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心肺复苏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60752发布日期:2020-08-07 18:10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一种简易心肺复苏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简易心肺复苏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心脏骤停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终止,重要器官严重缺血,导致生命终止,也称猝死。我国每年由于心脏骤停的死亡人数为54万,占总体死亡率的6%。而心脏骤停患者如果在6分钟以内可以得到有效的救助,可以避免脑细胞的不可逆病变,在1分钟内得到救助成功率高达90%。

而cpr(心肺复苏)是可以挽救生命的一项重要的技能,其对于按压方位、频率、深度和方式都有要求,轻则造成肋骨断裂,气胸,重则影响循化效率,降低成功率。但我国接受正规的cpr操作培训的群众不到5%,cpr合格率不到0.002%。紧急情况发生时,少有人能够上前救助,恰有群众上前救助也难以持久,未接受cpr培训的救助难以满足频率与深度的要求。虽然目前出现了多种自动的心肺复苏机,但其大多价格昂贵,不便移动,操作难,如美敦力菲康心肺复苏机lucas2市面价格为二十二万元,其普及难度大。针对此类情况,一种简易的可普及各个场所的心肺复苏辅助装置,能够有固定按压位置、调节按压频率,按压幅度功能,简化心肺复苏操作对于对提高居民院前救助能力,对提高院前救助效率,降低死亡率的具有较大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简易心肺复苏辅助装置,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简易心肺复苏辅助装置,包括支撑组件和施压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水平设置的底座6和两个抱紧组件,所述底座6两端分别水平并排设有两个空管7,所述两个空管7均通过拉伸弹簧9与一个抱紧组件连接,所述底座6中部设有固定孔4;所述施压组件包括水平设置的按压握把1及与按压握把1垂直设置的按压杆3,所述按压杆3穿行于所述固定孔4内,所述按压杆3底端设有按压头16,所述按压杆3沿垂直方向依次设有若干插槽2,所述插槽2设有与其相配合的插栓17。使用时,插栓17插进插槽2。

所述空管7内部中空且远离底座6的一端开口,每个空管7的侧面均水平开有并排相对的两列滑槽11,每列滑槽11靠近底座6的端部均设有一底座突起8。

每个抱紧组件均包括水平并排设置且与所述空管7配合插入使用的两伸缩杆12及与伸缩杆12固定连接的两握爪15,所述握爪15与伸缩杆12的两个连接部之间设有一伸拉握把13,所述两个握爪15之间于伸拉握把13远离底座6的一侧还设有一联合杆14。

每个伸缩杆12的于所述滑槽11的同侧均设有一可滑于所述滑槽11中的握爪突起10,所述拉伸弹簧9一端连接握爪突起10,另一端连接底座突起8。

所述按压头16直径大于固定孔4直径。

所述底座6上表面设有两信号灯5,信号灯5的闪烁频率为2hz。

所述插槽2间距为1cm。

优选地,所述插槽2个数为3个。

所述握爪15契合人体胸廓弧线设计。

使用时,解开患者衣物,双手握住两端的伸拉握把13拉开两侧握爪15,将按压头16对准患者胸骨下段,两手松开,弹簧9自动回缩,握爪15抱紧患者胸廓,操作者跪于患者一侧,根据患者体型调整好插栓17插进插槽2的位置,双手握住按压握把1,手臂伸直,垂直按压按压握把1,插槽2内的插栓17触碰到固定孔4边缘时停止下压,上抬按压握把1,按压头16向上穿行至接触固定孔4时停止上抬,继续开始下压如此反复循环,闪烁信号灯5用于指导使用者上下按压的频率,如左灯亮则上抬,右灯亮则下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按压按压握把使按压头对患者胸骨进行按压,操作简便;

2、通过握爪与底座之间的结构抱紧患者胸部,固定按压部位;

3、插槽与插栓限制按压深度,保证按压安全;

4、通过闪烁信号灯控制按压频率,保证按压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附图标记:1-按压握把,2-按压杆插槽,3-按压杆,4-固定孔,5-闪烁信号灯,6-底座,7-空管,8-底座突起,9-拉伸弹簧,10-握爪突起,11-滑槽,12-伸缩杆,13-伸拉握把,14-联合杆,15-握爪,16-按压头,17-插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图2所示,一种简易心肺复苏辅助装置,包括支撑组件和施压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水平设置的底座6和两个抱紧组件,所述底座6两端分别水平并排设有两个空管7,所述两个空管7均通过拉伸弹簧9与一个抱紧组件连接,所述底座6中部设有固定孔4;所述施压组件包括水平设置的按压握把1及与按压握把1垂直设置的按压杆3,所述按压杆3穿行于所述固定孔4内,所述按压杆3底端设有按压头16,所述按压杆3沿垂直方向依次设有若干插槽2,所述插槽2设有与其相配合的插栓17。插栓17长度略大于插槽深度,插栓17插入后略突出插槽2,在其下移时与固定孔4接触限制按压杆3下移幅度。

如图2所示,所述空管7内部中空且远离底座6的一端开口,每个空管7侧面均水平开有并排相对的两列滑槽11,每列滑槽11靠近底座6的端部均设有一个朝向空管7外侧的底座突起8。

如图2所示,每个抱紧组件均包括水平并排设置且与所述空管7配合插入使用的两伸缩杆12及与伸缩杆12固定连接的两握爪15,所述握爪15与伸缩杆12的两个连接部之间设有一伸拉握把13,可通过两个握把13同时将两侧的抱紧组件向外拉出,所述两个握爪15之间于伸拉握把13远离底座6的一侧还设有一联合杆14,所述联合杆14起固定作用。

如图1、2、3所示,每个伸缩杆12的于所述滑槽11的同侧均设有一可滑于所述滑槽11中的握爪突起10,所述拉伸弹簧9一端连接握爪突起10,另一端连接底座突起8。

如图1所示,所述按压头16直径大于固定孔4直径。其上移时与固定孔4接触限制上移幅度。按压头16该结构与插栓17共同调节按压杆3上下深度,从而调节按压头16按压的深度,对于不同体型的患者用不同高度的插槽以达到最佳深度。

所述底座6上表面设有两信号灯5,所述信号灯5闪烁频率为2hz。信号灯5交叉闪烁,根据其提示人为控制按压频率,例如左侧灯亮,提示按压头16往上起,右侧灯亮,提示按压头16往下按。

所述插槽2间距为1cm。不同体型的患者用不同高度的插槽2以达到最佳深度。

优选地,所述插槽2个数为3个。

所述握爪15契合人体胸廓弧线设计。

使用时,解开患者衣物,双手握住左右伸拉握把13拉开两侧握爪15,将按压头16对准患者胸骨下段,两手松开,弹簧9自动回缩,握爪15抱紧患者胸廓,操作者跪于患者一侧,根据患者体型调整好插栓17插进插槽2的位置,双手握住按压握把1,手臂伸直,垂直按压按压握把1,插槽2内的插栓17触碰到固定孔4边缘时停止下压,上抬按压握把1,按压头16向上穿行至接触固定孔4时停止上抬,继续开始下压如此反复循环,闪烁信号灯5用于指导使用者上下按压的频率,如左灯亮则上抬,右灯亮则下压。

本实用新型通过按压按压握把使按压头对患者胸骨进行按压,操作简便;通过握爪与底座之间的结构抱紧患者胸部,固定按压部位;插槽与插栓限制按压深度,保证按压安全;通过闪烁信号灯控制按压频率,保证按压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