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补水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51479发布日期:2020-09-25 18:27阅读:96来源:国知局
一种补水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美容设备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补水仪。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自身的身体健康越来越关注,各种养生类产品层出不穷,补水是指通过使用保养品和维持身体水分平衡两种手段来维持肌肤,尤其是面部肌肤表皮层的含水量。补水之所以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美容概念,是因为肌肤的水分非常容易流失,而肌肤缺乏足够的含水量将直接导致肌肤代谢不正常而衰老、出现皱纹和色斑等等一系列肌肤问题。

但是,现有的喷雾补水器通常都是形状固定,仅仅发挥对皮肤喷雾补水的作用,功能单一,无法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补水仪,其旨在解决现有市场上流通的补水仪功能单一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补水仪,包括外壳、电源、水箱、热敷片、与所述电源电性连接的控制组件、与所述控制组件电性连接以用于加热所述热敷片的加热件、以及与所述控制组件电性连接的喷雾组件,所述外壳具有腔体、与所述腔体相连通的第一通孔、以及与所述腔体相连通以用于观察所述水箱水位的视窗,所述水箱安装于所述腔体内,所述水箱具有与所述第一通孔相对应设置的出水口,所述喷雾组件安装于所述出水口与所述第一通孔之间,所述热敷片安装于所述外壳背对所述视窗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热敷片为弧形结构的导热片体,所述加热件设于所述热敷片与所述外壳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喷雾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出水口内的微孔雾化片、环设于所述第一通孔边缘的固定胶垫以及设于所述微孔雾化片与所述固定胶垫之间的加热模组,所述固定胶垫上设有出雾口,所述加热模组具有供雾气通过的气体流道,所述气体流道的一端与所述出雾口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微孔雾化片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模组包括隔热片、加热模块及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安装于所述水箱上并与所述水箱围合形成卡持腔,所述隔热片和加热模块均固定于所述卡持腔内,且所述加热模块与所述固定架卡插连接、所述隔热片设于所述加热模块与所述水箱之间,所述隔热片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加热模块上设有气体通道,所述固定架上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二通孔、气体通道和第三通孔围合形成所述气体流道。

进一步地,所述喷雾组件还包括密封圈,所述水箱上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出水口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密封圈的一侧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另一侧抵接于所述隔热片。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组件包括pcb板,所述微孔雾化片、加热模块和加热件都与所述pcb板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组件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加热模块运作的第一开关按钮和用于控制所述加热件运作的第二开关按钮,所述外壳还开设有第一开关安装孔和第二开关安装孔,所述第一开关按钮嵌设于所述第一开关安装孔中,所述第二开关按钮嵌设于所述第二开关安装孔中,所述第一开关按钮和所述第二开关按钮均与所述pcb板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补水仪还包括防滑垫,所述外壳具有握持部,所述握持部的底部具有第二安装槽,所述防滑垫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槽上并部分凸露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外;且/或,

所述补水仪还包括与所述控制组件电性连接以用于检测所述水箱内水位的探针,所述探针位于所述水箱内。

进一步地,所述补水仪还包括堵塞头,所述水箱的顶部设有注水口,所述外壳上相对应开设有避让口,所述堵塞头穿过所述避让口堵塞于所述注水口处。

进一步地,所述出雾口与所述热敷片设于所述外壳的两相对侧。

相比原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补水仪上设置喷雾组件、热敷片和加热件,喷雾组件可用于对皮肤加湿、补水,加热件可对热敷片在按摩皮肤时进行加热,补水仪在给皮肤加湿、补水的同时还能热敷皮肤,增加了补水仪的使用功能,从而满足了市场的需求;

喷雾组件内设有加热模组,可通过控制组件对微孔雾化片所产生的喷雾进行加热或不加热,从而可得到热的雾气或者凉的雾气,以满足不同使用者的使用需求;

