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指套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84057发布日期:2020-10-13 07:48阅读:68来源:国知局
一种指套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指套分离器。



背景技术:

微创腔镜手术时需要先建立气性空腔,给予操作空间,以及穿刺戳卡给予操作路径。建立气性空腔和穿刺戳卡均需要切开皮肤后,提起邻近皮肤、脂肪、肌肉、胸腹膜等,用穿刺针或戳卡直接刺穿胸腹壁,病人较胖时不易提起胸腹壁进行穿刺,或者二次手术时胸腹腔粘连严重时,损伤周围脏器及出血可能性大,较危险。常规开放性手术(尤其是深部器官组织手术)在视野盲点地方分离组织一般都是靠经验丰富的手术医师手指钝性分离,不仅造成手术难度增大,手术危险程度同时也增大。

目前存在的指套手术刀,如果运用于手术,可切割腹壁,但是没有保护装置,操作时锐性刀片仍有损伤周围脏器可能,小出血遮挡视野影响手术操作,无法单手立即处理,并且戴指套手指无精准的触觉,这将影响外科手术过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指套分离器,能够方便分离组织,减少对患者的伤害,同时抽吸渗出的血液等。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指套分离器,包括储存组件、刀片组件、活动组件;

刀片组件包括刀片,刀片尾部固连弹力绳头端,弹力绳尾端固连固定环;

储存组件包括储存杆,储存杆尾部外壁固连指环,储存杆尾端可拆卸的连接顶帽,固定环套装固定在储存杆尾部,顶帽尾端为适配负压抽吸装置的连接口,储存杆内壁沿周向设置有滑槽,两个滑槽分别位于储存杆直径方向两端,滑槽适配刀片,储存杆尾部设置有直槽;

活动组件安装在储存杆内部,活动组件包括沿从储存杆尾部至头部依次同轴设置的揿动件、揿轮、转轮,揿动件、揿轮、转轮均为中空结构,弹力绳穿过揿动件、揿轮、转轮,转轮头端抵住刀片,揿动件包括依次固连的连接环、连接部、按压部,连接环套装在揿轮尾部,储存杆尾部内壁设置有供揿轮、转轮上下窜动并控制其转动的筋槽,连接部在直槽内滑动,按压部靠近连接部的面为适配储存杆外壁的弧面,按压部长度>直槽长度。

优选的,揿动件和揿轮之间设置弹簧。

优选的,揿轮尾端设置有凸台a,凸台a为中空结构,弹簧和连接环均套装在凸台a上,连接环与凸台a间隙配合。

优选的,按压部靠近连接部的表面覆盖有密封材料。

优选的,弹力绳尾端为多根支绳,多根支绳与定位环的固定点沿定位环周向均匀分布。

优选的,储存杆尾部侧壁设置有适配支绳的通槽。

优选的,筋槽设置在储存杆内壁;或者在储存杆内加设衬套,筋槽设置在衬套内壁。

优选的,储存杆包括上部杆和下部杆,上部杆和下部杆螺纹连接,滑槽设置在下部杆上,下部杆长度>刀片长度。

优选的,刀片组件为下列结构之一:

a、固定环为柔性材料制造,弹力绳与刀片尾部固定连接;

b、固定环由两个半环形铰接而成,弹力绳与刀片尾部固定连接;

c、弹力绳头端与刀片尾部为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指环内壁设置粘性内衬。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可以方便医生进行组织分离。

2、本实用新型可以减少在使用锐器时候的误伤风险。

3、本实用新型可以在组织分离过程中对渗出的血液等进行抽吸。

附图说明

图1为储存组件的示意图;

图2为储存杆尾部的示意图;

图3为刀片组件的示意图;

图4为活动组件的示意图;

图5为揿动件的示意图。

图中:1-刀片、2-弹力绳、3-固定环、4-储存杆、5-顶帽、6-连接口、7-滑槽、8-揿动件、9-揿轮、10-转轮、11-弹簧、12-支绳、13-指环、14-密封材料、15-滤网、16-直槽、17-连接环、18-连接部、19-按压部、20-通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储存组件、刀片组件、活动组件;

刀片组件包括刀片1,刀片1尾部固连弹力绳2头端,弹力绳2尾端固连固定环3;

