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先权要求
本申请根据35u.s.c.§119要求2018年8月31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no.62/725,628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本公开涉及允许护理者移动患者的装置和方法,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通过使患者围绕旋转轴旋转来在仰卧位和俯卧位之间重新定位患者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有时需要护理者来旋转放置在患者支撑装置上的患者。这可能出于各种原因进行,包括在准备过程中重新定位患者,避免褥疮和其它皮肤刺激,和/或向患者提供舒适或疼痛缓解。需要重新定位的患者可能比护理者大并且需要多于一个护理者来实现患者的期望定位。此外,通常只有有限数量的护理者可以用于帮助患者旋转。有时,单个护理者的任务可能是将患者从仰卧位重新定位到俯卧位,反之亦然。在这些情况下,护理者可能不具有重新定位患者所需的物理强度。因此,护理者通过尝试在没有帮助的情况下旋转患者而使他自己/她自己/自身处于身体伤害的风险中,并且另外,由于护理者的身体限制,需要重新定位的患者可能无法接收必要的治疗。无法由单个护理者重新定位的患者面临褥疮和与其相关的疾病的风险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包括在所附权利要求和/或以下特征中记载的一个或多个特征,这些特征单独或以任何组合可包括可专利主题。
在本公开的第一方面中,一种患者转动装置用于使患者相对于支撑患者的床的床垫转动180度,患者位于成对的片材之间,并且与具有马达的高架升降机一起使用,马达操作以伸展和缩回提升条带,患者转动装置包括u形框架、u形框架具有细长的水平定向的上部段、从上部段的头端大致竖直向下延伸的第一段、从上部段的底端大致竖直向下延伸的第二段,以及位于上部段的中部区域并且配置成附接到高架升降机的提升条带的下端的联接器。患者转动装置还包括矩形框架,该矩形框架在矩形框架的侧部处具有细长的第一和第二片材夹持器、在矩形框架的头端处的头端框架构件、以及在矩形框架的脚端处的脚端框架构件。头端框架构件和脚端框架构件的中部区域分别可枢转地联接到u形框架的第一段和第二段的下端,使得矩形框架能够相对于u形框架围绕纵向延伸的枢转轴线旋转。此外,矩形框架的尺寸设计成当矩形框架搁置在床垫上时围绕患者。成对的片材被联接到第一片材夹持器和第二片材夹持器中的每一个,以将患者紧密地夹在成对的片材之间,使得在高架升降机被操作以在u形框架、矩形框架和患者向上抬离距床垫足够的间距以在旋转的矩形框架和床垫之间提供间隙之后,允许矩形框架和患者相对于u形框架旋转180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患者转动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旋转机构,旋转机构在旋转机构的上表面处联接到u形框架的第一段,并且在成对的相对的侧向侧面处进一步联接到头端框架构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旋转机构构造成能够通过致动旋转锁定机构在解锁状态和锁定状态之间移动,该旋转锁定机构可移动地联接到第一段并且构造成当旋转机构处于锁定状态时接合旋转机构并且阻止旋转机构的旋转。
在一些实施例中,旋转机构包括锚定件和锚定件接收器,锚定件形成为包括主体和延伸远离主体穿过锚定件接收器的延伸部,锚定件接收器形成为包括可枢转地接合延伸部的孔,延伸部的尺寸设计成终止于锚定件保持件中,锚定件保持件具有比锚定件接收器中形成的孔更高的高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旋转机构还包括定位在锚定件的主体与锚定件接收器之间的阻尼器,旋转机构构造成减小患者围绕轴线的旋转速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患者转动装置还包括旋转锁定机构,该旋转锁定机构联接到锚定件的主体并且尺寸设计成延伸锚定件接收器的长度并且可拆卸地联接到锚定件接收器的顶部段。
在一些实施例中,患者转动装置还包括联接到第一夹持器的外表面的片材附接机构,并且第二夹持器构造成能够将片材可拆卸地联接到片材夹持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片材附接机构包括联接到第一夹持器和第二夹持器的外表面的多个夹持条带以及在每个片材的成对侧向边缘处联接到片材的底部表面的多个片材条带,片材条带构造成能够可拆卸地联接到夹持条带。
在一些实施例中,夹持条带和片材条带的尺寸设计成将夹持器的长度从夹持器的上端延伸到夹持器的下端,片材条带和夹持条带的尺寸还设计成具有相同的宽度,使得片材条带和夹持条带构造成能够被定位成直接在夹持条带的顶部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患者转动装置还包括片材张紧机构,该片材张紧机构在每个夹持器的下端处联接到片材夹持器并且构造成在片材张紧方向和片材释放方向两者上围绕轴线旋转片材夹持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片材张紧机构包括联接至每个夹持器的下端的壳体和位于壳体内的棘轮组件,使得每个夹持器配置成独立于相对的夹持器旋转。
在一些实施例中,片材张紧机构包括联接到夹持器的成对的下端的张紧机构壳体和联接到夹持器并配置成旋转夹持器的成对的棘轮组件,棘轮组件的大部分位于张紧片机构壳体内,使得每个夹持器构造成彼此独立地旋转。
在一些实施例中,棘轮组件包括构造成能够围绕轴线旋转的通信齿轮和构造成接合齿轮并且控制夹持器的旋转的棘轮释放件机构。
在本公开的第二方面中,一种使患者相对于支撑患者的床的床垫转动180度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u形框架附接到高架升降机的提升条带的下端。该方法还包括定位高架升降机使得u形框架与以仰卧位躺在床垫上的患者的矢状平面大致对齐,u形框架倒置定向,使得u形框架的头端段和脚端段从u形框架的上部段向下延伸。转动患者的方法还包括向下降低u形框架,使得可枢转地联接到头端段和脚端段的下端的大致矩形框架被降低到围绕患者的位置,将成对的片材联接到沿着大致矩形框架的细长侧设置的第一和第二片材夹持器,以将患者紧紧地夹在成对的片材之间,以及操作高架升降机以向上提升u形框架、大致矩形框架、成对的片材和患者,使得床垫不再支撑患者。该方法还包括使大致矩形框架相对于u形框架枢转大约180度,以将患者从仰卧位移动到俯卧位,以及操作高架升降机以将u形框架、大致矩形框架、成对的片材和患者向下移动,使得床垫再次支撑患者,患者处于俯卧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转动患者的方法还包括在将大致矩形框架旋转大约180度并降低高架升降机之后将该对片材与第一夹持器和第二夹持器分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致动旋转锁定机构,使得旋转锁定机构设置在解锁位置,从而允许大致矩形框架的枢转。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将大致矩形框架旋转大约180度和降低高架升降机之后将该对片材与第一夹持器和第二夹持器分开包括致动形成在第一夹持器和第二夹持器的外表面中的片材张紧机构的棘轮释放件,将所述成对的片材从与所述第一片材夹持器和所述第二片材夹持器接合移除,以从该对片材之间释放患者,操作高架升降机以向上提升u形框架和大致矩形框架,使得床垫不再支撑大致矩形框架,以及将u形框架从高架升降机的提升条带的下端分离,使得u形框架和大致矩形框架与高架升降机分开并且配置成联接到位于第二病房中的第二高架升降机。
在一些实施例中,致动棘轮释放件包括使棘轮释放件脱离与联接到棘爪的偏置构件的接合,从而允许第一夹持器和第二夹持器围绕旋转轴线在片材张紧方向和片材释放方向上旋转。
