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张力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15058发布日期:2020-10-17 00:46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张力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张力钳。



背景技术:

从器械上来说,国内的张力钳拉紧力不能保证稳定性,张紧力偏小则达不到拉紧效果,偏大则会伤害到骨骼和软组织,并且影响关节功能恢复。有些产品没有拉力标识;国外则能够达到相应的拉力值,并有3档拉力值,50kg、100kg130kg,方便医生在手术时查看与选择。鉴于此,有必要研发出适用于面向国内广大用户使用的张力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使用方法简单,拉紧力可控的张力钳。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张力钳,包括钳头、钳身和手柄;

其中,所述钳身包括支架、锥套、两块夹紧片、锁片复位块和克氏针导套;其中,所述克氏针导套固定于所述支架内;两块所述夹紧片设于所述克氏针导套的入口端,两块所述夹紧片相对设置,两块所述夹紧片之间形成夹持通道,所述夹持通道与所述克氏针导套相连通,并且所述克氏针导套与所述夹持通道同水平设置;

所述锁片复位块端头嵌合于所述夹持通道的尾端,并且所述锁片复位块的外侧壁与所述夹持通道尾端的内侧壁之间的连接面为斜面;

所述锥套套接于所述锁片复位块外表面,并且所述锥套内表面与所述锁片复位块外表面之间的连接面为斜面;

所述钳头内预设有导道,所述导道与所述夹持通道相连通,并且所述导道与所述夹持通道同水平设置;

所述手柄通过传动组件与所述锥套和所述锁片复位块传动连接,控制所述锥套和所述锁片复位块实现前后伸缩位移。

优选的,所述钳头包括钳口、套座、螺纹套和钳口座;所述钳口中心位置设有第一通道,所述钳口的正面围绕所述第一通道设有两条相对设置的支撑脚;所述钳口的背面设有燕尾槽导轨,所述套座的端头设有与所述燕尾槽导轨相适配的圆形嵌合块;通过将所述嵌合块嵌合于所述燕尾槽导轨内,实现所述套座与所述钳口的活动连接;

所述套座表面设有外螺纹,所述螺纹套内表面设有内螺纹,通过螺纹之间的配合,所述螺纹套套接于所述套座表面;

所述钳口座套设于所述螺纹套表面;所述钳口座一端抵触于所述钳口的背面,另一端抵触于所述支架上;

所述套座内设有第二通道;所述钳口座内设有第三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第二通道与所述第三通道同直线相连通形成所述导道。

优选的,所述燕尾槽导轨端口两侧的侧壁上设有一定长度的嵌合口;两侧所述嵌合口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燕尾槽两侧侧壁之间的间距;所述螺纹套嵌合于两侧的嵌合口之间,并且所述螺纹套的外径与两侧所述嵌合口之间的间距相匹配,实现在两侧所述嵌合口之间上下位置的位移。

优选的,所述钳口座表面设有螺栓孔,所述螺纹套外表面的一周设有向内凹陷的嵌合槽;通过所述螺栓穿过所述螺栓孔抵触于所述嵌合槽内,实现所述钳口座与所述螺纹套之间的配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手柄为两个;两个所述手柄相对设置,两个所述手柄之间架设有复位机构。

优选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活动支架和拉簧;两个所述手柄内均设导槽;所述活动支架一端与所述锥套和所述锁片复位块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支架的另一端通过导杆插接于所述导槽内,实现所述活动支架与两个所述导槽之间的活动连接;

所述活动支架通过拉簧与所述支架相连接。

优选的,两个所述手柄之间设有齿条;一个所述手柄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齿条配合的齿纹;

所述齿条的一端与其中的一个所述手柄通过销子活动连接;所述齿条另一端穿过另一个所述手柄的通孔,与所述通孔侧壁的齿纹配合卡止;

所述手柄与所述齿条之间还架设有用于所述齿条与所述齿纹卡止定位用的弹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势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张力钳相比于传统的张力钳,更容易乏力,张紧力更强,可以承受较大的牵引量,适用范围更广;

锥套、夹紧片和锁片复位块之间的配合,可以自动实现两片夹紧片之间自动的开合,降低手术中器械操作的复杂度。

钳头中钳口的设计,两个支撑脚的设计,在手术过程中,支撑脚可以承托在承托支架上,从而为张力钳提供一个支撑点,保证手术过程中,器械操作的平稳性,降低手术操作的失误率;

钳口与套座之间采用燕尾槽导轨与圆形嵌合块的设计,使得钳口相对套座可以实现转动,从而调整支撑脚的方向,便于支撑脚在支撑支架上的定位;

齿条与手柄通孔内的齿纹配合的方式,便于调整张力钳的张紧力,当操作人员握紧张力钳,使得张力钳中两个齿条相对克氏针达到预定张紧力之后,只要通过将卡齿与齿纹卡止配合,再通过弹簧实现拉扯定位,即可实现两个手柄之间相对间距的定位,达到调整张力钳的张紧力并且实现保持指定张紧力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一种张力钳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钳口与套座和螺纹套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锥套、两块夹紧片和锁片复位块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张力钳,包括钳头、钳身和手柄6;

其中,钳身包括支架1、锥套2、两块夹紧片3、锁片复位块4和克氏针导套5;其中,克氏针导套5固定于支架1内;两块夹紧片3设于克氏针导套5的入口端,两块夹紧片3相对设置,两块夹紧片3之间形成夹持通道,夹持通道与克氏针导套5相连通,并且克氏针导套5与夹持通道同水平设置;

