑移槽;24-锥形腔;3-驱动组件;31-空槽;32-推杆;33-复位弹簧;4-预装盒;41-滑移杆;411-滑轮;42-卡扣件;43-卡扣槽;44-推板;45-直杆;46-伸缩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一种人工晶状体预装植入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本体1,本体1包括操作组件2和驱动组件3,操作组件2内部沿其长度方设置容纳腔21,容纳腔21的宽度大于人工晶状体的直径,将人工晶状体放置在容纳腔21内,容纳腔21一端设置导入头22,然后将人工晶状体推至导入头22,最后通过导入头22将人工晶状体推至眼内。
如图1和图2所示,操作组件2一侧设置预装盒4,预装盒4的宽度与人工晶状体的直径一致,预装盒4底端两侧设置滑移杆41,相对容纳腔21内侧两端设置滑移槽23,使得预装盒4滑动嵌合在容纳腔21,用于将人工晶状体存放到预装盒4内,容纳腔21远离导入头22的一端设置驱动组件3,驱动组件3包括空槽31,空槽31设置在容纳腔21的一侧,空槽31内设置推杆32,推杆32延伸至空槽31外,通过推杆32驱动人工晶状体植入眼内,不用镊子夹持人工晶状体,减少对人工晶状体的损伤,同时更加便捷。
如图2所示,导入头22上设置锥形腔24,锥形腔24开口较大的一端与容纳腔21连接,将人工晶状体推至锥形腔24中,完成对人工晶状体的折叠,使得更加便捷放置眼内。
如图2所示,空槽31内设有复位弹簧33,复位弹簧33一端固定在空槽31内侧远离容纳腔21的一端,另一端固定在推杆32上,在推杆32将人工晶状体推出容纳腔21后,通过复位弹簧33将推杆32恢复到原定位置,对下一次推进推杆32做准备。
如图3所示,预装盒4底端中心位置设置卡扣件42,卡扣件42与滑移槽23平行设置,相对容纳腔21内设置卡扣槽43卡扣,使得预装盒4推至容纳腔21后通过卡扣件42与卡扣槽43卡扣固定。
如图3所示,滑移槽23底端设有推板44,推板44一端设置滑移槽23中,使得推板44在滑移槽23垂直方向上滑动,当卡扣件42卡扣在卡扣槽43后需要推出卡扣槽43时,将卡扣件42推至卡扣槽43外,直杆45两端分别设置伸缩弹簧46,伸缩弹簧46一端抵接在直杆45上,另一端抵接在卡扣槽43外端,伸缩弹簧46提供反作用力,用于将直杆45进行复位。
如图3所示,滑移杆41上设置滑轮411,滑轮411位于滑移槽23内滑移,减少滑移杆41与容纳腔21的接触,使得滑移更加便捷。
工作原理:人工晶状体装在预装盒4中,通过预装盒4上设置的滑轮411通过容纳腔21上设置的滑移槽23滑移至容纳腔21内,卡扣件42卡扣在卡扣槽43上对其进行固定,再通过推杆32将人工晶状体推至眼内。在人工晶状体推完后,推动推板44,卡扣件42脱离卡扣槽43,将预装盒4推出容纳腔21。
此外,上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