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假体丰胸剥离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96267发布日期:2020-06-30 19:58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良假体丰胸剥离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改良假体丰胸剥离子。



背景技术:

剥离子用于整形外科手术、骨科手术中的神经剥离、肌肉和骨的剥离。通过剥离子能有效地提高手术效率,在手术中各种形状的剥离子可以配合骨科钳、手术剪、手术刀等器械对肌肉、神经进行剥离。

但是目前的剥离子还存在如下问题:1)由于剥离子形状较多,在一次手术中需要频繁多次更换不同的剥离子,容易出现掉落的情况,不但影响手术进程,还会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影响手术效率。2)剥离子的长度固定,不能根据需要进行长度的变换,当手术部位为浅层组织时,较短的剥离子长度可以提高操作精度,减少操作失误,提升操作感;当手术部位为深层组织时,需要较长的剥离子来伸入其中进行剥离操作。3)现有的剥离子握持部的形状和尺寸不适合长时间握持,同时由于尺寸等原因难以实现较高精度的剥离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改良假体丰胸剥离子,有效地解决了目前剥离子存在的术中频繁更换影响手术进程、剥离子长度不能根据需要调节、剥离子握持部形状不适合长时间握持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改良假体丰胸剥离子,包括相同的、l形的左握持柄和右握持柄,所述左握持柄和右握持柄前端均设置有套管,所述套管内滑动连接有可前后移动的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前端套装有可拆卸的工作头;所述左握持柄和右握持柄后端内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套和连接杆,所述连接杆滑动连接于所述连接套内,所述左握持柄和右握持柄左右侧分别开有第一放置槽和第二放置槽,所述第一放置槽和第二放置槽内均放置有工作头。

优选的,所述左握持柄和右握持柄形状相同,所述左握持柄和右握持柄前侧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弧形凹陷,所述左握持柄和右握持柄后侧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弧形凸起,所述左握持柄和右握持柄的纵截面形状为s形,所述左握持柄和右握持柄左右侧均为平面。

优选的,所述套管前端均设置有螺纹头,所述套管均向后开有纵截面为棱柱的棱柱孔,所述螺纹头前端面均向后开有多个矩形槽;所述伸缩杆后端设置有和所述棱柱孔形状相同的定位杆,所述定位杆滑动连接于所述棱柱孔内,所述螺纹头螺纹连接有旋紧螺母;所述旋紧螺母后端内侧设置有内螺纹,所述旋紧螺母前端设置有锥套。

优选的,所述伸缩杆前端设置有棱柱形的定位孔,所述工作头后端设置有和所述定位孔形状相同的棱柱杆,所述棱柱杆后部侧端设置有可伸缩的锁定柱,所述伸缩杆前部外圆周开有锁定孔,所述锁定孔的内径大于所述锁定柱的外径。

优选的,所述锁定柱滑动连接于所述棱柱杆侧端,所述棱柱杆后端向前开有盲孔,所述锁定柱内端固定连接有挡片,所述挡片内端固定连接有锁定弹簧,所述锁定弹簧内端抵于所述盲孔侧壁,所述锁定柱外端为光滑球状。

优选的,所述连接套内端向外开有纵截面为矩形的移动孔,所述连接套后端向前开有控制槽,所述控制槽贯通至所述移动孔;所述控制槽顶端后侧设置有齿条;

所述连接杆纵截面形状和所述移动孔纵截面形状相同,所述连接杆后端设置有横向刻度,所述连接杆内端后侧设置有可前后移动的控制块,所述控制块顶端设置有和所述齿条啮合的卡齿。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后端固定连接有两个横截面为t形的滑柱,所述控制块后端向前开有横截面为t形的滑孔,所述滑柱滑动连接于所述滑孔内,所述滑柱上套装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位于所述控制块和连接杆之间。

