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臼锉同心维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17899发布日期:2020-07-17 15:49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髋臼锉同心维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髋臼锉同心维持装置。



背景技术: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是用与生物相容性和机械性能良好的金属材料制成一种类似人体骨关节的假体,利用手术方法将关节假体植入被疾病或损伤所破坏的关节内,其目的是清除疼痛,恢复关节的活动与原有的功能,人工髋关节置换可使患者早期下地及功能锻炼,恢复髋关节正常生理功能。

全髋关节置换手术中,将患者体内已发生病变的股骨头取出,将相应的关节假体安装上去,而其中,必须将人体的髋臼窝进行锉磨至符合关节假体的外形尺寸,临床上通常采用髋臼锉对髋臼窝进行锉磨,以使髋臼窝与关节假肢匹配,但是在对髋臼窝进行锉磨的过程中,需根据锉磨的深度及髋臼窝的大小进行更换不同尺寸的锉头进行多次锉磨,而每次更换锉头后再次进行锉磨时,很难精准找到上一次锉磨的位置,就会导致髋臼窝被锉磨成椭球形,从而导致关节假肢安装不良,增加关节假体的松动率和脱位率,导致肢体长度差异、假体撞击、界面磨损、甚至需要进行翻修手术,减少关节假体的使用寿命,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因此,现亟需一种对髋臼锉使用过程中的定位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髋臼锉同心维持装置。

具体内容如下:髋臼锉同心维持装置,该装置包括固定筒体、与固定筒体匹配的螺帽盘、及同轴固定在螺帽盘上的支撑套筒,还包括髋臼锉,其特征是:

所述的固定筒体为两端开口的薄壁圆筒状,在固定筒体上端的外圆周面上设有外螺纹,该外螺纹的起点在固定筒体的上边沿上,在固定筒体下端的外圆周面上设有n个针套,其中n≥3,n个针套沿固定筒体的外圆周面均布,该针套为薄壁圆筒状,且针套的轴线沿着固定筒体的母线方向;

所述的螺帽盘为圆筒状,螺帽盘的下端开口,在螺帽盘的内圆周面上设有自其下端面起的内螺纹,该内螺纹与上述的外螺纹匹配,该螺帽盘通过其内螺纹同轴旋拧在固定筒体上端的外螺纹上,所述的支撑套筒的下端同轴固定在螺帽盘的上端面,且支撑套筒的内部与螺帽盘的内部连通。

优选的,所述的支撑套筒的上部设有沿其径向贯穿筒壁的螺纹孔,该螺纹孔内旋拧有与其匹配的锁紧螺钉。

优选的,所述的螺帽盘的上端面设有镂空的观察窗口甲,该镂空的观察窗口甲至少包括三个且均布在支撑套筒的周围。

优选的,所述的固定筒体的筒壁上设有镂空的观察窗口乙,且固定筒体的下部设有切断其圆周筒壁的操作缺口。

优选的,每个针套的下端面与固定筒体的下端面平齐。

优选的,所述的针套的个数n等于4。

优选的,所述的髋臼锉包括半球壳状的锉头和圆柱状的钻杆,锉头的切面上固定有垂直交叉的十字卡销,上述钻杆的下端通过螺纹连接有圆筒状的连接套,该连接套的下端面均布有四个l型卡槽,连接套的下端通过l型卡槽对应卡在锉头的十字卡销上,在锉头的球面上布满若干个带有切削刃的刃孔。

优选的,所述的钻杆的直径与支撑套筒的内径相等,所述的锉头的直径小于固定筒体的内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髋臼锉同心维持装置,该装置包括固定筒体、与固定筒体匹配的螺帽盘、及同轴固定在螺帽盘上的支撑套筒;螺纹针穿过固定筒体下端的针套将其固定在患者的髋骨上后牢固不动,利于更换锉头后的同心度稳定,保证每次更换锉头后的中心位置不会改变,保证髋臼窝的锉磨质量,降低手术后关节假体的松动率和脱位率;支撑套筒通过螺帽盘旋拧在固定筒体上,便于安装和拆卸,这样能够快速的更换锉头,大幅降低手术时间,降低由于时间带来的各种手术风险;支撑套筒的螺帽盘及固定筒体上均设有镂空的观察窗口,便于观察锉头的情况和锉磨的过程,避免手术操作失误;通过针套将固定筒体与待钻的髋骨固定在一起,提升固定筒体的稳固性;因此,本实用新型能提高全髋关节置换手术中髋臼窝的锉磨质量,使关节假肢植入的匹配度更高,提高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质量及效率,降低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后假肢的松动率和脱位率。

附图说明

图1为髋臼锉同心维持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髋臼锉同心维持装置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螺帽盘与支撑套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主视结构的剖面图;

