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脊椎治疗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90044发布日期:2020-07-07 14:22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脊椎治疗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脊椎治疗床。



背景技术:

医疗设备是指单独或者组合使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材料或者其他物品,也包括所需要的软件,医疗设备是医疗、科研、教学、机构、临床学科工作最基本要素,即包括专业医疗设备,也包括家用医疗设备,医疗设备是指单独或者组合使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材料或者其他物品,也包括所需要的软件,对于人体体表及体内的治疗效果不是通过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手段来获得,而是医疗器械产品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在使用期间,旨在达到下列预期目的:对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监护、缓解;对损伤或者残疾的诊断、治疗、监护、缓解、补偿;对解剖或者生理过程的研究、替代、调节;妊娠控制,医疗设备较提倡的分类法有三大类,即诊断设备类、治疗设备类及辅助设备类。

在对脊椎病人进行治疗时,经常会使用脊椎治疗床来对患者的脊椎进行牵引拉伸,但是现有的脊椎治疗床在使用过程中,一般是患者仰躺在治疗床上,在牵引过程中,治疗床的床头部分转动,从而使患者的上半身向后仰,这种方式使患者头部向下倾斜,长时间使用后,头部充血,会增加患者的不舒适感,需要休息一段时间后再进行下一次拉伸,浪费时间,且舒适度较差,功能单一,降低了实用性,另外,现有的脊椎治疗床一般是患者自行判断拉力大小,无法正确把握拉力范围及牵引时间,智能化程度较低,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脊椎治疗床,解决了长时间使用后,舒适度较差,功能单一,降低了实用性,及无法正确把握拉力范围及牵引时间,智能化程度较低,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智能脊椎治疗床,包括底板、支撑板和转动板,所述底板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并且两个支撑腿的顶端均与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右侧与转动板的左侧之间通过连接件转动连接,所述底板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并且固定块的背面通过连接件转动连接有伸缩杆,所述转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轨,并且滑轨的底部滑动连接有活动块,所述伸缩杆输出轴的一端通固连接件与活动块的背面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的内部开设有固定槽,并且固定槽内壁正面与背面之间的左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所述固定槽内壁正面与背面之间的右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所述固定槽内壁的正面与背面之间且位于第一转动杆与第二转动杆之间转动连接有传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第二转动杆和传动杆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按摩轮。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框,并且固定框内壁底部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远离电机的一端与固定框内壁的正面转动连接,所述活动杆表面正面与背面均固定连接有收带轴。

优选的,所述活动杆表面的前方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一转动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双皮带轮,并且传动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双皮带轮。

优选的,所述第二转动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与第一双皮带轮的表面之间、第一双皮带轮与第二双皮带轮的表面之间、第二双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的表面之间均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顶部的左侧通过固定板转动连接有上滚轴,并且支撑板的左侧通过固定板转动连接有限位轴,所述支撑板底部的左侧通过固定板转动连接有输送轴,所述收带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带,所述连接带远离收带轴的一端贯穿固定框并延伸至固定框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连接带位于固定框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力传感器,并且拉力传感器远离连接带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牵引带,所述牵引带远离拉力传感器的一端车缝连接有上束腰带,所述转动板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并且固定杆的表面通过松紧带车缝连接有下束腰带。

优选的,所述固定框内壁右侧的正面与背面分别固定连接有时间继电器和中央处理器,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通过导线分别与电机和伸缩杆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拉力传感器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对比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并且对比模块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反馈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反馈模块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并且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对比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与时间继电器及遥控器均通过导线双向连接。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脊椎治疗床。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智能脊椎治疗床,通过底板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并且固定块的背面通过连接件转动连接有伸缩杆,转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轨,并且滑轨的底部滑动连接有活动块,伸缩杆输出轴的一端通固连接件与活动块的背面转动连接,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框,并且固定框内壁底部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电机,活动杆表面正面与背面均固定连接有收带轴,牵引过程中下半身后摆代替上半身后仰的方式,能够有效防止患者头部充血,提高实用舒适度,适合长时间使用,拉伸全过程都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节省时间,提高了患者的使用舒适度。

(2)、该智能脊椎治疗床,通过支撑板的内部开设有固定槽,并且固定槽内壁正面与背面之间的左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固定槽内壁正面与背面之间的右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固定槽内壁的正面与背面之间且位于第一转动杆与第二转动杆之间转动连接有传动杆,第一转动杆、第二转动杆和传动杆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按摩轮,电机工作进行牵引的同时,能够带动按摩轮转动,对患者的腰部进行按摩,提高了治疗效果,实用性更高。

(3)、该智能脊椎治疗床,通过固定框内壁右侧的正面与背面分别固定连接有时间继电器和中央处理器,连接带位于固定框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力传感器,并且拉力传感器远离连接带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牵引带,中央处理器与时间继电器及遥控器均通过导线双向连接,通过遥控器设置固定的拉力范围,系统能够将牵引力控制在设定好的拉力范围内,避免出现拉伤的现象,且能够设定拉伸时间,医护人员只需设定好拉力范围及工作时间即可,智能化程度更高,使用更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板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框内部结构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槽内部结构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系统的结构原理框图。

