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引器连接管吸痰端放置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03213发布日期:2020-06-30 20:06阅读:596来源:国知局
一种吸引器连接管吸痰端放置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吸引器连接管吸痰端放置器。



背景技术:

痰是一种由许多成分组成的物质。它的高液体含量是上皮对离子和水转运的结果,而它的大分子主要来源于血液的漏出或局部分泌细胞的产物。当呼吸道发生炎症病变时,呼吸道液体的成分就会发生改变,形成痰液。痰液中包含粘液、异物、病原微生物,各种炎症细胞及坏死脱落的粘膜上皮细胞等成分。当人们身体机能较为正常时可以自行将痰液咳出。但对于一些身体机能刷衰弱的老年人和重症患者来说,痰液淤塞在喉部无法自行清除,有堵塞气管造成窒息的危险。

临床上对于这些喉部有大量浓痰却无法自行排出的病人,需要用连接管帮助病人进行排痰。连接管为了方便操作设计的比较长,而目前没有专门针对连接管的放置装置。在连接管使用完毕后,很多医护人员会随手将连接管放置在吸引器旁边,连接管表面、内部残留的痰液容易污染病房环境,且末端没地方放,容易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引器连接管吸痰端放置器,其具有妥善收纳使用的连接管且便于使用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吸引器连接管吸痰端放置器,包括主体筒,所述主体筒的上端螺纹连接有封盖,所述主体筒的下端螺纹连接有储液盒,所述主体筒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阻隔片,所述阻隔片的上表面开设有连通口,所述连通口的内壁贯穿并延伸至阻隔片下表面。

所述主体筒的内壁开设有第一放置口,多个所述第一放置口的内壁均螺纹连接有第一功能杆,所述第一功能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夹片,所述第一功能杆的表面通过扭力弹簧铰接有第二夹片,所述第一夹片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二夹片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夹片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拨动块。

所述第一功能杆的表面开设有第二放置口,所述第二放置口的内壁螺纹连接有第二功能杆,所述第二功能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夹片,所述第二功能杆的表面通过扭力弹簧铰接有第四夹片,所述第四夹片与第三夹片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防滑条,所述第四夹片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按动条。

进一步地,所述封盖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提手,所述主体筒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挂钩,可以方便整个装置的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阻隔片的表面呈喇叭形状,所述阻隔片的制作材料包括聚丙烯,可以避免痰液反涌。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上表面与第二固定块下表面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和多个防滑条的制作材料均包括天然橡胶,具有防滑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储液盒的内部开设有平衡槽,多个所述平衡槽的内壁均贯穿并延伸至储液盒表面,所述平衡槽的内壁滑动插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平衡条,所述平衡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限位块,对应的两个所述限位块表面均与平衡条表面滑动连接,可以增加整个装置的平衡能力。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筒的内部设置有加固层,所述加固层的制作材料包铝合金,可以加强主体筒的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筒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抗菌层,所述第一抗菌层的制作材料包括脱乙酰甲壳素,所述主体筒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抗菌层,所述第二抗菌层的制作材料包括银离子,具有想好的抗菌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主体筒,主体筒的内壁开设有第一放置口,从而使本装置具有妥善收纳使用后的连接管并避免污染外界环境的特点,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排痰作业结束后,连接管吸痰端是和吸痰管连接,取下吸痰管,打开封盖,旋下其中一个第二功能杆,手握第二功能杆,拇指按下按动条使第三夹片和第四夹片之间空隙增大,将折叠后的连接管横放在第三夹片和第四夹片之间,松开按动条,扭力弹簧使第三夹片和第四夹片夹紧折叠后的连接管,多个防滑条避免连接管打滑,再一手持连接管两端,另一手握住对应的第一功能杆,向上拨动拨动块使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分开,将连接管的两端分别放置在四个限位槽形成的两个条形空隙中,松开拨动块,扭力弹簧使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闭合,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将连接管的两端牢牢夹在多个限位槽的内壁,再将折叠后的连接管、第二功能杆、第三夹片、第四夹片、按动条和多个防滑条放置在主体筒内部,此时连接管折叠后大部分落在阻隔片上表面,两端固定在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之间不会随意移动,连接管表面的痰液滴下通过连通口落入储液盒中,由于阻隔片的表面呈喇叭形状,一般的晃动不会使储液盒中的痰液反涌回主体筒,旋上封盖,等所有工作结束后统一进行清洗、消毒,从而使本装置具有妥善收纳使用后的连接管并避免污染外界环境的特点。

2、通过设置主体筒,主体筒的上端螺纹连接有封盖,从而使本装置具有方便使用的特点,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过设置多组第一功能杆、第一夹片、第二夹片、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拨动块、第二功能杆、第三夹片、第四夹片、防滑条和按动条可同时收纳多条连接管,盖好封盖手握提手即可携带,使用时可以通过挂钩将本装置挂在病床保护栏上便于操作,如果需要放置在地面上,可以抽出多个平衡条增加整个装置的平衡能力,使本装置更稳定的放置在地面上,从而使本装置具有方便使用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区域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储液盒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主体筒结构剖视图。