优选的,所述伸缩杆沿轴向方向设置有纵向刻度。

优选的,所述工作头包括直角钩、铲头、弯钩三个系列;所述直角钩横截面为l形,所述直角钩末端向前设置有倾角为5°的折弯;所述铲头为扁平板状,所述铲头末端设置有倾角为5°的折弯;所述弯钩末端形状为弧形弯钩。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操作简单方便,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装置通过左右移动左握持柄和右握持柄可以调节左握持柄和右握持柄的间距,进而调节两个工作头的间距,使得本装置的操作更加方便。

2、本装置通过前后移动伸缩杆,可以调节工作头伸出左握持柄和右握持柄的长度,进而使得本装置能根据手术部位来调节长度,便于手术操作,提高手术效率和精度。

3、本装置的工作头为快换接头,能在手术前根据需要放置两个不同形状的工作头,避免了手术中频繁更换剥离子,提高了手术效率,减少了医护人员的操作,降低了手术失误率。

4、本装置通过第一放置槽和第二放置槽可以把将不需要的形状的工作头存放,既不易丢失,也能迅速更换,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了不必要的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良假体丰胸剥离子的轴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良假体丰胸剥离子的爆炸图的第一轴测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良假体丰胸剥离子的爆炸图的第二轴测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良假体丰胸剥离子的左握持柄的第一轴测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良假体丰胸剥离子的左握持柄的第一轴测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良假体丰胸剥离子的右握持柄的第一轴测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良假体丰胸剥离子的右握持柄的第二轴测图。

图8为图6的局部放大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良假体丰胸剥离子的各个工作头的轴测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良假体丰胸剥离子的工作头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10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良假体丰胸剥离子,包括相同的、l形的左握持柄2和右握持柄1,所述左握持柄2和右握持柄1前端均设置有套管3,所述套管3内滑动连接有可前后移动的伸缩杆5,所述伸缩杆5前端套装有可拆卸的工作头6;所述左握持柄2和右握持柄1后端内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套8和连接杆7,所述连接杆7滑动连接于所述连接套8内,所述左握持柄2和右握持柄1左右侧分别开有第一放置槽11和第二放置槽12,所述第一放置槽11和第二放置槽12内均放置有工作头6。第一放置槽11和第二放置槽12外侧的左握持柄2和右握持柄1均设置有定位贴13,用于将工作头6更稳定地定位在第一放置槽11和第二放置槽12内。

通过左右移动左握持柄2和右握持柄1可以调节左握持柄2和右握持柄1的间距,进而调节两个工作头6的间距,使得本装置的操作更加方便。通过前后移动伸缩杆5,可以调节工作头6伸出左握持柄2和右握持柄1的长度,进而使得本装置能根据手术部位来调节长度,便于手术操作,提高手术效率和精度。工作头6为快换接头,能在手术前根据需要放置两个不同形状的工作头6,避免了手术中频繁更换剥离子,提高了手术效率,减少了医护人员的操作,降低了手术失误率。通过第一放置槽11和第二放置槽12可以把将不需要的形状的工作头6存放,既不易丢失,也能迅速更换,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了不必要的操作。

所述左握持柄2和右握持柄1形状相同,所述左握持柄2和右握持柄1前侧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弧形凹陷,所述左握持柄2和右握持柄1后侧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弧形凸起,所述左握持柄2和右握持柄1的纵截面形状为s形,所述左握持柄2和右握持柄1左右侧均为平面。

左握持柄2和右握持柄1的形状十分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既提升了手感,也使得医护人员在操作时更加舒适,不易脱落。改变了以往剥离子难以握持而导致的操作精度不高、操作持续性差的问题。

所述套管3前端均设置有螺纹头15,所述套管3均向后开有纵截面为棱柱的棱柱孔19,所述螺纹头15前端面均向后开有多个矩形槽;所述伸缩杆5后端设置有和所述棱柱孔19形状相同的定位杆,所述定位杆滑动连接于所述棱柱孔19内,所述螺纹头15螺纹连接有旋紧螺母4;所述旋紧螺母4后端内侧设置有内螺纹,所述旋紧螺母4前端设置有锥套。