水箱内装有用于检测水位的探针,以检测水箱内的水容量,一旦水位降低到安全水位,该补水仪会自动关机,从而防止加热模块空烧损坏现象,同时在热敷片和加热模块内各设有一个温度传感器,当温度超出控制组件所预设温度时补水仪将会自动断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补水仪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补水仪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补水仪的爆炸示意图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补水仪的爆炸示意图二;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补水仪的又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a-a处的剖视图;

图7是图6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堵塞头与水箱组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隔热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外壳;11、腔体;12、避让口;13、握持部;14、上盖;141、第一通孔;142、视窗;143、第一开关安装孔;144、第二开关安装孔;15、底壳;20、电源;30、水箱;31、注水口;32、出水口;33、凸柱;34、定位凸起;35、第一安装槽;40、热敷片;50、控制组件;51、第一开关按钮;52、pcb板;53、第二开关按钮;60、加热件;70、喷雾组件;71、微孔雾化片;72、固定胶垫;721、出雾口;73、加热模组;74、气体流道;75、隔热片;751、第二通孔;752、定位孔;76、加热模块;761、气体通道;762、陶瓷座;763、加热圈;77、固定架;771、第三通孔;78、隔热环;79、密封圈;80、堵塞头;90、防滑垫;100、第一usb插口;200、第二usb插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还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阅图1至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补水仪,补水仪包括外壳10、电源20、水箱30、热敷片40、控制组件50、加热件60、喷雾组件70以及堵塞头80。其中,外壳10具有腔体11、与腔体11相连通的第一通孔141以及与腔体11相连通的视窗142,水箱30安装于腔体11内,且水箱30的一侧凸露于视窗142外,水箱30为透明塑胶材质制作,通过该视窗142可以用于观察水箱30内水位,其水箱30从视窗142处凸出的部分可以给皮肤进行冷敷按摩,水箱30的顶部设有注水口31,可通过注水口31给水箱30内加水,外壳10上相对应开设有避让口12,堵塞头80穿过避让口12安装于注水口31处,水箱30的下端具有与第一通孔141相对应设置的出水口32,喷雾组件70安装于出水口32与第一通孔141之间,喷雾组件70与控制组件50电性连接,通过喷雾组件70可将从水箱30的出水口32流出的水转化为气态,对周围空气进行加湿、对皮肤进行补水。同时,本实施例的水箱30内还设有一个用于检测水箱30内水位的探针,该探针与控制组件50电性连接,当水箱30内水位降到安全水位时,补水仪将会自动关机,以防止加热模块76空烧损坏。

请参阅图1至图7,控制组件50与电源20电性连接,这里的电源20优选为充电电池,热敷片40安装于外壳10背对视窗142的一侧,加热件60优选为石墨烯材质制作的发热贴,加热件60设于热敷片40与外壳10之间,加热件60与控制组件50电性连接以用于加热热敷片40,热敷片40为弧形结构的导热片体,材质优选为铝制,可在按摩皮肤时进行加热,尤其适于人眼部按摩,将多个功能集成在一起,使得补水仪具有更广阔的市场前景。

本实施例中,喷雾组件70包括安装于出水口32内的微孔雾化片71、环设于第一通孔141边缘的固定胶垫72以及设于微孔雾化片71与固定胶垫72之间的加热模组73,固定胶垫72上设有出雾口721,加热模组73具有供雾气通过的气体流道74,气体流道74的一端与出雾口721相连接、另一端与微孔雾化片71相连接,微孔雾化片71是利用超声波原理,通过高频震荡将由水箱30的出水口32流出的水变成微小的水珠状,从而产生雾气喷出,在不工作时,微孔雾化片71可隔绝水流出。控制组件50包括用于控制加热模组73启停的第一开关按钮51,可通过控制组件50对微孔雾化片71所产生的雾气进行选择性加热,从而得到凉的雾气或者加热的雾气,以对皮肤进行补冷水或补热水,以满足不同使用者的使用需求。

