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畸自锁托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30910发布日期:2020-07-10 16:00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正畸自锁托槽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牙齿正畸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正畸自锁托槽。



背景技术:

目前,医生在开展口腔牙齿正畸治疗过程中,通常是通过把托槽粘接在牙面上,并使用钢丝或橡胶圈将矫治弓丝结扎于托槽的槽沟内,矫治弓丝的矫正力通过托槽传递到牙齿,使牙齿产生预期的移动,以达到矫治牙齿的目的。

但是,由于钢丝或者橡胶圈在结扎的过程中直接施力于弓丝,容易对弓丝产生一定的压力,从而容易阻碍弓丝在槽沟上的正常滑动,进而容易对牙齿的正畸治疗产生影响,因此,仍有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正畸自锁托槽,具有便于控制弓丝槽沟的开闭以固定矫治弓丝的位置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正畸自锁托槽,包括托槽体、设于托槽体上的弓丝槽沟以及底板,所述托槽体上还滑动连接有通闭弓丝槽沟的锁盖,所述托槽体上开有供锁盖滑动的滑槽,所述锁盖上还贯穿有弹性体,所述弹性体固定于锁盖上,所述托槽体上还设有供弹性体滑动的限位槽,所述弹性体始终与限位槽的内壁抵紧,所述托槽体上还开有通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推动锁盖沿滑槽滑动使得弓丝槽沟打开或关闭,锁盖滑动的同时带动弹性体沿限位槽活动,由于弹性件始终与限位槽的内壁抵紧,从而使得锁盖在弹性件与限位槽的摩擦力的作用下始终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使得锁盖可稳定处于任意位置上,进而使得锁盖更加容易稳定处于打开弓丝槽沟的状态或稳定处于关闭弓丝槽沟的状态,使得锁盖更加不容易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或在其他外力的作用下自动改变状态,进而有利于锁盖更好地固定弓丝,使得自锁托槽的矫治效果更加不容易受到影响。

通过通孔的设置,使得弹性体与锁盖的固定可通过从通孔中伸入固定材料进行粘接或焊接,从而使得弹性体与锁盖的固定操作更加简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槽以及限位槽的长度方向均与弓丝槽沟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限位槽靠近弓丝槽沟的一端且与弹性体抵紧的侧壁部分凹陷。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限位槽靠近弓丝槽沟的一端部分凹陷的设置,使得弓丝槽沟运动至限位槽靠近弓丝的端部以使得锁盖封闭弓丝槽沟时,锁盖更加不容易自动发生滑动,从而有利于增强锁盖对弓丝的固定效果,使得自锁托槽的矫治效果更加不容易受到影响;同时,使得弹性体在滑入限位槽的凹陷部分时具有一定的位移,从而使得弹性体在滑动至限位槽的端部位置的时刻更容易被感知,进而有利于提高对锁盖是否封闭弓丝槽沟的判断的准确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槽与弹性体抵紧的侧壁由靠近弓丝槽沟一端朝向远离弓丝槽沟一端倾斜向下设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限位槽与弹性体抵紧的侧壁由靠近弓丝槽沟一端朝向远离弓丝槽沟一端倾斜向下设置,有利于对弹性件的滑动进行导向,从而使得弹性件更容易滑动,使得锁盖更容易被推动,进而使得弓丝槽沟的通闭操作更加容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体呈圆柱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弹性体呈圆柱状的设置,有利于减少弹性体与托槽体的接触面积,从而有利于减少弹性体在活动过程中与托槽体的摩擦力,使得弹性体更容易被推动,进而使得锁盖更容易被推动,使得弓丝槽沟的通闭操作更加容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槽的两端呈弧形并与弹性体的两端互相贴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限位槽的两端呈弧形并与弹性体的两端互相贴合,使得弹性体置于限位槽的两端时,弹性体与限位槽的内壁更加不容易留有缝隙,从而使得弹性体置于限位槽的两端时更加不容易发生位移,进而有利于锁盖更加稳定地处于打开弓丝槽沟或处于关闭弓丝槽沟的状态,有利于增强锁盖固定弓丝的效果,使得自锁托槽的矫治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当所述锁盖关闭弓丝槽沟时,所述托槽体与锁盖抵接的位置凹陷有第一凹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托槽体与锁盖抵接的位置凹陷有第一凹槽的设置,有利于为打开锁盖的操作预留一定的位置,从而使得锁盖的打开操作更加简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盖的顶端以及底端分别凹陷有第二凹槽以及第三凹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锁盖的顶端以及底端分别凹陷有第二凹槽以及第三凹槽的设置,从而更容易通过探针等工具下压或撬动锁盖以实现锁盖对弓丝槽沟的通闭,进而使得锁盖的通闭操作更加简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板上设有网纹。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底板上设有网纹,有利于增大网纹与胶黏剂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得在底板上涂覆胶黏剂并将底板粘接于牙面上时,底板更容易与牙面粘接牢固,进而有利于提高自锁托槽的稳定性,使得自锁托槽的矫治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当所述锁盖关闭弓丝槽沟时,所述弹性体的端部与通孔正对,所述通孔对称设有一个或对称设有两个。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当锁盖关闭弓丝槽沟时,弹性体的端部与通孔正对的设置,使得胶黏剂或焊枪等固定材料更容易通过通孔伸入至弹性体与锁盖的连接处,并将弹性体与锁盖固定起来,使得弹性体与锁盖的固定操作更加简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孔的孔径大于弹性体的直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通孔的孔径大于弹性体的直径的设置,使得胶黏剂或焊枪等固定材料更容易通过通孔伸入至弹性体与锁盖的连接处,从而使得弹性体与锁盖的固定操作更加简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推动锁盖沿滑槽滑动使得弓丝槽沟打开或关闭并同时带动弹性体沿限位槽活动,使得锁盖可稳定处于任意位置上,使得锁盖更加容易稳定处于打开弓丝槽沟的状态或稳定处于关闭弓丝槽沟的状态,有利于锁盖更好地固定弓丝,使得自锁托槽的矫治效果更加不容易受到影响;

