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美容装置领域,尤其是指用于敷面膜的美容仪。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皮肤护理越来越重视,最常见的皮肤护理是敷面膜,为了提高面部皮肤对面膜精华液内的营养物质的吸收,美容器械生产商推出了面膜仪,面膜仪是一种与面膜配合使用,通过内置的含加热元件的振动装置加热面膜,从而加速面膜精华液的渗透的美容装置。
中国专利号cn201811361941.2公开一种具有美容配件的多功能美容仪,该美容仪包括主体和锁定机构,主体具有第一侧面、第二侧面,以及位于第一侧面、第二侧面之间的中间部,主体内设有光源、电机和温控元件,第一侧面上设有凹槽,锁定机构可拆卸设置在凹槽内,温控元件用于对第一侧面进行加热或致冷,第二侧面由热传导材料制成,且第二侧面表面设有若干凸起,若干凸起能增大第二侧面与空气接触的面积;温控元件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转移至第二侧面,然后热量通过第二侧面扩散到外环境,从而起到散热效果。上述美容仪为了确保散热效果,将温控元件设置在靠近第二侧面的位置,导致温控元件对第一侧面的温控效果受到影响,且用户使用该美容仪时,由于手部会接触到第二侧面,因此第二侧面的余热容易对用户引起不适,严重的会导致烫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美容仪,散热性能较好,且安全性较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美容仪,包括机体组件和面膜组件;机体组件内设有电路板和振动装置,振动装置与电路板电连接;面膜组件连接于机体组件下侧,面膜组件包括上盖体、下盖体和控温元件,控温元件与电路板电连接,控温元件包括半导体控温元件;振动装置的输出端穿出机体组件与上盖体连接,下盖体中部设有上侧开口的下盖腔室,下盖腔室外表面和下盖腔室底壁外侧形成面膜定位部,下盖腔室底壁外侧为面膜敷压面,面膜定位部外侧配设有面膜固定件;下盖腔室底壁由导热材料制成,控温元件安装在下盖腔室底壁内侧,其通电时可调节面膜敷压面的温度;上盖体由导热材料制成,且上盖体与机体组件的连接处外周环设有散热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美容仪,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机体组件和面膜组件相对独立设置,且控温元件设置在面膜组件内,因此,用户使用美容仪,在控温元件工作使面膜定位部温度变化时,能避免用户手部接触到面膜定位部,从而避免用户在使用美容仪过程中受伤;另外,用户使用美容仪时,将面膜固定在面膜敷压面上,然后握持机体组件以移动美容仪,从而确保有足够多的位置供用户握持美容仪,从而便于用户握紧美容仪将面膜固定在面膜敷压面上、护肤时移动美容仪,以及对美容仪进行清洗;
(2)控温元件安装在下盖腔室底壁上侧,下盖腔室底壁由导热材料制成,这种设置方式使控温元件贴近面膜敷压面,从而减少控温元件对面膜敷压面进行温度控制时的能量的损失,从而提高控温元件对面膜敷压面的控温效果;
(3)控温元件包括半导体控温元件,半导体控温元件可用于制热和制冷,半导体控温元件向面膜敷压面的一端为工作面,相对工作面的一端为温变面,当半导体控温元件工作面制热时,其温变面温度下降,当半导体控温元件工作面制冷时,其温变面温度升高,此时,下盖腔室内温度随之升高,通过设置由导热材料制成的上盖体,以及在上盖体与机体组件的连接处外周环设散热区,能使下盖腔室内的热量经上盖体转移至外环境,从而提高控温元件对面膜敷压面的温度调节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上盖体中部设有向下凹的上盖腔室,上盖腔室外侧形成与下盖腔室相适配的上盖凸台,上盖凸台安装在下盖腔室内,上盖腔室上端外周环设有上盖连接平面;机体组件下侧对应上盖连接平面设有机体连接平面,上盖体和机体组件通过上盖连接平面和机体连接平面实现连接,振动装置的输出端安装在上盖腔室内并与上盖腔室的壁体连接。
