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眼科手术用支撑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58800发布日期:2020-08-07 18:00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一种眼科手术用支撑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眼科手术用支撑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眼科手术多为局麻手术,患者在手术关键步骤的配合程度决定着手术的成败,患者如不能很好的配合手术,将增加手术风险和经济负担。通过临床护理发现,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因为需要用无菌手术单覆盖口鼻,导致憋闷不适是影响患者手术中配合程度的主要原因之一。

现有技术中的眼科医用支撑部件,多数为不锈钢材质制成的托盘结构,均是通过额外地放置在患者头部上方的方式来支撑无菌手术单,虽然可以避免无菌手术单覆盖患者口鼻,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患者的不适感,但却不能提供相对宽松、平坦的手术环境,托盘结构位于患者头部上方,极大影响手术医生的操作,导致手术操作空间不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眼科手术用支撑机构,能够通过使用支撑架,给患者一定的呼吸空间,提供相对宽松、平坦的手术环境,提高患者手术中的舒适度,便于观察患者呼吸和病情,减少意外情况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眼科手术用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架和手术床固定锁,所述支撑架包括用于支撑无菌手术单的支撑管以及与手术床固定锁相固定连接的安装管,所述支撑管与手术床之间留有间距,支撑管上设置有与患者头部相错开的u形第一折弯部,所述安装管上设置有与患者头部相错开的u形第二折弯部,所述手术床固定锁固定安装在手术床上,所述安装管下端固定连接在手术床固定锁上。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通过将支撑架的安装管固定在手术床固定锁上,实现支撑架与手术床的安装固定,支撑管位于患者上方且与患者头部错开,不仅可以用于支撑无菌手术单,且不影响手术操作;安装管也与患者需要手术的身体部分错开,不影响手术操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可以解决无菌手术单紧贴患者口鼻的问题,在患者面部设置了支撑管,在不影响手术视野的前提下支撑无菌手术单,这样可以为患者留有一个通风的空间,患者可以正常的呼吸,减少手术过程中的憋闷感,提高了手术患者的舒适度,对于手术的配合程度提高,缩短手术时间,有利于安全有效底完成手术。本支撑架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管件的直径为1.5公分,取材简单,制作方便,造价低廉(约为60元),效果良好,在基层三甲医院具有推广的意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管包括轴线互相重合的管体一和管体二,u形第一折弯部位于管体一和管体二之间,u形第一折弯部的两端分别与管体一和管体二相焊接固定,第一折弯部水平设置。第一折弯部与患者头部相错开,不影响手术操作,避免患者头部有物体影响患者心情,更加舒适,第一折弯部可以提供更大的支撑面积,支撑效果更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管焊接固定在第二折弯部下方,第二折弯部与管体二焊接固定,第二折弯部的下部与手术床所在平面相对应设置。安装管上端与手术床所在平面相平齐,不影响操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手术床侧面设置有安装支架,手术床固定锁连接在安装支架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手术床固定锁包括u形安装夹,安装夹对应夹持在安装支架的侧板上,安装夹的外侧板上开设有凹槽,凹槽中部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中部固定连接有向外延伸的固定管,固定管端部设置有端板,端板中部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伸入固定管内的螺杆,螺杆位于固定管外的一端设置有转动手柄;所述固定管外周分别套设有压套一和压套二,压套一靠近安装夹的一侧一体设置有压板,压板上设置有两个左右对称的压块,两压块分别从凹槽的左右两侧穿过并压靠在安装支架的侧板上,压套一和压套二互相靠近的一端均沿周向设置有啮合齿,压套一和压套二的啮合齿互相啮合,压套二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贯通孔一,固定管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贯通孔二,贯通孔一和贯通孔二互相对应设置,所述安装管向下依次穿过压套二上侧的贯通孔一、固定管上侧的贯通孔二、固定管下侧的贯通孔二和压套二下侧的贯通孔一,螺杆压靠在安装管的右侧,安装管的左侧压靠在贯通孔一的侧壁上。压套一和压套二可以在固定管上轴向移动,安装时,先将安装管伸入压套二的贯通孔一,再将安装管依次穿过各贯通孔,然后旋转转动手柄,使得螺杆压紧安装管右侧,安装管左侧推动牙套二,使得牙套二与牙套一的啮合齿啮合,牙套一的压板压块穿过凹槽将安装支架压紧,实现手术床固定锁与安装支架的固定,啮合齿使得牙套一和牙套二之间不会打滑,螺杆可以将安装管压紧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螺杆通过压紧块压靠在安装管的右侧,压紧块左侧开设有与安装管外周相匹配的弧形槽。压紧块弧形槽可以更牢固地固定安装管。

