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ECMO管路的血氧饱和度监测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48854发布日期:2020-06-26 21:19阅读:175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ECMO管路的血氧饱和度监测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ecmo管路的血氧饱和度监测仪。



背景技术:

ecmo即体外膜肺氧合,是一种持续体外生命支持手段,通过体外设备长时间全部或部分代替心、肺功能,使心脏、肺脏得以充分休息,为可逆的心脏、肺脏病变治愈及功能恢复争取时间。在爆发性心肌炎、危重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呼吸衰竭、猝死、肺栓塞、术后心功能衰竭、重症流感等心肺功能衰竭患者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并且应用于心肺移植前后辅助,体外器官保护等领域,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在ecmo运行期间,需在动脉管路以及静脉管路上连接血氧饱和度监测探头,并连接氧饱和度监测系统,监测动脉及静脉管路血氧饱和度,用来评估ecmo氧供以及机体氧耗情况,以便实时观察患者病情的变化,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促进患者的康复。目前常规方法为在ecmo管路预充前分别剪开动脉、静脉管路,充分消毒,连接氧饱和度监测探头。待ecmo运转后,通过氧饱和度监测系统的连线连接氧饱和度监测探头,经校正后监测动脉以及静脉管路的血氧饱和度。但由于需要安装ecmo的患者病情往往比较危重,需要快速预充ecmo管路,尽快安装ecmo进行转流,辅助患者心肺功能,安装氧饱和度监测探头需要剪开动静脉管路,不仅增加了ecmo预充的时间,而且还增加感染,管路崩管大出血,血栓栓塞等风险,增加患者治疗的风险及难度。

因此现急需一种可用于ecmo管路的血氧饱和度监测仪。在ecmo运转后,不需剪开动静脉管路,不需额外连接外部线路,即可在动静脉管路上连接血氧饱和度监测仪,实时连续监测血氧饱和度,不仅减少了ecmo预充及安装的时间,尽快转机,还减少了感染、血栓栓塞、崩管大出血等风险,为ecmo患者治疗带来便利,提高ecmo治疗的成功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ecmo管路的血氧饱和度监测仪,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安装氧饱和度监测探头需要剪开动静脉管路,增加感染,管路崩管大出血,血栓栓塞等风险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ecmo管路的血氧饱和度监测仪,由上至下依次包括显示模块,壳体以及血氧饱和度监测模块,所述血氧饱和度监测模块为上下凹槽结构,上凹槽中设置有高精度光电传感器,下凹槽中设有用于感知红光和红外光的光敏二极管,光敏二极管通过下凹槽以及带柔性电路的铰链中的柔性电路穿过上凹槽与壳体中的信号处理电路相连,上凹槽与下凹槽一端通过铰链相连,下凹槽另一端通过铰链与卡扣相连,上凹槽另一端设有卡扣槽与下凹槽的卡扣相适应,所述上下凹槽的内径与ecmo管路内径相适应。

所述显示模块中包括表面的显示屏,显示屏下方的显示电路以及lcd显示电路,显示屏中包括电池电量显示,%sa/vo2标识以及氧合度具体读数。

所述壳体中包括信号处理电路,微处理器mcu以及电源电路以及电源,电池插槽,所述信号处理电路、lcd显示电路、电源电路分别与所述微处理器mcu相连。

所述高精度光电传感器为带自校准功能的高精度光电传感器,释放波长为660nm的红光以及波长为940nm的近红外光光束。

所述电源为电池,所述电池插槽与电源电路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能连于ecmo管路上,可以实时连续监测血氧饱和度。在ecmo运转后,不需剪开动静脉管路,即可在动静脉管路上连接血氧饱和度监测仪,实时连续监测血氧饱和度,不仅减少了ecmo预充及安装的时间,尽快转机,还减少了感染、血栓栓塞、崩管大出血等风险,为ecmo患者治疗带来便利,提高ecmo治疗的成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电路结构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lcd显示屏界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显示模块,2-壳体,3-上凹槽,4-带柔性电路的铰链,5-下凹槽,6-光敏二极管,7-铰链,8-卡扣,9-卡扣槽,10-光电传感器,11-电池插槽12-血氧饱和度模块,13-信号处理电路,14-微处理器mcu,15-电源电路,16-lcd显示电路,17-lcd显示屏,18-%sa/vo2标识,19-氧合度具体读数,20-电源开关键,21-电池电量显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ecmo管路的血氧饱和度监测仪,包括显示模块1,壳体2以及上凹槽3和下凹槽5组成。显示模块1中有lcd显示屏17,lcd显示电路16,lcd显示屏17中包括电池电量显示,%sa/vo2标识以及氧合度具体读数;壳体2中包括信号处理电路13,微处理器mcu14以及电源电路15以及电源,电源插槽。上下凹槽中血氧饱和度监测模块12。上凹槽3中包含高精度光电传感器10,下凹槽5中含有用于感知红光和红外光的光敏二极管6,二极管6通过下凹槽5以及带柔性电路的铰链4中的柔性电路穿过上凹槽3与信号处理电路12相连。上下凹槽内径均为1cm,深度均为0.5cm,上凹槽3与下凹槽5右侧通过铰链4相连,铰链4中带有柔性电路,下凹槽5左侧通过铰链7与卡扣8相连,上下凹槽左右可通过上凹槽3左侧的卡扣槽9以及下凹槽5的卡扣8相连。

所述血氧饱和度监测模块12经所述信号电路与所述微处理器mcu14相连,所述lcd显示电路、电源电路分别与所述微处理器mcu14相连。进一步的,所述血氧饱和度模块12由带自校准功能的高精度光电传感器10以及用于感知红光和红外光的光敏二极管6组成。进一步的,所述带自校准功能的高精度光电传感器10释放波长为660nm的红光以及波长为940nm的近红外光光束。进一步的,所述电源电路15中的电源为电池,所述电池插槽与电源电路相连。

本实用新型连于ecmo管路上。ecmo预充时,无需剪开动脉及静脉管路安装血氧饱和度探头,仅需连接好管路,拧紧所有的鲁尔接口,用晶体液体排空管路中的气体,待管路中气体完全排空后,管路预充完毕,自行自循环即可。

ecmo实施时,在经皮穿刺或者切开穿刺患者动脉(静脉)成功后,植入导丝,交换不同型号的扩张器多次扩张,最后沿导丝植入适当型号的带内芯的动脉插管,拔出插管内的导丝以及内芯,用管钳夹闭股动脉插管,同理,按上述方式操作穿刺股静脉成功后,植入即可适当型号的静脉插管即可。

将预充好的无菌的ecmo管路送至无菌手术单上,剪除动脉和静脉管路之间的接头,并用管钳夹闭管路,连接在ecmo的动脉和静脉管路。打开管钳,确保ecmo管路处于开放状态,没有进气,即可进行ecmo转流。此时在动脉管路以及静脉管路上分别安装本实用新型,将本实用新型装置上下凹槽分别套在动脉管路以及静脉管路上,卡紧上下凹槽之间的卡扣,打开电源开关,即可实时监测血氧饱和度。不仅减少了ecmo预充及安装的时间,不用连接额外的导线,尽快转机,还减少了感染、血栓栓塞、崩管大出血等风险,为ecmo患者治疗带来便利,提高ecmo治疗的成功率。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做了示例性的描述,应该说明的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核心的情况下,任何简单的变形、修改或者其他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不花费创造性劳动的等同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