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管插管端口封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99250发布日期:2020-09-11 22:46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管插管端口封堵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临床医学应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管插管端口封堵器。



背景技术:

人工气道(经口鼻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的建立是抢救及治疗危重症病人的重要措施,建立人工气道的首要目的是维持呼吸道通畅,保持足够的通气和充分的气体交换,并对呼吸道进行保护,防止误吸,引流气道分泌物。尤其是自主呼吸微弱或呼吸停止的患者可以通过人工气道进行机械通气。气管切开术是抢救急危重患者比较常见的治疗措施,气管切开术可以帮助患者排除呼吸机能异常,解除喉源性呼吸困难或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所导致的呼吸困难,有利于清洁患者气管、支气管内的分泌物,维持气道通畅,减少呼吸道死腔,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气管切开后插入气管套管建立人工气道,目前临床上主要使用的气管套管有短期一次性的塑料套管和金属套管两种。当患者病情好转时,对于恢复良好的患者,评估患者病情稳定,意识清楚,无呼吸衰竭征象,呼吸肌功能恢复,吞咽、咳嗽反射恢复,咳嗽有力,痰液能从气管套管中喷出,无发热、黄脓痰、肺部湿啰音等肺部感染症状,血氧饱和度(spo2)在90%以上时可以考虑拔除气管套管。临床上为了安全起见,在拔除气管套管之前,需要进行堵管试验以便降低二次插管的风险。

目前在临床上使用的套管无论是金属套管和塑料套管还没有和气管套管配套使用的封堵装置,在临床上进行封堵试验时,医护人员通常用医用纱布、胶带、采血容器或静脉输注液体容器胶塞等作为封堵装置。这些装置不仅消毒不严格容易引起医源性感染,并且由于封堵物与套管不匹配受呼吸气压影响这些物体有可能误入气管造成患者窒息等的危险。并且随着插管时间的延长气管套管上细菌生物被膜形成的风险也越高,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风险也越来越大,并且这样操作十分麻烦、费时费力,给医务人员增加了极大的工作难度。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提供一种方便快捷,减省人力,干净卫生,更安全的气管插管端口封堵部用以克服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种方便快捷,减省人力,干净卫生,更安全的气管插管端口封堵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气管插管端口封堵器,包括套管导管,呼吸过滤装置以及旋转封堵盖。

所述套管导管外壁上设有上卡扣以及下卡扣;

所述呼吸过滤装置可拆卸的套设在所述套管导管且可拆卸的卡嵌在所述套管导管的下卡扣;

所述旋转封堵盖包括封堵盖主体以及封堵部,所述封堵盖主体可拆卸的套设在所述套管导管以及所述呼吸过滤装置的外侧,且可拆卸的卡嵌在所述套管导管的上卡扣上;

所述封堵部设于所述封堵盖本体的上端,且与所述封堵盖主体铰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可拆卸的呼吸过滤装置以及旋转封堵盖的使用方便医护人员的床旁操作,降低插管期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可以调节拔管前封堵试验的封堵面积;既改善了患者的预后提高了患者拔管的安全性,又减轻了医护工作者的工作量。

进一步的,所述呼吸过滤装置包括圆筒形主体、单向吸痰管以及过滤层;所述过滤层外周侧与所述圆筒形主体内壁且靠近其上端的位置固定,所述圆筒形主体内壁下端设有第一卡槽,所述圆筒形主体下端通过所述第一卡槽可拆卸的卡嵌在所述下卡扣上,所述单向吸痰管穿设在所述过滤层上且靠近位于所述圆筒形主体的侧壁布置,所述单向吸痰管下端延伸至所述套管导管内,所述封堵盖主体的下端套设在所述圆筒形主体的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封堵部包括两个一端铰接的圆弧形封堵片以及旋转开关;所述封堵盖主体的侧壁上且沿着周向方向开设有有与所述圆弧形封堵片相适配的弧形孔,所述旋转开关固定在所述封堵片铰接处的转轴上;所述封堵片闭合时相重叠。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层为多层纱布。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呼吸过滤装置在封堵初期可以起到部分封堵气道的作用,护理人员在进行吸痰时可以通过单向吸痰管进行吸痰,同时由于过滤层即多层纱布的覆盖,避免了在吸痰时候患者痰液从导管口喷出造成污染。并且在多层纱布上滴入生理盐水还可方便气道的湿化。

进一步的,所述单向吸痰管还设有预留在所述过滤层上方的用于调整所述单向吸痰管位置和连接吸痰器接口的调向连接管,所述调向连接管长度为0.8-2.0cm,所述单向吸痰管中部内壁设有单向活瓣口,所述单向活瓣口朝向为呼气气流流动方向。

进一步的,还包括吸痰管道帽,所述吸痰管道帽活动连接在所述封堵盖主体上且与所述单向吸痰管位置相对应,并能容纳所述调向连接管,所述转轴向所述吸痰管道帽上端延伸,并将所述旋转开关固定在所述吸痰管道帽的中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旋转封堵盖包括封堵盖主体以及封堵部,此封堵盖主体及圆筒形主体均与套管导管卡扣契合,可在呼吸过滤装置基础上使用旋转封堵盖也可以单独使用旋转封堵盖;使用时,转动旋转开关来改变圆弧形封堵片的开关进而改变封堵盖主体腔内通路的截面积,从而调节管路中气体的流量大小,以此来调节封堵面积,以实现安全封堵及拔管前阶段性封堵的目的。