在一些实施例中,从与第一夹持器和第二夹持器的接合中移除该对片材,以从该对片材之间释放患者包括步骤:使第一夹持器和第二夹持器在片材释放方向上围绕旋转轴线旋转,直到第二片材的最远侧边缘被定位成使得护理者可以接近它并且将棘轮释放件移动到与联接到棘爪的偏置构件接合以阻止第一夹持器和第二夹持器在片材释放方向上绕旋转轴线的旋转。
在一些实施例中,从与第一夹持器和第二夹持器的接合移除该对片材,以从该对片材之间释放患者包括步骤:夹持第二片材的最远侧边缘,通过将第二片材拉离第一夹持器和第二夹持器而将第二片材与第一夹持器和第二夹持器分开,从而暴露出联接到第一夹持器和第二夹持器的第一片材,夹持第一片材的最远侧边缘,以及通过将第一片材拉离第一夹持器和第二夹持器从而将第一片材与第一夹持器和第二夹持器分开。
附图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地参考附图,其中: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用于转动患者的系统的立体图,示出了患者转动系统包括u形框架和可枢转地联接到u形框架并与控制器电通信的矩形框架;
图2是类似于图1的系统的立体图,示出了u形框架可拆卸地联接到顶板升降机,并且矩形框架配置成可拆卸地联接到定位在患者与患者支撑装置的上表面之间的第一片材;
图3是类似于图1和图2的被定位在患者支撑装置上的仰卧位的患者的端视图,并且示出了在护理者将第一片材定位在夹持器的顶部之前在矩形框架中包括的成对的夹持器;
图4是类似于图3的端视图,示出了定位在患者和患者支撑装置之间并且放置在夹持器的顶部上的第一片材,使得联接到夹持器的夹持条带和联接到第一片材的片材条带分别大致对准;
图5是类似于图3和图4的端视图,并且示出了放置在患者和夹持器上的第二片材,使得尚未联接到第一片材的夹持条带可拆卸地联接到第二片材的片材条带;
图6是类似于图5的端视图,其示出了可拆卸地连接到夹持器上的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由于护理者致动片材张紧机构而在片材中形成的张力增加,使得在片材之间并且在患者周围形成槽腔;
图7是类似于图6的侧视图,示出了位于槽腔中的患者并且表明患者定位在片材之间,使得患者在旋转期间不会在槽腔内移动;
图8是类似于图6的端视图,并且示出了u形框架、矩形框架和与患者支撑装置竖直地间隔开的患者,并且表明在患者和患者支撑装置之间产生间距,使得患者可以通过患者支撑装置或与其耦合的其他设备无干扰的情况下进行旋转;
图9是类似于图8的侧视图,示出了响应于包括在电动顶板升降机中的提升条带的缩回而与患者支撑装置竖直地间隔开的u形框架、矩形框架和患者;
图10是示出了与患者支撑装置竖直地间隔开的u形框架、矩形框架和患者的端视图,并且表明患者转动系统配置成使患者围绕旋转轴从仰卧位到俯卧位旋转;
图11是类似于图10的端视图,示出了在患者从仰卧位到俯卧位的旋转期间某一点处的系统和患者,并且表明系统配置成进一步使患者旋转到俯卧位;
图12是类似于图10和图11的端视图,示出了与患者支撑装置间隔开并定位在患者支撑装置的上方的系统和患者和在如图10和图11所示的旋转之后在俯卧位的患者,表明患者和系统在患者旋转完成之后被降低到患者支撑装置上;
图13是类似于图12的侧视图,示出了与患者支撑装置间隔开并定位在患者支撑装置上方的系统和患者,其中患者被定位在俯卧位并且表明系统和患者配置成朝向患者支撑装置向下降低,使得患者和系统停留在患者支撑装置的上表面上;
图14是示出了系统和患者的端视图,该系统和患者与患者支撑装置接合并且定位在患者支撑装置的顶部使得患者再次在俯卧位停留在患者支撑装置的上表面上;
图15是类似于图14的侧视图,示出了系统和患者与患者支撑装置接合并且定位在患者支撑装置的顶部,使得第二片材被定位在患者和患者支撑装置之间;
图16是示出使用如图3-图13所示的用于转动支撑在患者支撑装置上的患者的系统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17是矩形框架的脚端构件的立体图,示出了片材附接机构、片材张紧机构、旋转锁定系统以及旋转机构;
图18是沿着旋转机构的图17的线4-4截取的剖视图,示出了联接到旋转锚定件接收器的旋转锚定件;
图19是旋转机构的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该旋转机构包括定位在旋转锚定件和旋转锚定件接收器之间的旋转阻尼器;
图20是旋转机构的第三实施例的剖视图,示出了旋转致动器、联接到旋转致动器的旋转锚定件移动器和旋转锚定件;
图21是片材张紧机构的立体图,示出了手动致动器,该手动致动器联接至夹持器并且配置成在联接至夹持器的片材中产生张力,从而进一步限定围绕患者的槽腔;
图22是类似于图21的片材张紧机构的立体图,该片材张紧机构具有剖开的部分并且示出了片材张紧机构包括联接到片材夹持器的壳体和位于壳体内并构造成在片材中产生张力的棘轮组件;
图23是片材张紧机构的沿着图22的线6-6截取的剖视图,并且示出了处于接合状态的棘轮组件,使得阻挡了夹持器片材释放方向上的旋转;
图24是在致动包括在棘轮组件中的释放机构之后片材张紧机构的沿着图22的线6-6截取的剖视图,并且示出了处于脱离状态的棘轮组件,使得夹持器在片材释放方向或片材张紧方向上自由旋转;
图25是片材张紧机构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该片材张紧机构包括联接到壳体的面向外的表面的电致动器和位于壳体内的马达,并且示出了马达与夹持器连通,使得夹持器响应于电致动器的致动而在片材释放或片材张紧方向上旋转;
图26是片材附接机构的立体图,示出了片材附接机构包括联接到片材的多个片材条带和联接到夹持器并且构造成与片材条带协作以将片材可拆卸地联接到夹持器的多个夹持条带;
图27是将片材条带联接至相应的夹持条带之后的片材附接机构的沿着图26的线7-7截取的剖视图,并且示出夹持器在片材张紧方向上的旋转以避免夹持器在片材释放方向上的旋转;
图28是片材附接机构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示出了形成为包括通道和楔形件的夹持器,该楔形件定位在通道内并其尺寸设计成以阻止片材从通道移除;
图29是片材附接机构的第二实施例的沿着图28的线8-8截取的剖视图,示出了经由楔形件将片材附接至夹持器,楔形件接合通道内的片材并且表明在旋转期间楔形件将片材保持在锁定位置;
图30是片材附接机构的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图,示出了由至少两个夹持器段形成的夹持器,使得在其之间形成了通道,并且表明片材在患者的整个运动中被保持在通道中;
图31是片材附接机构的第三实施例的沿着图30的线9-9截取的剖视图,示出了将片材附接至夹持器并且表明夹持器在片材张紧方向上的旋转以将片材保持在夹持器段之间。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公开的用于转动患者13的系统12适于与诸如图1所示的病床之类的患者支撑装置10一起使用。患者转动系统12独立于患者支撑装置10并且配置为可拆卸地联接到电动顶板升降机26的提升条带17以在患者13与患者支撑装置10之间形成间距80,以准备患者13在如图1所示的仰卧位和如图15所示的俯卧位之间旋转。
因为患者转动系统12联接到顶板升降机26并且独立于患者支撑装置10,所以患者转动系统12可以与各种患者支撑装置10一起使用。此外,患者转动系统12可以作为与患者支撑装置10分离的售后配件获得。因此,患者转动系统12最初可以位于医疗机构中的第一病房内,并且联接到位于第一病房中的顶板升降机26。然后,如图1所示,看护者可以使用患者转动系统12通过与顶板升降机26电通信的升降控制器57来旋转第一患者13,而无需顶板额外辅助,并且升降控制器57配置成接收用户输入82。在治疗完成和/或第一患者13不再需要患者转动系统12之后,护理者可以将系统12与提升条带17分离并且将系统12定位在第二患者的房间中。同样地,系统12配置成在位置之间是移动的,并且可以与具有各种疾病的患者13一起使用。
参照图1和图2,患者转动系统12包括u形框架14和联接到u形框架14的矩形框架16。u形框架14经由提升条带17可拆卸地联接到电动升降机26。矩形框架16示例性地定位在患者13周围并且配置成与u形框架14一起移动。如图8和图9所示,当电动升降机26使提升条带17缩回时,系统12在向上方向上朝向顶板升降机26移动,使得系统12与患者护理设备10的表面区域19间隔开,并且患者13从图1-7所示的降落位置移动到升起位置。系统12还包括联接到u形框架14和矩形框架16的旋转机构38。旋转机构38可由护理人员电子控制,以在如图8-10所示的第一间隔开的旋转位置、如图11所示的第二间隔开的旋转位置和如图12和图13所示的第三间隔开的旋转位置之间移动患者13。