图中,1底板、2支撑板、3转动板、4支撑腿、5固定块、6伸缩杆、7滑轨、8活动块、9固定槽、10第一转动杆、11第二转动杆、12传动杆、13按摩轮、14固定框、15电机、16活动杆、17收带轴、18第一皮带轮、19第一双皮带轮、20第二双皮带轮、21第二皮带轮、22皮带、23上滚轴、24限位轴、25输送轴、26连接带、27拉力传感器、28牵引带、29上束腰带、30固定杆、31下束腰带、32时间继电器、33中央处理器、34对比模块、35反馈模块、36遥控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智能脊椎治疗床,包括底板1、支撑板2、转动板3和遥控器36,支撑板2位于固定槽9顶部的位置为软质材料,降低按模轮13转动进行按摩时产生的不适感,支撑板2顶部的左侧通过固定板转动连接有上滚轴23,并且支撑板2的左侧通过固定板转动连接有限位轴24,支撑板2底部的左侧通过固定板转动连接有输送轴25,收带轴1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带26,连接带26位于固定框14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力传感器27,拉力传感器27为板环式拉力传感器,板环式拉力传感器是一种将物理信号转变为可测量的电信号输出的装置,并且拉力传感器27远离连接带2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牵引带28,牵引带28远离拉力传感器27的一端车缝连接有上束腰带29,上束腰带29和下束腰带31的松紧度均可调节,适用于不同身材体重的人群,上述腰带29固定在人体腰部靠上的位置,下束腰带31规定在人体腰部靠下的位置,转动板3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30,并且固定杆30的表面通过松紧带车缝连接有下束腰带31,连接带26远离收带轴17的一端贯穿固定框14并延伸至固定框14的外部,支撑板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框14,固定框14内壁右侧的正面与背面分别固定连接有时间继电器32和中央处理器33,时间继电器32的型号为js20晶体管时间继电器,中央处理器33的型号为arm9中央处理器33的输出端通过导线分别与电机15和伸缩杆6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拉力传感器27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对比模块34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并且对比模块34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反馈模块35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反馈模块35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中央处理器33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并且中央处理器33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对比模块34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中央处理器33与时间继电器32及遥控器36均通过导线双向连接,遥控器36能够设置工作时的拉力范围及牵引时间,并且固定框14内壁底部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电机15,电机15为三相异步交流电机,具有正反转的功能,电机15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杆16,活动杆16表面的前方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18,第一转动杆10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双皮带轮19,并且传动杆1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双皮带轮20,活动杆16远离电机15的一端与固定框14内壁的正面转动连接,活动杆16表面正面与背面均固定连接有收带轴17,底板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4,并且两个支撑腿4的顶端均与支撑板2的底部固定连接,支撑板2的右侧与转动板3的左侧之间通过连接件转动连接,底板1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5,并且固定块5的背面通过连接件转动连接有伸缩杆6,转动板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轨7,并且滑轨7的底部滑动连接有活动块8,伸缩杆6输出轴的一端通固连接件与活动块8的背面转动连接,支撑板2的内部开设有固定槽9,并且固定槽9内壁正面与背面之间的左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10,固定槽9内壁正面与背面之间的右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11,第二转动杆1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21,第一皮带轮18与第一双皮带轮19的表面之间、第一双皮带轮19与第二双皮带轮20的表面之间、第二双皮带轮20与第二皮带轮21的表面之间均通过皮带22传动连接,固定槽9内壁的正面与背面之间且位于第一转动杆10与第二转动杆11之间转动连接有传动杆12,第一转动杆10、第二转动杆11和传动杆12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按摩轮13。

使用时,患者仰躺在支撑板2和转动板3上,将上述腰带29固定在腰部靠上的位置,下束腰带31规定在腰部靠下的位置,然后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通过遥控器36设置拉力范围和牵引时间,然后通过遥控器36使该牵引床开始工作,电机15正向转动带动活动杆16转动,从而将连接带26缠绕在收带轴17上,通过拉力传感器27将牵引带28和上述腰带29向左拉,达到牵引拉伸的治疗效果,此时拉力传感器27受到拉力,将检测到的拉力值传递到对比模块34,对比模块34将检测到的数值与设定的拉力范围值作对比,并将对比结果通过反馈模块35传递到中央处理器33,当检测到的数值大于设定的拉力最大值时,中央处理器33控制电机15反向转动,将缠绕在收带轴17上的连接带26松开,降低牵引力,当检测到的数值小于设定的拉力最小值时,电机15又正向转动,增大牵引力,如此反复对患者的腰部进行牵引拉伸,在电机17正反转工作时,通过第一皮带轮18、第一双皮带轮19、第二双皮带轮20、第二皮带轮21及皮带22相互配合,能够带动第一转动杆10、传动杆12和第二转动杆11来回转动,从而带动按摩轮13转动,能够对患者的腰部进行按摩,时间继电器32始终工作,直到设定的牵引时间结束,该牵引床自动停止工作,完成一次拉伸。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