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量补充型电磁波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61720发布日期:2020-09-08 15:15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量补充型电磁波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理能量理疗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量补充型电磁波发生器。



背景技术:

经络是连接穴位的通道,穴位在人体中的位置是不变的,通过经络的连接组成了一个系统,既经络系统。人体穴位主要有三大作用,它既是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又是疾病反映于体表的部位,还是针灸、推拿、气功等疗法的施术部位。穴位电阻较小(是周围皮肤阻止的一半)即导电性能好,具有低电阻高电位的特点,穴位与人体神经系统有着密切的关系,穴位与各脏器的神经同属一个脊髓节段,穴位还与血管、淋巴管、肌肉等组织有关。穴位是经络线路上的敏感点、功能点,穴位是生物电流的触点,经络是传输电流的通道(生物电波)。当磁场作用于穴位,电压、电位就发生变化,激发生物电流产生电磁波,然后传到特定的经络穴位,传到中枢神经形成刺激,对特定部位进行刺激、调整。

人体的组成成分大部分是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的分子都是极性分子,极性分子在交变电磁波场作用下,随电磁波频率改变其极性称作极性振荡,极性振荡的频率与电磁波频率相同,其振幅与电磁波强度成正比。由于极性分子间存在磁阻对振荡产生阻尼作用,从而消耗电磁波的能量而生热,利用这些热量达到保健、调理或者治疗的目的,这就是电磁波调理的热效应。

现有的硏究和实验表明,用特定频率、功率的电磁波照射特定部位,其调理效果可远远超过其它热敷方法。

但是,现有的电磁波理疗设备体积较大、结构复杂且操作不便,而且仅使用电磁波一种方式,没有复合按摩等其他方式,因此影响综合理疗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量补充型电磁波发生器及其操作方法,通过对于电磁波结构及操作方法的同步改进,实现对特定人体部位(尤其是穴位)进行能量补充和局部按摩理疗,增强理疗效果。具体通过线圈通电产生的电磁波,电磁波经由铁芯向下辐射,利用转动轴底部的第一齿轮与按摩头上的第二齿轮啮合,带动按摩头转动,利用按摩头进行辅助按摩,方便电磁波传到特定的经络穴位,传到中枢神经形成刺激,对特定人体部(尤其是穴位)位进行能量补充和局部按摩理疗,促进各器官部位的微循环,修复和其它新陈代谢的速度,让身体逐渐恢复健康,无痛苦且时间成本低的效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能量补充型电磁波发生器,包括装置壳体,所述装置壳体底部固定设置有底板,所述装置壳体内部固定设置有金属管,所述金属管两侧均固定设置有铁芯,所述铁芯表面固定有骨架,所述骨架表面缠绕设置有线圈,所述底板两侧均活动设置有按摩头,所述按摩头顶部设置有连接凹槽,所述铁芯底端固定设置有连接球,所述连接球与连接凹槽活动连接;

所述金属管内部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底端与底板活动连接,所述转动轴底部外侧固定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按摩头顶部外侧固定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

其产生的能量补充型电磁波是频率波长功率为功率密度为的定向电磁辐射波。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铁芯呈直角向下弯曲设置,所述骨架为工字形设置,且由塑料制成,所述线圈设置为铜线圈。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按摩头底端面为圆弧形设置,且均匀分布设置有按摩凸块,所述底板底端面固定设置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对应按摩头开设有通口。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壳体顶部固定设置有散热仓,所述散热仓顶部固定设置有握柄,所述握柄内部固定设置有驱动马达,所述转动轴顶端与驱动马达输出端固定连接。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金属管与转动轴之间套设有绝缘管,所述绝缘管贯穿装置壳体顶部,所述绝缘管由绝缘橡胶材料制成。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散热仓内部设置有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与转动轴同轴心固定设置。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壳体顶部开设有通气槽与散热仓相连通,所述散热仓表面设置有散热通槽,所述装置壳体表面外侧固定设置有进气孔。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握柄表面固定套设有橡胶套圈,所述握柄顶端固定连接有电源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波发生器,通过同步改进结构设计和操作方法,采用集成化设计、将电磁波发生器与按摩装置进行了集成,以实现电磁波与按摩两种理疗方式的结合,使理疗效果显著增强;具体通过在铁芯上设置骨架,并在骨架上缠绕线圈,线圈通电后,产生的电磁波,电磁波经由铁芯向下辐射,对应穴位进入体内,与此同时转动轴转动,利用转动轴底部的第一齿轮与按摩头上的第二齿轮啮合,带动按摩头转动,利用按摩头进行辅助按摩,对皮肤下的肌肉进行积压或拉伸的行为,疏通经络,滑利关节,促使气血运行,按摩头的按摩位置与电磁波辐射位置一致,方便电磁波传到特定的经络穴位,传到中枢神经形成刺激,对特定部位进行刺激、调整,促进各器官部位的微循环,加快细胞生长,修复和其它新陈代谢的速度,让身体逐渐恢复健康,无痛苦且时间成本低的理疗效果。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生器,通过设置绝缘管,将金属管与转动轴进行绝缘隔离,提高安全性,通过设置散热仓,在驱动马达带动转动轴转动的同时带动散热风扇转动,散热风扇带动装置壳体内部的气体从通气槽进入到散热仓中,再利用散热通槽排出,进而方便对装置壳体内部进行散热,避免影响装置的工作,提高使用寿命。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该发生器的操作方法,通过将在所述的电磁波发生器设定为小剂量微频率振动能量补充运行模式,此时其频率波长功率为功率密度为使其作用于特定的穴位、连同按摩头的按摩作用,增强理疗效果,而且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磁波发生器的整体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磁波发生器的整体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磁波发生器按摩头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磁波发生器按摩头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电磁波发生器散热仓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电磁波发生器绝缘管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装置壳体、2底板、3金属管、4铁芯、5骨架、6线圈、7按摩头、8连接凹槽、9连接球、10转动轴、11第一齿轮、12第二齿轮、13按摩凸块、14橡胶垫、15散热仓、16握柄、17驱动马达、18绝缘管、19散热风扇、20通气槽、21散热通槽、22进气孔、23橡胶套圈、24电源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能量补充型电磁波发生器,其包括装置壳体1,所述装置壳体1底部固定设置有底板2,所述装置壳体1内部固定设置有金属管3,所述金属管3两侧均固定设置有铁芯4,所述铁芯4表面固定有骨架5,所述骨架5表面缠绕设置有线圈6,所述底板2两侧均活动设置有按摩头7,所述按摩头7顶部设置有连接凹槽8,所述铁芯4底端固定设置有连接球9,所述连接球9与连接凹槽8活动连接;

