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皮肤管理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94016发布日期:2020-07-14 17:23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一种皮肤管理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美容护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皮肤管理仪。



背景技术:

皮肤是衡量一个人健康貌美的标准。尤其是脸部的皮肤,长年累月的暴露在空气中,紫外线的照射,空气中漂浮的污物、尘埃、细菌等有害物质刺激皮肤表面,加上分泌的油脂、汗液、死细胞等,都会影响皮肤正常功能的发挥,甚至引起皮肤病的感染,发生座疮等皮肤问题,导致皮肤提前衰老。尤其是,鼻子上黑黑的密密麻麻的黑头是白皙肌肤的天敌,极其影响整体的美感。由此可见,皮肤护理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传统的面部护理都是采用人手的操作,经过洁面、涂抹、按摩、补水、清洁一系列繁琐的手工,虽然能起到护理的作用,但是耗时太长,人工费用高,且效果一般。美容仪应运而生,现有的美容仪对皮肤的护理提供了方便,能够显著提升吸收效果,很好地让肌肤保持嫩白,使皮肤更加润白透亮。

现有的美容仪的瓶体是直接悬挂放置在美容器械上的,容易导致瓶体固定不牢固,瓶口与美容器械连接不到位容易使得皮肤护理所使用的液体溢出。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美容仪瓶体固定不牢固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皮肤管理仪。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皮肤管理仪,所述皮肤管理仪包括主体、设置在主体上的放置部,所述放置部上可拆式连接供承装液体的瓶子,所述液体包括排浊液、护理液或者废液中的任一种,所述放置部包括和所述主体转动连接旋转块,所述瓶子上设置有瓶口,所述旋转块设置有容纳所述瓶口的容腔,所述容腔的内壁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上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瓶子的瓶口处设置有卡位,当需要固定所述瓶子时,将所述瓶口置入所述旋转块的容腔内且转动瓶子使得所述卡位和所述限位凸起卡接配合。

优选地,所述限位凸起为具有中心下凹的凹型结构,当所述卡位和所述限位凸起卡接配合时,所述卡位卡接固定于所述限位凸起的下凹部。

优选地,所述卡槽包括贯通设置的置入段、连接段及固定段,所述限位凸起设于所述固定段上,所述连接段设于所述置入段与所述固定段之间,所述连接段相对于固定段倾斜设置以连接所述置入段与所述固定段;卡接配合过程中,所述卡位由所述置入段进入后,经过所述连接段移动至所述固定段,以使所述卡位与所述限位凸起卡接配合。

优选地,所述容腔部分内壁上还设置第一螺纹,所述瓶口处部分外壁面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相匹配的第二螺纹,所述第一螺纹与所述第二螺纹配合,以使所述瓶口与所述旋转块的容腔螺纹配合连接。

优选地,所述主体上设置有容置位,所述旋转块可容置在所述容置位中,所述容置位的两侧上设置有旋转孔,所述旋转块的两侧上设置有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和旋转孔转动连接,当需要固定所述瓶子或者将所述瓶子拆卸下来时,将所述旋转块从所述容置位中旋出,当瓶子固定结束或者拆卸完成时,将所述旋转块旋入所述容置位中。

优选地,所述容置位的两侧上还分别设置有两个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分别位于以所述旋转孔为圆心的圆周轨迹的不同位置上,所述第一连接轴的两侧面上还设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与所述限位孔配合,以限制所述旋转块的转动范围。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块为弹性结构,所述第一连接块与所述限位孔弹性配合,转动所述旋转块,所述第一连接块从其一的所述限位孔旋转移动至另一所述限位孔。

优选地,所述容置位设置有限位孔的两个侧壁之间的侧壁上设置有抵触位,所述放置部还包括与旋转块连接的转动抵持部,所述转动抵持部设置在所述旋转块靠向主体的一侧,转动所述旋转块,所述转动抵持部接触所述抵触位限制所述旋转块的转动范围。

优选地,所述皮肤管理仪还包括动力装置、涡旋手具、输送管、进液管及多个放置部,所述放置部还可分别用于放置所述瓶子;

所述动力装置设置在所述主体内,所述涡旋手具和所述主体连接;

所述涡旋手具包括相对的两端,承装有排浊液和护理液的所述瓶子分别通过输送管和进液管和所述涡旋手具的一端连接,所述涡旋手具的另一端和人体皮肤接触,所述动力装置和所述输送管和所述进液管连通,在所述动力装置的作用下,所述涡旋手具对皮肤上的污渍进行吸附且通过输送管将所述排浊液瓶中的排浊液排放至皮肤上,所述进液管将所述护理液瓶中的护理液排放至皮肤上对皮肤进行护理。

