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气担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84322发布日期:2020-11-03 23:46阅读: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充气担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担架,特别涉及一种充气担架。



背景技术:

担架是由左右两片铝合金板组成。搬运伤员时,先将伤员放置在平卧位,固定头部,然后分别将担架的左右两片从伤员侧面插入背部,扣合后再搬运。

而目前传统的担架在应用于救治伤员时,由于担架的整体质量较大,一般在携带时,需要用车进行装运,同时笨重的担架在实际的应急救援使用过程中,还存在着较多的局限性,给使用担架的人增加了抢救难度,无疑会影响抢救的速度,极易导致错过对患者的最佳救援时间,继而传统的担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已经渐渐的不能满足使用者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气担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担架的整体质量较大,一般在携带时,需要用车进行装运,同时笨重的担架在实际的应急救援使用过程中,还存在着较多的局限性,给使用担架的人增加了抢救难度,无疑会影响抢救的速度,极易导致错过对患者的最佳救援时间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充气担架,包括两根充气支撑杆,两根所述充气支撑杆的外部套设有用于支撑人体的充气支撑垫,所述充气支撑垫的两侧分别连接有充气后与其呈45°夹角,并组合形成拱形包覆结构的第一充气防护侧翼和第二充气防护侧翼,所述充气支撑垫的顶部还一体连接有分别对应人体头部、腰部和腿部的充气护头、充气护腰及充气护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充气支撑杆的内部填充有一根支撑杆主气柱,所述支撑杆主气柱的外部通过热压成型的多边形气道等距排布连接有多根相互连通的支撑杆副气柱,且支撑杆主气柱、多边形气道和支撑杆副气柱充气后形成杆状充气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充气支撑垫内部填充有通过多根层叠排列并相互连通的杆状充气体形成的支撑垫充气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充气防护侧翼、第二充气防护侧翼、充气护腰、充气护头和充气护腿的内部均填充有多根等距排布的“一”字型充气柱,且对应区域内的多根充气柱充气后形成分别对应第一充气防护侧翼、第二充气防护侧翼、充气护腰、充气护头和充气护腿的多边形充气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其中一根所述充气支撑杆的一端套接有硅胶套,所述硅胶套的内部穿插连接有充气嘴,所述充气嘴的一端置于硅胶套的外部,所述充气嘴的另一端与对应充气支撑杆内部支撑杆主气柱的一端连通,且所述支撑杆主气柱与充气嘴的连接处安装有单向堵气阀膜,另一根所述充气支撑杆的一端设有与对应支撑杆主气柱连接的排气嘴,所述充气嘴和排气嘴与对应支撑杆主气柱的连接处均套设有硅胶防护圈,且硅胶防护圈与支撑杆主气柱的端头热熔粘接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位于所述第一充气防护侧翼、第二充气防护侧翼、充气护腰、充气护头和充气护腿内的其中一根充气柱均通过柱状气道与支撑垫充气排内相对位置处的气柱连通,且第一充气防护侧翼和第二充气防护侧翼与支撑垫充气排内气柱连通处的柱状气道均安装有侧翼气阀,且两个侧翼气阀分别固定置于充气支撑垫的顶部两侧,且所述支撑垫充气排的其中两个气柱通过柱状气道还分别与两根充气支撑杆内部的两根支撑杆主气柱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充气防护侧翼的正面粘接有魔术贴子贴,所述第二充气防护侧翼的背面粘接有配合魔术贴子贴粘接固定的魔术贴母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根所述充气支撑杆的一端之间还套设有挂带,所述挂带的底部固定设有应急救援包,所述应急救援包的内部依次放置有充气泵、d/c充电器和锂电池,所述应急救援包的正面固定安装有开关面板,所述开关面板的表面安装有充气泵控制开关,所述充气泵通过充气泵控制开关与锂电池电性连接,所述充气泵的出气口通过气管与充气嘴的一端连通,且气管与充气嘴的连接处安装有气压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充气支撑杆、充气支撑垫、第一充气防护侧翼、第二充气防护侧翼、充气护腰、充气护头和充气护腿均为软质材料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有的充气支撑杆配合充气支撑垫,将充气支撑杆和充气支撑垫内部的气柱进行充气后,快速形成担架结构,并可快速的对患者进行转运,利用充气防护侧翼、充气护腰、充气护头和充气护腿对患者身体起到一定的包覆定位作用,避免抬动担架转运患者时,造成的躯体晃动,给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2)支撑杆主气柱内的支撑杆主气柱通过多边形气道连接多根支撑杆副气柱形成截面呈蜂窝状的杆状充气体,采用蜂窝状的结构可以保证充气支撑杆具有较高的支撑强度,同时多根支撑杆副气柱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可有效对充气支撑杆进行鼓起撑起;

3)由多根杆状充气体层叠排列并相互连通的支撑垫充气排对充气支撑垫进行鼓起支撑,在保证充气支撑垫充气后的整体结构强度外,也使得伤员转运到充气支撑垫上时,较于传统的金属担架支撑垫具备一定的缓冲减震性能,更加人性化地保护了受伤人员;

