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急诊内科专用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急诊内科是用于对休克、脏器功能衰竭、临床常见的脑病与危象、急性中毒、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失调,内科是对各疾病急诊的病因与发病机制、诊断与治疗措施的部门,目前,很对病人患有气胸,气胸是气体进入胸膜腔,造成积气状态,称为气胸,可以自发地发生,也可由于疾病、外伤、手术或诊断及治疗性操作不当等引起,对于气胸需要用到引流瓶和引流管,但是,这些器械都不便于移动,在患者走动过程中,由于身体抖动导致引流管脱落,造成患者进行二次手术,加重了患者的疼痛,甚至存在安全隐患,在对员引流液体进行收集时,如果直接用手接触到引流液体会造成污染,同时会造成医生的误诊,现有的设备在引流时也不能准确的控制引流的快慢和数值,因此对现有的设备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急诊内科专用引流装置,具有能精准控制引流速度和数值,不直接接触引流液,方便操作和移动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急诊内科专用引流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孔板和固定板,所述孔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自吸泵,所述自吸泵上设置有引流管,所述固定板内开设有第二腔室,所述第二腔室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推杆,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与第二腔室的内壁搭接,所述移动板内镶嵌有针头,所述针头与引流管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凹块,且凹块内部与第二腔室相连通,所述箱体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推杆,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引流瓶,所述引流瓶的上端与凹块卡接,所述箱体内固定连接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上固定连接有回力弹簧,所述回力弹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滚筒,所述滚筒的表面套接有引流管。
优选的,所述引流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口,所述箱体上开设有凹槽和卡槽,所述连接口卡接在凹槽内。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底端开设有通孔,所述箱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滚轮,所述引流管内设置有流量计。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合页,且箱体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箱门,所述箱门上固定连接有把手和卡块,所述卡块与卡槽卡接。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显示屏和设定开关,所述显示屏和设定开关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有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通过导线与流量计、自吸泵、第一电动推杆和第二电动推杆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第一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内固定连接有伸缩组件,所述伸缩组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侧面与引流瓶搭接。
优选的,所述伸缩组件包括弹簧和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一端与第一腔室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与限位板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表面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第一腔室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限位板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自吸泵和流量计能通过设定开关经微处理器对自吸泵的速度和流量计的数值进行设定,能使引流的数值更加准确,方便医用人员的操作和对设备的使用,设置第一电动推杆能通过支撑板使引流瓶进行上下移动,便于使引流瓶与凹块的对接,设置限位板在伸缩组件的配合下能使引流瓶的位置进行固定,使引流瓶与凹块的对接更加精准,设置第二电动推杆能使针头插入到引流瓶内使引流液进入引流瓶内,达到人员不接触针头防止对引流液的污然,也便于使用不同的引流瓶对引流液进行引流,通过设置滚筒和固定轴在回力弹簧的配合下能将引流管进行缠绕方便使用之后收回到箱体内,通过各结构之间的相会配合使的整体引流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流程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伸缩组件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孔板;3、自吸泵;4、引流管;5、固定板;6、引流瓶;7、限位板;8、支撑板;9、伸缩组件;91、弹簧;92、伸缩杆;10、第一腔室;11、第一电动推杆;12、通孔;13、固定轴;14、滚筒;15、针头;16、移动板;17、第二电动推杆;18、第二腔室;19、凹块;20、回力弹簧;21、显示屏;22、设定开关;23、流量计;24、微处理器;25、滚轮;26、凹槽;27、连接口;28、卡槽;29、卡块;30、箱门;31、把手;32、合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急诊内科专用引流装置,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孔板2和固定板5,所述孔板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自吸泵3,所述自吸泵3上设置有引流管4,通过设置自吸泵3和流量计23能通过设定开关22经微处理器24对自吸泵3的速度和流量计23的数值进行设定,能使引流的数值更加准确,方便医用人员的操作和对设备的使用,所述固定板5内开设有第二腔室18,所述第二腔室18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推杆17,所述第二电动推杆17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板16,所述移动板16与第二腔室18的内壁搭接,所述移动板16内镶嵌有针头15,设置第二电动推杆17能使针头15插入到引流瓶6内使引流液进入引流瓶6内,达到人员不接触针头15防止对引流液的污然,也便于使用不同的引流瓶6对引流液进行引流,所述针头15与引流管4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凹块19,且凹块19内部与第二腔室18相连通,所述箱体1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推杆11,设置第一电动推杆11能通过支撑板8使引流瓶6进行上下移动,便于使引流瓶6与凹块19的对接,所述第一电动推杆1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8,所述支撑板8上设置有引流瓶6,所述引流瓶6的上端与凹块19卡接,所述箱体1内固定连接有固定轴13,所述固定轴13上固定连接有回力弹簧20,所述回力弹簧20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滚筒14,通过设置滚筒14和固定轴13在回力弹簧20的配合下能将引流管4进行缠绕方便使用之后收回到箱体1内,所述滚筒14的表面套接有引流管4。
具体的,所述引流管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口27,所述箱体1上开设有凹槽26和卡槽28,所述连接口27卡接在凹槽26内。
具体的,所述箱体1的底端开设有通孔12,所述箱体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滚轮25,所述引流管4内设置有流量计23。
具体的,所述箱体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合页32,且箱体1通过合页32活动连接有箱门30,所述箱门30上固定连接有把手31和卡块29,所述卡块29与卡槽28卡接。
具体的,所述箱体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显示屏21和设定开关22,所述显示屏21和设定开关22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有微处理器24,所述微处理器24通过导线与流量计23、自吸泵3、第一电动推杆11和第二电动推杆17电性连接。
具体的,所述支撑板8上开设有第一腔室10,所述第一腔室10内固定连接有伸缩组件9,所述伸缩组件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7,设置限位板7在伸缩组件9的配合下能使引流瓶6的位置进行固定,使引流瓶6与凹块19的对接更加精准,所述限位板7的侧面与引流瓶6搭接。
具体的,所述伸缩组件9包括弹簧91和伸缩杆92,所述伸缩杆92的一端与第一腔室10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92的另一端与限位板7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92表面套接有弹簧91,所述弹簧91的一端与第一腔室10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弹簧91的另一端与限位板7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拉动把手31使箱门30在合页32的配合下进行打开,通过拉动限位板7将引流瓶6放到支撑板8上,限位板7将会通过伸缩组件9对引流瓶6的位置进行固定,再通过设定开关22启动第一电动推杆11进行工作,第一电动推杆11伸长推动支撑板8和引流瓶6向上移动,使引流瓶6与凹块19进行卡接,再通过启动第二电动推杆17,第二电动推杆17推动移动板16向下移动,将针头15插入到引流瓶6内,医用人员通过拉动引流管4使连接口27与外部针头15进行对接并与患者进行连接,之后再通过设定开关22通过微处理器24设置流量计23的数值和自吸泵3的速度,设置完成之后启动自吸泵3进行引流,引流时的自吸泵3参数和流量计23数值通过显示屏21进行显示,等待引流结束取出引流瓶6。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