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54582发布日期:2020-06-26 21:52阅读:2551来源:国知局
针灸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针灸包。
背景技术
:采用一次性钢针作为针灸器具,虽取消了针灸针反复消毒的操作,但是医生进行针灸治疗时需要反复拆包装袋,导致工作效率低;对固定穴位皮肤消毒时,需要配置酒精棉球,酒精湿度很难把握,对患者针灸治疗时酒精消毒无菌观念差,不能做到一个部位一个棉球消毒,增加了有创操作治疗感染的风险;针灸针使用数量大时,不方便护士起针时核对针的数量,存在针遗留患者身上,造成意外伤害的风险。技术实现要素:为解决现有技术中,一次性针灸针操作过程中存在的拆包效率低、反复配制酒精棉球、不方便清点针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实用新型中的针灸包,包括外包装体、内托盘、镊子、弯盘、棉球包、短针、中针及长针;所述外包装体包括袋体部及密封部,所述内托盘放置于袋体部构成的空腔内,所述密封部的边缘处开设易撕槽;所述内托盘为注塑一体成型,表面开设有镊子凹槽、弯盘凹槽、短针凹槽、中针凹槽及长针凹槽,所述镊子放置于镊子凹槽内,所述弯盘及棉球包放置于弯盘凹槽内,所述短针放置于短针凹槽内,所述中针放置于中针凹槽内,所述长针放置于长针凹槽内。进一步,所述密封部设置于袋体部的长度方向的一端或者两端。进一步,所述易撕槽为单槽或者连续设置的锯齿槽。进一步,所述外包装体与内托盘的多个凹槽边缘处固定连接,连接处的外包装体开设多个等间距的易撕孔,所述易撕孔构成的轮廓形状与镊子凹槽、弯盘凹槽、短针凹槽、中针凹槽及长针凹槽的形状相匹配。进一步,所述镊子凹槽、弯盘凹槽、短针凹槽、中针凹槽及长针凹槽所对应的外包装体上均设置易拉件。进一步,所述易拉件包括拉环及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外包装体固定连接。进一步,所述外包装体与凹槽边缘处的固定连接方式为胶黏剂粘接或者热压粘接。进一步,所述镊子凹槽位于内托盘的左侧,所述弯盘凹槽、短针凹槽及中针凹槽位于内托盘的中部,所述长针凹槽位于内托盘的右侧。本实用新型中的针灸包,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1、可将多种耗材统一生产、包装为标准化针灸包,相比较传统的一次性针灸器具,实用性更强;2、可加强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避免因为配置酒精棉球及消毒皮肤过程不规范,导致有创治疗操作引起感染;3、方便临床医生操作,减少医生拆包及配置酒精棉球的工作量,提高医生治疗效率;4、只需跟医生核对针灸包型号,方便护士起针时核对针的数量,避免针遗留患者身上,造成意外伤害;5、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的针灸治疗;6、可推广至各大中医医院、中医治疗的诊所、社区等。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针灸包的示意图;图2是另一种实施方式中针灸包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针灸包,包括外包装体1、内托盘2、镊子3、弯盘4、棉球包5、短针6、中针7及长针8,其中,外包装体1及内托盘2的材质为常规的医用树脂材料(如pet、pe树脂等);外包装体1包括袋体部11及密封部12,密封部12设置于袋体部11的长度方向的一端或者两端,内托盘2放置于袋体部11构成的空腔内,密封部12的边缘处开设易撕槽13,便于使用时拆开外包装体1;内托盘2为注塑一体成型,表面开设有镊子3凹槽23、弯盘4凹槽24、短针6凹槽26、中针7凹槽27及长针8凹槽28,镊子3放置于镊子3凹槽23内,弯盘4及棉球包5放置于弯盘4凹槽24内,棉球包5为提前配制好酒精湿度的棉球,不需要再次配置酒精棉球,短针6放置于短针6凹槽26内,中针7放置于中针7凹槽27内,长针8放置于长针8凹槽28内。易撕槽13为单槽或者连续设置的锯齿槽,两种易撕槽13的结构均可在不借助工具的情况下,通过手撕即可开封,便于使用。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将内托盘2的每个凹槽设计为可单独开封,当在同一个使用情况下,个别耗材可能需要较多,因此仅需要拆分单个凹槽即可,以防止将外包装体1整体开封后使其他耗材受到污染导致浪费。出于上述目的,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具体结构为:外包装体1与内托盘2的多个凹槽边缘处固定连接,连接处的外包装体1开设多个等间距的易撕孔9,易撕孔9构成的轮廓形状与镊子3凹槽23、弯盘4凹槽24、短针6凹槽26、中针7凹槽27及长针8凹槽28的形状相匹配。开封时,通过剪刀等工具将凹槽所对应的外包装体1剪开一个缺口,然后通过手撕拆封,由于易撕空构成的轮廓形状与对应的凹槽形状相匹配,因此不会将其它凹槽的外包装体1打开,可仅拆分单个凹槽,不会使其他未拆封的耗材暴露在空气中。为进一步提高拆封时的便捷性,镊子3凹槽23、弯盘4凹槽24、短针6凹槽26、中针7凹槽27及长针8凹槽28所对应的外包装体1上均设置易拉件10,易拉件10包括拉环及连接部,连接部与外包装体1固定连接。通过手拉拉环带动单个凹槽所对应的外包装体1分离。优选的,外包装体1与凹槽边缘处的固定连接方式为胶黏剂粘接或者热压粘接。镊子3凹槽23位于内托盘2的左侧,弯盘4凹槽24、短针6凹槽26及中针7凹槽27位于内托盘2的中部,长针8凹槽28位于内托盘2的右侧。本实用新型中的短针、中针及长针的规格如表1所示。表1长度(mm)直径(mm)短针250.35中针400.35长针750.35针灸包的型号根据患者疾病所需的耗材数量,分为小、中、大三个型号,具体如表2所示。表2短针(个)中针(个)长针(个)酒精棉球(个)镊子(个)弯盘(个)小包51551512中包1030103012大包155015501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