2.通过通孔的设置,使得弹性体与锁盖的固定可通过从通孔中伸入固定材料进行粘接或焊接,使得弹性体与锁盖的固定操作更加简便;

3.通过限位槽靠近弓丝槽沟的一端部分凹陷的设置,使得锁盖在封闭弓丝槽沟时更加不容易自动发生滑动,有利于增强锁盖对弓丝的固定效果,使得自锁托槽的矫治效果更加不容易受到影响;

4.通过限位槽靠近弓丝槽沟的一端部分凹陷的设置,使得弹性体在滑入限位槽的凹陷部分时具有一定的位移,使得弹性体在滑动至限位槽的端部位置的时刻更容易被感知,有利于提高对锁盖是否封闭弓丝槽沟的判断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正畸自锁托槽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用于示意滑槽以及限位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托槽体;11、弓丝槽沟;12、第一凹槽;13、通孔;14、滑槽;15、限位槽;2、底板;3、锁盖;31、第二凹槽;32、第三凹槽;4、弹性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正畸自锁托槽,参见图1,包括托槽体1、设于托槽体1上的底板2以及弓丝槽沟11,托槽体1上还滑动连接有通闭弓丝槽沟11的锁盖3。

参见图2,托槽体1上开有供锁盖3滑动的滑槽14,滑槽14的长度方向与弓丝槽沟11的长度方向垂直,滑槽14与弓丝槽沟11连通。

参见图2,锁盖3上贯穿有弹性体4,弹性体4呈圆柱状,弹性体4固定于锁盖3上,锁盖3上开有供弹性体4贯穿的圆孔(图中未示出)。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体4外壁与圆孔内壁通过焊接以固定,在其他实施例中,弹性体4外壁与圆孔内壁还可以通过粘接或铆接以固定。

参见图2,托槽体1上还开有供弹性体4活动的限位槽15,限位槽15的长度方向与滑槽14的长度方向一致,当弹性体4置于限位槽15靠近弓丝槽沟11一端时,锁盖3封闭弓丝槽沟11;当弹性体4置于限位槽15远离弓丝槽沟11一端时,锁盖3打开弓丝槽沟11。

参见图2,限位槽15的两端均呈弧形并与弹性体4的外壁完全贴合。限位槽15靠近弓丝槽沟11的一端且与弹性体4抵紧的侧壁部分凹陷,且限位槽15与弹性体4抵紧的侧壁由靠近弓丝槽沟11一端朝向远离弓丝槽沟11一端倾斜向下设置。

