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迫止血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57033发布日期:2020-08-07 17:50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迫止血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迫止血装置。



背景技术:

流血时通过一定方式处理,快速让血停止向外流动叫做止血。止血效果因人而异。有人快,有人慢,与血小板有关。

正常情况下,小血管受损后引起的出血在几分钟内就会自行停止,这种现象称为生理性止血。生理性止血是机体重要的保护机制之一,是多种因子和机制相互作用的结果。止血过程主要包括血管收缩、血小板血栓形成和血液凝固三个过程。

2017年1月15日,中国专利公布了申请号为201720042541.x的一种压迫止血装置,固定带的两侧粘贴有魔术贴,固定带的中间位置安装有单向阀,固定带安装单向阀的背面装配有气囊,单向阀与气囊装配在一起,气囊的外表面装配有心率传感器,电源接口与电阻加热丝连接在一起,通过添加气囊与单向阀来实现对充入气囊内部气体的控制,而压力传感器则便于检测气囊与患者之间的接触压力,配合魔术贴实现紧固的目的。该专利不带冷却功能,固定带包裹的位置容易出汗、闷热,舒适度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压迫止血装置,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可以快速进行压迫止血,同时带有冷却功能,降低止血部位周围血液流动速度,提高止血效果。

本使用实用新型解决其存在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心内科止血压迫器,包括机体以及压迫带。

所述的机体侧壁开设有排气孔,所述的机体内部中间设有水箱,所述的水箱向上贯通连接有加水管,加水管入口位于机体上端面上,加水管入口设有闷塞,加水管上贯通连接有回水管。

所述的水箱水箱壁外侧贴有半导体制冷片。

所述的机体内部还设有水泵以及供电装置,水泵进水口贯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的进水管插设于水箱内部,水泵出水口贯通连接有高压水总管,高压水总管上分别贯通连接有冷却水管以及压力水管。

机体端面上设有控制开关组。

所述的压迫带包括中间水平板以及分别位于中间水平板左右两侧的固定带ⅰ、固定带ⅱ,所述的固定带ⅰ下端面末端设有魔术贴ⅰ,所述的固定带ⅱ上端面末端设有魔术贴ⅱ,所述的魔术贴ⅰ与魔术贴ⅱ配合连接。

所述的中间水平板、固定带ⅰ以及固定带ⅱ内部设有腔体,且三者腔体相互贯通连接,所述的冷却水管以及回水管与中间水平板、固定带ⅰ以及固定带ⅱ内部的腔体贯通连接。

所述的中间水平板中间设有增压室,所述的增压室内部设有压迫块,所述的压迫块下端穿设至中间水平板底面外侧,所述的压迫块上端面向外延伸有防脱边,所述的防脱边避免压迫块脱离增压室,所述的增压室内部与压力水管贯通连接。

半导体制冷片、水泵、控制开关组分别与供电装置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机体上端面镶设有风扇,供电装置为风扇提供工作所需电源,控制开关组控制供电装置启停。

优选的,所述的中间水平板、固定带ⅰ以及固定带ⅱ腔体内部设有隔板ⅱ,所述的隔板ⅱ确保冷却水管进入的空气在中间水平板、固定带ⅰ以及固定带ⅱ腔体内部充分流动后再从回水管排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

(1)通过水压推动压迫块进行压迫止血,气压可调,使用更加方便。

(2)压迫带内部流通有冷却用冷却水,可以降低止血部位周围皮肤温度,进而降低血液流动速度,提高止血效果。

(3)同时压迫带冷却的同时可以避免夏天出汗引发的伤口感染。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压迫止血装置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压迫带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压迫带展开后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压迫带展开后底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压迫带内部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a-a面剖视图。

图中:1-机体、1a-排气孔;

2-风扇;

3-水箱、3a-加水管、3b-闷塞;

4-半导体制冷片;

5-水泵、5a-进水管、5b-高压水总管、5b1-冷却水管、5b2-压力水管;

6-供电装置;

7-控制开关组;

8-回水管;

