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科护理用耳道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53785发布日期:2020-07-29 03:07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耳鼻喉科护理用耳道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洗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耳鼻喉科护理用耳道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耵聍是人体新陈代谢的产物,耵聍由耵聍腺分泌,分泌后的耵聍会堆积在耳道内,适量的耵聍可起到保护耳道的作用,但在耵聍腺不断分泌的作用下,耳道内部的耵聍会不断增多,过多的耵聍在遇水后通常会发生板结并紧密的贴附在耳道内壁上,板结的耵聍需及时进行清理,否则可能会引起炎症,现有的耵聍清理方式有注射器清理和耳道清理器清理等,耳道清理器使用成本较高,不作为常用清理手段。

现有的注射器清理方式在实际使用中,注射器只能做注水用,还要使用其他的工具才能将耵聍取出,但传统的工具清理耵聍时,无法将耵聍一次性取出,在操作途中容易使耵聍掉落至耳道更深处,操作流程繁琐,不利于对耵聍的有效清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耳鼻喉科护理用耳道清洗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注射器清理方式在实际使用中,注射器只能做注水用,还要使用其他的工具才能将耵聍取出,操作流程繁琐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耳鼻喉科护理用耳道清洗装置,包括外壳、连接头、注水管,所述外壳的顶端设置有连接头,且外壳的内部中端设置有注水管,所述外壳的外表面底端设置有固定块,且外壳的外部上端套设有第一滑动环,所述第一滑动环的表面胶粘有第一橡胶限位带,且第一滑动环的下端左右两侧分别与传动杆的顶端连接,两组所述传动杆的底端与第二滑动环连接,所述第二滑动环套设在外壳的外部,且第二滑动环的外表面左右两侧设置有连接块,两组所述连接块与固定块之间设置有硅胶衬套,两组所述第二滑动环的下端分别通过转轴与第一支撑杆的顶端连接,两组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底端分别通过转轴与第二支撑杆的顶端连接。

优选的,两组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底端分别通转轴与固定块连接,所述外壳的外壁下端设置有限位块,所述传动杆贯穿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上部套设有第二橡胶限位带,所述第二橡胶限位带的左右两侧分别胶粘有连接胶条,两组所述连接胶条的底端分别通过胶粘与硅胶扩张压块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橡胶限位带的上端设置有横向凸起,且第一橡胶限位带的内部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上部的直径等于外壳的直径,所述通孔下部的直径的大小等于外壳与两组传动杆的直径和的大小。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底端设置成圆弧形,且外壳的直径为0.5cm。

优选的,所述固定块的内部设置有四组垂直与外壳外壁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宽度等于第二支撑杆的宽度。

优选的,所述连接胶条的形状为上窄下宽,且连接胶条的内表面中部设置有横向的凹痕。

优选的,所述硅胶扩张压块设置为椭圆形,且硅胶扩张压块的上部设置有开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耳鼻喉科护理用耳道清洗装置设置有外壳、注水管、支撑杆和硅胶衬套,通过注水管可向耳道内注入生理盐水,通过生理盐水,可将板结的耵聍泡发,从而解除耵聍的泡发状态,在支撑杆的作用下,硅胶衬套可张开形成近似圆形的面,通过硅胶衬套形成的近似圆形的面将耵聍从耳道中清理出来,且不会使耵聍向后掉落至耳道更深处,提高了耵聍的清理效果。

2、该耳鼻喉科护理用耳道清洗装置也设置有硅胶扩张压块,通过硅胶扩张压块可对外耳廓进行按压,使工作人员在进行清理工作时,无需用手对外耳廓进行固定,避免了外耳廓对清理工作的影响,同时通过硅胶扩张压块顶端设置的开口,可通过开口对清理状况进行观察,不会对医护人员的清理工作造成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图3中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2、注水管;3、第一滑动环;4、第一橡胶限位带;5、连接头;6、硅胶衬套;7、第一支撑杆;8、第二支撑杆;9、固定块;10、连接胶条;11、硅胶扩张压块;12、限位块;13、第二滑动环;14、连接块;15、第二橡胶限位带;16、传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耳鼻喉科护理用耳道清洗装置,包括外壳1、连接头5、注水管2,所述外壳1的底端设置成圆弧形,且所述外壳1的直径为0.5cm,通过圆弧形的底端设计,使该外壳1在伸入患者的耳道时,可减少患者的不适感,同时0.5cm的直径使该装置能较好的适应大部分患者的耳道,提高了装置的适用性。所述外壳1的顶端设置有连接头5,所述外壳1的内部中端设置有注水管2,所述外壳1的外表面底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块9,所述外壳1的外部上端套设有第一滑动环3,所述第一滑动环3的表面胶粘有第一橡胶限位带4,所述第一橡胶限位带4的材质为天然橡胶,所述第一滑动环3的下端左右两侧分别通过焊接与传动杆16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橡胶限位带4的上端设置有横向凸起,所述第一橡胶限位带4的内部设置有通孔,通孔上部的直径等于外壳1的直径,通孔下部的直径的大小等于外壳1与两组传动杆16的直径和的大小,通过该设计。