上述设置方式能使面膜组件的内部结构更加紧凑,减少面膜组件内多余的空间,从而可以将美容仪设计得更加便于用户携带。
优选的,上盖凸台下端抵压所述半导体控温元件远离面膜敷压面的端面。
这种设置方式使上盖腔室对控温元件起到固定作用,从而避免美容仪受到撞击时,控温元件受损,且由于上盖体由导热材料制成,上盖腔室与控温元件接触,能提高上盖体与控温元件的温变面的热传递速度。
优选的,所述下盖腔室底壁设有温度检测元件,所述温度检测元件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通过设置温度检测元件,从而能精准监测和控制控温元件工作。
优选的,所述电路板上设有无线通信单元,所述电路板通过所述无线通信单元与外部设备无线连接。
通过在电路板上设置无线通信单元,使用户可通过外部设备查看和调整振动装置的振动功率/振动频率、控温元件的温度变化等。
优选的,所述下盖体由透明或半透明材料制成;所述下盖体内设有环形光疗灯,所述环形光疗灯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环形光疗灯的光线通过下盖体向下盖体下侧传递。
通过设置环形光疗灯,使美容仪能促进面部血液循环,以及对面部肌肤起到消炎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环形光疗灯环设于下盖腔室上端;这种设置方式使所述环形光疗灯贴近所述下盖体,从而使环形光疗灯的灯光更加集中并定向经下盖体向外散射,减少光线的散失,提高光疗效果,另外,这种设置方式使环形光疗灯与控温元件保持一定距离,能避免控温元件工作时导致其周边环境温度升高而影响环形光疗灯的正常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环形光疗灯的外沿设于下盖体上端面内,且环形光疗灯的内部环设于下盖腔室上端,上盖体下侧对应环形光疗灯上侧的位置设有避空槽。
由于上盖凸台与控温元件接触后,控温元件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会传递至上盖体上,通过设置避空槽,并使环形光疗灯与避空槽底部之间留有空隙,从而避免上盖体上的热量传递至环形光疗灯上导致环形光疗灯温度升高,以及环形光疗灯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下工作,从而延长环形光疗灯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下盖体包括下盖主体和外盖,下盖主体中部设有连通其上下端的下盖腔室,外盖封闭下盖腔室下端敞口,所述外盖由导热材料制成,所述外盖下表面为所述面膜敷压面。
通过在下盖腔室底壁设有敞口和外盖,从而便于生产人员在下盖体内安装控温元件和环形光疗灯,降低美容仪的生产难度,同时提高美容仪的组装速度。
优选的,所述上盖体上表面与机体组件的连接处之外部位为向下倾斜的斜面。
上盖体由导热材料制成,且上盖体上表面与机体组件的连接处之外部位向外侧倾斜,相比外壁采用竖直设置的方式,该种方式能在不增加美容仪整体占用空间的情况下有效增大上盖体的表面积,从而提供更多空间供控温元件散热,有效提高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角度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角度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角度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与外部设备无线通信连接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角度的爆炸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角度的爆炸图;
图8是机壳和电路板的示意图;
图9是底盖的示意图;
图10是按键、第二密封件和底盖的示意图;
图11是面膜组件的剖视图;
图12是面膜组件的爆炸图;
图13是上盖体的剖视图;
图14是下盖体的示意图;
图15是护盖的剖视图;
图16是下盖体和护盖组装后的第一示意图;
