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次性使用子母式集尿袋。
背景技术:
集尿袋是收集尿液的消毒塑料袋。留置导尿是临床为了准确记录尿量、解决患者排尿困难而进行的一项最普遍且经常应用的护理操作,集尿袋是留置导尿必备的用品,临床常用的集尿袋是扁平软质的聚氯乙烯塑料袋。
由于是由软质材料制造的,护理人员在读取尿液刻度时有一定难度,往往不能准确记录尿量,与实际量杯测量的尿量有一定差距,而对于肾功能衰竭患者来说,更加无法观察其细微尿量的变化,另外现有的集尿袋在挂置时不稳定,挂钩不便于拆卸,不利于节约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次性使用子母式集尿袋,旨在解决现有集尿袋无法观察其细微尿量的变化,另外现有的集尿袋在挂置时不稳定,挂钩不便于拆卸,不利于节约成本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次性使用子母式集尿袋,包括储尿机构、计量机构和固定机构;
所述储尿机构包括尿袋、排液管、排液阀、延伸板、空气膜、第一刻度标和安装管,所述排液管固定在所述尿袋底部,且所述排液管的一端连通所述尿袋,所述排液阀设置在所述排液管上且固定连接所述排液管,所述延伸板设置在所述尿袋的顶部,且所述延伸板固定连接所述尿袋,所述空气膜设置在所述尿袋的上沿,所述尿袋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所述第一刻度标,所述安装管设置有两个且对称分布,两个所述安装管均固定在所述延伸板上;
所述计量机构包括计量瓶、螺旋阀、第二刻度标、进液管和采样接头,所述计量瓶设置在所述尿袋一侧外表面上,且所述计量瓶固定连接所述尿袋,所述计量瓶连通所述尿袋,所述计量瓶与所述尿袋的连通处位于所述计量瓶的上边沿,所述进液管下端固定在所述计量瓶的顶部且所述进液管的下端连通所述计量瓶,所述进液管的上端连接有所述采样接头;
所述固定机构设置有两个且分别对应两个所述安装管,每个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挂钩、固定栓、限位帽、螺纹杆和橡皮筋,所述挂钩为u形结构,且所述挂钩的一端固定有所述螺纹杆,所述固定栓的一端穿过所述安装管,所述固定栓的一端开设有与所述螺纹杆相匹配的螺纹槽,所述固定栓的另一端固定有所述限位帽,所述限位帽的直径大于所述安装管的内径,所述挂钩一侧边沿上固定有一个所述橡皮筋,所述挂钩的另一侧边沿上开设有一个卡槽。
本实用新型提供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还包括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固定在所述挂钩的一端,且所述限位板的直径大于所述安装管的内径。
本实用新型提供优选的,所述延伸板上设置有对称分布的两个支杆,所述支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延伸板,所述支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进液管。
本实用新型提供优选的,所述尿袋的另一侧外表面上固定有多个活动环,多个所述活动环内共同活动贯穿一个绑绳。
本实用新型提供优选的,所述尿袋的另一侧外表面的下沿固定有一个与所述排液管相匹配的卡箍,所述排液管可拆卸的固定在所述卡箍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优选的,所述进液管上可拆卸的连接有一个止流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次性使用子母式集尿袋,通过设置带有第一刻度标的尿袋,从而能够通过尿袋储存患者的尿液,并能够利用第一刻度标观察尿液量,通过设置带有第二刻度标的计量瓶,且计量瓶连通尿袋,从而能够通过计量瓶对患者单位时间排出的尿液进行计量,并利用第二刻度标进行观察,通过在尿袋的顶部固定带有两个安装管的延伸板,并在安装管内安装固定栓,固定栓的一端通过螺纹可拆卸的连接一个挂钩,从而能够通过两个挂钩固定尿袋,还通过在挂钩上设置卡槽和橡皮筋,从而能够通过橡皮筋进一步加固挂钩,且挂钩拆卸方便,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准确观察尿量和结构稳定好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固定组件的拆卸示意图。
图中:1-储尿机构、11-尿袋、12-排液管、13-排液阀、14-延伸板、15-支杆、16-空气膜、17-第一刻度标、18-安装管、19-活动环、110-绑绳、111-卡箍、2-计量机构、21-计量瓶、22-螺旋阀、23-第二刻度标、24-进液管、25-采样接头、26-止流夹、27-护帽、3-固定机构、31-挂钩、32-固定栓、33-限位帽、34-螺纹杆、35-卡槽、36-橡皮筋、37-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次性使用子母式集尿袋技术方案:包括储尿机构1、计量机构2和固定机构3。
