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收纳功能的电子血压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28152发布日期:2020-07-10 15:56阅读:4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收纳功能的电子血压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收纳功能血压计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收纳功能的电子血压计。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老龄化的加剧,高血压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家用电子血压计相对于传统机械式血压计而言,操作更加简单,可由用户在家里自行完成血压测量,因此越来越受到欢迎,电子血压计有三种形式,分别是臂式、腕式和手指式,电子血压计的使用逐渐广泛,现有的臂式电子血压计通常布套和主体为分离结构,布套是单独配置包装,人们通常使用后会把布套放在一边,使用时才拿出来,布套很容易丢失,显然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为了解决此问题,人们开发了可拆装的布套壳,布套壳通过扣位扣进主体上,但在现有的电子血压计中,存在了一定的弊端,一方面,装配和拆卸过程中很容易把布套丢失,使布套壳的功能失效;另一方面,功能太少,不能对检测者其它的体质进行检测。

现有的一种具有收纳功能的电子血压计在安装使用时,一种具有收纳功能的电子血压计现有的臂式电子血压计通常布套和主体为分离结构,布套和听诊器是单独配置包装,人们通常使用后会把布套和听诊器放在一边,使用时才拿出来,布套和听诊器很容易丢失,显然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整体的便携性不够,不够放在一起,内部的装置不利于放更多实用性用具,在现有的电子血压计中,存在了一定的弊端,不具有时效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收纳功能的电子血压计,做到血压计和其他用具存放在一起,卡槽内部可以置放更多用具,大幅提高了血压计测量的便捷性,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方便安全操作等优点,可以有效解诀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包括听诊耳塞,所述听诊耳塞的后端设置有听诊器,所述听诊器的下端设置有卡槽分类装置,所述卡槽分类装置的下端设置有便携箱体装置,所述便携箱体装置的内壁设置有布袋,所述布袋的前端设置有打气棉,所述打气棉的一侧设置有输气管,所述布袋的后端设置有量器壳,所述量器壳的内壁设置有刻度尺,所述刻度尺的一侧设置有刻度针,所述量器壳的下端设置有出气加塞。

优选的,所述卡槽分类装置包括外壳、笔槽、橡胶塞、药物槽与搁置槽,所述外壳的内壁设置有橡胶塞,所述橡胶塞的下端设置有笔槽,所述笔槽的后端设置有药物槽,所述药物槽的后端设置有搁置槽。

优选的,所述便携箱体装置包括上壳盖、下壳底、弧形把手、卡盖与扣槽,所述上壳盖的上端设置有弧形把手,所述弧形把手的上端设置有卡盖,所述上壳盖的下端设置有下壳底,所述下壳底的一侧设置有扣槽。

优选的,所述外壳与笔槽之间设有卡壳,且外壳内壁外表面通过卡壳与笔槽外壁外表面可拆卸连接,所述笔槽与橡胶塞之间设有卡壳,且笔槽后端外表面通过卡壳与橡胶塞前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所述药物槽与搁置槽之间设有卡壳,且药物槽后端外表面通过卡壳与搁置槽前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上壳盖与下壳底之间设有转轴,且上壳盖下端外表面通过转轴与下壳底上端外表面转动连接,所述上壳盖与弧形把手之间设有制造工艺,且上壳盖一侧外表面通过制造工艺与弧形把手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卡盖与扣槽之间设有转轴,且卡盖下端外表面通过转轴与扣槽上端外表面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打气棉与输气管之间设有固定槽,且打气棉一侧外表面通过固定槽与输气管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刻度尺与刻度针之间设有制造工艺,且刻度尺一侧外表面通过制造工艺与刻度针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收纳功能的电子血压计,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一种具有收纳功能的电子血压计,一种具有收纳功能的电子血压计在对出门携带时候,人们在需要用到血压计时,打开便携箱体,拿出血压计进行测量,卡槽分类装置可以放置一些药丸,可携带一些简单医疗设施,为患者提供方便,也利于外出携带和使用,上层内部具有凹凸表面,可以固定器械,解决一些外形受到限制的电子血压计,如听诊器和药材分开放,而不是放在一起的结构,既保正了便捷性,又实现了所需的实用性功能。

