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术用压线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07811发布日期:2020-08-18 19:28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术用压线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术用压线盒。



背景技术:

外科手术中的结扎和缝合,需根据人体不同的组织结构,选择不同型号的手术缝线,所以术前需预先准备不同型号的手术缝线;并且,手术缝线本身具有易缠绕打结的特性,手术中抽取一根线时,线束中其余的线因固定不牢,随着这根线的移动而出现不同程度的移动,导致整个线束凌乱缠绕,直接影响手术进度。

申请号为201720010941.2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手术针线盒,实现了分类不同型号手术缝线和压线的目的,但存在以下缺陷:整条压线海绵全覆盖在盒体内的线束上,当线束较粗时,压线海绵对线束有足够的压力;随着盒内线束的减少,压线海绵无法对盒内的线束持续提供足够的压力。另外,一般的压线盒尺寸较短,通常手术缝线较长,那么就有大部分缝线露在压线盒外,或者多绕几下放入压线盒内,如此同样存在易缠绕打结、不易放置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手术压线盒的压线部分无法根据线束的粗细,对手术缝线提供持续稳定的压力,以及较长的手术缝线不易放置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手术用压线盒。

本实用新型实现发明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术用压线盒,包括:盒体和盒盖,所述的盒体内设有绕线板,绕线板的两面对称设有一组绕线槽,绕线板的上板面设有一组与绕线槽相垂直的压线棱卡槽,压线棱卡槽的深度大于绕线槽的深度;盒体一侧设有一组与绕线板的绕线槽相对应的出线口;盒盖内设有弹性压线棱,压线棱与绕线板的压线棱卡槽对应配合,形成盒盖闭合时压线棱卡入压线棱卡槽内的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的绕线槽为弧形绕线槽,压线棱的表面设有一组与弧形绕线槽相对应的弧形压线槽。

进一步的,所述的绕线板上设有一组包裹住绕线槽的卡线环,卡线环上设有开口。

进一步的,所述的盒体的底部设有滑块和滑槽,滑槽与绕线板的绕线槽的位置相对应,滑块上设有一组凸起,凸起的表面与绕线槽相配合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的盒盖和盒体的一端转动连接,盒盖和盒体的另一端通过相配合的卡扣和卡扣槽连接;绕线板的一端与在盒体的内壁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出线口由设置在盒体侧壁的下出线口和设置在盒盖侧壁的上出线口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的盒盖外表面设有放置手术针的针盒,针盒内固定设有吸针板,针盒的顶部设有滑盖;盒盖外表面还设有穿针器卡槽或底部固定设有磁铁的穿针器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绕线板上的一组绕线槽,有利于分类放置不同型号的手术缝线;绕线板两面对称设置的一组走线槽,有利于放置较长的手术缝线,手术缝线从绕线板下面绕到上面,使手术缝线在走线槽中保持规整不散乱;绕线板上的压线棱卡槽的深度大于绕线槽的深度,保证弹性压线棱卡入压线棱卡槽中,为绕线槽中的线束提供持续稳定的压力,即使线束中剩下少量的线也能达到压线目的;另外,弹性压线棱在线束垂直的方向上对线束施加压力,比在线束运动方向上整个施加压力的压线效果更好。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的局部放大图a。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绕线板的使用状态图。

附图4为附图3的局部放大图b。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附图7为附图6的c-c向剖视图。

附图8为附图7的局部放大图d。

附图中,1为盒体、1-1为绕线板、1-1-1为绕线槽、1-1-2为压线棱卡槽、1-1-3为卡线环、1-2为出线口、1-3为滑块、1-3-1为凸起、1-4为滑槽、1-5为卡扣槽、2为盒盖、2-1为压线棱、2-1-1为压线槽、2-2为卡扣、2-3为针盒、吸针板2-3-1、2-3-2为针盒滑盖、2-4为穿针器卡位、3为手术缝线。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手术用压线盒,用于手术过程中:分类放置手术缝线3,以及术中抽线时,保证剩余手术缝线3不散乱、缠绕、打结等。压线盒包括:盒体1和盒盖2,本实施例优选的盒盖2和盒体1一端为转动连接,盒盖2绕盒体1转动的角度最大为180度;盒盖2和盒体1的另一端通过相配合的卡扣2-2和卡扣槽1-5连接,具有扣合功能的压线盒,保证压线盒在使用时保持闭合状态。

所述的盒体1内设有绕线板1-1,绕线板1-1的两面对称设有一组绕线槽1-1-1,绕线板1-1的上板面设有一组与绕线槽1-1-1相垂直的压线棱卡槽1-1-2,压线棱卡槽1-1-2的深度大于绕线槽1-1-1的深度。绕线板1-1上的绕线槽1-1-1用来分类放置手术缝线3,手术缝线3通过绕线板1-1下面的绕线槽,再绕到绕线板1-1上面的绕线槽中,形成绕线板1-1和盒体底部之间放置手术缝线,绕线板1-1上面的绕线槽走线的使用状态,保证手术缝线3在压线盒中保持规整不散乱,有利于放置较长的手术缝线。另外,为了使手术缝线3经过绕线端时不受磨损,绕线板1-1的绕线端设有一组绕线圆弧,一组绕线圆弧与一组绕线槽1-1-1连通。本实施例优选的绕线板1-1转动连接在盒体1的内壁上,放置线时,转动绕线板1-1,使绕线板1-1的一端脱离盒体1即可。