4)充气担架内的气柱之间通过气道直接或间接相互连通,利用充气泵可快速对气柱充气,使得担架可快速成型,方便担架的使用,同时担架在通过排气嘴排气后,可便携的置于应急救援包内,方便担架的携带、运输及收纳;

5)充气式的担架较于传统的金属担架,其适用性更广,如:水上救援、地质灾害救援等,由于具备一定的水上漂浮能力和质量轻等优点,更便于灵活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魔术子贴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充气护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充气支撑杆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图5位于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充气支撑垫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图6位于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充气护头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充气柱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充气防护侧翼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硅胶套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应急救援包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充气支撑杆;11、充气嘴;12、排气嘴;13、支撑杆副气柱;14、支撑杆主气柱;15、多边形气道;16、硅胶防护圈;17、单向堵气阀膜;2、充气支撑垫;21、第一充气防护侧翼;22、第二充气防护侧翼;23、充气护腰;24、充气护头;25、充气护腿;26、支撑垫充气排;27、侧翼气阀;28、充气柱;29、魔术贴子贴;3、挂带;4、应急救援包;41、开关面板;42、充气泵;43、d/c充电器;44、锂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1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充气担架,包括两根充气支撑杆1,两根充气支撑杆1的外部套设有用于支撑人体的充气支撑垫2,充气支撑垫2的两侧分别连接有充气后与其呈45°夹角,并组合形成拱形包覆结构的第一充气防护侧翼21和第二充气防护侧翼22,充气支撑垫2的顶部还一体连接有分别对应人体头部、腰部和腿部的充气护头24、充气护腰23及充气护腿25。

优选的,充气支撑杆1的内部填充有一根支撑杆主气柱14,支撑杆主气柱14的外部通过热压成型的多边形气道15等距排布连接有多根相互连通的支撑杆副气柱13,且支撑杆主气柱14、多边形气道15和支撑杆副气柱13充气后形成杆状充气体,使得杆状充气体的截面呈蜂窝状,使得充气后的杆状充气体具有较高的支撑强度,防止充气支撑杆1抬起担架时,发生变形。

优选的,充气支撑垫2内部填充有通过多根层叠排列并相互连通的杆状充气体形成的支撑垫充气排26,使得支撑垫充气排26的截面呈现多个组合的蜂窝状结构,进一步保证充气支撑垫2的整体结构强度。

优选的,第一充气防护侧翼21、第二充气防护侧翼22、充气护腰23、充气护头24和充气护腿25的内部均填充有多根等距排布的“一”字型充气柱28,且对应区域内的多根充气柱28充气后形成分别对应第一充气防护侧翼21、第二充气防护侧翼22、充气护腰23、充气护头24和充气护腿25的多边形充气体,利用第一充气防护侧翼21、第二充气防护侧翼22、充气护腰23、充气护头24和充气护腿25对患者身体起到一定的包覆定位作用,避免抬动担架时造成的躯体晃动,给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优选的,其中一根充气支撑杆1的一端套接有硅胶套,硅胶套的内部穿插连接有充气嘴11,充气嘴11的一端置于硅胶套的外部,充气嘴11的另一端与对应充气支撑杆1内部支撑杆主气柱14的一端连通,且支撑杆主气柱14与充气嘴11的连接处安装有单向堵气阀膜17,另一根充气支撑杆1的一端设有与对应支撑杆主气柱14连接的排气嘴12,充气嘴11和排气嘴12与对应支撑杆主气柱14的连接处均套设有硅胶防护圈16,且硅胶防护圈16与支撑杆主气柱14的端头热熔粘接固定,通过设有的单向堵气阀膜17可以防止注入支撑杆主气柱14内的气体,通过充气嘴11漏出,硅胶防护圈16可以对充气嘴11和排气嘴12与支撑杆主气柱14连接处进行防护,避免充气嘴11和排气嘴12与支撑杆主气柱14连接处长时间发生磨损,导致漏气。

优选的,位于第一充气防护侧翼21、第二充气防护侧翼22、充气护腰23、充气护头24和充气护腿25内的其中一根充气柱28均通过柱状气道与支撑垫充气排26内相对位置处的气柱连通,且第一充气防护侧翼21和第二充气防护侧翼22与支撑垫充气排26内气柱连通处的柱状气道均安装有侧翼气阀27,且两个侧翼气阀27分别固定置于充气支撑垫2的顶部两侧,且支撑垫充气排26的其中两个气柱通过柱状气道还分别与两根充气支撑杆1内部的两根支撑杆主气柱14连通,确保充气担架内的气柱可直接或间接的全部进行连通,可快速对充气担架进行充气或排气操作,通过设有的侧翼气阀27可以单独控制注入第一充气防护侧翼21和第二充气防护侧翼22内的空气量,使得第一充气防护侧翼21和第二充气防护侧翼22可以更好的贴合于患者体表。