图17是下盖体和护盖组装后的第二示意图。
标号说明:
1机体组件,10散热区,100机体连接平面,11振动装置,12机壳,14电路板,141电机过孔,15供电模块,16充电接口,17充电触点,18指示灯,19指示灯固定槽,21壳体,22壳腔,24按摩部,251第一端子,252第二端子,253探针,26底盖,260避空孔,262定位槽,263底盖侧部,27第二密封件,274插孔,28第一密封件,29第一密封槽,3电机安装架,31底壁,32底盖中孔,33竖壁,34卡爪,35连接臂,4按键,41安装柱,42插柱,43按键过孔,44安装块,45固定孔,5面膜组件,51面膜固定件,52上盖体,520上盖连接平面,521避空槽,54上凸沿,55上盖腔室,56定位孔,57上盖凸台,6下盖体,60面膜定位部,600下盖主体,61面膜敷压面,62支撑件,63敞口,64外盖,66定位凸起,67磁性件,68收纳槽,69下盖腔室,7第三密封件,8护盖,81下凸沿,91控温元件,92环形光疗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4、图6和图17,本实施例的美容仪,包括机体组件1和面膜组件5;机体组件1内设有电路板14和振动装置11,振动装置11与电路板14电连接;面膜组件5连接于机体组件1下侧,面膜组件5包括上盖体52、下盖体6和控温元件91,控温元件91与电路板14电连接,控温元件91包括半导体控温元件;振动装置11的输出端穿出机体组件1与上盖体52连接,下盖体6中部设有上侧开口的下盖腔室69,下盖腔室69外表面和下盖腔室69底壁外侧形成面膜定位部60,下盖腔室69底壁外侧为面膜敷压面61,面膜定位部60外侧配设有面膜固定件51;下盖腔室69底壁由导热材料制成,控温元件91安装在下盖腔室69底壁内侧,其通电时可调节面膜敷压面61的温度;上盖体52由导热材料制成,且上盖体52与机体组件1的连接处外周环设有散热区10。
参见图1至图4,所述机体组件1包括壳体21、机壳12和底盖26,所述壳体21设有下侧开口的壳腔22,所述底盖26密封连接于壳体21下端,所述机壳12设于壳腔22内,所述电路板14和振动装置11设置在所述机壳12内。
底盖26和面膜组件5之间设有第一密封件28,第一密封件28围绕于所述底盖中孔32外侧;环绕所述外壳组件2下端面外沿设有所述第一密封槽29,所述第一密封件28设置在所述第一密封槽29内;所述外壳组件2和所述面膜组件5装配时挤压所述第一密封件28。
所述壳体21外表面设有螺旋状的纹路,从而增大用户握持壳体21时的摩擦力,避免美容仪在使用过程中滑脱。
所述壳体21和所述底盖26之间设有第二密封件27,所述壳体21和底盖26连接时,第二密封件27受到挤压,从而产生密封。
所述底盖26边沿设有向上延伸的底盖侧部263,底盖侧部263上端和壳体21下端设有相互嵌合。
参见图3至图4,所述机体组件1还设有供电模块15,所述电路板14设置在所述底盖26上端,所述电路板14上设有电机过孔141,所述振动装置11穿过所述电机过孔141设置在所述底盖26上;所述供电模块15竖直设置在所述电路板14上,所述供电模块15与所述电路板14电连接,所述供电模块15为美容仪内的各部件提供电能;所述底盖26上设有充电接口16,所述充电接口16上设有充电触点17,所述充电触点17与所述电路板14连接,用户可使用外设备连接充电触点17对供电模块15进行充电。
参见图8至图9,所述底盖26上设有电机安装架3,所述电机安装架3包括底壁31和若干竖壁33,若干竖壁33竖直设置在底壁31上,所述底壁31上设有底盖中孔32,所述振动装置11竖直设置在所述电机安装架3上,所述振动装置11输出端穿出所述底盖中孔32并与所述面膜组件5连接,所述振动装置11驱动所述面膜组件5沿纵向方向振动。