在第一间隔开的旋转位置中,如图8-图10所示,患者13被定位成使得患者13面向远离患者支撑装置10的大致向上的方向,使得患者的视野朝向顶板升降机26向上。此外,处于仰卧位的患者13与旋转轴线22对准。如图11所示,系统12还配置为将患者13移动到第二间隔开的旋转位置。当处于第二间隔开的旋转位置时,患者13围绕旋转轴线22部分地旋转,使得夹持器45、47中的至少一个相对于患者13定位成最靠近顶板升降机26。此外,每个夹持器45、47与旋转轴线22竖直地对齐。如图12和13所示,系统12还配置成将患者13移动到第三间隔开的旋转位置。在第三间隔开的旋转位置,患者13保持与患者支撑装置10间隔开,并且被定位成面向患者支撑装置10大致向下/俯卧的方向。此外,夹持器45、47中的每一个与旋转轴线22水平地对准。如图14和图15所示,看护者还可以指示顶板升降机26延伸提升条带17并且将患者13移动到降低的位置,使得患者再次接合患者支撑装置10的上表面19。
当看护者经由提升条带17通过控制器57延伸和缩回顶板升降机26时,患者13在患者13与患者支撑装置10接合的降低的位置与患者13与患者支撑装置10间隔开的升高的位置之间移动。纵向轴线22从床垫10的头部24延伸到床垫10的脚部28。当患者13在降低的位置和升高的位置之间移动时,u形框架14的第一段30和第二段32沿着纵向延伸轴线22竖直地移动。
如上所述,如图1和2所示,u形框架14包括上部段20、第一段30、第二段32以及联接器33。上部段20在第一段30的上端25处联接到第一段30。第一段30从上部段20朝向床垫10大致竖直向下延伸。此外,上部段20在第二段32的上端27处联接到第二段32。第二段32与第一段30间隔开,并且从上部段20朝向床垫10大致竖直向下延伸,从而形成大致u形的框架14。上部段20进一步联接到联接器33,联接器33在上部段20的中点21处与第一段30和第二段32间隔开并定位在第一段30与第二段32之间。u形框架14的部件20,30,32,33构造成协作以移动矩形框架16,从而使患者13远离床垫向上移动,使得产生间距80。间距80的尺寸设计成使得其允许患者13围绕枢转轴线22旋转而没有干涉。
u形框架14的上部段20示例性地定位在患者支撑装置10上方并且平行于纵向枢转轴线22,使得上部段20的尺寸设计成至少延伸床垫10的长度。上部段20包括定位在床垫10的头部段24上方的头端34、定位在床垫的脚部段28上方的脚端36以及在其之间于床垫10的本体段15上方延伸的中间区域29。头端34联接到第一段30,使得第一段30朝向床垫10大致向下延伸并终止于与患者13的头部35间隔开并定位在患者13的头部35上方的矩形框架16处。上部段20的脚端36联接到第二段32,使得第二段32朝向床垫10大致竖直向下延伸并且终止于与患者13的脚部37间隔开并定位在患者13的脚部37下方的矩形框架16处。中间区域29耦合到耦合器33,使得耦合器33大致上位于上部段20的中点21处,且配置成以可拆卸地耦合到高架升降机26的提升条带17。示例性地,联接器33包括钩部11,钩部11构造成接合提升条带17并且将系统12可拆卸地联接到顶板升降机26。
矩形框架16的尺寸设计成包围患者13并且分别在第一段30和第二段32的下端31、39处可枢转地联接到u形框架14。矩形框架16包括细长的第一片材夹持器45和第二片材夹持器47、头端框架构件49以及脚端框架构件51。第一片材夹持器45和第二片材夹持器47彼此间隔开并且位于床垫10的成对的侧向侧面53、55上,并且成形为在夹持器45、47之间形成空间84,该空间84的尺寸设定成接收患者13。示例性地,如图1-图3所示,夹持器45、47定位在患者支撑装置10的顶部上与床垫10的上表面区域19相邻,并且配置成位于患者13的侧面。夹持器45、47联接到定位在床垫10的头部段24处的头部框架端部构件49。具体地,每个夹持器45、47的头端69分别联接到头端框架构件49的第一端44和第二端41。
头端框架构件49定位在患者13的头部35的上方并且沿着床垫10的宽度垂直于旋转轴线22延伸。脚端框架构件51与头端框架构件49间隔开并且定位在患者13的脚部37的下方。脚端框架构件51沿着床垫10的宽度垂直于旋转轴线22延伸并且联接到夹持器45、47的端部。具体地,每个夹具45、47的脚端62分别在第一端54和第二端56处联接到脚端框架构件51。
矩形框架16的片材夹持器45、47平行于纵向轴线22在脚端构件51和头端构件49之间延伸并且与构件51、49协作以在其之间形成空间84。空间84配置成接收位于患者支撑装置10上的患者13。示例性地,患者13位于空间84的中点86处,使得患者13大致等间距地定位在第一夹持器45和第二夹持器47之间。如图4所示,夹持器45、47配置成联接到位于患者支撑装置10上的多个片材58。示例性地,多个片材58包括位于患者支撑装置10的顶部上的第一片材64,使得第一片材64定位在床垫10和患者13之间。此外,夹持器45,47构造成定位在第一片材64的顶部上,使得第一片材64最初位于夹持器45、47下方。片材58还包括位于夹持器45,47、第一片材64和患者13的顶部上的第二片材68。片材58协作以形成其中定位有患者13的槽腔59。示例性地,如图5和6所示,患者13定位在槽腔59内,使得患者13的头部35从槽腔59的第一开口61延伸,并且患者13的脚部37从槽腔的第二开口63延伸。
矩形框架16的头端框架构件49包括第一端44、与第一端44间隔开的第二端41以及在其之间延伸的中间区域52。第一端44可枢转地联接至夹持器45并且构造成与夹持器45协作以围绕枢转轴线22旋转。第二端41可枢转地联接至夹持器47并且构造成与夹持器47协作以围绕枢转轴线22旋转。中间区域52可枢转地联接到u形框架14的第一段30的下端31,使得u形框架14可围绕枢转轴线22旋转。中间区域52和第一段30的下端31在头端框架构件49的中点65处相交以形成毂43。毂43定位成使得轴线22延伸穿过头端框架49的中点65。
矩形框架16的脚端框架构件51包括第一端54、与第一端54间隔开的第二端56、以及在其之间延伸的中间区域52。第一端54可枢转地联接至夹持器45并且构造成与夹持器45协作以围绕枢转轴线22旋转。第二端56可枢转地联接到相对的夹持器47并且构造成与相对的夹持器47协作以围绕枢转轴线22旋转。这允许患者13在围绕枢转轴线22的各种位置之间移动,使得患者13可相对于u形框架14旋转至少180度。中间区域52可枢转地联接到u形框架14的第二段32的下端39,使得矩形框架16可相对于u形框架14围绕枢转轴线22旋转。中间区域52和第二段32的下端39在脚端框架构件51的中点73处相交以形成毂71。毂71被定位成使得轴线22延伸穿过脚端框架51的中点73。毂43、71形成为容纳旋转机构38,如将在下面进一步详细讨论。
在患者13的任何竖直运动或旋转之前,片材58在矩形框架16的片材夹持器45,47处联接到系统12。片材夹持器45,47配置成可拆卸地联接片材58以在片材58之间形成槽腔59,并且在患者13的运动期间将患者13保持在槽腔59内。如图8-13所示,夹持器45,47配置成在患者13的竖直和旋转运动期间固定患者13。在最初将系统12朝向床垫10降低并将矩形框架16放置在床垫10上的患者13周围之前,第一片材64定位在患者支撑装置10和患者13之间。示例性地,患者13定位在床垫10的表面19上,使得系统12与患者支撑装置10的表面区域19接合的路径免于阻碍,并且允许矩形框架16被放置在患者支撑装置10的两个侧面53、55上,从而在准备旋转患者13时侧面与患者13相接。如图1所示,一旦患者13被定位成大致以患者支撑装置10的中点86为中心,则护理者使用控制器57降低系统12。由如图1和图2所示,当系统12接合第一片材64时,患者13和矩形框架16同时位于第一片材64和患者支撑装置10的表面区域19的顶部上,使得患者13位于矩形框架16形成的空间84内。
如上所述在将矩形框架16定位之后,系统12配置成可拆卸地联接片材58,使得患者13位于第一片材64和第二片材68之间。为了固定患者13并避免患者13的任何不希望的旋转或移动,夹持器45、47形成为包括片材附接机构40和片材张紧机构42。片材附接机构40构造成提供用于将片材58可释放地联接到系统12的装置。片材张紧机构42构造成提供用于在片材58中产生和保持张力的装置,使得患者13在患者13的整个运动和旋转期间保持在槽腔59中,直到张紧机构42被释放为止。