所述金属管3内部设置有转动轴10,所述转动轴10底端与底板2活动连接,所述转动轴10底部外侧固定设置有第一齿轮11,所述按摩头7顶部外侧固定设置有第二齿轮12,所述第一齿轮11与第二齿轮12啮合;其产生的能量补充型电磁波是频率波长功率为功率密度为的定向电磁辐射波。

进一步的,所述铁芯4呈直角向下弯曲设置,所述骨架5为工字形设置,且由塑料制成,所述线圈6设置为铜线圈,方便线圈6通电产生电磁波。

进一步的,所述按摩头7底端面为圆弧形设置,且均匀分布设置有按摩凸块13,所述底板2底端面固定设置有橡胶垫14,所述橡胶垫14对应按摩头7开设有通口,利用按摩头7转动,表面的按摩凸块13进行按摩操作,提高按摩效果,以及提高装置的舒适感。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壳体1顶部固定设置有散热仓15,所述散热仓15顶部固定设置有握柄16,所述握柄16内部固定设置有驱动马达17,所述转动轴10顶端与驱动马达17输出端固定连接,利用驱动马达17带动转动轴10转动。

操作方法具体为:在使用本装置时,握住握柄16,将装置按摩凸块13对应放置在设定的人体特定的穴位或者其他局部位置上,并接通电源线23,利用电源线23为装置提供电能,骨架5上的线圈6通电后,产生的电磁波,电磁波经由铁芯4向下辐射,对应穴位进入体内、皮肤浅层组织产生热效应,握柄16内的驱动马达17带动转动轴10转动,转动轴10底部的第一齿轮11与按摩头7上的第二齿轮12啮合,带动按摩头7转动,转动的按摩头7利用表面的按摩凸块13进行辅助按摩,对皮肤下的肌肉进行积压或拉伸的行为,疏通经络,滑利关节,热效应结合按摩作用,促使局部位置气血运行,按摩头7利用连接凹槽8与铁芯4底端的连接球9进行活动连接,因此铁芯4向下辐射的电磁波刚好作用与按摩头7按摩的位置,按摩头7的按摩位置与电磁波辐射位置一致,方便电磁波传到特定的经络穴位,其热效应及按摩信号可传到中枢神经形成刺激,对特定部位进行刺激、调整,促进各器官部位的局部微循环,加快细胞生长,修复和其它新陈代谢的速度,让身体逐渐恢复健康,无痛苦且时间成本低的效果。

如图2和图6-7所示的能量补充型电磁波发生器,所述金属管3与转动轴10之间套设有绝缘管18,所述绝缘管18贯穿装置壳体1顶部,所述绝缘管18由绝缘橡胶材料制成,金属管3与转动轴10之间利用绝缘管18进行绝缘隔离,提高安全性。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仓15内部设置有散热风扇19,所述散热风扇19与转动轴10同轴心固定设置,方便转动轴10带动散热风扇19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壳体1顶部开设有通气槽20与散热仓15相连通,所述散热仓15表面设置有散热通槽21,所述装置壳体1表面外侧固定设置有进气孔22方便装置壳体1内部的空气进入到散热仓15中,再利用散热通槽21排出,方便空气流通,提高散热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握柄16表面固定套设有橡胶套圈23,所述握柄16顶端固定连接有电源线24,方便握住握柄16,电源线24利用方便为装置输入电能。