附图说明

图1为支撑架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支撑架安装在手术床上的主视图。

图3为手术床固定锁的内部结构图。

图4为压紧块的俯视图。

图5为安装夹外侧板的剖视图。

图6为压套一的压板的左视图。

图7为手术床固定锁的压套一、压套二压紧时的俯视图。

图8为手术床固定锁的压套一、压套二分开时的俯视图。

其中,1支撑架,101支撑管,101a第一折弯部,101b管体一,101c管体二,102安装管,102a第二折弯部,2手术床固定锁,3手术床,4安装支架,4a侧板,5安装夹,501固定板,6凹槽,7固定管,8端板,9螺杆,10转动手柄,11压套一,11a压板,11b压块,12压套二,13啮合齿,14贯通孔一,15贯通孔二,16压紧块,16a弧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8所示,为一种眼科手术用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架1和手术床固定锁2,支撑架1包括用于支撑无菌手术单的支撑管101以及与手术床固定锁2相固定连接的安装管102,支撑管101与手术床3之间留有间距,支撑管101上设置有与患者头部相错开的u形第一折弯部101a,安装管102上设置有与患者头部相错开的u形第二折弯部102a,手术床固定锁2固定安装在手术床3上,安装管102下端固定连接在手术床固定锁2上。支撑管101包括轴线互相重合的管体一101b和管体二101c,u形第一折弯部101a位于管体一101b和管体二101c之间,u形第一折弯部101a的两端分别与管体一101b和管体二101c相焊接固定,第一折弯部101a水平设置。安装管102焊接固定在第二折弯部102a下方,第二折弯部102a与管体二101c焊接固定,第二折弯部102a的下部与手术床3所在平面相对应设置。手术床3侧面设置有安装支架4,手术床固定锁2连接在安装支架4上。手术床固定锁2包括u形安装夹5,安装夹5对应夹持在安装支架4的侧板4a上,安装夹5的外侧板4a上开设有凹槽6,凹槽6中部设置有固定板501,固定板501中部固定连接有向外延伸的固定管7,固定管7端部设置有端板8,端板8中部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伸入固定管7内的螺杆9,螺杆9位于固定管7外的一端设置有转动手柄10;固定管7外周分别套设有压套一11和压套二12,压套一11靠近安装夹5的一侧一体设置有压板11a,压板11a上设置有两个左右对称的压块11b,两压块11b分别从凹槽6的左右两侧穿过并压靠在安装支架4的侧板4a上,压套一11和压套二12互相靠近的一端均沿周向设置有啮合齿13,压套一11和压套二12的啮合齿13互相啮合,压套二12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贯通孔一14,固定管7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贯通孔二15,贯通孔一14和贯通孔二15互相对应设置,安装管102向下依次穿过压套二12上侧的贯通孔一14、固定管7上侧的贯通孔二15、固定管7下侧的贯通孔二15和压套二12下侧的贯通孔一14,螺杆9压靠在安装管102的右侧,安装管102的左侧压靠在贯通孔一14的侧壁上。螺杆9通过压紧块16压靠在安装管102的右侧,压紧块16左侧开设有与安装管102外周相匹配的弧形槽16a。

本支撑机构使用时,通过将支撑架1的安装管102固定在手术床固定锁2上,实现支撑架1与手术床3的安装固定,安装支撑架1时,先将安装管102伸入压套二12的贯通孔一14,再将安装管102依次穿过各贯通孔,然后旋转转动手柄10,使得螺杆9压紧安装管102右侧,安装管102左侧推动牙套二,使得牙套二与牙套一的啮合齿13啮合,牙套一的压板11a压块11b穿过凹槽6将安装支架4压紧,实现手术床固定锁2与安装支架4的固定,啮合齿13使得牙套一和牙套二之间不会打滑,螺杆9可以将安装管102压紧固定。

支撑管101位于患者上方且与患者头部错开,不仅可以用于支撑无菌手术单,且不影响手术操作;安装管102也与患者需要手术的身体部分错开,不影响手术操作。本支撑机构的优点在于:可以解决无菌手术单紧贴患者口鼻的问题,在患者面部设置了支撑管101,在不影响手术视野的前提下支撑无菌手术单,这样可以为患者留有一个通风的空间,患者可以正常的呼吸,减少手术过程中的憋闷感,提高了手术患者的舒适度,对于手术的配合程度提高,缩短手术时间,有利于安全有效底完成手术。本支撑架1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管件的直径为1.5公分,取材简单,制作方便,造价低廉(约为60元),效果良好,在基层三甲医院具有推广的意义。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作出一些替换和变形,这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