如图6、图26和图27所示,片材附接机构40可联接至夹持器45、47,使得片材58定位成邻近夹持器45、47的外表面104并且围绕夹持器45、47的外表面104定位。片材附接机构40包括多个夹持条带66和多个片材条带106。至少一个夹持条带66联接到夹持器45、47中的每一个的外表面104,并且构造成与联接到第一片材64或第二片材68的片材条带106中的一个对齐。示例性地,片材条带106分别联接到片材64、68中的每一个的底部表面75、102。同样地,夹持条带66构造成与联接到片材58的片材条带106配合,以将片材58附接至系统12。示例性地,条带106、66由钩部和环状材料形成,使得夹持条带66由包括多个钩部的材料形成,并且片材条带106由包括多个环的材料形成,或反之亦然。形成夹持条带66和片材条带106的两种材料(钩部和环)构造成彼此配合,使得两个条带66、106彼此可拆卸地联接。应当理解为,只要条带66、106不具有由相同材料制成的材料(即,夹持条带66和由片材条带106由钩部材料形成),条带66、106中的任一个都可以由钩部材料或环材料形成。此外,本文还考虑了本领域已知的其它附接装置。
夹持条带66是大致矩形形状的,并且在夹持器45、47的头端69和脚端62之间延伸每个夹持器45、47的长度。应当理解的是,夹持条带66可以形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过多的其它形状。如图26和27所示,夹持条带66由弹性粘合材料形成,并且构造成联接到片材条带106。示例性地,如图27所示,每个夹具45、47的外表面104至少联接到彼此等距间隔开的四个夹持条带66。夹持条带66大致平行于患者支撑装置10的纵向轴线22延伸并且配置成围绕其旋转。
片材条带106在片材64、68中的每一个的第一侧向边缘74处联接到片材58的底部表面75、102。示例性地,片材64、68中的每一个联接到彼此间隔开并且定位在每个片材64、68的第一侧向边缘74和第二侧向边缘76处的至少两个片材条带106。片材条带106的尺寸被设定成延伸每个片材64、68的竖直长度,并且以基本上类似于夹持条带66的方式大致平行于纵向轴线22运行。示例性地,每个片材64、68在片材64、68的每个侧向边缘74、76处耦合到两对两个片材条带106,使得每对内的两个片材条带106以与定位在夹持器45、47上的夹持条带66之间的间距相等的间距彼此间隔开。示例性地,两对片材条带106位于第一片材64的底表面75上并且定位在片材64的侧向边缘74、76二者处。同样地,片材64示例性地包括至少四个片材条带106,其具有两个定位在第一侧向边缘74处并且两个定位在第二侧向边缘76处。第二片材68以与上述第一片材64大致相同的方式联接至两对片材条带106。
每个片材条带106构造成接合任何夹持条带66,但是示例性地,如图27所示,每个片材条带106联接到相应的夹持条带66。如图5、图6和图27所示,由片材条带106对夹持条带66的接合将片材64、68可拆卸地联接到系统12。同样地,片材条带106构造成定位在夹持条带66上,并且在由护理者施加向下的力时可拆卸地联接到彼此106、66。此外,片材条带106的尺寸和形状大致上类似于夹持条带66,使得当条带106、66彼此联接时,片材条带106覆盖夹持条带66的主要部分。夹持条带66和片材条带106使用诸如胶水、粘结和/或本领域已知的其他联接方式的粘合方法分别联接至夹持器45、47和片材64、68。
如图3-6所示,片材附接机构40允许护理者将片材58可拆卸地联接至夹持器45、47以准备患者13从而进行运动和/或旋转。如图1-3所示,在将矩形框架16定位在患者13周围使得患者13定位在由矩形框架16形成的空间84中之后,护理者将第一片材64放置在夹持器45、47的顶部上,使得片材条带106大致定位在夹持条带66的顶部上并且与夹持条带66相邻,如图4所示。示例性地,第一片材64的两个片材条带106被放置在第一夹持条带110和第二夹持条带118的顶部上。第一夹持条带110在内侧侧向位置130处定位在夹持器45、47中的每一个的外表面104上侧向,并且第二夹持条带118定位在上部位置132处,如图27所示。为此,护理者朝向顶板升降机26向上拉第一片材64的第一侧向边缘74并穿过在夹持器45、47之间产生的空间84,使得第一片材64的第一侧向边缘74定位在患者13的第一侧96与夹持器45之间。护理者还将第一片材64的第一侧向边缘74定位在夹持器45的顶部上,使得第一片材64的第一侧向边缘74悬垂在夹持器45上方并且朝向床垫10向下延伸,如图4所示。护理者重复将第一片材64定位在相对的夹持器47的顶部上的过程,但是以与上文关于第一片材64的第一侧向边缘74在夹持器45上的放置所讨论的大致相同的方式使用第一片材64的第二侧向边缘76。不同于前述的方式,第一片材64的第二侧向边缘76配置成延伸穿过在夹持器45、47之间产生的空间84,使得第一片材64的第二侧向边缘76位于患者13的第二侧向侧98和夹持器47之间。如图4所示,在将第一片材64的第二侧向边缘76延伸通过空间84之后,护理者将第二侧向边缘76放置在夹持器47的顶部上。应当理解地是,护理者可以在将第一侧向边缘74放置在由护理者认为适当的夹持器45上之前将第一片材64的第二侧边缘76放置在夹持器47上。
在将片材58两者联接到夹持器45、47之后,形成槽腔59。片材64、68、夹持器45、47和片材附接机构40协作以在片材64、68之间形成槽腔59,其中患者13位于其中。槽腔59配置成接合和保持定位在患者支撑装置10上在片材64、68之间的患者13,使得患者13的大部分位于片材64、68之间。示例性地,如图7所示,患者的头部35和脚部37从槽腔59延伸,以利于患者13的舒适。在本文中被考虑了并在下面讨论了片材附接机构40的另外的实施例。
如上所述,如图5所示,为了在第一片材64和第二片材68之间形成槽腔59,片材附接机构40构造成同时接合片材64、68。同样地,第一夹持器45形成为包括片材附接机构40。片材附接机构40构造成接合第一片材68和第二片材68的第一侧边缘74。此外,第二夹持器47形成为包括构造成接合第一片材64和第二片材68的第二侧边缘76的大致类似的片材附接机构40。示例性地,在第一夹持器45和第二夹持器47中发现片材附接机构40。此外,片材附接机构40可以仅包括在夹持器45、47中的一个中,使得片材64、68的侧边缘74、76通过联接到夹持器45、47中的一个的单个片材附接机构40可拆卸地联接并且同时接合。片材附接机构40的附加实施例可以配置成将矩形框架16仅联接到第一片材64或仅联接到第二片材68。示例性地,片材64、68二者均构造成可拆卸地联接至形成在夹持器45、47内或联接至夹持器45、47的片材附接机构40。
在将片材条带106对准并联接到夹持条带66之后,看护者使夹持器45、47围绕纵向轴线22在远离患者支撑装置10的张紧方向95上旋转,以在片材64、68中产生张力,如图27所示。护理者继续旋转夹持器45、47,直到至少在片材64、68中产生轻微的张力,使得片材64、68以固定的方式可拆卸地联接到夹持器45、47。同样地,夹持器45、47构造成经由围绕纵向轴线22的旋转在片材64、68中产生张力。使用位于/形成在每个夹持器45、47内的片材张紧机构42来形成增加的张力,使得夹持器45、47中的每一个示例性地具有独立于另一夹具45、47的片材张紧机构42的片材张紧机构42。因此,为了产生张力,看护者致动位于夹持器45、47中的一个内的片材张紧机构42中的至少一个。示例性地,夹持器45、47二者都由护理者致动,使得在片材64、68的两个侧向侧74、76处产生张力。如图5和图6所示以及如上所述,片材张紧机构42构造成保持在片材64、68之间形成的槽腔59。槽腔59将患者13保持在片材64、68之间,使得患者13可以远离患者支撑装置10被向上提升并且围绕纵向轴线22旋转,而在槽腔59内患者13没有实质移动。因此,增加形成槽腔59的片材64、68的张力由此在槽腔59中产生张力并且将患者13维持在槽腔59中。
参考图21-24,片材张紧机构42构造成在护理人员致动时使夹持器45、47旋转,以通过将片材64,68缠绕在夹持器45,47周围并在患者13的整个旋转过程中保持这种张力来在片材64,68中产生额外的张力。示例性地,看护者在片材64、68已经经由片材附接机构40可拆卸地联接至夹持器45、47之后致动片材张紧机构42。片材张紧机构42包括片材张紧机构壳体70和棘轮组件77。片材张紧机构壳体70形成为容纳棘轮组件77的大部分,并且示例性地定位在每个夹持器45、47的下端67处,使得每个夹持器45、47配置成彼此独立地旋转。棘轮组件77被定位在壳体70内并且构造成用作使相应的夹持器45、47旋转的装置,并且由此使可拆卸地联接到夹持器45、47的片材64、68旋转。