作为优选地实施方式,加热模组73包括隔热片75、加热模块76及固定架77,水箱30的外侧壁凸设有若干带有螺纹孔的凸柱33,固定架77安装于水箱30的凸柱33上并与水箱30围合形成一个卡持腔,隔热片75和加热模块76均固定于卡持腔内,且加热模块76与固定架77卡插连接,隔热片75设于加热模块76与水箱30之间,隔热片75上设有第二通孔751,加热模块76上设有气体通道761,固定架77上设有第三通孔771,第二通孔751、气体通道761和第三通孔771围合形成上述的气体流道74,第一开关按钮51用于控制加热模块76运作,控制组件50对5v/3.7a的加热模块76进行供电。

请进一步参阅图8和图9,具体地,加热模组73还包括隔热环78,加热模块76包括陶瓷座762以及设于陶瓷座762内的加热圈763,该气体通道761贯穿于陶瓷座762两侧,加热圈763固设于气体通道761内,当然,本实施例还可以为其它加热结构,比如在陶瓷座762内设置加热片或加热棒,陶瓷座762采用其它材质的座体。本实施例中陶瓷座762之朝向隔热片75的一侧设有凹槽,气体通道761的一端口开设于凹槽内,隔热环78安装于凹槽内。水箱30之朝向隔热片75的一侧设有若干定位凸起34,隔热片75上相对应的设有若干与定位凸起34相卡插的定位孔752,以防止补水仪在使用的过程中,隔热片75出现偏移现象。

为了便于控制温度,以免温度过高造成不适,喷雾组件70还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及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及第二温度传感器都与控制组件50电性连接,第一温度传感器设于加热模块76内以用于检测气体流道74内被加热的雾气温度,当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气体流道74内温度超过预设温度值时,补水仪将会自动断电;第二温度传感器设于热敷片40上,控制组件50对5v/600ma的加热件60进行供电,当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热敷片40上温度超过预设温度值时,补水仪将会自动断电。

作为优选地实施方式,喷雾组件70还包括密封圈79,水箱30上设有第一安装槽35,出水口32位于第一安装槽35内,密封圈79的一侧安装于第一安装槽35内,密封圈79的另一侧抵接于隔热片75,该密封圈79除了具有防水的作用,还具有隔热的性能。

本实施例中,控制组件50还包括pcb板52以及用于控制加热件60运作的第二开关按钮53,微孔雾化片71、加热模块76和加热件60都与pcb板52电性连接,外壳10还开设有第一开关安装孔143和第二开关安装孔144,第一开关按钮51嵌设于第一开关安装孔143中,第二开关按钮53嵌设于第二开关安装孔144中,第一开关按钮51和第二开关按钮53均与pcb板52电性连接。

作为优选地实施方式,出雾口721与热敷片40设于所述外壳10的两相对侧,以避免人体在热敷的时候,人手误启动加热模块76,雾气烫伤人体。

作为优选地实施方式,补水仪还包括防滑垫90,外壳10具有握持部13,握持部13的底部具有第二安装槽,防滑垫90安装于第二安装槽上并部分凸露于第二安装槽外,以增大补水仪与桌面等平面之间的摩擦力,以便于将补水仪放置于桌面上。

本实施例中外壳10包括上盖14及与上盖14可拆卸连接的底壳15,视窗142、第一通孔141、第一开关安装孔143及第二开关安装孔144都设于上盖14,上盖14与底壳15围合形成上述腔体11。为了减少制作成本,第二安装槽设于底壳15上,同时补水仪还包括用于给电源20充电的第一usb插口100以及用于给外部移动设备比如手机充电的第二usb插口200,第一usb插口100以及第二usb插口200都设于补水仪的底部,当然第一usb插口100以及第二usb插口200也可以设置在其它位置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补水仪上设置热敷片40和加热件60,加热件60可对热敷片40进行加热,补水仪在给皮肤加湿、补水的同时还能热敷皮肤,在按摩皮肤时进行加热,增加了补水仪的使用功能,从而满足了市场的需求。同时,喷雾组件70内设有加热模组73,可通过控制组件50对微孔雾化片71所产生的喷雾进行加热或不加热,从而可得到凉的雾气或者被加热的雾气,以满足不同使用者的使用需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