具体工作原理为:线圈6因通电产热,装置壳体1内部的空气吸收热量,使得内部温度升高,驱动马达17带动转动轴10转动的同时带动散热风扇19转动,散热风扇19带动装置壳体1内部的气体从通气槽20进入到散热仓15中,空气再利用散热通槽21排出,外界的空气再利用进气孔22进入到装置壳体1内部,实现空气的循环流动,方便对装置壳体1内部进行散热,避免影响装置的工作,提高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参照说明书附图1-5,在操作本装置时,握住握柄16,将装置的按摩头7转动,使其表面的按摩凸块13对应放置在身体设定的穴位上,并接通电源线23,骨架5上的线圈6通电后,产生的电磁波,电磁波经由铁芯4向下辐射,对应穴位进入体内皮肤浅层、产生局部热效应,与此同时驱动马达17带动转动轴10转动,利用转动轴10底部的第一齿轮11与按摩头7上的第二齿轮12啮合,带动按摩头7转动,转动的按摩头7利用表面的按摩凸块13进行辅助按摩,对皮肤下的肌肉进行积压或拉伸的行为,疏通经络,滑利关节,促使该局部位置的血液循环、气血运行,按摩头7的按摩位置与电磁波辐射位置一致,方便电磁波传到特定的经络穴位,传到中枢神经形成刺激,对特定部位进行刺激、调整,促进该部位或者对应联络的器官部位的微循环,加快细胞生长,修复和其它新陈代谢的速度,让身体逐渐恢复健康,无痛苦且时间成本低的理疗效果。

参见附图2和6-7,在线圈6通电时,金属管3与转动轴10之间利用绝缘管18进行绝缘隔离,提高安全性,在装置使用时,线圈6因通电产热,驱动马达17带动转动轴10转动的同时带动散热风扇19转动,散热风扇19带动装置壳体1内部的气体从通气槽20进入到散热仓15中,空气再利用散热通槽21排出,进而方便对装置壳体1内部进行散热,避免影响装置的工作,提高使用寿命。

操作实施例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能量补充型电磁波发生器的操作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将所述的电磁波发生器设定为小剂量微频率振动能量补充运行模式,此时其频率波长功率为功率密度为

(2)启动发生器,将发出的小剂量电磁波经所述的按摩头(7)依次作用在膻中、大椎、关元、命门、足三里、太溪穴位,每个穴位作用分钟,对该穴位通过电磁波的热效应补充能量,每日一次,7次为一疗程;

(3)持续疗程,以快速的加快体内的气血循环,缓解或者消除疲劳感。

其中,膻中穴补中气,大椎穴补阳气,关元穴补原气,命门穴补命门之火,足三里补脾胃之气,太溪补肾气。能量补充型电磁波具有渗透强、消炎、止痛,祛除湿、寒、堵、胀,补充能量的作用。能量补充型电磁波和以上穴位配合按摩后,能快速的加快体内的气血循环,让疲劳的机体快速充润,消除疲劳感。

操作实施例2:所述能量补充型电磁波发生器的操作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将在所述的电磁波发生器设定为小剂量微频率振动能量补充运行模式,此时其频率波长功率为功率密度为

(2)启动发生器,将发出的小剂量电磁波经所述的按摩头(7)依次作用在膻中、风池、安眠、肩井、神门、涌泉穴位,每个穴位作用分钟,对该穴位通过电磁波的热效应补充能量,每日一次,7次为一疗程;

(3)持续疗程,以快速的加快体内的气血循环,以促进脑部气血循环、缓解神经紧张,缓解失眠或改善睡眠质量。

其中:膻中、风池、安眠、肩井、神门、涌泉。膻中穴补气,风池穴舒缓脑部神经并驱风,安眠穴安神,肩井穴疏通肩颈瘀堵,神门穴宁心安神,涌泉穴排毒促进睡眠。能量补充型电磁波具有渗透强、消炎、止痛,祛除湿、寒、堵、胀,补充能量的作用。能量补充型电磁波和以上穴位配合按摩后,缓解紧绷神经,促进脑部气血循环,安神定志,改善睡眠质量。

操作实施例3:所述能量补充型电磁波发生器的操作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将在所述的电磁波发生器设定为小剂量微频率振动能量补充运行模式,此时其频率波长功率为功率密度为

(2)启动发生器,将发出的小剂量电磁波经所述的按摩头(7)依次作用在膻中、风池、肩井、内关、合谷穴位,每个穴位作用分钟,对该穴位通过电磁波的热效应补充能量,每日一次,7次为一疗程;

(3)持续疗程,以促进头部的气血循环、增加脑部供氧量,以缓解头晕脑胀症状,使脑部恢复正常机能。

其中,膻中、风池、肩井、内关、合谷。膻中穴补气,风池舒缓脑部神经并驱风,肩井穴疏通肩颈瘀堵,内关穴加强血管的循环,合谷穴消炎、止痛。能量补充型电磁波具有渗透强、消炎、止痛,祛除湿、寒、堵、胀,补充能量的作用。能量补充型电磁波和以上穴位配合按摩后,可加快头部的气血循环,濡养神经,驱赶风邪,让脑部快速清醒恢复最佳状态。

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其次: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