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极贴片式肩颈穴位定点按摩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65708发布日期:2020-07-21 12:43阅读:187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极贴片式肩颈穴位定点按摩仪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保健按摩仪,特别是涉及一种根据中医疗法防治颈椎病的按摩仪。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医疗护理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临床对于颈椎病主要采用非手术治疗或手术治疗两大类疗法,但大多数采用非手术疗法,如运动疗法、牵引疗法、推拿、针灸等。手术疗法因创伤大、恢复慢,故少采用;而非手术疗法则需要相关医务人员的指导、辅助和建议等,其治疗疗程长、费用花销大,且需要到特定的医疗场所,对广大颈椎病患病人群来说并不便利。

颈椎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由于长期保持不良的工作姿势,人们颈部骨骼、肌肉、韧带等部位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从而导致颈椎病的发生。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且向低龄化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医疗护理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临床对于颈椎病采用非手术治疗或手术治疗两大类疗法,但大多数采用非手术疗法,如运动疗法、牵引疗法、推拿、针灸等,手术疗法因创伤大、恢复慢,故少采用;而非手术疗法则需要相关医务人员的指导、辅助和建议等,其治疗疗程长、费用花销大,且需要到特定的医疗场所,对广大颈椎病患病人群来说并不便利;且目前市场上所销售的颈椎按摩仪器,并没有能够很好地达到定点穴位刺激的目的,只是起到对紧张肌肉的刺激作用,且大多按摩仪体积大,不易携带,不能在任何需要它的情况下随时可以拿出使用,且没有理论支撑,没有解释按摩仪起作用的作用机理,因此不能让消费者很好地了解按摩仪,使消费者最后并没有达到缓解颈椎病的目的。

市场上的颈部按摩器主要有机械类、电脉冲刺激类等几种类型。如表1所示:

综上所述,目前市场上所销售的颈椎按摩仪器,并没有能够很好地达到定点穴位刺激的目的,作用范围小,不能对肩颈同时进行按摩刺激,而且只是起到对紧张肌肉的刺激作用;且大多按摩仪体积大,不易携带,不能在任何需要它的情况下随时可以拿出使用;且没有理论支撑,没有解释按摩仪起作用的作用机理,因此不能让消费者很好地了解按摩仪,使消费者最后并没有达到缓解颈椎病的目的。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设计一款体积小、能够同时且定点地刺激肩部和颈部穴位的治疗颈椎病的按摩仪。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设计一款能够同时按摩刺激肩部和颈部穴位、且体积小的治疗颈椎病的按摩仪。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按摩仪,该按摩仪按照人体穴位设计,将tens凝胶电极贴片设置在人体肩颈部穴位位置,通过tens低频脉冲技术为人体提供按摩。

tens(transcuataneouselectricalnervestimulation),经皮的神经电刺激疗法(周围神经粗纤维电刺激疗法),是通过皮肤将特定的低频脉冲电流输入人体以治疗疼痛的电疗方法。这是70年代兴起的一种电疗法,在止痛方面收到较好的效果,因此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医学上把频率1000hz以下的脉冲电流称作低频电流,或低频脉冲电流。低频脉冲电流疗法是用频率在1000hz以下的脉冲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在本仪器中,主控制器输出约为100hz左右的低频脉冲,对穴位进行刺激,引发穴位处局部组织的自修复系统,达到按摩治疗的目的。

目前较为常见的tens电极片采用凝胶电极贴片,是通过导电碳浆和碳纤维将中低频医疗仪器的脉冲电流由医用导电粘胶直接作用于人体表面皮肤上,从而起到治疗作用的。在本仪器中,主控制器即通过电极贴片,将低频脉冲作用于穴位局部组织。

