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术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21689发布日期:2020-07-17 15:55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术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术床。



背景技术: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可做手术的病例也越来越多,很多手术难度大、时间长,做手术时患者一直处于麻醉没有知觉的状态,长时间保持一种躺卧的姿势,极易出现受压部位缺血、压疮,甚至坏死的情况,目前解决的办法主要是经过医护人员,定时改变患者体位,但这种方法效果欠佳,不但增加了医疗人员的工作难度,影响手术进度,而且容易造成术区污染、伤口感染等严重的后果。并且手术完成后将病人从手术床上转移至搬运车时,仍需人力辅助将病人从手术床上搬移至搬运车上,在转移过程中病人仍存在体位移动,这种方式不仅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容易对受伤的病人造成痛苦甚至导致病情加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手术床,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手术床,包括床体以及设置在床体上并与床体滑动连接的滑移平台,床体两侧并位于滑移平台底侧设有与滑移平台连接的滑轮,床体外侧设有与滑轮连接的驱动电机,滑移平台包括设置在两组滑轮上的第一平台以及设置在第一平台上并与第一平台铰接的第二平台,第二平台上设有充气垫。

本实用新型中医护人员在患者进行手术之前,向充气垫内充入温度为37至41℃的加热空气,使患者在围术期的更温暖和舒适。当患者躺在已充气的充气垫上并完成手术后,医护人员启动驱动电机并带动滑轮旋转,滑轮在旋转过程中驱动滑移平台以及滑移平台上的患者移动到转移车上方,然后将第二平台从第一平台上抬起,使第二平台呈倾斜状,便于医护人员将充气垫以及患者从第二平台滑移到转移车上,而并非直接抬起搬运。

作为优选,床体下端并位于第一平台与第二平台的铰接侧设有升顶气缸,第一平台底侧设有容置槽,升顶气缸的输出端垂直朝向第二平台并设置在容置槽内。

本实用新型中当滑移平台以及滑移平台上的患者移动到转移车上方后,医护人员驱动升顶气缸的输出端向上伸出,升顶气缸的输出端逐渐穿过容置槽并与第二平台接触,然后顶起第二平台使第二平台呈倾斜状,替代了医护人员人工抬起第二平台,进一步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作为优选,滑轮外侧套设有齿轮、第一平台底侧并位于齿轮上方设有与齿轮对应的齿条。

本实用新型通过套设早滑轮外侧的齿轮与设置在第一平台上的齿条配合,能够提供较大的传递动力并且工作平稳、可靠性高,提高了第一平台的传递重量,使滑移平台能够转移重量较重的病人。

作为优选,充气垫上设有多组贯穿充气垫的排液孔。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充气垫上并贯穿充气垫的排液孔,利于手术过程中消毒液和冲洗液渗漏,避免患者受到潮湿影响。

作为优选,排液孔均匀分布在充气垫上。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排液孔均匀分布在充气垫上,提高了充气垫上消毒液和冲洗液渗漏效率以及渗漏面积。

作为优选,床体上设有与驱动电机连接的控制按钮。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床体上并与驱动电机连接的控制按钮,便于医护人员对驱动电机以及滑轮进行控制。

作为优选,第一平台两侧并位于第一平台与床体之间设有滑轨,床体内侧设有与滑轨对应的滑槽。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第一平台上的滑轨与设置在床体上的滑槽配合,对第一平台的滑动方向进行定位,提高了第一平台的滑动稳定性。

作为优选,滑槽内设有止动块。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滑槽内的止动块,用于第一平台的最终滑动距离、避免第一平台出现滑动距离超出规定范围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患者进行手术之前向充气垫内充入温度为37至41℃的加热空气,使患者在围术期的更温暖和舒适,减少患者术中低体温带来的不适感,同时充气垫可以减轻手术过程中体位固定不动时局部长时间受压带来的不适和组织受压带来的安全风险。并且当患者躺在已充气的充气垫上并完成手术后,医护人员启动驱动电机并带动滑轮旋转将滑移平台上的患者移动到转移车上方,然后将第二平台从第一平台上抬起使第二平台呈倾斜状,便于医护人员将充气垫以及患者从第二平台滑移到转移车上,而并非直接抬起搬运,降低了医护人员内的劳动强度,减少肥胖患者搬运时的困难,同时避免对受伤的病人造成痛苦甚至病情加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沿a-a方向剖切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沿b-b方向剖切的剖视图;

