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磁技术的输液港导管头端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26733发布日期:2020-08-05 01:18阅读:403来源:国知局
基于电磁技术的输液港导管头端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电磁技术的输液港导管头端定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2014年,德国贝朗公司推出了一款带心电指引的picc导管-“舒途坦”。迄今已有5年余,但未得到广泛应用。主要原因有二:1.需要操作人员有一定的心电图知识。2.理论依据不足:贝朗公司认为当电极在窦房结处时p波的高度和qrs波的高度一致,但心电图是心电向量在某一轴线上的投影,这意味着p波的综合向量(额面指向左前下方)和qrs波的综合向量(额面指向左下)在ii导联上的投影大小一致。但我们实际操作后发现绝大多数病人的腔内心电图表现并非如此。

欧洲国家在研究3d导航,这是建立在胸部ct三维重建的基础上,再将患者置于一个磁场中,利用磁探针在磁场中的轨迹变化与计算机中的三维数据进行比较来引导导管到位。该方法使用了虚拟技术目前还在验证中未大规模推广,所需设备价格昂贵,过程复杂且必须建立多个明确可靠的标志点作为起始点和参照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提到的缺陷和不足,而提供一种基于电磁技术的输液港导管头端定位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电磁技术的输液港导管头端定位装置,包括袖珍主机、贴片组件;所述袖珍主机用于提供工作所需的能源以及进行数据的检测和处理;所述贴片组件用于检测输液港导管头端位置;其中,所述袖珍主机包括箱体和主板,所述箱体内部中空设置有主板,所述主板板体上集成设有电池模块、检测模块和信息处理模块,且所述箱体一端开设有一组贴片接口;另一端插设有心电图线。

作为优选,所述贴片组件和导线第一端相连接,所述导线第二端和贴片接口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袖珍主机还包括电源线和外设接口,所述电源线提供袖珍主机工作电源以及对于电池模块充电,所述外设接口用于连接外设显示装置,用于将袖珍主机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可视化。

作为优选,所述导线包括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

作为优选,所述贴片组件包括a贴片和b贴片,所述a贴片用于检测输液港导管头端异位情况,所述b贴片用于检测输液港导管头端移动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a贴片包括第一载体和第一微线圈,所述第一载体背离贴面一侧设置有一组第一微线圈,且所述第一载体电连接有导线。

作为更优选,所述一组第一微线圈包括两个第一微线圈,依照从贴片背面往正面看,所述第一微线圈彼此间隔5mm,呈平行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b贴片包括第二载体和第二微线圈,所述第一载体背离贴面一侧设置有一组第二微线圈,且所述第二载体电连接有第二导线,其中,所述b贴片中间位置设置有透明区域。

作为更优选,所述一组第二微线圈包括不少于两个的第二微线圈,依照从贴片背面往正面看,所述第二微线圈对称设置与透明区域的两侧,且同侧的所述第二微线圈彼此间隔5mm,呈平行排布。

作为优选,所述a贴片和所述b贴片选用的材质均相同,其与皮肤有良好的贴合性,与周围电器设备有良好的电磁兼容性,可允许低压弱电流通过,电压为直流电12v,电流小于或等于1mv。

作为更优选,所述第一微线圈和第二微线圈均容设于屏蔽罩内(图中未画出),所述屏蔽罩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和贴片背面触接。

作为优选,所述输液港导管内部设置有导丝。

一种基于电磁技术的输液港导管头端定位装置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获取位置信息:首先,通过ct机获取胸部成片,确定上腔静脉右心房交汇处的中心位置,从而确定其在体表投影点p;

s2、将贴片组件贴至相应位置:将a贴片贴至手术异位点q,所述手术异位点p为临床手术所得较大概率发生异位的地方,将b贴片贴至p点,此时,a贴片和b贴片均通过导线插设与袖珍主机中的贴片接口;

s3、通过电磁变化定位输液港导管头端的位置:输液港导管穿刺进入静脉时候,当a贴片发生电磁变化的时候,操作人员可以判断输液港导管发生异位,从而重新调整其位置;其次,随着输液港导管不断的移动,结合b贴片的电磁变化,确定输液港导管头端的位置变化;

s4、确定输液港导管到达指定位置:当b贴片的电磁变化达到我们所需的标准时候,则能够确定输液港导管已达到指定位置;

s5、完成输液港手术。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3中通过袖珍主机对于微线圈进行间隔的通电,对通电时候的微线圈进行电磁反应数据的测量以及数据的可视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结构简单,设备造价便宜,使用方便简单,过程简洁,结合ct机精准定位贴片位置,通过电磁变化定位输液港导管头端的位置,避免其异位以及精准定位,从而有效降低手术时间,保障患者安全,降低术后导管相应并发症的发生,减少相关的医疗费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使用时的截断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袖珍主机的轴测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a贴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b贴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a贴片;2-第一微线圈;3-第一载体;4-b贴片;5-贴片接口;6-外设接口;7-袖珍主机;8-主板;9-心电图线;10-电源线;11-箱体;12-第二微线圈;13-第二载体;14-透明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4所示的一种基于电磁技术的输液港导管头端定位装置,包括袖珍主机7、贴片组件和导线;所述贴片组件和导线第一端相连接,所述导线第二端和所述袖珍主机7相连接。

