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髋关节置换术用侧卧位托手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33726发布日期:2020-08-05 01:29阅读:404来源:国知局
一种髋关节置换术用侧卧位托手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辅助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手术用侧卧位托手架,特别是涉及一种髋关节置换术用侧卧位托手架。



背景技术:

目前,侧卧位托手架常用于髋关节手术、股骨等骨科手术;胸外科如食管癌手术、肺手术,后纵膈手术,动脉导管结扎手术;泌尿外科肾盂、肾、上段输尿管手术;神经外科颞部、额颞顶区、顶枕部以及中颅凹、后颅凹和脊髓手术中。在髋关节置换术中,要求下侧手臂前伸固定于下层托板上,下层托板应与受压手臂平行,上侧手臂伸展固定于上层托手架上维持功能位,托手架靠床端距同侧腋窝10cm;腋下距腋窝10cm处垫一腋垫,此垫厚约5~7cm,以患者受压侧腋下空出2~3cm,防止下侧手臂受压;腰部垫一腰垫,避免患者髋部受压;双上肢摆放时,注意避免肢体、腋神经受压等引起的损伤。托手架的作用是便于手术体位的形成与固定,充分暴露手术部位,保护患者双上肢过度外展避免受压,使手术顺利完成,减少术后患者双上肢不适。目前,各大医院广泛采用的是木质托手架和不锈钢托手架,木质托手架笨重不利操作,托手架表面油漆脱落后,木刺容易伤人;而不锈钢托手架与床体相连接,其零部件较多,使用时需要进行组合安装,拆装极为不便,增强医务人员的工作量,且上下托板长度不可调节,易使患者双上肢外展过度引起神经损伤,对于不同年龄和体型的患者,目前的托手架还不能满足手术体位的具体需求,急需对现有托手架进行结构上的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针对传统木质托手架笨重不利操作,托手架表面油漆脱落后,木刺容易伤人,不锈钢托手架,由体位架根据搭配使用,增强医务人员的工作量,两种托手架体积较大,闲置时占用空间大,长短高矮不可调节,无约束装置,易使患者双上肢外展过度引起神经损伤,不能满足不同年龄和体型患者的使用需求等不足,提出一种髋关节置换术用侧卧位托手架,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增强托手架的适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髋关节置换术用侧卧位托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手架由上托板、下托板、上支撑、下支撑、上层加长板、下层加长板和约束带连接组成;所述上托板板身一侧设有上层约束带,所述上托板板身的另一侧设有与上层约束带相连接的约束带槽,所述上托板一端设有可移动的上层加长板,所述上层加长板通过滑动齿条与上托板伸缩连接,所述上托板的下板面上设有上插槽;所述下托板板身的一侧设有下层约束带,所述下托板板身的另一侧设有与下层约束带相连接的约束带槽,所述下托板与上托板的同一方向端上设有可移动的下层加长板,所述下层加长板通过滑动齿条与下托板伸缩连接,所述下托板的上板面上设有与上插槽位置相对应的下插槽;所述上插槽中插接设有上支撑,所述下插槽中插接设有下支撑,所述上支撑通过滑动齿条与所述下支撑伸缩连接,其中一根所述下支撑表面上连接设有用于加强上托板定位的紧固螺栓。