优选地,所述皮肤管理仪还包括回收管,所述回收管的一端和涡旋手具的一端连接,所述回收管的另一端和所述废液瓶连接同时和所述动力装置连通,在动力装置的作用力下,所述回收管将作用于皮肤上的清洁液吸排至所述废液瓶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皮肤管理仪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放置部包括和主体转动连接旋转块,旋转块设置有容纳瓶子的瓶口的容腔,容腔的内壁设有卡槽,卡槽上设置有限位凸起,瓶子的瓶口处设置有卡位,当需要固定瓶子时,将瓶口置入所述容腔内且转动瓶子使得卡位和限位凸起卡接配合通过废液瓶瓶口的卡位和螺纹实现与第二放置部的可拆卸连接,方便拆卸,由于设置相卡接配合的卡位和限位凸起,则在使用过程中,可提高所述卡接固定时的手感,通过卡接配合,可获知所述瓶子是否与旋转块卡接牢固,避免由于固定不牢固而造成液体外溢。

2、卡位卡接固定于所述限位凸起的下凹结构,可进一步提高卡接配合的稳定性。

3、后续分段设置对应有益效果是提高卡接固定的稳定性和操作的便捷性。

4、所述容腔部分内壁上还设置第一螺纹,所述瓶口处部分外壁面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相匹配的第二螺纹,所述第一螺纹与所述第二螺纹配合,以使所述瓶口与所述旋转块的容腔螺纹配合连接,将卡接配合与螺纹配合相结合,可进一步提高连接的稳定性。

5、主体上设置有容置位,旋转块可容置在容置位中,容置位的两侧上设置有第三旋转孔,旋转块的两侧上设置有第一连接轴,第一连接轴和第三旋转孔转动连接,当需要固定所述瓶子或者将所述瓶子拆卸下来时,将所述旋转块从所述容置位中旋出,当瓶子固定结束或者拆卸完成时,将所述旋转块旋入所述容置位中,旋转块与旋转孔转动连接,方便用户转动废液瓶。

6、两个限位孔分别位于以旋转孔为圆心的圆周轨迹的不同位置上,两个限位孔限制第二放置部的转动范围,方便用户转动并取出废液瓶。

7、两个限位孔分别与第一连接块形成弹性配合,弹性配合限制第二放置部的转动范围,方便用户转动并取出废液瓶。

8、转动时,转动抵持部接触抵触位限制第二放置部的转动范围,方便用户转动并取出废液瓶。

9、通过涡旋手具与输送管、进液管以及回收管的连接,实现不同的功能,功能丰富。

10、回收管的一端和涡旋手具的一端连接,另一端和废液瓶连接同时和所述动力装置连通,在动力装置的作用力下,回收管将作用于皮肤上的清洁液吸排至所述废液瓶中,实现废液的回收以及皮肤上污渍的吸附,清洁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皮肤管理仪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皮肤管理仪的另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皮肤管理仪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皮肤管理仪的另一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皮肤管理仪的又一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皮肤管理仪的后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皮肤管理仪的第一放置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皮肤管理仪的固定块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皮肤管理仪的固定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皮肤管理仪的固定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皮肤管理仪的第二腔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中c处所示部分的立体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皮肤管理仪的护理液瓶、排浊液瓶、清洗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皮肤管理仪的另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4中d处所示部分的立体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皮肤管理仪的第二放置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皮肤管理仪的第二放置部的侧视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皮肤管理仪的废液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皮肤管理仪的卡位与限位凸起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皮肤管理仪的又一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本实用新型皮肤管理仪的涡旋手具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2是本实用新型皮肤管理仪的手具连接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3是本实用新型皮肤管理仪的又一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4是本实用新型皮肤管理仪的镜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5是本实用新型皮肤管理仪的镜子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6是本实用新型皮肤管理仪的镜子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皮肤管理仪;101、护理液瓶;1011、卡板;10112、防滑条纹;102、排浊液瓶;103、废液瓶;1031、卡位;104、套管;105、显示灯;106、镜子;1061、旋转轴;1062、led灯条;1063、灯开关;1064、第一连接件;1065、镜位凸起;1066、第一缺口;1067、抵接缺口;1068、镜面;1069、连接面;1070、第一壳体;1071、第二壳体;1072、光源模组;1073、光源组件;1074、内嵌孔;1075、镜位;107、清洗瓶;20、动力装置;30、第一放置部;301、固定块;3011、第一凸起;3012、第一槽位;3013、固定轴;3014、第一按压位;3015、抵持部;3016、第一孔;3017、第二缺口;302、滑动块;3021、凸棱;3022、容纳口;303、固定部;3031、第二孔;3032、第二凸起;40、第二放置部;401、第一连接轴;402、旋转块;403、容置位;4031、抵触位;404、容腔;405、卡槽;4051、限位凸起;40510、置入段;40520、连接段;40530、固定段;406、第一连接块;407、旋转孔;408、限位孔;409、检测管;410、排液管;411、转动抵持部;50、涡旋手具;501、第二磁性元件;502、涡旋头;503、握持部;504、连接部;505、触控部;506、手具连接件;5061、出液管;5062、进液孔;5063、螺纹孔;507、进液管;508、螺钉;60、输送管;70、进液管;80、回收管;90、主体;901、第一主体部;9011、第一转轴;9012、第一卡位;902、第二主体部;9021、第二转轴;9022、第二卡位;903、第一盖体;9031、第一固定部;9032、支撑板;9033、托板;9034、卡接槽;9035、限位块;9036、第一磁性元件;904、第二盖体;9041、窗口;905、第一腔体;9051、管道孔;9052、放置部;90521、放置件;906、第二腔体;907、手提部;908、顶面;9081、电源键;9082、第一按键;9083、第二按键;9084、第三按键;909、底面;9091、电源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皮肤管理仪10用于皮肤的清洁护理。

