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神心理科患者护理喂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26517发布日期:2020-08-28 16:59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一种精神心理科患者护理喂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精神心理科患者护理喂药装置。



背景技术:

精神疾病又称精神病,是指在各种生物学、心理学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大脑功能失调,导致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障碍为临床表现的疾病。临床常采用药物治疗方式。

然而医生常在给病人喂药时,由于精神病人的不配合,采用液态药水进行治疗时,常出现病人在喂完药后,将药水吐出,浪费人力和金钱,还达不到治疗目的。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精神心理科患者护理喂药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避免药水被吐出的精神心理科患者护理喂药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精神心理科患者护理喂药装置包括:筒体;给药机构,所述给药机构固定于所述筒体底端;防吐机构,所述防吐机构固定于所述筒体顶端,所述防吐机构包括防护罩、橡胶套、给药管、出药孔,下导管、上导管和弹簧,所述防护罩与所述筒体之间螺纹连接,所述橡胶套安装于所述防护罩侧壁边缘,所述给药管安装于所述防护罩内部,且所述给药管与所述防护罩之间滑动连接,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给药管底端和所述防护罩内部底面,所述下导管固定于所述防护罩内部底面,所述上导管与所述下导管之间滑动连接,且所述上导管固定于所述给药管内部。所述给药管顶端设有所述出药孔;牙托,所述牙托固定于所述给药管的侧壁。

优选的,给药机构包括挡板、推杆和橡胶柱,所述挡板固定于所述筒体底端,所述橡胶柱与所述筒体的内侧壁之间滑动连接,所述推杆安装于所述橡胶柱底端。

优选的,所述筒体侧壁设有刻度线,且所述刻度线与所述推杆垂直。

优选的,所述出药孔均匀排列在所述给药管的顶端,且所述出药孔的内部连通所述上导管。

优选的,所述橡胶柱的侧壁抵触所述筒体的内侧壁,且所述橡胶柱侧壁为波浪形。

优选的,所所述下导管与所述橡胶柱的顶端抵触,且所述下导管的周长大于所述上导管的周长。

优选的,所述推杆垂直所述橡胶柱,且所述推杆直径小于所述筒体底部内径。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精神心理科患者护理喂药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精神心理科患者护理喂药装置,在使用本装置过程中,双手缓慢旋转所述筒体与所述防护罩,使所述防护罩与所述筒体分离开来,将混合好药液注入所述筒体,旋转所述防护罩,使所述防护护罩与所述筒体紧密贴,不会漏出药液,将所述给药管放于患者舌头上,直至所述给药管的顶端抵达舌头后部,使患者牙齿放在所述牙托上,为了能固定所述给药管在口腔内的位置,不会使患者受到损伤,缓慢推动所述筒体,使所述给药管向所述防护罩内部滑动,压缩所述弹簧,同时所述上导管向所述下导管内部滑动,使所述防护罩贴合在患者的嘴部四周,缓慢推动所述推杆,将所述药液推入患者口中,由于所述给药管顶端在舌头后部,且顶端有多个所述出药孔,药液从所述出药孔流出,流出由于距离喉咙较近,药液很容易咽下,这样患者就不会轻易吐出,且不会呛到患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精神心理科患者护理喂药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防吐机构剖面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给药机构剖面示意图。

图中标号:1、筒体,2、给药机构,21、挡板,22、推杆,23、橡胶柱,3、刻度线,4、防吐机构,41、防护罩,42、橡胶套,43、给药管,44、出药孔,45、下导管,46,上导管,47、弹簧,5、牙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精神心理科患者护理喂药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防吐机构剖面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给药管顶端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给药机构剖面示意图。精神心理科患者护理喂药装置包括筒体1;给药机构2,所述给药机构2固定于所述筒体1底端;防吐机构4,所述防吐机构4固定于所述筒体1顶端,所述防吐机构4包括防护罩41、橡胶套42、给药管43、出药孔44,下导管45、上导管46和弹簧47,所述防护罩41与所述筒体2之间螺纹连接,所述橡胶套42安装于所述防护罩41侧壁边缘,所述给药管43安装于所述防护罩41内部,且所述给药管43与所述防护罩41之间滑动连接,所述弹簧47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给药管43底端和所述防护罩41内部底面,所述下导管45固定于所述防护罩41内部底面,所述上导管46与所述下导管45之间滑动连接,且所述上导管46固定于所述给药管43内部,所述给药管43顶端设有所述出药孔44;牙托5,所述牙托5固定于所述给药管43的侧壁。