如图21和22所示,壳体70固定地联接到每个夹持器45、47的下端67,使得每个夹持器45、47平行于纵向轴线22延伸。每个壳体70与另一个壳体70间隔开并且固定地联接到脚部端框架构件51的端部54、56。示例性地,片材张紧机构42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片材张紧机构壳体70内。壳体70形成为包括延伸穿过壳体70的开口113的致动器111。示例性地,如图22和23所示,致动器111形成为手柄。为了手动地在片材64、68中产生张力,护理者通过示例性地围绕旋转轴线22旋转手柄111以克服联接到手柄111的偏置构件117的偏置来致动手柄111。克服偏置允许棘轮组件77的运动和夹持器45、47围绕旋转轴线22的旋转。夹持器45、47中的每一个联接到相应的片材张紧机构壳体70并且构造成响应于由看护者对致动器111的致动而旋转。示例性地,手柄111远离患者支撑装置10延伸,使得其可由护理者接近。
如图23和24所示,棘轮组件77选择性地控制夹持器45、47相对于纵向轴线22的旋转。棘轮组件77构造成在接合状态(如图23所示)和脱离状态(图24所示)之间运动。当处于接合状态时,组件77允许夹持器45、47仅沿片材张紧方向95旋转,并且阻止了夹持器45、47在片材释放方向150上的旋转。示例性地,片材释放方向150是与片材张紧方向95相反的方向,如图24所示。当组件77移动到脱离状态时,棘轮组件77允许夹持器45、47在片材张紧方向95和片材释放方向150上旋转,以允许片材64、68从夹持器45、47展开/解开。棘轮组件77包括齿轮85和棘轮释放机构87,齿轮85联接到手柄111并配置成由手柄111致动,棘轮释放机构87构造成接合齿轮85并且控制夹持器45、47的旋转。
如图23和24所示,齿轮85形成为具有从齿轮85的圆周径向向外突出的多个齿98的轮90。每个齿98包括大致位于从轮90的中心101径向延伸的平面中的直面93。每个齿98包括与直面93形成锐角105的倾斜面103。轮90形成为在其中心101处包括开口107以在其中接收旋转杆109。旋转杆109联接到手柄111并且沿着轴线22纵向延伸穿过齿轮85和夹持器45、47并且联接到齿轮85和夹持器45、47以将手柄111的旋转转化到夹持器45、47。示例性地,当棘轮释放机构87处于锁定位置时(如图23所示),棘轮释放部87允许齿轮85和旋转杆109在片材张紧方向95上旋转,但阻止沿片材释放方向150的移动。当处于解锁位置时(如图24所示),棘轮释放机构87允许齿轮85和旋转杆109在任一方向95、150上运动。
棘轮释放机构87构造成由看护者致动以允许齿轮85在任一方向95、150上围绕轴线22自由旋转,并且同样地从夹持器45、47释放片材64、68。当未被护理人员致动时,棘轮释放机构87被朝向齿轮85的齿98偏置并与齿轮85的齿98接合,以阻止绕旋转轴线22自由旋转,并通过片材张紧机构42保持在片材64、68中产生的张力。如图23和图24所示,棘轮释放机构87包括形成在壳体70中的释放部116、位于夹持器45、47内的棘爪108、以及联接到棘爪108并且构造成接合释放件116的偏置构件117。释放部116形成为壳体70中的孔119,并且定位成使得看护者可以接近释放部116,以使棘爪108在位置之间移动。棘爪108定位在壳体70内并且配置成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移动。偏置构件117联接到棘爪108并构造为将棘爪108偏置成与齿轮85的齿98接合。
如图23和24所示,棘爪108联接到壳体70。示例性地,棘爪108形成为包括在第一端部138处的孔134,孔134构造成接收棘爪旋转杆136。棘爪旋转杆136联接到壳体70的内壁146,并且棘爪108构造成围绕棘爪旋转杆136旋转。棘爪108朝向轮90的中心101向内延伸,并且终止于第二端部140,第二端部140的尺寸设计成接合齿轮85的齿98中的一个。棘爪108形成为包括在第二端部140处的接合面121,该接合面121构造成接合其中一个齿98的直面93。同样地,当棘爪108接合齿98时,棘轮释放机构87处于锁定位置,并且当棘轮释放机构87处于解锁位置时,棘爪108不与齿98接合。棘爪108和偏置构件117协作以一直保持棘爪108处于锁定位置,直到/除非看护者致动释放部116。
偏置构件117示例性地为扭转弹簧或旋转弹簧,并且定位在壳体70内,使得其联接到棘爪108并且构造为当棘轮释放机构87处于锁定位置时接合释放部116。如图23所示,偏置构件117形成为使用在释放件116和偏置构件117的接合处产生的力来提供抵靠棘爪108的偏置力。偏置构件117构造成使齿轮85偏置,使得阻止齿轮85在片材释放方向上旋转偏置。如图24所示,偏置构件117的偏置力可以通过由看护者致动释放部116来克服。同样地,在致动释放部116时,夹持器45、47在释放方向上自动旋转,并且棘爪108不与任何齿98接触。在移除释放部116的致动之后,棘爪108运动回到与齿轮85的齿98接合,并且夹持器45、47的前述自动旋转再次由棘爪108阻挡。因此,为了在片材64、68中产生张力,使得片材64、68在患者13的旋转期间保持联接到夹持器45、47,向手柄111施加到致动力,使得手柄111在片材张紧方向95上围绕旋转轴线22旋转,从而在与手柄111相同的方向上移动旋转杆109和齿轮85。当护理者围绕轴线22旋转手柄111时,该旋转被进一步转化到夹持器45、47。当棘轮释放机构87经由偏置构件117、棘爪108和释放部116的相互作用而处于锁定位置时,夹持器45、47的旋转通过围绕夹持器45、47缠绕片材64、68并阻止张力的释放而在片材64、68中产生张力。
如图23和图24所示,释放部116形成在夹持器45、47中的每一个的外表面104中并延伸穿过外表面104,并且包括可移除的上表面142。当棘轮释放机构87处于锁定位置时,上表面142构造成由偏置构件117接合。由于偏置构件117和可移除表面142的接合,迫使棘爪108朝向齿98向下,使得棘爪108的接合面121接合齿98中的一个齿的直面93。同样地,棘爪108配置成在手柄111的整个旋转期间保持与齿轮85接合,使得阻止齿轮85在片材释放方向上旋转。
为了使棘轮释放机构87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移动,护理者接合释放部116以通过使释放部116移出与偏置构件117的接合而使棘爪108移动。释放部116可呈现为滑动门、旋转门、闩锁和/或本技术中已知的其它释放表面。当释放部116移出接合时,偏置构件117不再对棘爪108施加偏置力。同样地,处于解锁位置的棘轮释放机构87和棘爪108可自由地移动脱离与齿98的接合,以允许齿轮85沿作为齿轮85的片材张紧方向或片材释放方向旋转。当棘轮释放机构87处于解锁位置时,旋转杆109、夹持器45、47以及手柄111也在任一方向上绕轴线22自由旋转,以在片材64、68中释放或产生张力。护理者可能希望允许夹持器45、47的这种旋转,以在从夹持器45、47移除片材64、68之前去除在片材64、68中产生的张力。为了将棘轮释放机构87移回锁定位置,通过将上表面142放回到与偏置构件117接合以在棘爪108上产生/施加偏置力,护理者从释放部116移除致动力。同样地,棘爪108移动回到与齿98中的一个齿接合,从而阻止夹持器45、47在片材释放方向中的旋转。在本文中考虑并在下面论述了片材张紧机构42的另外的实施例。
一旦片材64、68联接到夹持器45、47并且在片材64、68中已经产生张力,就准备向上提升患者13离开患者支撑装置10,以准备患者13从仰卧位到俯卧位旋转,反之亦然。如图8和图9所示,患者13位于在片材64、68之间产生的槽腔59内,并且远离患者支撑装置10并且沿着旋转轴线22向上移动。这种向上运动在患者13和患者支撑装置10之间产生间距80,使得患者13和患者支撑装置10彼此间隔开。如图10和11所示,间距80允许患者转动系统12以使患者13围绕旋转轴线22自由地旋转。合适的/安全的间距80可由护理人员使用形成为包括用户界面126的升降控制器/悬挂件57确定。用户界面126配置成允许护理者提供与患者13的旋转有关的各种输入82,诸如患者的体重和/或身高以及患者/护理者所需的患者13的位置/地点。合适的间距80可以由提升控制器57基于这些输入82的合并来确定,并且由看护者、单独地由看护者、通过自动预编程算法、和/或其某种组合来确认。