图4为图1中沿c-c方向剖切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

参见图1到图4,本实用新型包括床体1以及设置在床体1上并与床体1滑动连接的滑移平台2,滑移平台2用于辅助医护人员将床体1上的病人搬运到转移车上。床体1两侧并位于滑移平台2底侧设有与滑移平台2连接的滑轮3,床体1外侧设有与滑轮3连接并用于驱动滑轮3旋转的驱动电机4。床体1上设有与驱动电机4连接的控制按钮4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床体1上并与驱动电机4连接的控制按钮41,便于医护人员对驱动电机4以及滑轮3进行控制。当医护人员启动驱动电机4时,驱动电机4驱动滑轮3旋转并使滑移平台2沿着床体1滑动,由此将病人从床体1上移动转移车上方。

进一步参见图1到图2,滑移平台2包括设置在两组滑轮3上并与滑轮3连接的第一平台21以及设置在第一平台21上并与第一平台21铰接的第二平台22,第一平台21两侧并位于第一平台21与床体1之间设有滑轨8,床体1内侧设有与滑轨8对应的滑槽81,通过设置在第一平台21上的滑轨8与设置在床体1上的滑槽81配合,对第一平台21的滑动方向进行定位,提高了第一平台21的滑动稳定性。滑槽81内设有止动块9,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滑槽81内的止动块9,用于第一平台21的最终滑动距离、避免第一平台21出现滑动距离超出规定范围的情况。

进一步参见图1到图2医护人员启动驱动电机4并带动滑轮3旋转,滑轮3在旋转过程中驱动滑移平台2以及滑移平台2上的患者移动到转移车上方,然后将第二平台22从第一平台21上抬起,使第二平台22呈倾斜状,便于医护人员将患者从第二平台22滑移到转移车上,而并非直接抬起搬运。滑轮3外侧套设有齿轮31、第一平台21底侧并位于齿轮31上方设有与齿轮31对应的齿条311,本实用新型通过套设早滑轮3外侧的齿轮31与设置在第一平台21上的齿条311配合,能够提供较大的传递动力并且工作平稳、可靠性高,提高了第一平台21的传递重量,使滑移平台2能够转移重量较重的病人。

进一步参见图1和图3,床体1下端并位于第一平台21与第二平台22的铰接侧设有升顶气缸6,第一平台21底侧设有容置槽7,升顶气缸6的输出端垂直朝向第二平台22并设置在容置槽7内,本实用新型中当滑移平台2以及滑移平台2上的患者移动到转移车上方后,医护人员驱动升顶气缸6的输出端向上伸出,升顶气缸6的输出端逐渐穿过容置槽7并与第二平台22接触,然后顶起第二平台22使第二平台22呈倾斜状,替代了医护人员人工抬起第二平台22,进一步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进一步参见图1,第二平台22上设有用于提高患者舒适度的充气垫5,医护人员在患者进行手术之前,向充气垫5内充入温度为37至41℃的加热空气,使患者在围术期的更温暖和舒适。充气垫5上设有多组贯穿充气垫5的排液孔51,通过设置在充气垫5上并贯穿充气垫5的排液孔51,利于手术过程中消毒液和冲洗液渗漏,避免患者受到潮湿影响,排液孔51均匀分布在充气垫5上,提高了充气垫5上消毒液和冲洗液渗漏效率以及渗漏面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患者进行手术之前向充气垫5内充入温度为37至41℃的加热空气,使患者在围术期的更温暖和舒适,减少患者术中低体温带来的不适感。

进一步参见图1和图4,同时充气垫5可以减轻手术过程中体位固定不动时局部长时间受压带来的不适和组织受压带来的安全风险。并且当患者躺在已充气的充气垫5上并完成手术后,医护人员启动驱动电机4并带动滑轮3旋转将滑移平台2上的患者移动到转移车上方,然后将第二平台22从第一平台21上抬起使第二平台22呈倾斜状,便于医护人员将充气垫5以及患者从第二平台22滑移到转移车上,而并非直接抬起搬运,降低了医护人员内的劳动强度,减少肥胖患者搬运时的困难,同时避免对受伤的病人造成痛苦甚至病情加重。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