请一并结合参阅图3和图4,皮肤管理仪10包括主体90、动力装置20、至少两个第一放置部30和至少一个第二放置部40、涡旋手具50、输送管60、进液管70和回收管80。动力装置20设置在主体90内,第一放置部30和第二放置部40设置在主体90上,涡旋手具50通过输送管60、进液管70和回收管80和主体90连接。所述第一放置部30可分别用于放置排浊液瓶102和护理液瓶101。所述排浊液瓶102存储有排浊液,排浊液对皮肤具有清洁作用。护理液瓶101中存放有护理液,护理液对皮肤有修复护理的作用。

可选地,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还可以设置套管104将输送管60、进液管70和回收管80套接在其中,以方便对输送管60、进液管70和回收管80进行收纳。可选地,输送管60、进液管70和回收管80以及套管104均为软质的材料制成,四者具有较好的弯折性能。

所述涡旋手具50为手柄式结构,所述涡旋手具50包括相对的两端,涡旋手具50的两端是相互连通的。所述排浊液瓶102和护理液瓶101分别通过输送管60和进液管70和所述涡旋手具50的一端连接,所述涡旋手具50的另一端和人体皮肤接触,所述动力装置20和所述输送管60和所述进液管70连通,在所述动力装置20的作用下,所述涡旋手具50对皮肤上的污渍进行吸附且通过输送管60将所述排浊液瓶102中的排浊液排放至皮肤上对皮肤进行清洁,所述进液管70将所述护理液瓶101中的护理液排放至皮肤上对皮肤进行护理。

所述皮肤管理仪10还包括废液瓶103,废液瓶103可拆卸式连接在所述第二放置部40上,所述回收管80的一端和涡旋手具50的一端连接,另一端和所述废液瓶103连接同时和所述动力装置20连通,在动力装置20的作用力下,所述回收管80将作用于皮肤上的排浊液吸排至所述废液瓶103中。

可以理解,输送管60、进液管70和回收管80连接在涡旋手具50的同一侧。

所述主体9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主体部901和第二主体部902,与所述第一主体部901连接的第一盖体903,与所述第二主体部902连接的第二盖体904。需要说明的是,当使用者使用该皮肤管理仪10时,可以将第一主体部901正对使用者,方便使用者操作。所述第一主体部901和第一盖体903之间形成有容纳涡旋手具50的第一腔体905,当不使用所述涡旋手具50时,可以将所述涡旋手具50以及与连接的输送管60、进液管70和回收管80以及套管104收纳在第一腔体905中,需要使用时,打开第一盖体903即可。所述第二主体部902和所述第二盖体904之间形成有容纳第一放置部30、第二放置部40的第二腔体906,盖合所述第二盖体904时,所述排浊液瓶102、护理液瓶101和废液瓶103收纳在所述第二盖体904和第二主体部902之间,所述排浊液瓶102、护理液瓶101和废液瓶103可容置在所述第二腔体906中。

请继续参阅图3和图4,第一盖体903和所述第一主体部901转动连接,第二盖体904和第二主体部902转动连接。第一主体部901上设置有第一转轴9011,第二主体部902上设置有第二转轴9021,所述第一转轴9011、第二转轴9021用于与将第一盖体903和第二盖体904和主体90转动连接。主体90远离所述第一盖体903和第二盖体904与第一主体部901和第二主体部902的一侧还设置有第一卡位9012、第二卡位9022。通过第一卡位9012和第二卡接将第一盖体903和第二盖体904扣合固定在所述第一主体部901和第二主体部902上。第二盖体904上设置有窗口9041,所述窗口9041对应废液瓶区域以便于观察废液瓶中废液的提及大小。

当然,所述第一盖体903和所述第二盖体904也可以和所述第一主体部901或者第二主体部902可拆卸式连接。比如通过卡接扣合的方式。

请参阅图5,主体90外还设置有手提部907,所述手提部907与主体90的两个侧面转动连接。

所述主体90还包括相对设置的顶面908和底面909,所述顶面908上设置电源键9081、与所述动力装置20电性连接的第一按键9082和第二按键9083,所述电源键9081用于控制皮肤管理仪10的启动和关闭。按压所述第一按键9082时控制所述动力装置20产生负压使得所述涡旋手具50对皮肤的污渍进行吸附同时将所述排浊液通过输送管60输送至皮肤处,且通过回收管80将对皮肤进行清洁之后含有皮肤污渍的排浊液排放至废液瓶103中,按压所述第二按键9083时,通过所述进液管70向皮肤输送护理液,对清洁之后的皮肤护理。

