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捷的绑束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41896发布日期:2020-07-04 01:15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捷的绑束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捷的绑束带。



背景技术:

普外科多头腹带适用于普外科腹部手术后腹部包扎固定的腹带。有降低切口张力,减轻患者疼痛,减少术后渗血,促进切口愈合,防止脱管,能有效保护管道的作用。

现用多头腹带,易滑动移位,易皱褶在一起,增加患者脱管风险;腹带头多,具有十多条,通过绑扎固定,增加护士工作量;缺乏弹性、病人舒适度差;易松脱,患者活动量下降。

本实用新型就是基于上述情况改进而做出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便捷的绑束带,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绑束舒适性好、绑束稳定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捷的绑束带,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裹在身体后背的背布1,所述背布1的左右两侧设有能分别从腹部的一侧覆盖到另一侧的左右腹布2,左、右所述腹布2一端与背布1连接固定,另一端为自由端,在所述背布1的左侧设有布片3,所述布片3位于腹布2的后侧并与腹布2相分离,所述布片3的底部沿上下方向间隔设有多条魔术贴a4,所述魔术贴a4为条状结构并朝左右方向放置,所述布片3和背布1之间设有用于连接二者的左松紧带5,所述左松紧带5间隔设有多条并与多条魔术贴a4位置相对应,所述背布1的右侧设有与多条魔术贴a4相对应的多条相分离的魔术贴b6,每条所述魔术贴b6和背布1之间设有用于连接二者的右松紧带7,所述魔术贴a4的粘贴面朝后,所述魔术贴b6的粘贴面朝前,所述背布1内缝合固定有能置于脊柱两侧并防止背布1上下皱褶在一起的左右支撑条8。

如上所述的一种便捷的绑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腹布2上设有第一通气孔20。

如上所述的一种便捷的绑束带,其特征在于:左侧所述腹布2上的第一通气孔20与右侧所述腹布2上的第一通气孔20在上下方向错开设置,在左右腹布2对折重叠包裹腹部时,左侧腹布2上的第一通气孔20被右侧腹布2挡住,而右侧腹布2上的第一通气孔20被左侧腹布2挡住。

如上所述的一种便捷的绑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气孔20为条形孔并朝向左右方向。

如上所述的一种便捷的绑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布1上设有第二通气孔10。

如上所述的一种便捷的绑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布片3上位于相邻两个魔术贴a4之间设有第三通气孔30。

如上所述的一种便捷的绑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布1和腹布2采用棉布制成。

如上所述的一种便捷的绑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条8的两端平整。

如上所述的一种便捷的绑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魔术贴a4、左松紧带5、魔术贴b6和右松紧带7分别有四条。

如上所述的一种便捷的绑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布1的长度a介于25cm~35cm之间,所述腹布2的长度m介于40cm~50cm之间,所述背布1、腹布2和布片3的宽度均为f,宽度f介于25cm~35cm之间,所述左松紧带5的长度b和右松紧带7的长度c分别介于6cm~12cm之间,所述左松紧带5、魔术贴a4、右松紧带7的宽度和魔术贴b6的宽度g相同,宽度g介于2cm~4cm之间,两个魔术贴a4的间距和相邻两个魔术贴b6的间距h相同,间距h介于5cm~7cm之间,所述支撑条8与背布1上下两边之间的间距n介于4cm~6cm之间,左右所述支撑条8之间的间距s介于10cm~14cm之间,所述布片3的长度d和魔术贴b6的长度e分别介于20cm~30cm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

2、采用整片式左右腹布重叠包裹,再整片式布片将魔术贴a拉动到位,将魔术贴b拉起粘贴实现绑束固定,操作简单便捷,包裹性更好,对于腹部术后的患者,能够更好的降低切口张力,减轻患者疼痛,减少术后渗血,促进切口愈合,能够更好的将管道绑束固定在腹部上,防止脱管,并具有保护管道的作用。

3、所述魔术贴a、左松紧带、魔术贴b和右松紧带分别有四条,即只有四条魔术贴b形成的用于绑束固定的腹带头,腹带头由原来十多条减少至四条,并采用整片式布片,快速将魔术贴a拉动到位,再将四条魔术贴b拉起贴在魔术贴a上即可,绑束固定简单,减少了护士工作量。

4、背布设有支撑条,包裹在背部时,可防止腹带皱褶在一起,两条支撑条分别位于脊柱两侧五厘米左右位置,比较舒适,不会压迫使用者腰背肌,也不会限制其活动。

5、支撑条的两端平整,并与背布上下两边之间具有4cm~6cm的间距,能够防止长时间使用时支撑条穿破背布两端缝线从而刺破病人皮肤的风险。

6、使用松紧带和魔术贴,增加绑束带长度调节能力,而且不易松脱,粘贴牢固,在临床使用八个小时也未滑动位置、未松脱;对不同腹形病人都很友好,松紧度合适,病人更舒适。

7、腹带适用范围广,腹围60cm~120cm病人都能使用。

8、所述背布和腹布采用棉布制成,透气性强,贴肤舒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前侧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后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前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绑束原理图;