在本实用新型中,该按摩仪主要包括主控制器、主体电极贴片。其中主体电极贴片可分为颈夹脊穴电极贴片与肩井穴电极贴片,分别用于按摩人体的不同穴位。为了使按摩仪更贴合人体穴位,令按摩仪本体具有一个柔性的工作部,主体电极贴片分布在该工作部上。使用者可根据自身体型的差别调整工作部,达到按摩穴位的最佳效果。

一般而言,主体电极贴片形状呈“t”形,主要由两种形状的凝胶电极贴片组成,该主体电极贴片根据颈椎的颈夹脊穴和肩部的肩井穴的位置所设计,确保佩戴后可以完全覆盖住颈夹脊穴和肩井穴,进行穴位刺激。

所述柔性工作部,一方面,凝胶电极贴片本身具备一定柔性,可根据人体肌肤改变形状,另一方面,按摩仪本体的柔性工作部可采用具备一定柔性的材料制成,使得工作部既可以保持大体上一定的形状,又可在允许的范围内调整形态。

一般而言,人体颈部的颈夹脊穴位置较为固定,柔性工作部所允许的变形范围可以较小。而肩井穴位置依据人体的不同,可能需要较大的变形范围。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手段是在按摩仪本体上设置伸缩部,通过伸缩部连接颈夹脊穴电极贴片与肩井穴电极贴片。这样,按摩仪佩戴于人体时,使用者就可以通过调整伸缩部的伸缩程度实现对肩井穴电极贴片位置的调整。通常情况下,该伸缩部可以采用弹性带、伸缩带等。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可增加可拆卸的独立电极贴片,独立电极贴片与主控制器可分离地电气连接,使用者可以依据自身需求增加按摩贴片。

主控制器除了控制开关低频脉冲的释放,还可通过调控按钮来调节脉冲的大小强弱。

进一步地,可以采用可拆卸式的设计令主控制器与按摩仪本体相连接,主控制器电量不足时,可将主控制器从电极贴片上取下,通过micro-usb接口进行充电,电池采用3.7v可充电锂电池。

该按摩仪主要由“t”形主体电极贴片、主控制器和两个独立电极贴片组成。电极贴片为理疗电极片,材质为水凝胶自粘电极片,由导电层、绝缘层以及电线等材料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穴位定点刺激、操作简单易于上手、体积小便于携带、仪器使用时空条件几乎不受限制、适用人群范围广等。由于该穴位定点刺激按摩仪设备轻便、易于上手,且具有科学理论的支撑,原理简单易懂,对人员操作技能的要求也不高。该设计旨在为颈椎病患者们提供一款费用低、适用人群范围广、能够进行定点穴位刺激、携带方便、易于上手的穴位定点刺激按摩仪。

附图说明

图1为基础实施例的正视示意图;

图2为基础实施例的后视示意图;

图3为可分离式主控制器的后视示意图;

图4为可分离式主控制器的正视示意图;

图5为基础实施例电路部分的示意图;

图6为人体肩背部主要穴位的分布图;

图7为人体颈肩部主要穴位的分布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佩戴时的后视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佩戴时的侧视示意图。

图中:1、颈夹脊穴电极贴片;2、固定部;3伸缩部;4、肩井穴电极贴片;5、主控制器;6、独立电极贴片;7、磁扣;8、按摩仪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照图5、图6,本实用新型的理论基础是传统中医经络穴位理论,在人体的颈夹脊穴和肩井穴设置按摩位点,从而实现按摩穴道的功能,避免了传统的按摩仪的无针对性的震动按摩。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手段是,一种电极贴片式肩颈穴位定点按摩仪,包括具有柔性工作部的按摩仪本体8,当按摩仪8佩戴于人体肩颈部时,该柔性工作部可形变并贴合于人体肩颈部。

参照图1,在按摩仪8的柔性工作部设置颈夹脊穴电极贴片1及肩井穴电极贴片4。当柔性工作部贴合于人体肩颈部时,颈夹脊穴电极贴片贴1合于人体颈夹脊穴对应位置;颈夹脊穴电极贴片4贴合于人体肩井穴对应位置。