通过旋紧所述旋紧螺母4,可以将旋紧螺母4的前侧的锥套挤压所述螺纹头15,使得螺纹头的内侧加压所述伸缩杆5,通过摩擦力将伸缩杆5定位在当前位置。

所述伸缩杆5前端设置有棱柱形的定位孔,所述工作头6后端设置有和所述定位孔形状相同的棱柱杆24,所述棱柱杆24后部侧端设置有可伸缩的锁定柱25,所述伸缩杆5前部外圆周开有锁定孔,所述锁定孔的内径大于所述锁定柱25的外径。

所述锁定柱25滑动连接于所述棱柱杆24侧端,所述棱柱杆24后端向前开有盲孔,所述锁定柱25内端固定连接有挡片26,所述挡片26内端固定连接有锁定弹簧27,所述锁定弹簧27内端抵于所述盲孔侧壁,所述锁定柱25外端为光滑球状。

工作头6的拔插原理为:通过按压所述锁定柱25,使得锁定柱25向内移动并脱离所述锁定孔,然后即可拉动所述工作头6,使之脱离所述伸缩杆5,即可完成工作头6的拆卸。

所述连接套8内端向外开有纵截面为矩形的移动孔16,所述连接套8后端向前开有控制槽17,所述控制槽17贯通至所述移动孔16;所述控制槽17顶端后侧设置有齿条18;

所述连接杆7纵截面形状和所述移动孔16纵截面形状相同,所述连接杆7后端设置有横向刻度9,所述连接杆7内端后侧设置有可前后移动的控制块10,所述控制块10顶端设置有和所述齿条18啮合的卡齿23。所述连接杆7后端固定连接有两个横截面为t形的滑柱20,所述控制块10后端向前开有横截面为t形的滑孔22,所述滑柱20滑动连接于所述滑孔22内,所述滑柱20上套装有复位弹簧21,所述复位弹簧21位于所述控制块10和连接杆7之间。

当按压所述控制块10时,卡齿23脱离齿条18,解除连接杆7和连接套8的位置锁定,拉动左握持柄2和右握持柄1即可改变两者的间距。当松开所述控制块10时,在复位弹簧21的作用下,控制块10向后移动,卡齿23重新和齿条18啮合连接,在次将左握持柄2和右握持柄1的位置锁定到当前位置。横向刻度9可以用于显示左握持柄2和右握持柄1的间距,即两个工作头6的间距。

所述伸缩杆5沿轴向方向设置有纵向刻度14。纵向刻度14用于显示工作头6的伸出长度,便于测量工作头6在手术中能伸入的距离。

所述工作头6包括直角钩602、铲头601、弯钩603三个系列;所述直角钩602横截面为l形,所述直角钩602末端向前设置有倾角为5°的折弯;所述铲头601为扁平板状,所述铲头601末端设置有倾角为5°的折弯;所述弯钩603末端形状为弧形弯钩。工作头6一共有六个,在手术中,选择不一样的两个工作头6并插入所述伸缩杆5内。其余的工作头6插入第一放置槽11和第二放置槽12内,并使用定位提13定位。直角钩602用于铲肉、钩肉,铲头601用于铲肉、剥肉,弯钩603用于钩肉。

本装置在使用时,首先根据需要将两个不同形状的工作头6插入至伸缩杆5内,将其余的工作头6插入第一放置槽11和第二放置槽12内,并使用定位贴13定位。然后根据手术部位的深浅调节伸缩杆5相对于套管3的长度位置。根据手术切口大小,选择右握持柄1、左握持柄2的间距,通过按压所述控制块10即可左右拉动右握持柄1、左握持柄2,完成横向位置的调节。最后手术时,医护人员握持右握持柄1或左握持柄2即可进行剥离操作。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代替,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中较多的使用了右握持柄1、左握持柄2、套管3、旋紧螺母4、伸缩杆5、工作头6、连接杆7、连接套8、横向刻度9、控制块10、第一放置槽11、第二放置槽12、定位贴13、纵向刻度14、螺纹头15、移动孔16、控制槽17、齿条18、棱柱孔19、滑柱20、复位弹簧21、滑孔22、卡齿23、铲头601、直角钩602、弯钩603、棱柱杆24、锁定柱25、挡片26、锁定弹簧27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他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