在侧面靠近底面909的位置上设置有电源接口9091,同时在主体90内部还设置有蓄电池(图未示),蓄电池具有蓄电功能,使得所述皮肤管理仪10在不连接电源时也可以使用。方便用户随处进行皮肤护理。

请继续参阅图5,所述皮肤管理仪10还包括清洗瓶107,所述清洗瓶107中存放有机器清洗液,需要清洗机器时,将所有的所述第一放置部30上放置清洗瓶107,也即将排浊液瓶102和护理液瓶101同时拆卸下来,更换上清洗瓶107。所述主体90上还设置有第三按键9084,按下所述第三按键9084时,实现对所述皮肤管理仪的清洗,清洗皮肤管理仪10的废液同时被排放至废液瓶103中。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护理液瓶101、排浊液瓶102和清洗瓶107可以为橡胶材料制成的具有固定形状的瓶子,也可以是形状可变的塑胶材料制成的袋状结构,类似装果冻的袋子。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塑胶材料制成的袋装结构,方便用户携带。

请继续参阅图5,主体90上还设置有显示灯105,所述废液瓶103中设置有液位探测器(图未示),当所述液位探测器感测到所述废液瓶103中的废液时,所述显示灯105亮起同时发出声音提示用户及时对废液瓶103中的废液进行处理。

请参阅图6和图7,所述第一放置部30包括固定块301、滑动块302和固定部303,所述固定块301和固定部303弹性连接,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块301和所述固定部303采用弹簧连接,可选的,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连接也可以为弹片等其他弹性结构中的任一种。所述护理液瓶101、排浊液瓶102或清洗瓶107包括瓶体(未标注)与瓶口(未标注),所述瓶体用于装置液体,所述液体包括排浊液、护理液或者废液中的任一种,所述瓶体与瓶口连接,所述固定块301和所述滑动块302之间形成容纳所述护理液瓶101、排浊液瓶102或清洗瓶107的瓶口的空间,按压所述固定块301时,将所述护理液瓶101、排浊液瓶102或清洗瓶107的瓶口对准卡接于所述固定块301,松开所述固定块301时,所述护理液瓶101、排浊液瓶102或清洗瓶107固定于所述固定块301和滑动块302之间。

请参阅图8和图9,所述固定块301包括第一凸起3011、第一槽位3012和固定轴3013,所述第一槽位3012设置于所述固定块301的两侧且第一槽位3012贯穿固定块301形成滑动导轨,所述第一槽位3012的作用为:起到固定块301在固定部303上滑动时的导向作用;所述第一槽位3012上设置有第一凸起3011,第一凸起3011凸出于第一槽位3012与固定部303相对的端面,所述第一凸起3011用以限制所述固定块301在所述固定部303的滑动;所述固定轴3013与所述固定块301一体式连接且所述固定轴3013设置在所述固定块301的中心上,所述固定轴3013朝手提部907一侧凸出,固定轴3013凸于固定块301的端面,弹簧套接在固定轴3013的外边面,弹簧一端接触固定块301,弹簧另一端接触固定部303,采用固定轴3013与弹簧的设计目的在于为提供固定块301在固定部303上的弹性移动,可选的,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凸起3011、固定轴3013以及第一槽位3012也可以为其他弹性卡接结构中的一种。

请继续参阅图9,所述固定块301还进一步包括第一按压位3014和抵持部3015,第一按压位3014设置于固定块301与所述瓶体相对的边缘角上且第一按压位3014倾斜形成缺口,采用此第一按压位3014的设计方便用户使用手指操作固定块301的滑动。抵持部3015设置于固定块301朝瓶口一面的中心上,抵持部3015上设置有第一孔3016,所述第一孔3016贯穿固定块301,第一孔3016与固定轴3013同轴连接,所述护理液瓶以及排浊液瓶的瓶口上设置有瓶嘴,所述第一孔3016与瓶嘴连接,所述第一孔3016用于方便瓶体中液体的输送。可以是在固定轴3013内开设第一孔3016,或者第一孔3016形成在一管状的结构中,固定轴3013套接在该管状结构外侧,输送管60或进液管70与第一孔3016连接。抵持部3015边缘角上设置有与第一按压件倾斜方向相反的第二缺口3017,采用此设计目的在于当瓶体放置于第一放置部30时,具有一定的活动空间,更加方便瓶口移动至抵持部3015处。