储尿机构1包括尿袋11、排液管12、排液阀13、延伸板14、空气膜16、第一刻度标17和安装管18,排液管12固定在尿袋11底部,且排液管12的一端连通尿袋11,排液阀13设置在排液管12上且固定连接排液管12,延伸板14设置在尿袋11的顶部,且延伸板14固定连接尿袋11,空气膜16设置在尿袋11的上沿,尿袋11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第一刻度标17,安装管18设置有两个且对称分布,两个安装管18均固定在延伸板14上。
计量机构2包括计量瓶21、螺旋阀22、第二刻度标23、进液管24和采样接头25,计量瓶21设置在尿袋11一侧外表面上,且计量瓶21固定连接尿袋11,计量瓶21连通尿袋11,计量瓶21与尿袋11的连通处位于计量瓶21的上边沿,进液管24下端固定在计量瓶21的顶部且进液管24的下端连通计量瓶21,进液管24的上端连接有采样接头25。
固定机构3设置有两个且分别对应两个安装管18,每个固定机构3包括挂钩31、固定栓32、限位帽33、螺纹杆34和橡皮筋36,挂钩31为u形结构,且挂钩31的一端固定有螺纹杆34,固定栓32的一端穿过安装管18,固定栓32的一端开设有与螺纹杆34相匹配的螺纹槽,固定栓32的另一端固定有限位帽33,限位帽33的直径大于安装管18的内径,挂钩31一侧边沿上固定有一个橡皮筋36,挂钩31的另一侧边沿上开设有一个卡槽35。
在本实施方式中,储尿机构1用于储存患者的尿液,尿袋11用于储存患者的尿液,排液管12用于排出尿袋11内的尿液,排液阀13用于控制排液管12的打开和关闭,延伸板14通过粘接固定在尿袋11上,安装管18与延伸板14一体成型,两个安装管18相互平行,空气膜16用于供空气流入和流出尿袋,第一刻度标17用于供使用者观察尿袋11内的尿液量。
计量机构2用于对患者单位时间产生的尿量进行计量,计量瓶21用于临时储存患者的尿液,螺旋阀22用于控制计量瓶21内的尿液排出,且当需要对患者的尿液进行采样时,打开螺旋阀22以使计量瓶21内尿液流出,第二刻度标23用于观察计量瓶21内的尿液量,采样接头25用于引入患者的尿液,并且尿液沿进液管24流入计量瓶21内,采样接头25上安装有一个护帽27,从而在不使用时对采样接头25进行保护。
固定机构3用于固定尿袋11,挂钩31用于挂置尿袋11,固定栓32用于安装和固定挂钩31,安装挂钩31时,将固定栓32的一端向上穿过安装管18,然后将挂钩31一端的螺纹杆34拧入固定栓32内的螺纹槽,固定栓32的另一端通过限位帽33进行限位以避免固定栓32的另一端进入安装管18内,安装完成的挂钩31能够通过固定栓32在安装管18内旋转以调节挂钩31的位置,橡皮筋36用于进一步加固挂钩31,挂钩31在挂置完成后,将橡皮筋36扣在卡槽35内,从而使得挂钩31挂置更稳定。
进一步的,固定机构3还包括限位板37,限位板37固定在挂钩31的一端,且限位板37的直径大于安装管18的内径。
在本实施方式中,限位板37用于对挂钩31的一端进行限位,从而限位板37和限位帽33共同作用以使固定栓32的结构更稳定。
进一步的,延伸板14上设置有对称分布的两个支杆15,支杆15的一端固定连接延伸板14,支杆1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进液管24。
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杆15与延伸板14一体成型,两个支杆15的另一端具有供进液管24穿过的内孔,且两个支杆15与延伸板14构成三角形结构,从而能够对进液管24提供稳定支撑,使得进液管24与尿袋11的连接更稳定。
进一步的,尿袋11的另一侧外表面上固定有多个活动环19,多个活动环19内共同活动贯穿一个绑绳110。
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活动环19为均匀间隔分布,绑绳110用于方便使用者将尿袋11进行捆绑固定,从而进一步提升尿袋11的固定稳定性,也增加了一个固定尿袋11的方式,适用范围更广。
进一步的,尿袋11的另一侧外表面的下沿固定有一个与排液管12相匹配的卡箍111,排液管12可拆卸的固定在卡箍111内。
在本实施方式中,卡箍111用于固定排液管12,卡箍111上具有一个供排液管12卡入的开口,当排液管12不使用时,使用者通过卡箍111固定排液管12,从而对排液管12进行折叠,进而减少空间占用。
进一步的,进液管24上可拆卸的连接有一个止流夹26。
在本实施方式中,止流夹26用于封闭进液管24,且止流夹26拆卸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安装好过后,安装挂钩31时,将固定栓32的一端向上穿过安装管18,然后将挂钩31一端的螺纹杆34拧入固定栓32内的螺纹槽,通过固定栓32在安装管18内旋转以调节挂钩31的位置,将尿袋11通过挂钩31固定,再利用橡皮筋36进一步加固挂钩31,翻转计量瓶21,采样接头25用于引入患者的尿液,并且尿液沿进液管24流入计量瓶21内,且当需要对患者的尿液进行采样时,打开螺旋阀22以使计量瓶21内尿液流出,第二刻度标23用于观察计量瓶21内的尿液量,观察记录完毕后,将尿液从计量瓶21与尿袋11的连通处倒入尿袋11中,使得计量瓶21中的尿液清空,以便于下次计量,当计量瓶21中的尿液集满后,不会溢出,会自动流入尿袋11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