储存组件包括储存杆4,储存杆4尾部外壁固连指环13,储存杆4尾端可拆卸的连接顶帽5,固定环3套装固定在储存杆4尾部,顶帽5尾端为适配负压抽吸装置的连接口6,储存杆4内壁沿周向设置有滑槽7,两个滑槽7分别位于储存杆4直径方向两端,滑槽7适配刀片1,储存杆4尾部设置有直槽16;

活动组件安装在储存杆4内部,活动组件包括沿从储存杆4尾部至头部依次同轴设置的揿动件8、揿轮9、转轮10,揿动件8、揿轮9、转轮10均为中空结构,弹力绳2穿过揿动件8、揿轮9、转轮10,转轮10头端抵住刀片1,揿动件8包括依次固连的连接环17、连接部18、按压部19,连接环17套装在揿轮9尾部,储存杆4尾部内壁设置有供揿轮9、转轮10上下窜动并控制其转动的筋槽,连接部18在直槽16内滑动,按压部19靠近连接部18的面为适配储存杆4外壁的弧面,按压部19长度>直槽16长度,揿动件8和揿轮9之间设置弹簧11;

为了保证在按动揿动件8时的稳定性,揿轮9尾端设置有凸台a,凸台a为中空结构,弹簧11和连接环17均套装在凸台a上;

在安装过程中,需要将固定环3安装在储存杆4尾部,而刀片1安装并卡住活动组件头部,弹力绳2位于活动组件的通孔中心,弹力绳2尾端为多根支绳12,多根支绳12与定位环的固定点沿定位环周向均匀分布,储存杆4尾部侧壁设置有适配支绳12的通槽20,储存杆4尾部为凸台b,凸台b设置有螺纹或者卡合机构,通槽20设置在凸台b上,固定环3可以套在凸台b上进行固定,顶帽5通过螺纹或者卡合机构可拆卸的与储存杆4连接;

为了方便更换刀片组件,刀片组件为下列结构之一:

a、固定环3为柔性材料制造,弹力绳2与刀片1尾部固定连接;

b、固定环3由两个半环形铰接而成,弹力绳2与刀片1尾部固定连接;

c、弹力绳2头端与刀片1尾部为可拆卸连接;

医生工作时,为了更好的将本装置固定在手指上,指环13内壁设置粘性内衬;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顶帽5尾部连接负压吸引装置,当产生负压时,按压部19靠近连接部18的表面覆盖有密封材料14,连接环17与凸台a间隙配合,即可保证按压部19被吸附在储存杆4外表面上,形成密封结构,密封材料14可以为硅胶等材质较软的材料;

筋槽设置在储存杆4内壁;或者在储存杆4内加设衬套,筋槽设置在衬套内壁(因为筋槽为圆珠笔等现有技术中的常见技术特征,图中未显示);

储存杆4包括上部杆和下部杆,上部杆和下部杆螺纹连接,滑槽7设置在下部杆上,下部杆长度>刀片1长度;

为了防止抽吸过程中吸入组织碎块,可以在储存杆4头端设置滤网15,滤网15设置有适配刀片1的开口;

弹簧11用于保持按压部19在驱动刀片1后,自动复位,按压部19可以完全覆盖直槽16;

弹力绳2在使用过程中,不仅可以起到连接刀片1的作用,通过刀片1抵住转轮10也可以对滑动组件起到复位作用。

实际使用前,先将揿动件8、弹簧11、揿轮9、转轮10依次安装,然后将刀片组件安装在揿动件8、弹簧11、揿轮9、转轮10上,将组合后的组件安装入储存杆4中,固定环3套装在储存杆4尾部,然后安装顶帽5;

实际使用时,按动揿动件8控制刀片1伸出或者缩回,顶帽5尾部连接负压吸引装置,负压吸引装置设置有控制抽吸的截止阀,基于揿动件8、揿轮9、转轮10,揿动件8、揿轮9、转轮10均为中空结构,刀片组件中弹力绳2也位于该中空结构的中心,便于抽吸液体,当负压吸引装置开启后,按压部19紧贴储存杆4外壁,储存杆4头端为吸入口,吸入切割产生的组织液等。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