请参阅图10,所述固定部303包括第二孔3031和第二凸起3032,所述第二孔3031设置在固定部303端面上且与固定轴3013在同一轴线上,所述第二孔3031孔径大于所述固定轴3013的外径,采用此设计方便固定轴3013在移动时可延伸至第二孔3031内,直至固定轴3013凸出于固定部303的端面;所述第二凸起3032设置在固定部303内壁的两侧且容纳在第一槽位3012内。

不使用时,所述第一凸起3011与所述第二凸起3032接触,此时所述弹簧处于松弛状态,当用户抬起固定块301时,第一凸起3011沿弹簧一侧方向移动,所述第一凸起3011与所述第二凸起3032分离;采用此设计能牢固地固定瓶体以及瓶口,防止瓶内液体泄漏。

请参阅图11和图12,所述滑动块302上设置有凸棱3021和容纳口3022,凸棱3021朝固定块301一侧方向凸出于滑动块302的端面,所述凸棱3021对称设置在容纳口3022的两侧,两条凸棱3021之间形成滑轨,可选的,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凸棱3021设置有两组,分别设置每一组包括凸起于滑动块302表面高度不相同的两条凸棱3021,两组凸棱3021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容纳口3022的两侧,所述靠近容纳口3022一侧的凸棱3021要低于所述远离容纳口3022一侧的凸棱3021,所述瓶口处设置有凹槽(未图示),所述靠近容纳口3023一侧的两条凸棱3021与所述瓶口上的凹槽形成配合,远离容纳口3023一侧的两条凸棱3021之间形成滑轨。所述容纳口3022用于容纳所述护理液瓶101、排浊液瓶102或清洗瓶107的瓶口。

请参阅图13,所述护理液瓶101、排浊液瓶102或清洗瓶107的瓶口上设置有卡板1011,瓶口贯穿于所述卡板1011,所述卡板1011和所滑轨滑动连接,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瓶口与所述卡板1011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卡板1011朝向所述固定块301(如图11所示)的一面上设置有防滑条纹10112,瓶嘴的外壁上设置有螺纹,所述瓶嘴上的螺纹用于与所述护理液瓶101、排浊液瓶102或清洗瓶107的瓶盖(未图示)螺纹配合连接;所述防滑条纹10112为多个朝瓶口方向且凸出于卡板1011端面的小凸块组成,可选的,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小凸块可设置为多个,所述防滑条纹10112供用户放置所述瓶口于所述滑动块302内,增大用户手指与卡板1011的接触摩擦并增加防滑效果,方便用户将护理液瓶101、排浊液瓶102或清洗瓶107放置在所述第一放置部30内。

请参阅图11、图12和图13,使用时,将所述护理液瓶101、排浊液瓶102或清洗瓶107的瓶盖与瓶口螺纹连接分离,将所述护理液瓶101、排浊液瓶102或清洗瓶107放置在所述第一放置部30内,将所述卡板1011对准所述滑动块302上的凸棱3021,将所述瓶口对准所述容纳口3022,用户使用手指触碰防滑条纹10112,卡板1011两侧与凸棱3021形成滑动连接,将卡板1011沿凸棱3021滑轨内移动,卡板1011两侧与凸棱3021抵接,此时瓶口抵触第一按压位3014;

在用户手指的作用力下,瓶口抵触第一按压位3014且朝容纳口3022内移动,固定块301朝手提部907一侧抬起,此时第一凸起3011与第二凸起3032分离,弹簧处于压缩状态;瓶口在容纳口3022内移动,当瓶口移动至第二缺口3017时,在第二缺口3017的倾斜角度和弹簧的压力下,瓶口移动至抵持部3015处,抵持部3015压紧瓶口且固定住瓶口不能移动,此时所述排浊液瓶102或清洗瓶107已固定放置在所述第一放置部30内,可选的,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用户可使用一只手操作卡板1011,另一只手接触第一按压位3014朝手提部907一侧施加作用力抬起固定块301;拆卸时,用户使用手指触碰第一按压位3014,手指作用力朝手提部907一侧抬起,此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固定块301朝手提部907一侧抬起,瓶口与抵持部3015分离,用户将另一只手的手指触碰防滑条纹10112,将所述瓶体从容纳口3022内分离,待所述护理液瓶101、排浊液瓶102或清洗瓶107的瓶体与第一放置部30完全分离后,取消第一按压位3014的作用力,此时弹簧恢复弹性,第一凸起3011移动至与第二凸起3032抵触。通过固定块301、滑动块302以及弹簧之间的配合,使得所述护理液瓶101、排浊液瓶102或清洗瓶107能方便、牢固地固定在第一放置部30内。

