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输液的恒温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51735发布日期:2020-07-29 03:05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用输液的恒温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用输液的恒温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输液是临床医学上常见的治疗手段,通过静脉注射向患者的体内注入药液以达到治疗效果。但在现有技术中,输液装置通常没有加热功能,在冬季时,由于药液温度很低,与人体的温度相差较大,向患者的体内输入药液可能造成患者不适。

为了解决在寒冷季节输液时给患者造成的身体不适和不良反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远程报警功能的共享式医用输液恒温加热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恒温加热装置具有温度控制功能,且具有远程报警功能,更加安全、可靠,使用更加方便,可改善患者输液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医用输液的恒温加热装置。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包括一种医用输液的恒温加热装置,用于对一输液管进行加热,包括一加热主体和一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独立于所述加热主体设置,并通过一通讯装置与所述加热主体信号连接,所述加热主体包括:

一壳体,所述壳体的第一面设有一弧形凹槽,所述输液管嵌设于所述弧形凹槽内;

一温度传感器和一加热器,分别设置于所述弧形凹槽的两侧,并接触所述输液管的表面;

一第一控制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一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加热器;

一报警按键,设置于所述壳体的第一面,并与所述第一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器与所述通讯装置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加热主体还包括一升温控制按键和一降温控制按键,设置于所述壳体的第一面,并分别与所述第一控制器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加热主体还包括一显示屏,设置于所述壳体的第一面,所述显示屏的输入端分别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第一控制器的输出端。

优选的,所述通讯装置包括:

一蓝牙发送器,设置于所述加热主体内,并与所述第一控制器电连接;

一蓝牙接收器,设置于所述报警装置内,并与所述蓝牙发送器无线连接。

优选的,所述报警装置包括一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二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通讯装置,所述第二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至少一个报警器。

优选的,所述报警器包括一蜂鸣器和/或一指示灯。

优选的,所述加热器包括一加热驱动器和一石墨烯加热片。

优选的,所述加热主体还包括一可充电锂电池组。

优选的,所述加热主体还包括一无线充电接收器,所述无线充电接收器与所述可充电锂电池组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医用输液的恒温加热装置,可以通过实时温度采集对加热器的工作状态进行及时调整,从而达到对药液进行恒温加热的目的;同时,还具有远程报警功能,当患者感到身体不适时,可以通过按下报警按键,以及时通知医护人员,提高了输液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加热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报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恒温加热装置的原理框图;

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加热主体的电路结构图;

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报警装置的电路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本实用新型一种医用输液的恒温加热装置,用于对一输液管进行加热,如图3所示,包括一加热主体1和一报警装置2,报警装置2独立于加热主体1设置,并通过一通讯装置与加热主体1信号连接,如图1和图3所示,加热主体1包括:

一壳体101,壳体101的第一面设有一弧形凹槽102,输液管嵌设于弧形凹槽102内;

一温度传感器103和一加热器104,分别设置于弧形凹槽102的两侧,并接触输液管的表面;

一第一控制器105,设置于壳体101内,第一控制器105的输入端连接温度传感器103,第一控制器105的输出端连接加热器104;

一报警按键106,设置于壳体101的第一面,并与第一控制器105电连接,第一控制器105与通讯装置电连接。

具体地,图1所示虚线部分均为设置在壳体101内部的部件。在本实施例中,弧形凹槽102的形状和尺寸与输液管适配,用于夹持输液管。温度传感器103用于实时检测输液管的温度,并将输液管的实际温度反馈给第一控制器105,第一控制器105将实际温度与一设定温度进行对比,计算两者的差值,根据差值调整加热器104的工作状态,从而使输液管内的药液温度与设定温度一致,从而达到恒温加热的目的。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在壳体101的表面设置了一个报警按键106,并且可以将独立的报警装置2设置在医护人员的监控中心,以便于医护人员集中进行监控。报警按键106与第一控制器105的输入端连接,一旦患者感到身体不适,可以按下报警按键106,触发第一控制器105形成一报警信号,第一控制器105通过通讯装置将报警信号远程传送给报警装置2,报警装置2可进行声光报警,以提示医护人员及时救助。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2和图3所示,报警装置2包括一第二控制器202,第二控制器202的输入端连接通讯装置,第二控制器202的输出端连接至少一个报警器203。在本实施例中报警器203包括蜂鸣器2031和指示灯2032,从而实现同时进行声光报警。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通讯装置可以采用蓝牙装置,蓝牙装置包括一蓝牙发送器和一蓝牙接收器无线连接。如图1所示,蓝牙发送器107设置于加热主体1内,并与第一控制器105电连接;蓝牙接收器201设置于报警装置2内,并与蓝牙发送器107无线连接,用于接收蓝牙发送器107发送的报警信号。蓝牙装置的优点在于成本较低,且可以无线连接,但传输距离有限,本实用新型中的加热主体1也可通过通讯线缆与报警装置2有线连接。