如图10所示,升降控制器57与升降机26电通信,并且配置成接收用户输入82。控制器57可以包括用于输入患者信息和/或用于控制升降机26的操作的多个按钮(未示出),并且还可以包括显示屏128。特别地,控制器57允许护理者调节患者13和患者支撑装置10之间的间距80。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57可以包括患者信息输入面板和侧向旋转面板。控制器57构造成控制升降机26的竖直操作。示例性地,控制器57联接成与升降机26进行电通信,以控制患者13向上移动的速度。示例性地,控制器57形成为手机,平板电脑或其他便携式设备。
升降控制器57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未示出)和至少一个存储装置(未示出)。存储装置存储用于由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控制器57经由电通信从用户界面126接收信息作为输入82,以助于处理器执行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的指令,并且将信号输出到升降机26、升降马达144和/或升降机26的其他部件以控制升降机26的操作。示例性地,控制器57配置成与升降机26和用户界面126无线地通信。
如图8-10所示,在控制器57和/或看护者确定患者13的旋转所需的间隙间距80之后,看护者开动升降机26并且朝向顶板升降机26向上提升患者13,直到达到期望间距80。当患者13从患者支撑装置10到达期望竖直间距80时,提升框架18配置成解锁,使得可以发生患者13和提升框架18围绕纵向轴线22的旋转。如图1、2和18-20所示,为了解锁提升框架18,护理者致动旋转锁定机构115。旋转锁定机构115配置成将提升框架18保持在锁定位置,直到由看护者致动。示例性地,旋转锁定机构115被集成到旋转机构38中并且被成形为闩锁。闩锁115就配置成一旦患者13达到期望的竖直高度80就由护理人员手动致动。示例性地,旋转锁定机构115仅联接到旋转机构38中的一个,使得闩锁115位于头端框架49或脚端框架51处。在其它实施例中,闩锁115还可联接到头端框架49和脚端框架51二者。此外,本文还考虑了本领域中的其他已知的锁定机构。
如图19所示,一旦旋转锁定机构115处于解锁位置,矩形框架16可绕旋转轴线22自由旋转。为此,致动旋转机构38。旋转机构38构造成在如图8和9所示的锁定状态和如图10和11所示的解锁状态之间移动,以响应旋转机构38的致动。当旋转机构38处于解锁状态时,旋转机构38允许患者13绕患者支撑装置10的纵向轴线22旋转,并且当处于锁定状态时阻止患者13的旋转。旋转机构38在旋转机构38的上表面152处联接到u形框架14并且进一步联接到矩形框架16,如图17所示。示例性地,存在两个联接到矩形框架16的旋转机构38。旋转机构38中的一个定位于中心点125处,该中点位于头端框架构件49的中间区域52的中央,并且旋转机构38中的第二旋转机构定位在中心点125处,中心点125位于脚端框架构件51的中间区域52的中央。示例性地,旋转机构38位于头端框架49和脚端框架51处的大致相同的位置。同样地,旋转机构38围绕轴线22的运动被传送到矩形框架16。头端框架构件49和脚端框架构件51构造成经由片材张紧机构壳体70将旋转机构38的旋转运动传递至夹持器45、47,使得夹持器45、47构造成响应于头和脚端框架构件49、51的移动而旋转。
如图18所示,旋转机构38包括彼此可移动地联接的旋转锚定件50和旋转锚定件接收器60。旋转锚定件50联接到u形框架14并且在患者13的整个旋转过程中保持在大致相同的位置。旋转锚定件50进一步联接到旋转锚定件接收器60,使得旋转锚定件50延伸到形成于旋转锚定件接收器60中的孔122中。旋转锚定件接收器60联接到矩形框架16的头和脚端框架49、51,并且构造成在患者13围绕轴线22旋转时与矩形框架16一起移动。这允许旋转锚定件50保持定位在片材64、68之间的患者13的位置和稳定性,同时旋转锚定件接收器60沿着轴线22围绕锚定件50旋转。
如图18所示,旋转锚定件50形成为包括锚定件本体78、锚定件延伸部79和锚定件保持器81。旋转锚定件主体78在旋转锚定件主体78的外部上表面83处联接到u形框架14的相应第一或第二段30、32。锚定件延伸部79形成为大致沿着旋转轴线22从锚定件主体78的内表面88延伸到锚定件保持器81。示例性地,锚定件延伸部79定位在内表面88的大致居中定位的中点89处。延伸部79的尺寸设计成使得延伸部79的长度96大于旋转锚定件接收器60的长度97,并且形成为在延伸部79的外端91处包括锚定件保持器81。保持器81形成为从延伸部79相对于轴线22以大致竖直的方式延伸,并且构造成保持旋转锚定件50和旋转锚定件接收器60的旋转联接。保持器81的尺寸被设定成使得保持器81的高度99大于形成在锚定件接收器60中的孔122的高度114。同样地,旋转锚定件主体78构造成沿轴线22保持在基本一致的位置。
锚定件接收器60形成为包括旋转构件123,该旋转构件123具有形成在其中的锚定件接收孔122。示例性地,孔122位于锚定件接收器60的大致中心点124处,使得旋转构件123在孔122的所有侧面上围绕孔122。孔122在患者13的整个旋转过程中接收并接合锚定件延伸部79。旋转构件123构造成当旋转锁定机构115处于解锁位置时围绕定位在孔122内的锚定件延伸部79旋转,如图19所示。当解锁时,旋转构件123构造成与头和脚端框架49、51一起移动,从而使矩形框架16和定位在其中的患者13围绕轴线22旋转。当锁定时,如图18和图20所示,阻止旋转构件123旋转,使得也阻止整个矩形框架16和患者13旋转。在本文中也考虑并且在下面讨论了旋转机构38的附加实施例。
同样地,当锁定时,旋转机构38不允许患者转动系统12的旋转。在经由锁定机构115将旋转机构38移动到解锁状态时,旋转机构38准备由护理者致动以开始使患者13围绕纵向轴线22旋转,如图10和图11所示。如用户输入82所确定的,护理者可以通过控制器57手动或电动地提供旋转机构38的致动。此外,控制器57可以根据编程到控制器57中的算法自动提供致动力,并且配置成当患者13达到由编程算法确定的患者支撑装置10上方的竖直间距80时解锁旋转机构38。为了确定何时到达这样的间距80,可以使用多个传感器(未示出)。
如图10和11所示,在致动旋转机构38时,患者13、片材64、68以及矩形框架16构造成围绕纵向轴线22旋转,并且在上面详细地论述。患者13旋转的速度可以由看护者手动地控制,机械地控制(即旋转阻尼器348)或电子地控制(即,致动器458)。类似地,患者13的旋转运动的停止也可由护理者机械地、电子地或其某种组合手动完成。
一旦患者13已经沿着纵向轴线22到达期望的旋转位置,看护者停止患者转动系统12的旋转,使得患者的旋转运动停止并且患者13保持与患者支撑装置10间隔开。患者转动系统12配置成使患者绕轴线22旋转并且停止患者13沿轴线22以任何角度旋转。患者转动系统12还配置成使患者13远离升降机26向下移动,以使患者13返回至床垫10的顶部,如图14和15所示。在降低患者13以确保不发生患者13的不希望的旋转之前,一旦患者13在期望的角度处定位,则护理者使用锁定机构115将旋转机构38返回到锁定状态。示例性地,如图12和图13所示,患者13围绕轴线22旋转180度,使得患者13定位在俯卧位。在这样做时,防止患者13的进一步旋转,并且然后可以经由顶板升降机26的条带17的延伸使患者13朝向患者支撑装置10向下降低。一旦患者13接合床垫10的表面区域19,则停止条带17的延伸,使得患者13在床垫10的顶部上定位在护理者的期望位置处并且处于期望的旋转角度,如图14和15所示。锁定机构115保持在锁定位置以继续将患者13固定在槽腔59中,直到释放片材张紧机构42并且片材64、68自由地脱离与夹持器45、47的接合。