图5为固定筒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髋臼锉安装在本实用新型的装置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锉头及连接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1.固定筒体、12.观察窗口乙、13.操作缺口、14.针套、15.外螺纹、21.螺帽盘、22.观察窗口甲、23.支撑套筒、24.锁紧螺钉、25.螺纹孔、26.内螺纹、31.钻杆、32.连接套、321.l型卡槽、33.锉头、34.锉头的切面、35.刃孔、36.切屑刃、37.十字卡销。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参见图1-7,髋臼锉同心维持装置,该装置包括固定筒体、与固定筒体匹配的螺帽盘、及同轴固定在螺帽盘上的支撑套筒,还包括髋臼锉;

所述的固定筒体为两端开口的薄壁圆筒状,在固定筒体上端的外圆周面上设有外螺纹,该外螺纹的起点在固定筒体的上边沿上,在固定筒体下端的外圆周面上设有n个针套,其中n≥3,n个针套沿固定筒体的外圆周面均布,该针套为薄壁圆筒状,且针套的轴线沿着固定筒体的母线方向;

所述的螺帽盘为圆筒状,螺帽盘的下端开口,在螺帽盘的内圆周面上设有自其下端面起的内螺纹,该内螺纹与上述的外螺纹匹配,该螺帽盘通过其内螺纹同轴旋拧在固定筒体上端的外螺纹上,所述的支撑套筒的下端同轴固定在螺帽盘的上端面,且支撑套筒的内部与螺帽盘的内部连通。

所述的支撑套筒的上部设有沿其径向贯穿筒壁的螺纹孔,该螺纹孔内旋拧有与其匹配的锁紧螺钉,该锁紧螺钉用于固定钻杆。

所述的螺帽盘的上端面设有镂空的观察窗口甲,该镂空的观察窗口甲至少包括三个且均布在支撑套筒的周围,所述的固定筒体的筒壁上设有镂空的观察窗口乙,且固定筒体的下部设有切断其圆周筒壁的操作缺口,观察窗口均用于便于观察锉头的情况和锉磨的过程,避免手术操作失误,操作缺口用于在必要时,在不去掉螺帽盘的情况,通过操作缺口清理锉头上的磨屑,避免磨屑过多影响对髋臼窝的锉磨质量。

每个针套的下端面与固定筒体的下端面平齐,保证固定筒体能够固定的更加牢固,减少锉磨过程中的误差,增加髋臼窝的锉磨质量,所述的针套的个数n等于4。

所述的髋臼锉包括半球壳状的锉头和圆柱状的钻杆,锉头的切面上固定有垂直交叉的十字卡销,上述钻杆的下端通过螺纹连接有圆筒状的连接套,该连接套的下端面均布有四个l型卡槽,连接套的下端通过l型卡槽对应卡在锉头的十字卡销上,l型卡槽与十字卡销结合方便快速更换锉头,在锉头的球面上布满若干个带有切削刃的刃孔。

所述的钻杆的直径与支撑套筒的内径相等,所述的锉头的直径小于固定筒体的内径,保证锉头工作过程中及更换锉头后,固定筒体、支撑套筒、钻杆及锉头均在同一轴线上。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及原理:

一种髋臼锉同心维持装置,该装置包括固定筒体、与固定筒体匹配的螺帽盘、及同轴固定在螺帽盘上的支撑套筒;

螺纹针穿过固定筒体下端的针套将其固定在患者的髋臼周围,将钻杆下端穿过支撑套筒及螺帽盘与锉头固定,将螺帽盘旋紧在已经固定好的固定筒体的上端,锉头穿过固定筒体的内部进入待锉磨的髋臼窝内,即可开始锉磨患者的髋臼窝,根据锉磨的进度,当需要更换锉头时,将螺帽盘从固定筒体上旋拧下来,将锉头与钻杆分离并更换上合适的锉头,重复上述过程将螺帽盘旋拧在固定筒体上即可进行再次锉磨。

螺纹针穿过固定筒体下端的针套将其固定在患者的髋臼周围后牢固不动,利于更换锉头后的同心度稳定,保证每次更换锉头后的中心位置不会改变,保证髋臼窝的锉磨质量,提高髋臼假体的稳定性,降低手术后关节假体的松动率;支撑套筒通过螺帽盘旋拧在固定筒体上,便于安装和拆卸,这样能够快速的更换锉头,大幅降低手术时间,降低由于时间带来的各种手术风险;支撑套筒的螺帽盘及固定筒体上均设有镂空的观察窗口,便于观察锉头的情况和锉磨的过程,避免手术操作失误;通过针套将固定筒体与待钻的髋骨固定在一起,提升固定筒体的稳固性;因此,本实用新型能提高全髋关节置换手术中髋臼窝的锉磨质量,使关节假肢植入的匹配度更高,提高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质量及效率,降低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后假体的松动率,提高髋关节假体的使用寿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