在一种较优的实施例中,加热主体1还包括:

至少一个温度控制按键,温度控制按键包括一升温控制按键108和一降温控制按键109,设置于壳体101的第一面,并分别与第一控制器105电连接;

一显示屏110,设置于壳体101的第一面,显示屏110的输入端分别连接温度传感器103和第一控制器105的输出端。

具体地,由于人体的体温会有轻微的差异,因此,每个人适应的药液温度可能都是不同的,因此,本实施例中设置了升温控制按键108和降温控制按键109,用于调整第一控制器105的设定温度,从而使第一控制器105根据设定温度调整加热器104。每按一次升温控制按键108,设定温度上升0.1度,每按一次降温控制按键109,设定温度下降0.1度,需要说明的是,0.1度仅为一个较优的调节值,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改变调节值。通过升温控制按键108和降温控制按键109可以灵活地调节药液的温度,以适用于不同的患者。

具体地,壳体101的第一面还设有一显示屏110,显示屏110用于同时显示药液的实际温度和设定温度,并且显示的温度可以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患者或医护人员可以参考显示屏110对设定温度进行调整。显示屏110为oled(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oled具有轻薄和成本低廉等优点。

在一种较优的实施例中,加热器104包括一加热驱动器1041和一石墨烯加热片1042。

具体地,加热驱动器1041设置在壳体101的内部,石墨烯加热片1042设置在弧形凹槽102的侧壁,加热驱动器1041与第一控制器105的输出端连接。石墨烯加热片具有更强的强度和稳定性,可以进行快速的加热。

在一种较优的实施例中,第一控制器105和第二控制器202均采用arduinouno。如图4所示,第一控制器105的第3、4、5引脚分别连接报警按键106、升温控制按键108、降温控制按键109,第一控制器105的7引脚连接温度传感器,第一控制器105的第6和13引脚连接加热驱动器1041,第一控制器105的第8、9、10、11、12引脚连接显示屏110,第一控制器105通过tx和rx引脚与蓝牙发送器107双向通信连接,第一控制器105的电源端连接电压为5v的直流电源。

如图5所示,第二控制器202的tx和rx引脚与蓝牙接收器201连接,第二控制器202的第7引脚连接指示灯2032,第二控制器202的第8引脚连接蜂鸣器2031,第二控制器202的电源端连接电压为5v的直流电源。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对恒温加热装置进行了测试,首先,记录初始温度(即室温),并设定目标温度,随后,测量达到设定温度所需时间与实际控温效果。在接通电源后,通过升温控制按键和降温控制按键调整设定温度,并开始计时。表1为恒温加热装置的测试结果,将设定温度调节至30℃时,药液的实际温度会在29.90℃至30.43℃之间浮动,控温效果良好。

表1

在一种较优的实施例中,加热主体还包括一可充电锂电池组111和一无线充电接收器112,无线充电接收器112与可充电锂电池组111电连接。

具体地,可充电锂电池组111设置在壳体101的内部,无线充电接收器112设置在壳体101的底部,加热主体101可以放置在无线充电器上进行无线充电,充电的方式也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医用输液的恒温加热装置,可以通过实时温度采集对加热器的工作状态进行及时调整,从而达到对药液进行恒温加热的目的;同时,还具有远程报警功能,当患者感到身体不适时,可以通过按下报警按键,以及时通知医护人员,提高了输液的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