如图14和图15所示,在护理者将患者13放置在患者支撑装置10上的期望位置之后,片材张紧机构42的释放部87配置成由看护者致动,使得释放由片材张紧机构42在片材64、68中产生的张力。这允许夹持器45、47和片材64、68在片材释放方向150上的旋转,如图24所示。片材释放方向150允许片材64、68从夹持器45、47的外表面104展开并且去除片材64、68中的张力。片材64、68中的张力的损失导致槽腔59的折叠。然而,只要片材64、68保持联接到夹持器45、47,槽腔59就继续由片材64、68形成。因此,一旦张力从片材64、68释放,片材64、68构造成与联接至夹持器45、47的片材附接机构40分离。第一片材64还配置成完全从系统12移除。示例性地,这允许用干净的第一片材64替换被污染的第一片材64以及完成需要患者13旋转或接近第一片材64的各种其他患者护理需求/期望。此外,患者13被定位成使得他/她他们被适当地定位用于各种手术/治疗/调整。因此,患者转动系统12配置成一旦患者13被定位在床垫10上的期望位置和围绕轴线22的旋转角度,从与患者支撑装置10和第二片材68的接合移除,片材张紧机构42已经被释放,并且片材已经从片材附接机构40分离。然后,系统12可从床垫10和片材64、68移除,使得仅患者13和至少一个片材64、68保持与患者支撑装置10接合。示例性地,仅患者13和第二片68保持定位在患者支撑装置10上。
如图16所示,在步骤501,将患者13相对于轴线22转动至少180度的方法包括将u形框架14附接到顶板/高架升降机26的提升条带17的下端。步骤502包括定位高架升降机26,使得u形框架14大致与躺在床垫10上处于仰卧位的患者13的矢状平面(如图2所示)对齐。步骤502还包括将u形框架14倒置定向,使得u形框架14的第一段30和第二段32从u形框架14的上部段20向下延伸。在步骤503,然后,护理者向下降低u形框架14,使得可枢转地联接到第一和第二段30、32的下端31的大致矩形框架16降低和定位成围绕患者13。在步骤504中,护理者将片材64、68联接到沿着床垫10的侧面定位的夹持器45、47,以将患者13紧紧地夹在片材64、68之间。在步骤505中,然后,由护理者操作高架升降机26以向上提升u形框架14、矩形框架16、片材64、68和位于片材64、68之间的患者13,使得床垫10不再支撑患者13。在步骤506中,矩形框架16相对于u形框架14枢转大约180度,以将患者13从仰卧位移动到俯卧位。在步骤507,然后,操作高架升降机26以将u形框架14、矩形框架16、片材64、68和患者13向下降低,使得床垫10再次支撑患者13,患者处于俯卧位。
如上所述,片材附接机构40可以形成为如图28-31中所示的附加实施例。根据本公开的第二片材附接机构240适于将片材264、268可拆卸地联接至夹持器245、247。在本公开的图28和图29中示出了第二片材附接机构240。第二片材附接机构240类似于图26和27中所示且上文所描述的第一片材附接机构40。因此,第一片材附接机构40的描述据此以引用方式并入,以适用于片材附接机构240,除非其脱离片材附接机构240的进一步描述和附图。
附接机构240的第二实施例在夹持器245、247内形成,并且包括凹槽202和楔形件204,楔形件204的尺寸设定成配合在凹槽202内,并且在放置在凹槽202的上表面206和楔形件204之间时阻止片材264、268离开凹槽202。夹持器245、247中的至少一个形成为在夹持器245、247的外表面208中包括凹槽202,使得其可被看护者接近。示例性地,每个夹持器245、247形成为包括凹槽202,凹槽202配置成同时接收楔形件204和片材264、268。凹槽202沿着轴线22在每个夹具245,247的头端210和脚端(未示出)之间以大致直线延伸。凹槽202的尺寸设计成具有比楔形件204的宽度205小的开口203,使得楔形件204在没有护理者进行手动移除下不能从凹槽202移除。楔形件212的尺寸设计成沿着凹槽202的长度延伸并且构造成插入到凹槽202中并从凹槽202移除,使得看护者可以使用附接机构240将片材264、268可拆卸地联接到夹持器245、247。这在片材264、268之间形成槽腔59,其中患者13位于槽腔中。
如图29所示,为了将片材264、268可拆卸地联接至夹持器245、247,护理者从凹槽202移除楔形件204并且同时将两个片材264、268放置到凹槽202中。片材264、268被定位在夹持器245、247和沟槽202上方,使得片材264、268的多余长度207从夹持器245、247向下延伸,其中每个片材264、268的侧向边缘209是远离夹持器245、247中的每一个的片材264、268中的每一个的部分。示例性地,片材264、268的每个多余长度207应当测量夹持器245、247和侧向边缘209之间的基本上相同的间距。一旦定位片材264、268,看护者就将楔形件204放置到在片材264、268的顶部并且与片材264、268相邻的凹槽202中,使得片材264、268位于楔形件204的底部表面226和凹槽202的上表面206之间。护理者通过将楔形件204的第一端227插入凹槽202中然后操纵楔形件204使得第二端228可被插入凹槽202的相对侧而这样做。此外,第一端227或第二端228可首先插入凹槽202中。楔形件204具有比片材264、268的重量更大的重量,并且示例性地由适于如上文所讨论的操纵的柔性材料制成。
由于楔形件204的宽度205大于凹槽202的开口203,凹槽202的尺寸被设定成将楔形件204保持在凹槽202内,其中成对的凸缘229朝向凹槽202的中心230向内延伸。凸缘229从形成凹槽202的成对的侧壁231延伸,使得凸缘229之间的距离形成凹槽202的开口203。楔形件204的尺寸设计成使得其具有大于开口203的宽度263但小于凹槽202的宽度232的宽度205。因此,开口203的尺寸被设定成当楔形件204在如上所述放置片材264、268之后由护理者放置到凹槽202中时将楔形件204和片材264、268保持在凹槽202内。一旦通过将楔形件204插入凹槽202中而将片材264、268联接至夹持器245、247,夹持器245、247配置成在片材张紧方向95上由护理者围绕纵向轴线22远离患者支撑装置10旋转,以在片材264、268中产生张力。护理者继续旋转夹持器245、247,直到在片材264、268中产生轻微的张力,使得片材264、268牢固地但可拆卸地联接到夹持器245、247。如上所述,片材264,268现在处于在旋转之前经由片材张紧机构42进一步拉紧的位置。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片材附接机构340适于将片材264、268可拆卸地联接至夹持器345、347。在本公开的图30和图31中示出了第三片材附接机构340。第三片材附接机构340类似于上述并且在图26和图27中示出的第一片材附接机构40以及图28和图29中示出并在上面描述的第二附接机构240。因此,第一片材附接机构40和第二片材附接机构240的描述在此以引用方式并入,以适用于片材附接机构340,除非其脱离片材附接机构340的进一步描述和附图。
附接机构340的第三实施例在夹持器345、347内形成并且包括延伸穿过夹持器345、347的通道302,使得每个夹持器345、347由彼此间隔开的两个不同的部件304、306制成,从而在其间形成通道302。示例性地,两个夹持器345、347形成为包括附接系统340。如图31中所示,通道302配置成通过夹持器345、347中的每一个接收和引导两个片材264、268,使得片材264、268在形成于夹持器345、347的下段305中的通道入口308与形成于夹持器345、347的上段307中的通道出口303之间延伸。示例性地,片材264,268围绕夹持器345,347的外表面309缠绕,使得夹持器345、347中的每一个的至少一个部件304、306的通道出口303和外表面309基本上由片材264、268包围。
为了可拆卸地附接片材264、268,护理者将片材264、268放置在夹持器345、347上方,使得每个片材264、268的侧边缘209远离夹持器345、347中的每一个向下延伸,并且侧边缘209可以由护理者访问。同样地,片材264、268被定位成允许护理者将片材264、268可拆卸地联接至夹持器345、347。然后,护理者将片材264、268的侧边缘209引导到通道入口308中,并且使片材264、268大致向上穿过通道302直到到达通道出口303。通道出口303相对于通道入口308形成在通道302的相对端。片材264、268的侧边缘209进一步被引导通过通道出口303,使得侧边缘209再次远离夹持器345、347中的每一个向下延伸,但是定位在夹持器345、347与第一片材264的主体326之间。一旦片材264、268在穿过通道302的线程中,护理者使夹持器345、347在片材张紧方向95上远离患者13旋转,如图31所示。旋转在片材264、268中产生轻微的张力,并且将片材264、268可拆卸地联接至夹持器345、347。示例性地,夹持器345、347配置成在片材张紧方向95上的夹持器345、347的至少半圈之后在片材264、268中产生轻微的张力。因此,片材264、268以轻微的张力可拆装地联接到夹持器345、347,并且构造成保持经由片材张紧机构42提供的增加的张力。