进一步的,所述单向吸痰管延伸至所述套管导管内部1.5-2.5cm。

进一步的,所述套管导管材质为纳米抗菌塑料。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带有活瓣口的吸痰管道单向吸痰管,吸痰管道深入套管导管内约2cm,外部附有可改变方向的调向连接管,调向连接管长度为0.8-2.0cm。护理人员在进行吸痰时可以通过活瓣装置的单向吸痰管进行吸痰,并通过外部调向连接管来改变吸痰管方向以便充分吸出深部痰液。

并且本实用新型套管导管材质为纳米抗菌塑料,进一步的减少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更安全。

(2)本实用新型可以方便医护人员的床旁操作,降低插管期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同时避免在吸痰时造成污染,还可以调节拔管前封堵试验的封堵面积。既改善了患者的预后提高了患者拔管的安全性,又减轻了医护工作者的工作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气管插管端口封堵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气管插管端口封堵器的套管导管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气管插管端口封堵器的呼吸过滤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气管插管端口封堵器的旋转封堵盖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套管导管;11为上卡扣;12为下卡扣;2为呼吸过滤装置;21为圆筒形主体;22为单向吸痰管;23为过滤层;24为减速机;3为旋转封堵盖;31为封堵部,32为封堵盖主体,311为封堵片,312为旋转开关,4为吸痰管道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气管插管端口封堵器,包括套管导管1,呼吸过滤装置2以及旋转封堵盖3。

套管导管1上端设有上卡扣11以及下卡扣12;

呼吸过滤装置2可拆卸的套设在套管导管1上且可拆卸的卡嵌在套管导管1的下卡扣12;

旋转封堵盖3包括封堵盖主体32以及封堵部31,封堵盖主体32可拆卸的套设在套管导管1以及呼吸过滤装置2的外侧,且可拆卸的卡嵌在套管导管1的上卡扣11上;

封堵部31设于封堵盖本体32的上端,且与封堵盖主体32铰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可拆卸的呼吸过滤装置2以及旋转封堵盖3的使用方便医护人员的床旁操作,降低插管期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可以调节拔管前封堵试验的封堵面积;既改善了患者的预后提高了患者拔管的安全性,又减轻了医护工作者的工作量。

本实施例中,呼吸过滤装置2包括圆筒形主体21、单向吸痰管22以及过滤层23;过滤层23外周侧与圆筒形主体21内壁且靠近其上端的位置固定,圆筒形主体21内壁下端设有第一卡槽,圆筒形主体21下端通过第一卡槽可拆卸的卡嵌在下卡扣12上,单向吸痰管22穿设在过滤层23上且靠近位于圆筒形主体21的侧壁布置,单向吸痰管22下端延伸至套管导管1内,封堵盖主体32的下端套设在圆筒形主体21的外侧。

本实施例中,封堵部31包括两个一端铰接的圆弧形封堵片311以及旋转开关312;封堵盖主体32的侧壁上且沿着周向方向开设有有与圆弧形封堵片相适配的弧形孔,旋转开关312固定在封堵片311铰接处的转轴上,转轴与封堵片311转动连接;封堵片311闭合时相重叠。

本实施例中,过滤层23为多层纱布。

本实施例中的呼吸过滤装置2在封堵初期可以起到部分封堵气道的作用,护理人员在进行吸痰时可以通过单向吸痰管22进行吸痰,同时由于过滤层23即多层纱布的覆盖,避免了在吸痰时候患者痰液从导管口喷出造成污染。并且在多层纱布上滴入生理盐水还可方便气道的湿化。

本实施例中,单向吸痰管22还设有预留在过滤层23上方的用于调整单向吸痰管22位置调向连接管,调向连接管长度为0.8-2.0cm,单向吸痰管22中部内壁设有单向活瓣口,单向活瓣口朝向为呼气气流流动方向。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吸痰管道帽4,吸痰管道帽4活动连接在封堵盖主体32上且与单向吸痰管22位置相对应,并能容纳调向连接管,转轴向吸痰管道帽4上端延伸,并将旋转开关312固定在吸痰管道帽4的中部。

在本实施例中,调向连接管还用于连接外部医用的吸痰器接口。在使用时医护人员可以将吸痰器安装在调向连接管上,辅助吸痰。

本实施例中旋转封堵盖3包括封堵盖主体32以及封堵部31,此封堵盖主体32及圆筒形主体21均与套管导管1卡扣契合,可在呼吸过滤装置2基础上使用旋转封堵盖3也可以单独使用旋转封堵盖3;使用时,转动旋转开关312来改变圆弧形封堵片311的开关进而改变封堵盖主体32腔内通路的截面积,从而调节管路中气体的流量大小,以此来调节封堵面积,以实现安全封堵及拔管前阶段性封堵的目的。

并且吸痰管道帽4还能够进一步的保证外部物质不通过调向连接管进入单向吸痰管22,避免造成污染。

本实施例中,单向吸痰管22伸入套管导管1内部1.5-2.5cm。

本实施例中,套管导管1材质为纳米抗菌塑料。

本实施例中带有活瓣口的吸痰管道单向吸痰管22,吸痰管道深入套管导管内约2cm,外部附有可改变方向的调向连接管,调向连接管长度为0.8-2.0cm。护理人员在进行吸痰时可以通过活瓣装置的单向吸痰管22进行吸痰,并通过外部调向连接管来改变吸痰管方向以便充分吸出深部痰液。

并且本实用新型套管导管1材质为纳米抗菌塑料,本实施例中减少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更安全。

2本实用新型可以方便医护人员的床旁操作,降低插管期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同时避免在吸痰时造成污染,还可以调节拔管前封堵试验的封堵面积。既改善了患者的预后提高了患者拔管的安全性,又减轻了医护工作者的工作量。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

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