上述设置方式,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现有的美容仪的驱动电机采用横向方式设置,驱动电机驱动美容仪沿着横向方向振动时,会出现美容仪工作端面上的振动幅度不均的情况,容易造成用户手部发麻,且驱动电机无法集中震动主要功能区,导致美容仪的美容效果无法达到最佳,另外,驱动电机横向方式设置导致美容仪横向体积较大,不便于用户握持美容仪;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振动装置11采用竖直方式设置,能使所述面膜敷压面61沿着纵向方向振动,竖直震动可以减少美容仪在横向方向上的移动的幅度,从而避免用户使用美容仪时手部被震麻;所述振动装置11竖直设置,能缩小美容仪的横向体积,便于用户握持美容仪,提高使用体验,另外,美容仪纵向振动,会使面膜相对面部肌肤沿着纵向方向往复运动,对肌肤起到拍打的作用,打开面部毛孔,从而提高面部对面膜精华液的吸收。
所述竖壁33上设有若干卡爪34,所述卡爪34用于固定所述振动装置11上端。
所述底盖26上设有避空孔260,所述电机安装架3通过若干连接臂35设置在所述避空孔260内,所述电机安装架3与所述避空孔260内壁留有空隙。
参见图10,所述电路板14上设有控制开关(图中未示出),还包括按键4,所述按键4内侧设有与控制开关配合的插柱42;所述底盖侧部263设有按键过孔43,所述第二密封件27对应所述按键过孔43设有插孔274,所述插柱42依次通过按键过孔43、插孔274与所述控制开关配合;所述第二密封件27与底盖侧部263内侧密封配合,所述插柱42与所述按键过孔43活动配合,所述插孔274和所述插柱42密封配合。
本实施例中,所述按键过孔43内设有安装块44,所述安装块44上设有固定孔45,所述安装柱41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安装柱41并列设置在所述按键4内侧中部,两个所述插柱42分别设置在所述安装柱41两侧,两个安装柱41之间留有空隙,两个所述安装柱41插入所述固定孔45内实现所述按键4与所述底盖26连接。
所述第二密封件27对应所述安装块44设有定位槽262,所述底盖26和所述第二密封件27装配时,所述安装块44插入所述定位槽262内。
参见图1至图2,所述外壳组件2上端设有按摩部24,所述外壳组件2上端两侧设有弧形面,两侧弧形面顶部连接处形成隆脊,隆脊为所述按摩部24。
具体地,所述按摩部24设置在所述壳体21上,所述壳体21由pc材料制成,相比于现有的美容仪接触人体的工作面为电镀材料或硅胶材料,这种设置方式能确保壳体21相比电镀材料对皮肤的亲和性更佳,能直接用于接触人体,从而避免对皮肤造成伤害,且pc材料透光性较佳,有晶莹剔透的效果,从而提高美容仪的美观性,另外,pc材料相比硅胶材料硬度较大,从而使用户使用按摩部24按摩面部时,面部肌肉受到足够大的压力刺激。
参见图1至图4,所述外壳组件2上设有电刺激机构,所述电刺激机构包括第一端子251和第二端子252,所述第一端子251、第二端子252与所述电路板14电连接;第一端子251和第二端子252同时接触人体皮肤时能形成通路,从而产生ems(electricalmusclestimulation)微电流,通过设置第一端子251和第二端子252,从而能使美容仪用于ems微电流刺激美容,刺激面部肌肉,对肌肉进行按摩,让肌肉恢复弹性,促进胶原蛋白再生,另外,第一端子251和第二端子252高出外壳组件2的外表面,可作为穴位按摩点使用,能起到紧致提拉瘦脸的效果。
参见图1至图4,所述外壳组件2上还设有水分检测机构,水分检测机构的探针253设置在所述外壳组件2上,所述水分检测机构与所述电路板14电连接,所述水分检测机构用于检测面部水分。
通过设置水分检测机构,能对用户的面部含水情况进行实时检测,从而便于用户即时了解皮肤状况,调整护肤方案,另外,水分检测机构的探针253高出所述外壳组件2的外表面,可作为穴位按摩点使用,从而对能用于穴位按摩,减少皱纹的产生,增强美容仪的护肤效果。
参见图11至图12,所述上盖体52中部设有向下凹的上盖腔室55,上盖腔室55外侧形成与下盖腔室69相适配的上盖凸台57,上盖凸台57安装在下盖腔室69内,上盖腔室55上端外周环设有上盖连接平面520;机体组件1下侧对应上盖连接平面520设有机体连接平面100,上盖体52和机体组件1通过上盖连接平面520和机体连接平面100实现连接,振动装置11的输出端安装在上盖腔室55内并与上盖腔室55的壁体连接。
上述设置方式能使面膜组件5的内部结构更加紧凑,减少面膜组件5内多余的空间,从而可以将美容仪设计得更加便于用户携带。
参见图11至图17,所述上盖体52与下盖体6之间设有第三密封件7,所述上盖体52与下盖体6的配合面上设有若干定位凸起66,所述上盖体52和下盖体6连接时,所述上凸沿54和所述定位凸起66分别挤压所述第三密封件7内外两侧。
