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式采血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81242发布日期:2020-07-14 17:07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折叠式采血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折叠式采血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科学的不断发展,医学的发展也十分迅猛,在需要确诊或者筛查一些特殊的病症时候,需要从患者身上采血,志愿者献血也需要专门的医护人员进行采血,在医学中采血装置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医疗器械,而现有的采血装置在采血以后医护人员只能直接将裸露的针头抛弃,这对医护人员或者清理人员来说都是很大的安全隐患,这些裸露的针头很容易扎伤医护人员或者清洁人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上述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折叠式采血装置,所述折叠式采血装置可防止针头扎伤医护人员或者清洁人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解决方案是:一种折叠式采血装置,包括针头组件、针头收纳组件和软管,所述针头组件包括针头和把手,所述把手套设于针头的尾部,所述针头尾部与软管连通;所述针头收纳组件设于软管上,所述针头收纳组件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页片和第二页片,所述第一页片和第二页片的连接处固定在软管上,所述第一页片和第二页片之间设有折叠线,所述第一页片与第二页片之间设有连接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设置于第一页片上的第一胶条和设置于第二页片上的第二胶条,所述第一胶条和第二胶条对称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胶条和第二胶条的表面均设有硅油纸。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设置于第一页片上的固定孔和设置于第二页片上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孔和固定块对称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块包括限位部和连接部,所述限位部呈锥台形,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限位部大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与第二页片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部与限位部大端连接的一端的截面积小于限位部大端的表面积;所述固定孔内相对两侧边缘向固定孔内部凸起。

进一步的,所述针头收纳组件还包括针头放置位,所述针头放置位设于第一页片与第二页片之间,所述针头放置位的一侧壁与软管固定连接,第一页片与针头放置位之间设有折叠线。

进一步的,所述针头放置位与软管通过硬质套管连接,所述硬质套管设于针头放置位的侧壁上,所述软管穿设于硬质套管内。

进一步的,所述针头放置位设有用于固定针头的固定扣,所述固定扣呈半圆弧形,所述固定扣中间设有开口。

进一步的,所述把手上设有防滑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这样的折叠式采血装置在使用的时候,因为针头组件包括针头和把手,把手套设于针头的尾部,针头尾部与软管连通,在采血的时候医护人员用右手拿住针头尾部的把手,将针头的头部扎进患者体内进行采血,血液通过针头进入软管在进入盛血试管内,采完血以后,将针头拔出患者体内,因为针头收纳组件设于软管上,针头收纳组件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页片和第二页片,第一页片和第二页片的连接处固定在软管上,针头拔出患者体内后,左手扶住第一页片和第二页片的后侧壁,将针头组件沿针头收纳组件与针头组件之间的软管往下弯折,将针头及把手弯折至第一页片和第二页片上,因为第一页片和第二页片之间设有折叠线,再将第一页片和第二页片沿折叠线对折,将针头组件包覆于第一页片和第二页片之间,避免针头误刺医护人员或者清洁人员,因为第一页片和第二页片之间设有连接组件,所以在第一页片和第二页片沿折叠线对折后,再将第一页片与第二页片通过连接组件固定在一起,使得第一页片和第二页片能够稳定的将针头组件包覆于针头收纳组件内,进一步确保用过的针头不会误刺医护人员或者清洁人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折叠式采血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折叠式采血装置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折叠式采血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折叠式采血装置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附图中:

1-针头,2-把手,3-软管,4-第一页片,5-第二页片,6-折叠线,7-第一胶条,8-第二胶条,9-固定块,10-固定孔,11-限位部,12-连接部,13-针头放置位,14-固定扣,15-防滑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2、3、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折叠式采血装置,包括针头1组件、针头1收纳组件和软管3,所述针头1组件包括针头1和把手2,所述把手2套设于针头1的尾部,所述针头1尾部与软管3连通;所述针头1收纳组件设于软管3上,所述针头1收纳组件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页片4和第二页片5,所述第一页片4和第二页片5的连接处固定在软管3上,所述第一页片4和第二页片5之间设有折叠线6,所述第一页片4与第二页片5之间设有连接组件。这样的折叠式采血装置在使用的时候,因为针头1组件包括针头1和把手2,把手2套设于针头1的尾部,针头1尾部与软管3连通,在采血的时候医护人员用右手拿住针头1尾部的把手2,将针头1的头部扎进患者体内进行采血,血液通过针头1进入软管3在进入盛血试管内,采完血以后,将针头1拔出患者体内,因为针头1收纳组件设于软管3上,针头1收纳组件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页片4和第二页片5,第一页片4和第二页片5的连接处固定在软管3上,针头1拔出患者体内后,左手扶住第一页片4和第二页片5的后侧壁,将针头1组件沿针头1收纳组件与针头1组件之间的软管3往下弯折,将针头1及把手2弯折至第一页片4和第二页片5上,因为第一页片4和第二页片5之间设有折叠线6,再将第一页片4和第二页片5沿折叠线6对折,将针头1组件包覆于第一页片4和第二页片5之间,避免针头1误刺医护人员或者清洁人员,因为第一页片4和第二页片5之间设有连接组件,所以在第一页片4和第二页片5沿折叠线6对折后,再将第一页片4与第二页片5通过连接组件固定在一起,使得第一页片4和第二页片5能够稳定的将针头1组件包覆于针头1收纳组件内,进一步确保用过的针头1不会误刺医护人员或者清洁人员。