请参阅图14和图15及图16,所述第二放置部40包括和所述主体90连接的第一连接轴401和第一连接块406、与第一连接轴401转动连接的旋转块402以及转动抵持部411。旋转块402的两侧上都设置有第一连接轴401和第一连接块406,第一连接块406为具有形变性能的弹性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块406为锥形块状结构。所述主体90上设置有容置位403,所述容置位403用于容纳所述旋转块402,所述容置位403两侧上都设有一个旋转孔407和两个限位孔408,两个限位孔408分别位于以旋转孔407为圆心的圆周轨迹的不同位置上,所述旋转孔407与所述第一连接轴401转动连接,所述限位孔408为锥形孔,所述限位孔408与所述第一连接块406弹性配合。转动抵持部411位于第二放置部40相对于容置位403的一侧,所述容置位403的两侧之间设有抵触位4031,抵触位4031与转动抵持部411接触限制第二放置部40的转动范围。使用时,旋转孔407与第一连接轴401转动连接,第一连接块406与其一的限位孔408弹性连接且第一连接块406容纳在限位孔408内,在外界作用力下,第一连接轴401绕旋转孔407转动,第一连接块406与其一的限位孔408分离移动至另一限位孔408,此时第一连接块406与另一限位孔408弹性连接且第一连接块406容纳在另一限位孔408内,转动抵持部411接触抵触位4031,转动抵持部411和限位孔408起到第二放置部40转动时限位的作用,采用此设计能限制第二放置部40的转动范围。

请参阅图16和图17,所述旋转块402设置有容纳所述瓶口的容腔404,所述容腔404的内壁设有卡槽405,所述卡槽405上设置有限位凸起4051。所述皮肤管理仪10进一步包括排液管410与检测管409,排液管410与所述容腔404的壁面连接,排液管410一端穿过所述容腔404的壁面且外露,所述排液管410另一端与所述回收管80连接用于输送废液至废液瓶内。

结合图15中所示,卡槽405设置于所述旋转块402内壁的两侧,卡槽405上设置有限位凸起4051,所述检测管409与所述容腔404连接且凸出于容腔404的表面,所述检测管409伸入瓶内用于监测废液的含量变化,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检测管409为液位传感器,可选的,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管409可以为液位探测器等多种监测液位变化装置中的任一种。转动所述旋转块402时,所述旋转块402旋出所述容置位403或者收纳在容置位403中,其中所述排液管410和所述回收管80连通。

请参阅图18,所述废液瓶103的瓶口处设置有卡位1031,所述卡位1031和所述卡槽405上的限位凸起4051卡接固定,所述容纳废液瓶103瓶口的容腔部分内壁上还设置第一螺纹(未图示),所述瓶口处部分外壁面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相匹配的第二螺纹(未图示)。

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容腔内设有所述第一螺纹与所述第二螺纹配合,以使所述瓶口与所述旋转块402的容腔螺纹配合连接。当需要将废液瓶103固定在第二放置部40上时,将所述旋转块402旋出容置位403,将瓶口伸入所述容腔404,所述卡位1031伸入所述卡槽405内,然后转动所述废液瓶103的瓶体,使得所述卡位1031与卡槽405上的限位凸起4051卡接配合,使得瓶口与所述旋转块402内壁的第一螺纹配合,然后再推动旋转块402,使得旋转块402容置在容置位403中,即可实现废液瓶103与第二放置部40固定连接。采用螺纹结构与卡接结构能让废液瓶103灵活稳固地固定在第二放置部40上,且在置入完全后可有效防止废液溢出。

请参阅图19,所述限位凸起4051具有中心下凹部的凹型结构,当所述卡位1031和所述限位凸起4051卡接配合时,所述卡位1031卡接固定于所述限位凸起4051的下凹部,所述卡槽405包括贯通设置的置入段40510、连接段40520及固定段40530,所述限位凸起4051设于所述固定段40530上,所述连接段40520设于所述置入段40510与所述固定段40530之间,所述连接段40520相对于固定段40530倾斜设置以连接所述置入段40510与所述固定段40530;卡接配合过程中,所述卡位1031由所述置入段40510进入后,经过所述连接段40520移动至所述固定段40530,以使所述卡位1031与所述限位凸起4051卡接配合。

请参阅图20,所述第一盖体903上设置有与所述涡旋手具50可拆卸式连接的第一固定部9031。

所述第一固定部9031包括支撑板9032、与支撑板9032连接的托板9033,所述托板9033上设置有供涡旋手具50卡接的卡接槽9034,所述输送管60、进液管70和回收管80可缠绕在所述支撑板9032外表面,方便将输送管60、进液管70和回收管80收纳在第一腔体中,可选的,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套管104套接输送管60、进液管70以及回收管80,所述套管104缠绕收纳在所述支撑板9032外表面。

所述卡接槽9034沿着所述托板9033远离所述支撑板9032的表面凹陷形成,所述托板9033上还设置有限位块9035,所述限位块9035设置在所述卡接槽9034侧边上,所述限位块9035提供当涡旋手具50放置在卡接槽9034时的指示性作用,同时,当第一盖体903与第一主体部901连接时,所述限位块9035限制涡旋手具50的移动,防止涡旋手具50由于重力作用而脱落,盖合所述第一盖体903时,所述涡旋手具50收纳在所述主体90和所述第一盖体903之间。