如图3所示,锁片复位块4端头嵌合于夹持通道的尾端,并且锁片复位块4的外侧壁与夹持通道尾端的内侧壁之间的连接面为斜面;锥套2套接于锁片复位块4外表面,并且锥套2内表面与锁片复位块4外表面之间的连接面为斜面。

钳头内预设有导道,导道与夹持通道相连通,并且导道与夹持通道同水平设置;

手柄6通过传动组件与锥套2和锁片复位块4传动连接,控制锥套2和锁片复位块4实现前后伸缩位移。

在本实施例中,操作人员首先将克氏针穿过导道、夹持通道,穿插于克氏针导道内,通过握紧两个手柄6,手柄6通过传动组件带动锥套2和锁片复位块4向后位移,此时,位于夹持通道的尾端的锁片复位块4从夹持通道内撤出;锥套2相对两片夹紧片3外表面发生位移,锥套2内表面与夹紧片3外表面通过斜面之间的配合,锥套2对两片夹紧片3进行挤压,从而使得夹持通道的管径变小,直至两片夹紧片3将克氏针夹紧,为克氏针提供张紧力,然后通过拉紧克氏针,来增加克氏针的表面张力,从而使得克氏针为人体骨骼提供更强的预应力;

当操作结束后,操作人员只需要松开手柄6,传动组件带动锥套2和锁片复位块4向前位移,锥套2复位到原来的位置,而锁片复位机构,通过斜面的配合,重新穿插于夹持通道的尾端,将两片夹紧片3撑开,从而撑开夹持通道的孔径,松开克氏针,使得各个组件都复位到夹持之前的位置;大大降低手术中器械操作的复杂度。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钳头包括钳口7、套座9、螺纹套8和钳口座10;钳口7中心位置设有第一通道,钳口7的正面围绕第一通道设有两条相对设置的支撑脚;钳口7的背面设有燕尾槽导轨,套座9的端头设有与燕尾槽导轨相适配的圆形嵌合块;通过将嵌合块嵌合于燕尾槽导轨内,实现套座9与钳口7的活动连接;

燕尾槽导轨与圆形嵌合块的设计,使得钳口7相对套座9可以实现转动,从而调整支撑脚的方向,便于支撑脚在支撑支架1上的定位,保证手术过程中,器械操作的平稳性,降低手术操作的失误率。

套座9表面设有外螺纹,螺纹套8内表面设有内螺纹,通过螺纹之间的配合,螺纹套8套接于套座9表面;钳口座10套设于螺纹套8表面;钳口座10一端抵触于钳口7的背面,另一端抵触于支架1上;套座9内设有第二通道;钳口座10内设有第三通道;第一通道、第二通道与第三通道同直线相连通形成导道。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燕尾槽导轨端口两侧的侧壁上设有一定长度的嵌合口11;两侧嵌合口11之间的间距大于燕尾槽两侧侧壁之间的间距;螺纹套8嵌合于两侧的嵌合口11之间,并且螺纹套8的外径与两侧嵌合口11之间的间距相匹配,实现在两侧嵌合口11之间上下位置的位移;该设计结构使得钳口7相对螺纹套8实现上下位置的微调,从而在钳口7支撑在支撑支架1上时,提供钳口7的灵活度,便于手术的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钳口座10表面设有螺栓孔,螺纹套8外表面的一周设有向内凹陷的嵌合槽;通过螺栓穿过螺栓孔抵触于嵌合槽内,实现钳口座10与螺纹套8之间的配合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手柄6为两个;两个手柄6相对设置,两个手柄6之间架设有复位机构。

在本实施例中,传动组件包括活动支架13和拉簧12;两个手柄6内均设导槽14;活动支架13一端与锥套2和锁片复位块4固定连接;活动支架13的另一端通过导杆插接于导槽14内,实现活动支架13与两个导槽14之间的活动连接;活动支架13通过拉簧12与支架1相连接。

操作人员握住两个手柄6使力后,两个手柄6之间的间距缩小,导杆带动活动支架13在导槽14内向后发生位移,从而通过活动支架13带动锥套2和锁片复位块4一起向后发生位位移,从而实现两片夹紧片3的锁紧;操作人员松开手柄6后,拉簧12通过自身的弹力,将活动支架13复位,从而带动锥套2和锁片复位块4复位。

在本实施例中,两个手柄6之间设有齿条15;一个手柄6上设有通孔,通孔的侧壁上设有与齿条15配合的齿纹;齿条15的一端与其中的一个手柄6通过销子活动连接;齿条15另一端穿过另一个手柄6的通孔,与通孔侧壁的齿纹配合卡止;手柄6与齿条15之间还架设有用于齿条15与齿纹卡止定位用的弹簧16。

在本实施例中,齿条15与手柄6通孔内的齿纹配合的方式,便于调整张力钳的张紧力,当操作人员握紧张力钳,使得张力钳中两个齿条15相对克氏针达到预定张紧力之后,只要通过将卡齿与齿纹卡止配合,再通过弹簧16实现拉扯定位,即可实现两个手柄6之间相对间距的定位,达到调整张力钳的张紧力并且实现保持指定张紧力的作用。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对本实用新型起到任何限制作用。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方案和技术内容做任何形式的等同替换或修改等变动,均属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内容,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