所述上盖腔室55上设有定位孔56,所述振动装置11的输出端插入所述定位孔56内,这种设置方式能在振动装置11与面膜敷压面61之间形成阻隔,从而避免振动装置11接触到液体。
上盖凸台57下端抵压所述半导体控温元件远离面膜敷压面61的端面。
这种设置方式使上盖腔室55对控温元件91起到固定作用,从而避免美容仪受到撞击时,控温元件91受损,且由于上盖体52由导热材料制成,上盖腔室55与控温元件91接触,能提高上盖体52与控温元件91的温变面的热传递速度。
所述下盖腔室69底壁设有温度检测元件(图中未示出),所述温度检测元件与所述电路板14电连接;通过设置温度检测元件,从而能精准监测和控制控温元件91工作。
参见图1至图12,所述下盖体6由透明或半透明材料制成;所述下盖体6内设有环形光疗灯92,所述环形光疗灯92与所述电路板14电连接,环形光疗灯92的光线通过下盖体6向下盖体6下侧传递。
通过设置环形光疗灯92,使美容仪能促进面部血液循环,以及对面部肌肤起到消炎的作用。
所述环形光疗灯92环设于下盖腔室69上端;这种设置方式使所述环形光疗灯92贴近所述下盖体6,从而使环形光疗灯92的灯光更加集中并定向经下盖体6向外散射,减少光线的散失,提高光疗效果,另外,这种设置方式使环形光疗灯92与控温元件91保持一定距离,能避免控温元件91工作时导致其周边环境温度升高而影响环形光疗灯92的正常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环形光疗灯92的外沿设于下盖体6上端面内,且环形光疗灯92的内部环设于下盖腔室69上端,上盖体52下侧对应环形光疗灯92上侧的位置设有避空槽521。
具体地,为了避免控温元件91工作时导致其周边环境温度升高而影响环形光疗灯92的正常使用,所述面膜敷压面61内侧设有若干支撑件62,所述环形光疗灯92通过若干支撑件62设置在所述控温元件91上方,从而使所述环形光疗灯92与控温元件91保持一定距离。
由于上盖凸台57与控温元件91接触后,控温元件91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会传递至上盖体52上,通过设置避空槽521,并使环形光疗灯92与避空槽521底部之间留有空隙,从而避免上盖体52上的热量传递至环形光疗灯92上导致环形光疗灯92温度升高,以及环形光疗灯92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下工作,从而延长环形光疗灯92的使用寿命。
参见图3至图4、图11至图12,所述下盖体6包括下盖主体600和外盖64,下盖主体600中部设有连通其上下端的下盖腔室69,外盖64封闭下盖腔室69下端敞口63,所述外盖64由导热材料制成,所述外盖64下表面为所述面膜敷压面61。
通过在下盖腔室69底壁设有敞口63和外盖64,从而便于生产人员在下盖体6内安装控温元件91和环形光疗灯92,降低美容仪的生产难度,同时提高美容仪的组装速度。
所述上盖体52上表面与机体组件1的连接处之外部位为向下倾斜的斜面。
上盖体52由导热材料制成,且上盖体52上表面与机体组件1的连接处之外部位向外侧倾斜,相比外壁采用竖直设置的方式,该种方式能在不增加美容仪整体占用空间的情况下有效增大上盖体52的表面积,从而提供更多空间供控温元件91散热,有效提高散热效果。
参见图11至图12、图16至图17,所述面膜组件5还包括护盖8,所述护盖8套设在面膜敷压面61外侧,所述面膜固定件51可拆卸设置在所述护盖8下端面。
所述护盖8外沿向所述上盖体52方向延伸形成下凸沿81,所述上盖体52向护盖8外侧延伸形成上凸沿54,所述上凸沿54抵靠在所述下凸沿81上。
通过设置护盖8,且使护盖8外侧与上盖体52下侧紧密配合,使护盖8和上盖体52分别覆盖下盖体6上端和外侧,从而能对下盖体6下端和外侧起到防水作用,能进一步提高面膜组件5的防水性能。
参见图11至图12,所述面膜固定件51通过磁扣结构可拆卸贴合在所述面膜敷压面61外侧,所述磁扣结构包括导磁件(图中未示出)和磁性件67,所述导磁件设置在所述面膜固定件51上,所述磁性件67设置在所述下盖体6上,或者,所述导磁件设置在所述下盖体6上,所述磁性件67设置在所述面膜固定件51上;具体地,本实施例中,为了简化所述面膜固定件51的结构,所述面膜固定件51由导磁材料制成,即面膜固定件51整体为导磁件,所述磁性件67设置再说所述下盖体6上,为了便于导磁件或磁性件67的安装,所述下盖体6上设有收纳槽68。