所述第一固定部9031包括第一磁性元件9036,所述涡旋手具50包括第二磁性元件501,所述第二磁性元件501位于涡旋手具50的两侧,所述涡旋手具50通过所述第二磁性元件501和所述第一磁性元件9036磁性连接。可选的,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固定部9031整个为金属或磁石组成的磁性结构,所述第二磁性元件501与所述第一固定部9031磁性连接,可选的,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固定部9031与所述涡旋手具的握持部503中任一个上设置有磁性元件,另一个设置为金属外壳或设有另一磁性元件,以使所述握持部503磁性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部9031之上。其中,所述金属外壳包括铜金属外壳、铁金属外壳、合金金属外壳等。

请继续参阅图20,所述涡旋手具50包括涡旋头502、握持部503和连接部504,所述涡旋头502与所述连接部504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部504远离涡旋头502的另一端设置有开口,所述输送管60、进液管70和回收管80穿过所述开口与所述涡旋头502连接,所述第二磁性元件501设置在所述握持部503上。

请继续参阅图20,所述握持部503上设置有触控部505,所述主体90内部设置有微电流发生器(未图示),握持所述触控部505时,触控所述微电流发生器发出微电流,经所述涡旋头502作用于人体皮肤,使得护理液更好的作用与人体的皮肤。

所述涡旋头502可设置为多个,每个涡旋头502的型号不相同,可具体包括对人的鼻子进行清洁的t区清洁涡旋头、对人脸进行清洁的脸部涡旋头、对机器进行清洗时的清洗涡旋头以及护理涡旋头。根据护理皮肤的需求选择对应的涡旋头502和所述连接部504连接。

请参阅图21,所述涡旋手具50还设置有手具连接件506、螺钉508、进液管507,所述手具连接件506与所述握持部503通过螺钉508连接,所述手具连接件506外边缘上设置有螺纹,涡旋头502内壁上设置有对应的螺纹,手具连接件506与涡旋头502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进液管507与所述握持部503固定连接,进液管507用于容纳所述回收管80,回收管80将作用于皮肤上的清洁液吸排至所述废液瓶103中。在本实用新型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手具连接件506与涡旋头502之间还可卡接连接、磁吸连接、粘合连接等方式实现可拆卸连接。

请参阅图22,所述手具连接件506包括出液管5061、进液孔5062和螺纹孔5063,出液管5061用于容纳输送管60和进液管70,所述进液孔5062与所述进液管507同轴连接,进液孔5062套接进液管507;所述螺纹孔5063与所述螺钉508连接。

请参阅图23,所述具有led镜面的皮肤管理仪10还设置有镜子106,所述镜子106和主体90转动连接且容置在所述第一腔体905中。

请参阅图23,所述镜子106上设置有led灯条1062,所述led灯条1062设置在所述镜子106的下方,所述主体90上设置有灯开关1063,通过所述灯开关1063控制所述led灯条1062的亮灭,可选的,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灯开关1063可以为按键开关、触控开关、声控开关或光控开关中的任一种。镜面1068可供用户使用皮肤管理仪时了解面部情况,led灯条1062可提供明亮的使用环境,当用户使用皮肤管理仪时,可以边观察用户面部情况,边进行皮肤护理,提高消费者的使用体验。

请继续参阅图23,所述第一腔体905上还设置有管道孔9051,所述管道孔9051用以容纳输送管60、进液管70和回收管80,可选地,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设置套管104套接收纳输送管60、进液管70和回收管80,所述套管104与管道孔9051连接。

所述第一腔体905上还设置有第三放置部9052,所述第三放置部9052设置于所述镜子106的下方,所述第三放置部9052上设置有多个放置件90521,所述多个放置件90521用于收纳多个所述涡旋头502。采用此结构能方便用户根据使用情况更换涡旋头502,方便快捷。

请结合图24与图25,所述镜子106包括镜面1068和与镜面相对的连接面1069,所述连接面1069上设置有旋转轴1061,所述旋转轴1061凸出于所述连接面1069的表面,所述旋转轴1061和所述主体90转动连接,所述主体90面向连接面1069的表面上设置有供所述旋转轴1061转动连接的第一连接件1064,所述第一连接件1064凸出于所述主体90表面,所述第一连接件1064上设置有开口、槽位或者孔位供所述旋转轴1061转动连接,所述旋转轴1061为两个且设置在镜子106的两端,所述旋转轴1061的一端和所述连接面1069固定连接,另一端悬空,采用此结构可便于镜子106与主体90的拆卸。

请结合图24以及图25,所述镜子106相对所述主体90的连接面1069上凹陷设置有第一缺口1066,所述主体90面向所述镜子106的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缺口1066对应的镜位凸起1065,当所述镜子处于收纳状态时,所述镜位凸起1065抵接在所述第一缺口1066处,所述镜面1068相对于所述主体90倾斜,所述镜子106与所述第一腔体905相对的一面之间的倾斜角度为5°-30°,采用此结构方便用户照镜子。