参考图1和图4所示,给药机构2包括挡板21、推杆22和橡胶柱23,所述挡板21固定于所述筒体1底端,所述橡胶柱23与所述筒体1的内侧壁之间滑动连接,所述推杆22安装于所述橡胶柱23底端,为了将药液推入化患者口中,且不会在残留药液。

参考图1所示,所述筒体1侧壁设有刻度线3,且所述刻度线3与所述推杆22垂直,为了观察所述筒体1内部药水的用量。

参考图3所示,所述出药孔44均匀排列在所述给药管43的顶端,且所述出药孔44的内部连通所述上导管46,为了推药液时,药液不会呛到患者。

参考图4所示,所述橡胶柱23的侧壁抵触所述筒体1的内侧壁,且所述橡胶柱23侧壁为波浪形,为了推药液时,液体不会从所述橡胶柱23侧壁流出。

参考图1所示,所述下导管45与所述橡胶柱23的顶端抵触,且所述下导管45的周长大于所述上导管46的周长,为了使药液尽可能从所述筒体1中推出,不会有残留。

参考图3所示,所述推杆22垂直所述橡胶柱23,且所述推杆22直径小于所述筒体1底部内径,为了受力均匀,所述推杆22不会折断在所述筒体1内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精神心理科患者护理喂药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在使用时,将本装置竖起,使所述给药管43向上,双手缓慢旋转所述筒体1与所述防护罩41,使所述防护罩41与所述筒体1分离开来,缓慢拉下所述推杆22直至所述橡胶柱23到达所述筒体1的底端停止,将混合好药液注入所述筒体1,将所述防护罩41放在所述筒体1顶端,旋转所述防护罩41,使所述防护护罩41与所述筒体1紧密贴,不会漏出药液,将所述给药管43放于患者舌头上,缓慢的向舌头后部延伸直至所述给药管43的顶端抵达舌头后部,使患者牙齿咬在所述牙托5上,避免在进行喂药时被精神患者咬伤,缓慢推动所述筒体1,使所述给药管43向所述防护罩41内部滑动,压缩所述弹簧47,同时所述上导管46向所述下导管45内部滑动,使所述橡胶套42贴合在患者的嘴部四周,用手指扣住所述挡板21,掌心缓慢推动所述推杆22,所述推杆22推动所述橡胶柱23向筒体内部滑动,根据所述刻度线3,推入具体计量,将药液推入患者口中,由于所述给药管43顶端在舌头后部,且所述给药管43顶端有多个所述出药孔44,药液从所述出药孔44流出,且位置偏口腔后部,药液不会被吐出,推完后将本装置从患者口中取下,所述给药管43在所述弹簧47作用下复位,所述防护罩43从患着嘴部周围取出,进而缓慢取出所述给药管43,将本装置从患者口中取下,使用结束。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精神心理科患者护理喂药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精神心理科患者护理喂药装置,在使用本装置过程中,双手缓慢旋转所述筒体1与所述防护罩41,使所述防护罩41与所述筒体1分离开来,将混合好药液注入所述筒体1,旋转所述防护罩41,使所述防护护罩41与所述筒体1紧密贴,不会漏出药液,将所述给药管43放于患者舌头上,直至所述给药管43的顶端抵达舌头后部,使患者牙齿放在所述牙托5上,为了能固定所述给药管43在口腔内的位置,不会使患者受到损伤,缓慢推动所述筒体1,使所述给药管43向所述防护罩41内部滑动,压缩所述弹簧47,同时所述上导管46向所述下导管45内部滑动,使所述橡胶套42贴合在患者的嘴部四周,缓慢推动所述推杆22,将药液推入患者口中,由于所述给药管43顶端在舌头后部,且所述给药管43顶端有多个所述出药孔44,药液从所述出药孔44流出,由于距离喉咙较近,药液很容易咽下,这样患者就不会轻易吐出,且不会呛到患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