优选的,第一充气防护侧翼21的正面粘接有魔术贴子贴29,第二充气防护侧翼22的背面粘接有配合魔术贴子贴29粘接固定的魔术贴母贴,利用魔术贴子贴29配合魔术贴母贴快速对第一充气防护侧翼21和魔术贴子贴29进行粘接固定。

优选的,两根充气支撑杆1的一端之间还套设有挂带3,挂带3的底部固定设有应急救援包4,应急救援包4的内部依次放置有充气泵42、d/c充电器43和锂电池44,应急救援包4的正面固定安装有开关面板41,开关面板41的表面安装有充气泵控制开关,充气泵42通过充气泵控制开关与锂电池44电性连接,充气泵42的出气口通过气管与充气嘴11的一端连通,且气管与充气嘴11的连接处安装有气压表,通过设有的气压表可随时观测充气嘴11向充气担架内注入气体后的压强变化,确保向充气担架内的注入合适量的气体。

优选的,充气支撑杆1、充气支撑垫2、第一充气防护侧翼21、第二充气防护侧翼22、充气护腰23、充气护头24和充气护腿25均为软质材料制成,软质材料可为聚乙烯塑料、tpu或硅胶等材料,保证充气担架的整体轻盈,且可折叠收纳,具有一定的便携性。

具体的,当需要使用该种充气担架时,首先打开开关面板41上的充气泵控制开关,充气泵42通电后工作,并向其中一根充气支撑杆1处的充气嘴11内注入气体,气体经充气嘴11和单向堵气阀膜17后进入该根充气支撑杆1的支撑杆主气柱14内,支撑杆主气柱14通过多边形气道15向多根支撑杆副气柱13进气,随着支撑杆副气柱13的进气,其中一根支撑杆副气柱13通过柱状气道向支撑垫充气排26内的一根气柱进行通气,通气后的支撑垫充气排26通过通过柱状气道分别向第一充气防护侧翼21、第二充气防护侧翼22、充气护腰23、充气护头24和充气护腿25的内部的充气柱28及另一根充气支撑杆1内的支撑杆主气柱14进行注气,随着充气泵42的不断工作,支撑杆主气柱14和支撑杆副气柱13形成杆状充气体对两根充气支撑杆1进行鼓起支撑,支撑垫充气排26对充气支撑垫2进行鼓起支撑,第一充气防护侧翼21、第二充气防护侧翼22、充气护腰23、充气护头24和充气护腿25的内部多根充气柱28形成的多边形充气体也对应的鼓起支撑,形成担架,且在充气的过程中,人员可通过气压表时刻观察充气嘴11内部的气压压强值,确保充入的气体可以维持担架的支撑结构强度,同时避免注入气柱内的压强过大,损坏充气担架,充气完成后,利用充气泵控制开关关闭充气泵42。

将患者抬上担架,背部置于充气支撑垫2上,身体的腰部、头部和腿部分别置于充气护腰23、充气护头24和充气护腿25内,然后将第一充气防护侧翼21和第二充气防护侧翼22依次盖于患者躯体的上,充气后的第一充气防护侧翼21和第二充气防护侧翼22与充气支撑垫2的连接处呈45°夹角,并将第一充气防护侧翼21的魔术贴子贴29与第二充气防护侧翼22的魔术贴母贴进行粘接固定,组合形成拱形包覆结构,可有效避免患者受到环境中的杂物、雨水、尘土、强风、光线等伤害,同时利用第一充气防护侧翼21、第二充气防护侧翼22、充气护腰23、充气护头24和充气护腿25对患者身体起到一定的包覆定位作用,避免抬动担架时造成的躯体晃动,给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在担架使用完毕后,取下挂带3和带有拉链的应急救援包4,打开排气嘴12的堵气塞体,将担架所有气柱内的气体排出,然后可对充气支撑杆1和充气支撑垫2进行人工收卷折叠,打开应急救援包4的拉链,将折叠后的担架置于应急救援包4的内部进行收纳,使用人员只需利用挂带3提起应急救援包4,便可快速便捷的对担架进行携带。

应补充说明的是:支撑垫充气排26内气柱充满气候,其两侧边缘的气柱与两根充气支撑杆1紧密抵触,避免充气支撑垫2与充气支撑杆1连接处产生位移和凹陷,应急救援包4的内部还可以存放应急的止血带等医疗用品及小型医疗器械等;在锂电池44需要充电时,利用d/c充电器43可快速对锂电池44进行充电。

为了保证第一充气防护侧翼21和第二充气防护侧翼22的轻盈和在充气后能贴覆在一起,第一充气防护侧翼21和第二充气防护侧翼22内的多根充气柱28之间均设有模压点(如图10所示),使得第一充气防护侧翼21和第二充气防护侧翼22在重气后,利用充气柱28之间的模压点使得第一充气防护侧翼21和第二充气防护侧翼22也能组合形成拱形包覆结构,无需魔术贴进行粘接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