所述上托板与下托板等宽、等厚,上托板的长度小于下托板的长度。

所述上托板、下托板、上层加长板和下层加长板的上板面均套置可拆卸式人造革软垫,可通过有效氯擦拭消毒。

所述上托板套置在上层加长板上,上托板与上层加长板形成移动副连接,上托板与上层加长板的间隙值不大于0.5mm。

所述下托板套置在下层加长板上,下托板与下层加长板形成移动副连接,下托板与下层加长板的间隙值不大于0.5mm。

所述下支撑套置在上支撑上,上支撑与下支撑形成移动副连接,上支撑与下支撑的间隙值不大于0.5mm。

所述上插槽与下插槽均为矩形盲槽,上插槽与上支撑之间、下插槽与下支撑之间均为插接式间隙配合。

所述上层约束带和下层约束带的数量均不少于两根,均为人造皮革制成,可通过有效氯进行擦拭消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髋关节置换术用侧卧位托手架,结构上由上托板、下托板、上支撑、下支撑、上层加长板、下层加长板和约束带连接组成;上托板与下托板之间的高度通过上支撑、下支撑进行调节,上支撑与下支撑之间通过滑动齿条进行调节,调节极为方便;上层加长板与上托板之间、下层加长板与下托板之间均通过滑动齿条进行调节;在进行髋关节置换术前可根据人体体型、双上肢的长短进行托手架高低、上下托板长度的调节,体位确定后通过约束带进行双上肢的约束固定;手术完成后,各部件均可拆分,一方面便于后期的擦拭消毒,另一方面节约了闲置时摆放的空间,可避免因传统托手架结构缺陷易使患者双上肢外展过度引起神经损伤等问题,可满足不同年龄和体型的患者的体位需求,利于手术高质量开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上托板1、上层约束带2、上层加长板3、上支撑4、第一滑动齿条5、下支撑6、下托板7、下插槽8、下层约束带9、下层加长板10、第二滑动齿条11、第三滑动齿条12、紧固螺栓13、约束带槽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髋关节置换术用侧卧位托手架,托手架由上托板1、下托板7、上支撑4、下支撑6、上层加长板3、下层加长板10和约束带连接组成;上托板1板身一侧设有上层约束带2,上托板1板身的另一侧设有与上层约束带2相连接的约束带槽14,上托板1一端设有可移动的上层加长板3,上层加长板3通过第二滑动齿条11与上托板1伸缩连接,上托板1的下板面上设有上插槽;下托板7板身的一侧设有下层约束带9,下托板7板身的另一侧设有与下层约束带9相连接的约束带槽14,下托板7与上托板1的同一方向端上设有可移动的下层加长板10,下层加长板10通过第三滑动齿条12与下托板7伸缩连接,下托板7的上板面上设有与上插槽位置相对应的下插槽8;上插槽中插接设有上支撑4,下插槽8中插接设有下支撑6,上支撑4通过第一滑动齿条5与下支撑6伸缩连接,其中一根下支撑6表面上连接设有用于加强上托板1定位的紧固螺栓13。

如图1所示,一种髋关节置换术用侧卧位托手架,上托板1与下托板7等宽、等厚,上托板1的长度小于下托板7的长度;上托板1、下托板7、上层加长板3和下层加长板10的上板面均套置可拆卸式人造革软垫,可通过有效氯擦拭消毒;上托板1套置在上层加长板3上,上托板1与上层加长板3形成移动副连接,上托板1与上层加长板3的间隙值不大于0.5mm;下托板7套置在下层加长板10上,下托板7与下层加长板10形成移动副连接,下托板7与下层加长板10的间隙值不大于0.5mm;下支撑6套置在上支撑4上,上支撑4与下支撑6形成移动副连接,上支撑4与下支撑6的间隙值不大于0.5mm;上插槽与下插槽8均为矩形盲槽,上插槽与上支撑4之间、下插槽8与下支撑6之间均为插接式间隙配合;上层约束带2和下层约束带9的数量均不少于两根,均为人造皮革制成,可通过有效氯进行擦拭消毒。

如图1所示,一种髋关节置换术用侧卧位托手架的工作原理如下:使用时,先放置下托板,然后在下托板上放置上下支撑,在上支撑上放置上托板,根据人体胖瘦调节上托板与下托板之间的高度,通过上支撑、下支撑进行调节,上支撑与下支撑之间通过滑动齿条进行调节,根据人体双上肢的长短进行上托板与下托板长度的调节,上层加长板与上托板之间、下层加长板与下托板之间均通过滑动齿条进行调节,手术体位确定后通过约束带进行双上肢的约束固定;手术完成后,上托板、下托板、上下支撑均可拆分,一方面便于后期的擦拭消毒,另一方面节约了闲置时摆放的空间,可避免因传统托手架结构缺陷易使患者双上肢外展过度引起神经损伤等问题,可满足不同年龄和体型的患者的体位需求,利于手术高质量开展。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