图5是无通气孔的绑束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捷的绑束带,包括用于裹在身体后背的背布1,所述背布1的左右两侧设有能分别从腹部的一侧覆盖到另一侧的左右腹布2,左、右所述腹布2一端与背布1连接固定,另一端为自由端,在所述背布1的左侧设有布片3,所述布片3位于腹布2的后侧并与腹布2相分离,所述布片3的底部沿上下方向间隔设有多条魔术贴a4,所述魔术贴a4为条状结构并朝左右方向放置,所述布片3和背布1之间设有用于连接二者的左松紧带5,所述左松紧带5间隔设有多条并与多条魔术贴a4位置相对应,所述背布1的右侧设有与多条魔术贴a4相对应的多条相分离的魔术贴b6,每条所述魔术贴b6和背布1之间设有用于连接二者的右松紧带7,所述魔术贴a4的粘贴面朝后,所述魔术贴b6的粘贴面朝前,所述背布1内缝合固定有能置于脊柱两侧并防止背布1上下皱褶在一起的左右支撑条8。

使用时,将背布1裹在人体的后背上,包裹时,左右支撑条8位于脊柱两侧,然后将右侧腹布2从腹部的右侧覆盖到左侧,再将左侧腹布2从腹部的左侧从右侧腹布2上拉过覆盖到腹部左侧,左右腹布2叠合将腹部包裹,避免魔术贴a4、左松紧带5、魔术贴b6和右松紧带7直接与人体皮肤接触造成不适,如图4,再将布片3翻过压在左侧腹布2上,通过布片3能够同时快速的将多条魔术贴a翻到朝前的固定位置,再将魔术贴b翻过粘贴在对应位置的魔术贴a上,实现腹部的绑束固定,其中根据不同腰围的大小,在魔术贴a和魔术贴b粘贴时,通过左松紧带5和右松紧带7可拉动魔术贴a和魔术贴b的左右粘贴位置,取得所需的绑束张力。

所述腹布2上设有第一通气孔20,增加透气。

如图3,左侧所述腹布2上的第一通气孔20与右侧所述腹布2上的第一通气孔20在上下方向错开设置,在左右腹布2对折重叠包裹腹部时,左侧腹布2上的第一通气孔20被右侧腹布2挡住,而右侧腹布2上的第一通气孔20被左侧腹布2挡住,在增加透气性的同时,使得腹部不外露出来。

如图2和图3,所述第一通气孔20为条形孔并朝向左右方向,以便左右拉扯时更好的保持形状。当然,第一通气孔20也可以为孔径较小的圆孔,如图1,或其他形状的孔。

所述背布1上设有第二通气孔10,增加背部的透气性。

所述布片3上位于相邻两个魔术贴a4之间设有第三通气孔30,增加布片3的透气性。

所述背布1和腹布2采用棉布制成,透气性强,贴肤舒适。

所述背布1的长度a介于25cm~35cm之间,所述腹布2的长度m介于40cm~50cm之间,所述背布1、腹布2和布片3的宽度均为f,宽度f介于25cm~35cm之间,所述左松紧带5的长度b和右松紧带7的长度c分别介于6cm~12cm之间,所述左松紧带5、魔术贴a4、右松紧带7的宽度和魔术贴b6的宽度g相同,宽度g介于2cm~4cm之间,两个魔术贴a4的间距和相邻两个魔术贴b6的间距h相同,间距h介于5cm~7cm之间,所述支撑条8与背布1上下两边之间的间距n介于4cm~6cm之间,左右所述支撑条8之间的间距s介于10cm~14cm之间,所述布片3的长度d和魔术贴b6的长度e分别介于20cm~30cm之间。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背布1的长度a为30cm,所述腹布2的长度m为45cm,所述背布1、腹布2和布片3的宽度f为30cm,所述左松紧带5的长度b和右松紧带7的长度c为10cm之间,所述支撑条8与背布1上下两边之间的间距n为5cm,左右所述支撑条8之间的间距s为12cm之间,所述布片3的长度d和魔术贴b6的长度e为25cm之间。所述左松紧带5、魔术贴a4、右松紧带7和魔术贴b6的宽度g为3cm,相邻两个魔术贴a4的间距和相邻两个魔术贴b6的间距h为6cm,该腹带适用范围广,腹围60cm~120cm病人都能使用。

背布1设有支撑条,防止腹带皱褶在一起,两条支撑条分别位于脊柱两侧五厘米左右位置,比较舒适,不会压迫使用者腰背肌,也不会限制其活动。

所述支撑条8的两端平整,并与背布1上下两边之间具有4cm~6cm的间距,能够防止长时间使用时支撑条穿破背布1两端缝线从而刺破病人皮肤的风险。

所述魔术贴a4、左松紧带5、魔术贴b6和右松紧带7分别有四条,即只有四条魔术贴b6形成的用于绑束固定的腹带头,腹带头由原来十多条减少至四条,采用整片式左右腹布重叠包裹后,再整片式布片将魔术贴a4拉动位,将魔术贴b6拉起粘贴即可,减少了护士工作量,而且包裹性更好。

在患者腹部术后使用时,通过该绑束带将腹部绑束固定,同时将术后接向腹部的管道绑束固定,能够更好的降低切口张力,减轻患者疼痛,减少术后渗血,促进切口愈合,能够更好的将管道绑束固定在腹部上,防止脱管,并具有保护管道的作用,有效地避免了切口裂开和脱管的发生,并减轻护士工作量。

另外,本实用新型绑束带还可以用于如胳膊、腿等部位的伤口进行包覆;而且也可以用于塑腰和收腹,通过该绑束带将腰部或腹部收束绑定,以达到塑型美容的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