9-压迫带、91-中间水平板、92-固定带ⅰ、92a-魔术贴ⅰ、93-固定带ⅱ、93a-魔术贴ⅱ、9a-增压室、9a1-压迫块、9a11-防脱边、9b-隔板ⅱ;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该一种压迫止血装置的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由附图1所示,一种心内科止血压迫器,包括机体1以及压迫带9。

所述的机体1上端面镶设有风扇2,所述的机体1侧壁开设有排气孔1a。风扇2将外部空气吸入到机体1内部,然后在从排气孔1a处排出,排出时,带走机体1内部的热量。所述的机体1内部中间设有水箱3,所述的水箱3向上贯通连接有加水管3a,加水管3a入口位于机体1上端面上,加水管3a入口设有闷塞3b,加水管3a上贯通连接有回水管8。

所述的水箱3水箱壁外侧贴有半导体制冷片4,半导体制冷片4为现有技术,其制冷面与水箱3接触,对水箱3内部水进行降温,其制热面产生的热量由排气孔1a排出。

所述的机体1内部还设有水泵5以及供电装置6。水泵5进水口贯通连接有进水管5a,所述的进水管5a插设于水箱3内部。水泵5出水口贯通连接有高压水总管5b,高压水总管5b上分别贯通连接有冷却水管5b1以及压力水管5b2。

机体1端面上设有控制开关组7。供电装置6为风扇2、半导体制冷片4、水泵5提供工作所需电源,控制开关组7上设有三个开关按钮,分别控制风扇2、半导体制冷片4、水泵5启停。

由附图2所示,所述的压迫带9包括中间水平板91以及分别位于中间水平板91左右两侧的固定带ⅰ92、固定带ⅱ93。由附图4所示,所述的固定带ⅰ92下端面末端设有魔术贴ⅰ92a,由附图3所示,所述的固定带ⅱ93上端面末端设有魔术贴ⅱ93a,所述的魔术贴ⅰ92a与魔术贴ⅱ93a配合连接。

由附图5所示,所述的中间水平板91、固定带ⅰ92以及固定带ⅱ93内部设有腔体,且三者腔体相互贯通连接,所述的冷却水管5b1以及回水管8与中间水平板91、固定带ⅰ92以及固定带ⅱ93内部的腔体贯通连接。所述的中间水平板91、固定带ⅰ92以及固定带ⅱ93腔体内部设有隔板ⅱ9b,所示的隔板ⅱ9b包括中间隔板以及两侧的“l”型隔板,中间隔板右侧与固定带ⅱ93右端壁之间设有通过区域,“l”型隔板位于固定带ⅰ92内部,两个“l”型隔板分别包裹冷却水管5b1以及回水管8接口处,两个“l”型隔板长边末端与固定带ⅰ92左端内壁之间留有空隙。中间水平板91、固定带ⅰ92以及固定带ⅱ93腔体内部空气流通路线由附图5中箭头所示。所述的隔板ⅱ9b确保冷却水管5b1进入的空气在中间水平板91、固定带ⅰ92以及固定带ⅱ93腔体内部充分流动后再从回水管8排出。

由附图6所示,所述的中间水平板91中间设有增压室9a,所述的增压室9a内部设有压迫块9a1,所述的压迫块9a1下端穿设至中间水平板91底面外侧,所述的压迫块9a1上端面向外延伸有防脱边9a11,所述的防脱边9a11避免压迫块9a1脱离增压室9a,所述的增压室9a内部与压力水管5b2贯通连接。

使用时,将压迫块9a1放在需要止血的部位,固定带ⅰ92以及固定带ⅱ93缠绕进行固定。水泵5产生的带有一定压力的冷却水通过压力水管5b2进入到增压室9a内部,向下推动压迫块9a1对需要止血的部位进行压迫止血。

同时半导体制冷片4对水箱3内部的水进行制冷,制冷后的冷却水通过冷却水管5b1进入到压迫带9内部,冷却压迫带9接触到的皮肤,降低该部位的血液流动速度,进一步起到止血作用。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