如图1、3所示,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设置于第一页片4上的第一胶条7和设置于第二页片5上的第二胶条8,所述第一胶条7和第二胶条8对称设置。连接组件选择胶条,这样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来源广泛,成本低,且使得第一页片4与第二页片5粘结更加稳固,进一步加强了第一页片4和第二页片5的粘合,避免针头1从第一页片4和第二页片5中滑出误刺医护人员或者清洁人员。

如图1、3所示,所述第一胶条7和第二胶条8的表面均设有硅油纸。这样在使用的时候,需要将第一胶条7和第二胶条8粘结的时候再将硅油纸撕下,避免胶条误粘,影响第一页片4与第二页片5的粘结,进一步加强了第一页片4和第二页片5的粘合,避免针头1从第一页片4和第二页片5中滑出误刺医护人员或者清洁人员。

如图2、4所示,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设置于第一页片4上的固定孔10和设置于第二页片5上的固定块9,所述固定孔10和固定块9对称设置。这样在固定连接第一页片4和第二页片5时候,只需要将沿折叠线6对折后的第一页片4和第二页片5轻轻按压,将固定块9按入固定孔10中,即可实现第一页片4和第二页片5的固定,这是使用简单,进一步加强了第一页片4和第二页片5的粘合,避免针头1从第一页片4和第二页片5中滑出误刺医护人员或者清洁人员。

如图2所示,所述固定块9包括限位部11和连接部12,所述限位部11呈锥台形,所述连接部12的一端与限位部11大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部12的另一端与第二页片5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部12与限位部11大端连接的一端的截面积小于限位部11大端的表面积;所述固定孔10内相对两侧边缘向固定孔10内部凸起。这样当固定块9按入固定孔10以后,因为限位部11呈锥台形,所以固定块9更加容易按入固定孔10中,因为连接部12的一端与限位部11大端固定连接,连接部12与限位部11大端连接的一端的截面积小于限位部11大端的表面积,这样可以避免固定块9从固定孔10中滑脱,避免针头1从第一页片4和第二页片5中滑出误刺医护人员或者清洁人员。

如图1、2、3、4所示,所述针头1收纳组件还包括针头放置位13,所述针头放置位13设于第一页片4与第二页片5之间,所述针头放置位13的一侧壁与软管3固定连接,第一页片4与针头放置位13之间设有折叠线6。这样加宽针头1收纳组件用于安放针头1组件的位置,使得医护人员将针头1组件放入针头1收纳组件的过程更加顺畅,使用更加方便。

如图2、4所示,所述针头放置位13与软管3通过硬质套管连接,所述硬质套管设于针头放置位13的侧壁上,所述软管3穿设于硬质套管内。这样使得针头放置位13与软管3之间有了硬质套管的隔离,避免针头1刺破软管3扎伤清洁人员。

如图2、4所示,所述针头放置位13设有用于固定针头1的固定扣14,所述固定扣14呈半圆弧形,所述固定扣14中间设有开口。这样将针头1组件弯折到针头放置位13的时候,可以将针头1从固定扣14中间设有开口按入固定扣14内部,这样进一步限定针头1的位置,避免针头1从第一页片4和第二页片5中滑出误刺医护人员或者清洁人员。

如图1、2、3、4所示,所述把手2上设有防滑纹15。这样设置可以防止采血或者弯折针头1组件的过程中针头1组件从医护人员的手中滑脱刺伤医护人员。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可选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以得出其他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做任何变化,凡是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界定范围内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