所述连接面1069靠近旋转轴1061的位置处还开设有抵接缺口1067,当所述旋转轴1061和所述第一连接件1064转动连接时,所述第一连接件1064部分容纳在所述抵接缺口1067中。

请参阅图23、图24以及图25,所述镜子106还包括第一壳体1070、第二壳体1071以及光源模组1072,第一壳体1070与第二壳体1071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壳体1071为面向用于的一侧,所述第一壳体1070与所述第二壳体1071连接形成容纳光源模组1072以及led灯条1062的空间,所述第二壳体1071上设有与所述镜面1068可拆卸连接的镜位1075,所述镜面1068外嵌至镜位1075,所述镜位1075的边缘处设置有一内嵌孔1074,led灯条1062内嵌连接至内嵌孔1074,可选的,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led灯条1062与所述内嵌孔1074转动连接;

光源模组1072与第二壳体1071可拆卸连接且光源模组1072与led灯条1062贴合,光源模组1072朝led灯条1062一侧上设置有多个光源组件1073,所述光源组件1073为所述led灯条提供光源,可选的,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光源模组1072包括红光与蓝光等多种不同颜色的光波,通过按压上述灯开关1063的次数来产生不同颜色光波的变化以及所述光源组件1073输出功率大小,以实现led灯条1062发出不同颜色的光,不同颜色的光波可以实现不同肤质的美容护肤功能,实用性高,护肤效果好,功能丰富;

可选的,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光源组件1073发出柔和的光源通过led灯条1062照射出来,所述柔和的光源不伤害人体眼睛且带有一定温和的热量,该热量散发至人体皮肤上与精华液或者护理液结合促进美容护肤效果,可根据使用环境的光照需求以及皮肤的肤质,通过按压上述灯开关1063的次数来控制不同的led灯条1062的灯光亮度以及温度,优化美容护肤功能,补光效果好。

请参阅图26,用户在使用皮肤管理仪时,在同一平面上,用户的人脸高于所述镜子106,通过led灯条1062设置在镜面1068的下方,实现旋转镜子106面向用户脸部时,光源从下至上发散,此时光源与镜面1068相对应照射在用户的脸部,通过调节镜子106的旋转角度改变光源照射区域,避免光源设置在上方直接照射至人体眼睛,方便用户照射镜面1068,也节省了四周设置光源的成本。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皮肤管理仪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放置部包括和主体转动连接旋转块,旋转块设置有容纳瓶子的瓶口的容腔,容腔的内壁设有卡槽,卡槽上设置有限位凸起,瓶子的瓶口处设置有卡位,当需要固定瓶子时,将瓶口置入所述容腔内且转动瓶子使得卡位和限位凸起卡接配合通过废液瓶瓶口的卡位和螺纹实现与第二放置部的可拆卸连接,方便拆卸,由于设置相卡接配合的卡位和限位凸起,则在使用过程中,可提高所述卡接固定时的手感,通过卡接配合,可获知所述瓶子是否与旋转块卡接牢固,避免由于固定不牢固而造成液体外溢。

2、卡位卡接固定于所述限位凸起的下凹结构,可进一步提高卡接配合的稳定性。

3、后续分段设置对应有益效果是提高卡接固定的稳定性和操作的便捷性。

4、所述容腔部分内壁上还设置第一螺纹,所述瓶口处部分外壁面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相匹配的第二螺纹,所述第一螺纹与所述第二螺纹配合,以使所述瓶口与所述旋转块的容腔螺纹配合连接,将卡接配合与螺纹配合相结合,可进一步提高连接的稳定性。

5、主体上设置有容置位,旋转块可容置在容置位中,容置位的两侧上设置有第三旋转孔,旋转块的两侧上设置有第一连接轴,第一连接轴和第三旋转孔转动连接,当需要固定所述瓶子或者将所述瓶子拆卸下来时,将所述旋转块从所述容置位中旋出,当瓶子固定结束或者拆卸完成时,将所述旋转块旋入所述容置位中,旋转块与旋转孔转动连接,方便用户转动废液瓶。

6、两个限位孔分别位于以旋转孔为圆心的圆周轨迹的不同位置上,两个限位孔限制第二放置部的转动范围,方便用户转动并取出废液瓶。

7、两个限位孔分别与第一连接块形成弹性配合,弹性配合限制第二放置部的转动范围,方便用户转动并取出废液瓶。

8、转动时,转动抵持部接触抵触位限制第二放置部的转动范围,方便用户转动并取出废液瓶。

9、通过涡旋手具与输送管、进液管以及回收管的连接,实现不同的功能,功能丰富。

10、回收管的一端和涡旋手具的一端连接,另一端和废液瓶连接同时和所述动力装置连通,在动力装置的作用力下,回收管将作用于皮肤上的清洁液吸排至所述废液瓶中,实现废液的回收以及皮肤上污渍的吸附,清洁效果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实用新型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