由于人体的体型存在个体差异,尤其是人体的肩宽差异较大,采用刚性结构的按摩仪本体难以满足人体穴位的定位需求,简单的形变范围不大的柔性工作部也难以满足对人体肩宽的调整,因此,本实用新型还在按摩仪本体8上设置了伸缩部3。参照图1、图2,伸缩部3的作用一方面在于连接起颈夹脊穴电极贴片1与肩井穴电极贴片4,另一方面,使用者可根据人体肩井穴的位置调整伸缩部3的伸缩程度,实现肩井穴电极贴片4对肩井穴的定位。通常情况下,该伸缩部3可以采用伸缩带、或弹性带等材料实现。

进一步地,参照图1、2、7、8,所述按摩仪8还设有固定部2,该固定部2可固定于人体表面,用于防止按摩仪佩戴时意外掉落。本例中提供了一种绳带式的固定部2,使用者可以将绳带固定于颈部位置。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固定部2也可以采用其他形式固定于人体体表,例如改变按摩仪本体8的形状或佩戴方式等,本实用新型不再赘述。

参照图2,所述按摩仪本体8上还设有主控制器5,主控制器5上设有开关和调控按钮,主控制器5内设有电池。参照图4,电池、开关、调控按钮、及各电极贴片电气连接形成供电回路。由于各电极贴片的供电回路属于简单的供电电路,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参照图3,可以令主控制器5与按摩仪本体8采用可分离的连接,当主控制器5与按摩仪本体8连接时,主控制器5内部电路与按摩仪8内部电路相连通,形成供电回路,由主控制器5内部电池供电,由主控制器5上的开关控制按摩仪8的启停。

图3中,主控制器5与按摩仪本体8上设有相互配合的磁扣7,主控制器5与按摩仪本体8通过磁吸连接,当主控制器5磁吸于按摩仪本体8上时,主控制器5内部电路与按摩仪8内部电路相连通,形成供电回路。

进一步地,参照图1、图2,所述按摩仪8还可设置独立电极贴片6。独立电极贴片6与按摩仪本体8的连接是可分离的连接。通常,可以在主控制器5上设置供电插孔,当独立电极贴片6通过导线与主控制器5的供电插孔电气连接时,主控制器5为独立电极贴片6供电。

具体地,图1中,结构2为固定带,在佩戴该按摩仪时,将其团结在脖子处,可防止发生在按摩过程中脱落的情况;结构3为可伸缩弹性带,即具有伸缩性,佩戴者可根据自身佩戴情况进行调整,使佩戴效果达到最佳;结构6为独立电极贴片,可拆卸,具有辅助主体电极贴片按摩的作用,可以在主体电极贴片工作的同时,根据佩戴者意愿,贴在周围的其它穴位,使按摩的穴位更多,按摩范围更广。

图2为主控制器背部结构,背部结构为一对磁扣,主控制器通过磁扣与主体电极贴片相连,主控制器上可带有micro-usb插口,以及与独立电极贴片相连的插口,可以在充电时,将主控制器从主体电极贴片上取下。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佩戴时,将“t”形的主体电极贴片贴在正对颈部和肩部的位置,将固定带在脖子处固定,通过调整可伸缩弹性带来达到佩戴的最适宜位置,保证电极贴片完全覆盖颈夹脊穴和肩井穴,同时,可根据需要,将两个独立电极贴片贴在主体电极贴片周围的其它穴位处,进行辅助按摩。

打开主控制器,主控制器输出低频脉冲,通过无缝贴合于人体皮肤的凝胶贴片作用于穴位局部组织,刺激颈夹脊穴位和肩井穴位,引发穴位组织细胞的免疫作用和自修复体系,从而达到按摩与修复穴位处局部肌肉组织的作用,来缓解颈椎疾病所伴随的肩颈部位酸胀疼痛的症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