所述第一橡胶限位带4在固定不动时可对传动杆16的位置进行很好的限定,且该设计使第一橡胶限位带4在向下移动时,能很好的推动传动杆16向前,两组传动杆16的底端皆通过焊接与第二滑动环13连接,第二滑动环13套设在外壳1的外部,且第二滑动环13的外表面左右两侧分别焊接有连接块14,两组连接块14与固定块9之间设置有硅胶衬套6,硅胶衬套6的材质为人造硅胶,两组第二滑动环13的下端分别通过转轴与第一支撑杆7的顶端连接,两组第一支撑杆7的底端分别通过转轴与第二支撑杆8的顶端连接,两组第二支撑杆8的底端分别通转轴与固定块9连接,固定块9的内部设置有四组垂直与外壳1外壁的凹槽,凹槽的宽度等于第二支撑杆8的宽度,通过该设计,使第二支撑杆8在受到第一支撑杆7的推力时,无法左右移动,只能向上抬起,并对抬起后的第二支撑杆8进行左右方向的限定,避免装置随意晃动。

所述外壳1的外壁下端固定安装有限位块12,所述传动杆16贯穿限位块12,所述限位块12的上部套设有第二橡胶限位带15,所述第二橡胶限位带15的材质为天然橡胶,所述第二橡胶限位带15的左右两侧分别胶粘有连接胶条10,所述连接胶条10的形状为上窄下宽,且连接胶条10的内表面中部设置有横向的凹痕,通过上窄下宽的设计,可减少连接胶条10对视线的阻挡,且横向刻痕的设计使。

所述外壳1在向下移动时,所述连接胶条10可在第二橡胶限位带15的作用下更好的弯曲,提高了装置的易操作性,两组连接胶条10的底端分别通过胶粘与硅胶扩张压块11连接,硅胶扩张压块11的材质为人造硅胶,硅胶扩张压块11设置为椭圆形,且硅胶扩张压块11的上部设置有开口,椭圆型的设计可较好的适应大部分病人的外耳廓,且开口的设计,使硅胶扩张压块11不会对医护人员的观察造成阻碍。

工作原理:当使用该装置时,先根据病人外耳道的深度,调节第二橡胶限位带15在第一橡胶限位带4上的位置,当病人的外耳道较深时,将第二橡胶限位带15沿外壳1的表面向下移动,反之当病人的外耳道较浅时,将第二橡胶限位带15沿外壳1的表面向上移动,移动完毕后,通过橡胶管软将连接头5与生理盐水壶连接,再使硅胶扩张压块11与病人的外耳廓接触,使外耳廓在硅胶扩张压块11的作用下保持固定不动,再将外壳1的底端伸入至病人的耳道内,挤压生理盐水壶,使生理盐水在挤压的作用下沿注水管2流入至病人的耳道内。

在生理盐水的作用下,耵聍变的松动,再向前推动第一橡胶限位带4,在第一橡胶限位带4的作用下,传动杆16沿外壳1的表面向下移动的同时推动第二滑动环13向下移动,第二滑动环13给第一支撑杆7一个向下运动的作用力,第一支撑杆7通过转轴给第二支撑杆8施加向下的作用力,在固定块9内部凹槽的限位作用下第二支撑杆8无法向下移动,第一支撑杆7与第二支撑杆8的连接处向上抬起,在第一支撑杆7和第二支撑杆8的作用下,硅胶衬套6的中部被撑起,形成近似圆形的面,当硅胶衬套6凸起部分与耳道内壁接触时,停止推动第一橡胶限位带4,在自身弹力的作用下固定在外壳1的表面,且第一橡胶限位带4对传动杆16的位置进行限定,使传动杆16无法随意移动,因此第二滑动环13的位置固定不变,在第二滑动环13和固定块9的共同作用下,第一支撑杆7和第二支撑杆8的抬起状态保持固定不变,再缓慢将外壳1向外移动,硅胶衬套6在外壳1的带动下向外移动,在硅胶衬套6的作用下,耵聍被从耳道内清理出来。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