如上所述,片材张紧机构42可以形成为如图25所示的附加实施例。根据本公开的第二片材张紧机构242适于在片材264、268中产生额外的张力,以将患者13固定在片材264、268、445、447之间产生的槽腔59中。第二片材张紧机构242在本公开的图25中示出。第二片材张紧机构242类似于上述的并且在图21至图24中示出的第一片材张紧机构42。因此,第一片材张紧机构42的描述在此以引用方式并入,以适用于第二片材张紧机构242,除非其脱离第二片材张紧机构242的进一步描述和附图。
片材张紧机构242的第二实施例形成在夹持器445、447内。片材张紧机构242包括片材张紧机构壳体270和马达组件277。片材张紧机构壳体270形成为容纳马达组件277的大部分并且示例性地定位在每个夹持器445、447的下端467,使得每个夹持器445、447构造成能够彼此独立地旋转。马达组件277被定位在壳体270内并且构造成用作旋转相应的夹持器445、447的装置,并且由此旋转可拆卸地联接到夹持器445、447的片材64、68。如图25所示,壳体270大致类似于上面关于片材张紧机构42所讨论的壳体。同样地,壳体270包括延伸穿过开口213和壳体270的致动器211。示例性地,致动器211形成为多个按钮211。为了在片材64、68中电气/机械地产生张力,护理者致动张紧按钮211,从而致动马达组件277。
马达组件277选择性地控制夹持器445、447相对于纵向轴线22的旋转。马达组件277构造成在张紧状态和释放状态之间运动。当处于张紧状态时,组件277使夹持器445、447在张紧方向95上旋转,如图25所示。当处于释放状态时,组件277使夹持器445、447中的一个在片材释放方向旋转。示例性地,片材释放方向150是与片材张紧方向95相反的方向,如图25所示。马达组件277可以经由多个按钮211在张紧状态和释放状态之间运动。示例性地,多个按钮包括配置成将组件277移动到张紧状态的张紧按钮218和配置成将组件277移动到释放状态的释放按钮215。按钮215、218致动联接到旋转杆214的马达217。旋转杆214的尺寸设计成延伸夹持器445、447的长度并且旋转杆214联接到夹持器445、447以将马达217的旋转转化到445、447。在致动张紧按钮218时,马达217配置成使杆214在片材张紧方向95上远离患者13旋转。一旦夹持器445、447在片材张紧方向95上的旋转完成并且片材64、68具有增加的张力并且被固定在夹持器445、447之间,马达217配置成通过在其自身上施加制动机构(未示出)而停止旋转,从而停止夹持器445、447的旋转。进一步地,为了释放片材64、68,释放按钮215的致动配置成在片材释放方向上旋转杆214,直到片材64、68可自由地从夹持器445、447移除并且具有减小的张力。马达217可基于预编程算法再次将制动机构施加在其自身上,使得一旦在片材64、68中的张力释放,马达217就自动停止。马达217还可以由护理者经由按钮211手动地控制。
如上所述,旋转机构38可形成为如图19和20所示的附加实施例。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旋转机构238适于使患者13围绕纵向轴线22旋转,以在仰卧位和俯卧位之间移动患者13。第二旋转机构238在本公开的图19中示出。第二旋转机构238类似于上述描述和图18所示的第一旋转机构38。因此,第一旋转机构38的描述在此通过引用并入,以适用于第二旋转机构238,除非其脱离第二旋转机构238的进一步描述和附图。
如图19所示,旋转机构的第二实施例238还包括旋转阻尼器248,该旋转阻尼器248定位在旋转锚定件250的锚定件主体278的内表面284和旋转锚定件接收器260的内表面281之间并联接到该内表面284。旋转锚定件250和旋转锚定件接收器260类似于上面关于旋转机构的第一实施例38所讨论的旋转锚定件和旋转锚定件接收器。由于旋转阻尼器248的添加,旋转机构的第二实施例238不同于第一实施例38。首先,锚定件主体278形成为包括在主体278的顶部290处从锚定件主体278延伸的第一凸缘280和在主体278的底部283处从锚定件主体278延伸的第二凸缘282。类似地,旋转锚定件接收器260被修改为包括从接收器260的顶部289延伸的第一凸缘287和从接收器260的底部296延伸的第二凸缘292。阻尼器248形成为至少包围锚定件延伸部279的外表面293的一半,使得锚定件延伸部279延伸穿过阻尼器248的中点295。通过将阻尼器248的宽度297增加到旋转机构238的总宽度285,锚定件延伸部279的尺寸被设计为大于阻尼器248的长度297和第一实施例的锚定件延伸部79的长度96的长度299。类似于第一实施例38,延伸部279形成为在延伸部279的外端291处包括锚定件保持器81。同样地,旋转锚定件主体278配置成在患者13的整个旋转中沿轴线22保持在基本上一致的位置。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旋转机构338适于使患者13围绕纵向轴线22旋转,以在仰卧位和俯卧位之间移动患者13。在本公开的图20中示出第三旋转机构338。第三旋转机构338类似于上面描述并在图18中示出的第一旋转机构38和图19中示出并在上面描述的第二旋转机构238。因此,第一旋转机构38和第二旋转机构238的描述在此以引用方式并入,以适用于第三旋转机构338,除非其脱离第三旋转机构338的进一步描述和附图。
旋转机构的第三实施例338配置成响应于护理者的致动而响应于电子指令而旋转。旋转机构338还包括马达系统310,马达系统310定位在旋转锚定件312和旋转锚定件接收器314之间并且联接到旋转锚定件312和旋转锚定件接收器314。旋转锚定件接收器314联接到u形框架14并且在患者13的整个旋转过程中保持在基本上相同的位置。旋转锚定件312联接到矩形框架16的头和脚端框架49、51,并且构造成在患者13围绕轴线22旋转时与矩形框架16一起移动。这允许旋转锚定件接收器314响应于马达系统310的致动而保持位于片材64,68之间的患者13的位置和稳定性,同时旋转锚定件312沿轴线22旋转。
当护理者在致动器358上施加致动力时,发生马达系统310的致动。致动器358可以成形为按钮。示例性地,致动器358形成为包括两个按钮358,并且按钮358配置成致动和/或停止患者13围绕纵向轴线22的旋转。每个按钮358可以独立于其他按钮358致动和/或停止马达系统310,使得一个按钮358可以配置成围绕纵向轴线22顺时针旋转患者13,而另一个按钮358可以配置成围绕纵向轴线22逆时针旋转患者,并且另外的按钮358可以配置成停止患者13的旋转。响应于按钮358的致动,马达系统310配置成旋转并且使得旋转运动转化到旋转锚定件312,使得旋转锚定件312开始旋转。锚定件312形成为包括定位成邻近马达系统310和锚定件接收器314的锚定件主体318和形成为从锚定件主体318朝向接收器314向内延伸的锚定件延伸部316。
此外,旋转锚定件接收器314形成为包括在锚定件接收器314的顶部381处从锚定件接收器314延伸的第一凸缘380和在接收器314的底部383处从锚定件接收器314延伸的第二凸缘382。马达系统310形成为至少包围锚定件延伸部379的外表面393的一半,使得锚定件延伸部379延伸穿过马达系统310的中点395。通过将马达系统310的宽度397增加到旋转机构346的总宽度385,锚定件延伸部379的尺寸被设计为大于马达系统310的宽度397和第一实施例的锚定件延伸部79的长度96的长度399。不同于先前的实施例38、238,延伸部379不包括锚定件保持器,因为锚定件主体318的定位和主体318响应于患者13的旋转而与矩形框架16一起旋转的能力不需要保持器。同样地,在马达系统310致动时,锚定件延伸部316围绕轴线22旋转,从而将这种旋转转化到联接到矩形框架16的头和脚端框架49、51的锚定件主体318。示例性地,致动器358配置成在患者13的整个旋转过程中的任何点处停止患者13的旋转运动。如图10和11所示,患者10的旋转范围包括患者13的整个转动半径,使得患者13可以围绕轴线22以任何角度定位。
虽然本公开涉及特定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中阐述的主题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