该一种具有收纳功能的电子血压计,一种具有收纳功能的电子血压计在对出门携带时候,人们在需要用到血压计时,可以打开便携箱体装置,箱体起到保护作用,解决了现有的医疗用血压计因本身结构原因在使用时易被外力碰撞,从而导致血压计倾倒损坏的问题,箱体外形设计设置了弧形弧形把手,这样便于人们在拿取时更加方便,也方便血压计的携带,能够避免血压计掉落地面导致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收纳功能的电子血压计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收纳功能的电子血压计中卡槽分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收纳功能的电子血压计中便携箱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听诊耳塞;2、听诊器;3、卡槽分类装置;31、外壳;32、笔槽;33、橡胶塞;34、药物槽;35、搁置槽;4、布袋;5、出气加塞;6、刻度针;7、量器壳;8、打气棉;9、输气管;10、刻度尺;11、便携箱体装置;111、上壳盖;112、下壳底;113、弧形把手;114、卡盖;115、扣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3所示,一种具有收纳功能的电子血压计,包括听诊耳塞1,听诊耳塞1的后端设置有听诊器2,听诊器2的下端设置有卡槽分类装置3,卡槽分类装置3的下端设置有便携箱体装置11,便携箱体装置11的内壁设置有布袋4,布袋4的前端设置有打气棉8,打气棉8的一侧设置有输气管9,布袋4的后端设置有量器壳7,量器壳7的内壁设置有刻度尺10,刻度尺10的一侧设置有刻度针6,量器壳7的下端设置有出气加塞5。

进一步,卡槽分类装置3包括外壳31、笔槽32、橡胶塞33、药物槽34与搁置槽35,外壳31的内壁设置有橡胶塞33,橡胶塞33的下端设置有笔槽32,笔槽32的后端设置有药物槽34,药物槽34的后端设置有搁置槽35,也方便血压计的携带,能够避免血压计掉落地面导致损坏。

进一步的,便携箱体装置11包括上壳盖111、下壳底112、弧形把手113、卡盖114与扣槽115,上壳盖111的上端设置有弧形把手113,弧形把手113的上端设置有卡盖114,上壳盖111的下端设置有下壳底112,下壳底112的一侧设置有扣槽115,给医疗人员带来便利。

进一步的,外壳31与笔槽32之间设有卡壳,且外壳31内壁外表面通过卡壳与笔槽32外壁外表面可拆卸连接,笔槽32与橡胶塞33之间设有卡壳,且笔槽32后端外表面通过卡壳与橡胶塞33前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药物槽34与搁置槽35之间设有卡壳,且药物槽34后端外表面通过卡壳与搁置槽35前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在实际操作中,该一种具有收纳功能的电子血压计,一种具有收纳功能的电子血压计在对出门携带时候,人们在需要用到血压计时,打开便携箱体,拿出血压计进行测量,卡槽分类装置3可以放置一些药丸,可携带一些简单医疗设施,为患者提供方便,也利于外出携带和使用,上层内部具有凹凸表面,可以固定器械,解决一些外形受到限制的电子血压计,如听诊器2和药材分开放,而不是放在一起的结构,既保正了便捷性,又实现了所需的实用性功能。

进一步的,上壳盖111与下壳底112之间设有转轴,且上壳盖111下端外表面通过转轴与下壳底112上端外表面转动连接,上壳盖111与弧形把手113之间设有制造工艺,且上壳盖111一侧外表面通过制造工艺与弧形把手113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卡盖114与扣槽115之间设有转轴,且卡盖114下端外表面通过转轴与扣槽115上端外表面转动连接,在实际操作中,该一种具有收纳功能的电子血压计,一种具有收纳功能的电子血压计在对出门携带时候,人们在需要用到血压计时,可以打开便携箱体装置11,箱体起到保护作用,解决了现有的医疗用血压计因本身结构原因在使用时易被外力碰撞,从而导致血压计倾倒损坏的问题,箱体外形设计设置了弧形把手113,这样便于人们在拿取时更加方便。

进一步的,打气棉8与输气管9之间设有固定槽,且打气棉8一侧外表面通过固定槽与输气管9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刻度尺10与刻度针6之间设有制造工艺,且刻度尺10一侧外表面通过制造工艺与刻度针6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带来了极大的实用性。

工作原理:在使用前,人们在需要用到血压计时,打开便携箱体,拿出血压计,将患者手臂上带上布袋4,进行调整大小舒适度,再用手挤压打气棉8,给血压计施压,达到检测效果,卡槽分类装置3可以放置一些药丸,可携带一些简单医疗设施,为患者提供方便,也利于外出携带和使用,上层内部具有凹凸表面,可以固定器械,如听诊器2和药材分开放,而不是放在一起的结构,既保正了便捷性,又实现了所需的实用性功能,便携箱体装置11箱体起到保护作用,解决了现有的医疗用血压计因本身结构原因在使用时易被外力碰撞,从而导致血压计倾倒损坏的问题,箱体外形设计设置了弧形把手113,这样便于人们在拿取时更加方便。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一号、二号)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