参见图2,托槽体1上还开有与限位槽15连通的通孔13,在本实施例中,通孔13对称设置两个,在其他实施例中,通孔13可以设置为一个。通孔13位于限位槽15靠近弓丝槽沟11的一端,当弹性体4位于限位槽15靠近弓丝槽沟11的一端时,弹性体4的端部与通孔13正对,且通孔13的孔径大于弹性体4的直径。

参见图2,当锁盖3封闭弓丝槽沟11时,托槽体1与锁盖3抵接的位置凹陷有第一凹槽12,第一凹槽12位于弓丝槽沟11的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锁盖3的顶端以及底端分别凹陷有第二凹槽31以及第三凹槽32,第二凹槽31以及第三凹槽32均与第一凹槽12在同一竖直方向上。

参见图2,底板2的外表面还突出有网纹(图中未示出)。

本实施例的工况及原理如下:

通过推动锁盖3朝向远离弓丝槽沟11的方向运动,并同时带动弹性体4由靠近弓丝槽沟11一端朝向远离弓丝槽沟11一端运动,即可使得弓丝槽沟11打开;通过推动锁盖3朝向靠近弓丝槽沟11的方向运动,并同时带动弹性体4由远离弓丝槽沟11一端朝向靠近弓丝槽沟11一端滑动,即可使得弓丝槽沟11关闭,操作简便,同时,使得锁盖3不容易对弓丝的矫治效果产生影响。

通过锁盖3上固定有弹性体4,且限位槽15靠近弓丝槽沟11一端部分凹陷的设置,使得弹性体4在滑动过程中始终处于被抵紧的状态,从而有利于弹性体4在弹性体4与托槽体1的摩擦力的作用下始终保持稳定,进而有利于锁盖3稳定处于任意位置上,使得锁盖3的打开弓丝槽沟11的状态以及封闭弓丝槽沟11的状态更加不容易在自身重力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而自动改变,进而使得有利于自锁托槽更好地起到矫治效果。

通过通孔13的设置以及通孔13的孔径大于弹性体4的直径的设置,使得固定材料更容易从通孔13伸入至弹性体4与圆孔内壁的抵接处,从而将弹性体4与锁盖3固定,进而使得弹性体4与锁盖3的固定操作更加简便。

通过限位槽15靠近弓丝槽沟11一端的侧壁部分凹陷的设置,使得弹性体4更容易稳定处于限位槽15靠近弓丝槽沟11一端的位置,从而使得锁盖3更容易稳定处于封闭弓丝槽沟11的位置,使得锁盖3更加不容易发生位移,从而有利于提高对弓丝的固定效果,进而使得自锁托槽的矫治效果更加不容易受到影响;同时,使得弹性体4沿限位槽15滑动至靠近弓丝槽沟11的端部时,具有一定的位移,从而使得弹性体4滑动至限位槽15靠近弓丝槽沟11的端部位置时,更容易被感知到,进而有利于提高对锁盖3是否封闭弓丝槽沟11的判断的准确性。

通过限位槽15由靠近弓丝槽沟11的一端朝向远离弓丝槽沟11的一端倾斜向下的设置,有利于为弹性体4沿限位槽15的滑动提供导向作用,从而使得弹性体4更容易沿限位槽15滑动,进而使得锁盖3更容易被推动,使得弓丝槽沟11的开闭操作更加简便。

通过弹性体4呈圆柱状的设置,有利于减少弹性体4在滑动过程中与托槽体1的阻碍力,从而使得弹性体4更容易沿限位槽15滑动,进而使得锁盖3更容易被推动,使得弓丝槽沟11的通闭操作更加简便。

通过限位槽15的两端呈圆弧形并与弹性体4的端部完全贴合的设置,有利于提高弹性体4置于限位槽15的两端时的稳定性,从而有利于提高锁盖3处于打开弓丝槽沟11以及处于封闭弓丝槽沟11时的状态的稳定性,使得弓丝槽沟11的通闭状态更加不容易在自身重力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自动发生改变,进而使得自锁托槽的矫治效果更加不容易受到影响。

通过第一凹槽12、第二凹槽31以及第三凹槽32的设置,使得锁盖3更容易通过探针等工具下压或撬动以实现弓丝槽沟11的关闭或打开,从而使得弓丝槽沟11的关闭或打开操作更加简便。

通过底板2上设有网纹的设置,有利于增大底板2与胶黏剂的接触面积,使得胶黏剂更容易与底板2粘接牢固,从而使得底板2更容易通过胶黏剂与牙面粘结牢固。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