图中:1、主体筒;2、封盖;3、储液盒;4、阻隔片;5、第一功能杆;6、第一夹片;7、第二夹片;8、第一固定块;9、第二固定块;10、拨动块;11、第二功能杆;12、第三夹片;13、第四夹片;14、防滑条;15、按动条;16、提手;17、挂钩;18、滑块;19、平衡条;20、限位块;21、加固层;22、第一抗菌层;23、第二抗菌层。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吸引器连接管吸痰端放置器,如图1-4所示,包括主体筒1,主体筒1的内部设置有加固层21,加固层21的制作材料包铝合金;主体筒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抗菌层22,第一抗菌层22的制作材料包括脱乙酰甲壳素,主体筒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抗菌层23,第二抗菌层23的制作材料包括银离子;主体筒1的上端螺纹连接有封盖2,封盖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提手16,主体筒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挂钩17;主体筒1的下端螺纹连接有储液盒3,储液盒3的内部开设有平衡槽,多个平衡槽的内壁均贯穿并延伸至储液盒3表面,平衡槽的内壁滑动插接有滑块18,滑块1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平衡条19,平衡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限位块20,对应的两个限位块20表面均与平衡条19表面滑动连接;主体筒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阻隔片4,阻隔片4的表面呈喇叭形状,阻隔片4的制作材料包括聚丙烯;阻隔片4的上表面开设有连通口,连通口的内壁贯穿并延伸至阻隔片4下表面;

如图2所示,主体筒1的内壁开设有第一放置口,多个第一放置口的内壁均螺纹连接有第一功能杆5,第一功能杆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夹片6,第一功能杆5的表面通过扭力弹簧铰接有第二夹片7,第一夹片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8,第二夹片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9,第二夹片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拨动块10;

如图2所示,第一功能杆5的表面开设有第二放置口,第二放置口的内壁螺纹连接有第二功能杆11,第二功能杆1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夹片12,第二功能杆11的表面通过扭力弹簧铰接有第四夹片13,第四夹片13与第三夹片12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防滑条14,第四夹片1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按动条15;第一固定块8的上表面与第二固定块9下表面均开设有限位槽,第一固定块8、第二固定块9和多个防滑条14的制作材料均包括天然橡胶;

通过设置主体筒1,主体筒1的内壁开设有第一放置口,从而使本装置具有妥善收纳使用后的连接管并避免污染外界环境的特点,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排痰作业结束后,连接管是和吸痰连接,取下吸痰管,打开封盖2,旋下其中一个第二功能杆11,手握第二功能杆11,拇指按下按动条15使第三夹片12和第四夹片13之间空隙增大,将折叠后的连接管横放在第三夹片12和第四夹片13之间,松开按动条15,扭力弹簧使第三夹片12和第四夹片13夹紧折叠后的连接管,多个防滑条14避免连接管打滑,再一手持连接管两端,另一手握住对应的第一功能杆5,向上拨动拨动块10使第一夹片6和第二夹片7分开,将连接管的两端分别放置在四个限位槽形成的两个条形空隙中,松开拨动块10,扭力弹簧使第一夹片6和第二夹片7闭合,第一固定块8和第二固定块9将连接管的两端牢牢夹在多个限位槽的内壁,再将折叠后的连接管、第二功能杆11、第三夹片12、第四夹片13、按动条15和多个防滑条14放置在主体筒1内部,此时连接管折叠后大部分落在阻隔片4上表面,两端固定在第一固定块8和第二固定块9之间不会随意移动,连接管表面的痰液滴下通过连通口落入储液盒3中,由于阻隔片4的表面呈喇叭形状,一般的晃动不会使储液盒3中的痰液反涌回主体筒1,旋上封盖2,等所有工作结束后统一进行清洗、消毒,从而使本装置具有妥善收纳使用后的连接管并避免污染外界环境的特点;

通过设置主体筒1,主体筒1的上端螺纹连接有封盖2,从而使本装置具有方便使用的特点,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过设置多组第一功能杆5、第一夹片6、第二夹片7、第一固定块8、第二固定块9、拨动块10、第二功能杆11、第三夹片12、第四夹片13、防滑条14和按动条15可同时收纳多条连接管,盖好封盖2手握提手16即可携带,使用时可以通过挂钩17将本装置挂在病床保护栏上便于操作,如果需要放置在地面上,可以抽出多个平衡条19增加整个装置的平衡能力,使本装置更稳定的放置在地面上,从而使本装置具有方便使用的特点。

另外,如图1所示,可在封盖2上开设穿孔,可方便连接末端与整个放置器进行连通,方便后期操作。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