这种设置方式结构简单,便于操作,使用户能轻松拆卸面膜固定件51,从而能快速将面膜固定在面膜敷压面61上。
本实施例的的第一密封件28、第二密封件27和第三密封件7均由硅胶制成。
参见图5,所述电路板14上设有无线通信单元(图中未示出),所述电路板14通过所述无线通信单元与外部设备无线连接。
所述外部设备为固定终端和/或移动终端,具体地,所述外部控制装置可为以下列举设备中的任一种,但不仅限于以下列举设备:台式电脑、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可穿戴设备。
通过在电路板14上设置无线通信单元,用户可通过外部设备查看水分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调整控制电刺激机构输出的电流大小/电流方向/通电频率、振动装置11的振动功率/振动频率、控温元件91的温度变化、环形光疗灯92的灯光的颜色和光线频率等。
用户通过控制电刺激机构输出的电流方向/通电频率,使电刺激机构的两个端子交替输入不同方向的电流,或者,间隔频率时间内输出电流,从而产生间歇性电磁脉冲,进入mfip(midfrequencyintervalpulse)模式,模拟人手指压、敲击的按摩效果。另外,用户通过控制振动装置11的振动频率,能使按摩部24进入iv(intermittentvibration,间歇性振动)模式,从而能模拟人手按摩。
参见图3和图8,为了便于用户观察美容仪的工作状态,所述机体组件1还包括指示灯18,所述指示灯18设置在所述电路板14上,所述指示灯18与所述电路板14电连接,所述指示灯18能根据各零部件的控制状态(如按钮组件启闭美容仪、电刺激机构输出的电流大小变化、振动装置11的振动功率变化、控温元件91的温度变化)进行灯光变换;具体地,所述机壳12上向按键一侧设有指示灯固定槽19,所述指示灯固定槽19对指示灯18进行固定;所述指示灯18工作时,其光线可穿透所述机壳12和所述外壳组件2。
实际使用时,用户也可在不覆盖面膜的情况下使用面膜敷压面进行护肤,如使用面膜敷压面的振动功能时涂抹爽肤水、精华、面霜等护肤产品,使用控温元件91加热后的面膜敷压面打开毛孔进行面部清洁,使用控温元件91致冷后的面膜敷压面收缩毛孔,缩进面部水分,紧致皮肤,舒缓消炎,提高皮肤弹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美容仪,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机体组件1和面膜组件5相对独立设置,且控温元件91设置在面膜组件5内,因此,用户使用美容仪,在控温元件91工作使面膜定位部60温度变化时,能避免用户手部接触到面膜定位部60,从而避免用户在使用美容仪过程中受伤;另外,用户使用美容仪时,将面膜固定在面膜敷压面61上,然后握持机体组件1以移动美容仪,从而确保有足够多的位置供用户握持美容仪,从而便于用户握紧美容仪将面膜固定在面膜敷压面61上、护肤时移动美容仪,以及对美容仪进行清洗;
(2)控温元件91安装在下盖腔室69底壁上侧,下盖腔室69底壁由导热材料制成,这种设置方式使控温元件91贴近面膜敷压面61,从而减少控温元件91对面膜敷压面61进行温度控制时的能量的损失,从而提高控温元件91对面膜敷压面61的控温效果;
(3)控温元件91包括半导体控温元件,半导体控温元件可用于制热和制冷,半导体控温元件向面膜敷压面61的一端为工作面,相对工作面的一端为温变面,当半导体控温元件工作面制热时,其温变面温度下降,当半导体控温元件工作面制冷时,其温变面温度升高,此时,下盖腔室69内温度随之升高,通过设置由导热材料制成的上盖体52,以及在上盖体52与机体组件1的连接处外周环设散热区10,能使下盖腔室69内的热量经上盖体52转移至外环境,从而提高控温元件91对面膜敷压面61的温度调节的效果。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