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的绕线板1-1上设有一组包裹住绕线槽1-1-1的卡线环1-1-3,卡线环1-1-3上设有开口。绕线板1-1上板面的卡线环1-1-3设置在靠近出线口的位置,绕线板1-1下板面的卡线环1-1-3均匀分布在下板面上,卡线环1-1-3将手术缝线3进一步约束在绕线槽1-1中,保证术中补充线时,其余的线不会从线槽中掉出,卡线环1-1-3上的开口,有利于将软的手术缝线放置到绕线槽1-1中。

盒体1一侧设有一组与绕线板1-1的绕线槽1-1-1相对应的出线口1-2,手术缝线通过出线口1-2伸出压线盒外,供手术过程中抽取,使用前,在压线盒的一组出线口1-2上贴上手术缝线型号的标签,并按照标签在相对应的绕线槽中放置手术缝线,方便预备手术缝线,并且有利于医护人员在手术过程中准确地抽取所需型号的手术缝线。本实施例优选的出线口1-2由设置在盒体1侧壁的下出线口和设置在盒盖侧壁的上出线口组成,方便放置手术缝线。

放入压线盒内的手术缝线的线梢部分很容易因一条线的运动而出现打结的情况,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的盒体1的底部设有滑块1-3和滑槽1-4,滑槽1-4与绕线板1-1的绕线槽1-1-1的位置相对应,滑块上设有一组凸起1-3-1,凸起1-3-1的表面与绕线槽1-1-1相配合接触。一组凸起1-3-1与绕线槽1-1-1相互配合夹住线束的末梢,抽线时,保证手术缝线的线稍部分不会因为一根线运动的作用力而从源头就出现松散打结的情况,滑块1-3表面的凸起1-3-1采用医用泡棉材质,保证线梢部分夹在凸起1-3-1和绕线槽1-1-1之间,不出现散乱的情况。滑块1-3能够在滑槽1-4上移动,如果绕线板1-1上不同型号的线束长短不一,某些型号线束的线梢位于绕线板1-1下板面的绕线槽1-1-1的中间阶段,可移动滑块1-3到这个位置,保证能够在绕线板1-1的下面固定夹到所有线束。另外,滑块1-3和滑槽1-4可拆卸设置在盒体内,不需要滑块1-3固定线梢时,可将这部分从盒体1内取出。

盒盖2内设有弹性压线棱2-1,压线棱2-1与绕线板1-1的压线棱卡槽1-1-2对应配合,形成盒盖2闭合时压线棱2-1卡入压线棱卡槽1-1-2内的结构。弹性压线棱2-1一般采用医用泡棉,医用泡棉的弹性张力在压缩情况下能够对绕线槽1-1-1中的线实现持续的压力,保证在抽线的同时,线束中其余的线能够在弹性压线棱2-1的压力下固定,不会跟随运动的线而移动,进而出现手术缝线凌乱的情形。合上压线盒的盒盖2,弹性压线棱2-1卡入绕线板1-1的压线棱卡槽1-1-2中,保证绕线槽中即使剩下最后几根线,也能受到来自弹性压线棱2-1持续稳定的压力。

压线棱2-1卡进压线棱槽1-1-2中时,绕线槽1-1-1中的线束受到压线棱2-1的压力时,会出现散开的情况,为了保证在压线时,线束始终处于聚拢在绕线槽1-1-1中的状态,本实施例优选的绕线槽1-1-1为弧形绕线槽,压线棱2-1的表面设有一组与弧形绕线槽1-1-1相对应的弧形压线槽2-1-1。压线槽2-1-1和绕线槽1-1-1之间形成相互交叉的“括号”,将手术缝线束聚拢约束在“括号”内,弹性压线棱2-1卡入压线棱卡槽1-1-2中后,随着线束中线的减少,即使是最后几根线依然能受到压力。

外科手术中,缝合需要手术针,同时为了保证快速将手术缝线穿入较小的针眼中,一般会准备穿针器,本实施例优选的盒盖2外表面设有放置手术针的针盒2-3,针盒2-3内固定设有吸针板2-3-1,针盒的顶部设有滑盖2-3-2,吸针板2-4-1能够防止针丢失,不需要为了放置缝针或者拿取缝针影响手术,保证了医护人员的视野始终在手术台上。盒盖2外表面还设有穿针器卡槽或底部固定设有磁铁的穿针器盒2-4,穿针器能够增加穿针效率。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步骤如下:步骤一、打开压线盒,抬起绕线板1-1,将不同型号的手术缝线线束通过卡线环1-1-3放置到绕线槽1-1-1内;步骤二、将绕线板1-1一端放入盒体1内,并将上绕线槽1-1-1中的线束规整到相应的出线口2-2上;步骤三、将绕线板1-1放平,同时保证绕线板1-1下板面的线梢部分与一组凸起1-3-1接触;步骤四、盖上并扣紧盒盖2,术中通过出线口抽取手术缝线,通过针盒和穿针器卡位取得手术针和穿针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