所述袖珍主机7用于提供工作所需的能源以及进行数据的检测和处理;其中,所述袖珍主机7包括箱体11和主板8,所述箱体11内部中空设置有主板8,所述主板8板体上集成设有电池模块、检测模块和信息处理模块,且所述箱体11一端开设有一组贴片接口5;另一端插设有心电图线9;且所述袖珍主机7还包括电源线10和外设接口6,所述电源线10提供袖珍主机7工作电源以及对于电池模块充电,其中,所述贴片接口5通过导线采集贴片组件的信息变化,所述外设接口6用于连接外设显示装置,用于将袖珍主机7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可视化,方便操作人员实时了解动态。

所述贴片组件用于检测输液港导管头端位置;通过结合ct机成像更准确的获取贴片组件贴合的位置,便于操作过程中的精准性。

所述导线包括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

进一步,所述贴片组件包括a贴片1和b贴片4,所述a贴片1用于检测输液港导管头端异位情况,所述b贴片4用于检测输液港导管头端移动位置。

进一步,所述a贴片1包括第一载体3和第一微线圈2,所述第一载体3背离贴面一侧设置有一组第一微线圈2,且所述第一载体3电连接有第一导线。

更进一步,所述一组第一微线圈2包括两个第一微线圈2,依照从贴片背面往正面看,所述第一微线圈2彼此间隔5mm,呈平行设置。

进一步,所述b贴片4包括第二载体13和第二微线圈12,所述第一载体13背离贴面一侧设置有一组第二微线圈12,且所述第二载体13电连接有第二导线;其中,所述b贴片4中间位置设置有透明区域14,通过设置有透明区域14,便于b贴片4贴合的精准性。

更进一步,所述一组第二微线圈12包括不少于两个的第二微线圈12,依照从贴片背面往正面看,所述第二微线圈12对称设置于透明区域14的上下两侧,且同侧的所述第二微线圈12彼此间隔5mm,呈平行排布。

进一步,所述a贴片1和所述b贴片4选用的材质均相同,其与皮肤有良好的贴合性,与周围电器设备有良好的电磁兼容性,可允许低压弱电流通过,电压为直流电12v,电流小于或等于1mv。

更进一步,所述第一微线圈2和第二微线圈12均容设于屏蔽罩内(图中未画出),所述屏蔽罩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和贴片背面触接,降低电磁之间的干扰,提高电磁定位的精准性。

进一步,所述输液港导管内部设置有导丝。

一种基于电磁技术的输液港导管头端定位装置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获取位置信息:首先,通过ct机获取胸部成片,确定上腔静脉右心房交汇处的中心位置,从而确定其在体表投影点p;

s2、将贴片组件贴至相应位置:将a贴片1贴至手术异位点q,将b贴片4贴至p点,此时,a贴片1和b贴片4均通过导线插设与袖珍主机7中的贴片接口5;

s3、通过电磁变化定位输液港导管头端的位置:输液港导管穿刺进入静脉时候,当a贴片1发生电磁变化的时候,操作人员可以判断输液港导管发生异位,从而重新调整其位置;其次,随着输液港导管不断的移动,结合b贴片4的电磁变化,确定输液港导管头端的位置变化;

s4、确定输液港导管到达指定位置:当b贴片的电磁变化达到我们所需标准的时候,则能够确定输液港导管已达到指定位置;

s5、完成输液港手术。

进一步,所述步骤s3中通过袖珍主机7对于微线圈进行间隔的通电,对通电时候的微线圈进行电磁反应数据的测量以及数据的可视化,其中,所述b贴片4工作时,依次从上向下对第二微线圈12通电。

进一步,所述手术异位点p为临床手术所得较大概率发生异位的地方。

本发明工作原理:工作过程中,通过a贴片1和b贴片4的电磁变化来确定输液港导管的位置变化,其中,通过结合ct机成像精准定位a贴片1和b贴片4的贴合位置,避免了输液港导管的异位,增强对于输液港导管的精准定位;当输液港导管经过b贴片4的感应范围内时,b贴片4背面的第二微线圈12会依次发生变化,操作人员通过观察和袖珍主机11相连接的显示设备实时了解电磁变化,从而确定实验效果。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若干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若干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另外,术语“包括”及其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本发明按照实施例进行了说明,在不脱离本原理的前提下,本装置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应当指出,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等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