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59929发布日期:2020-10-28 12:05阅读:71来源:国知局
输液泵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输液泵。



背景技术:

输液泵作为临床输液的主要输液产品,为了确保输液的安全性,通常具备泵门和止液夹等机构,泵门和止液装置通常采用手动控制的机械装置。在临床使用中,当输液过程中或结束时,医护人员需要先关闭输液管的止液夹,手动打开泵门,然后才能取出输液管进行检查或结束输液。如果打开泵门前,医护人员忘记关闭输液管上的止液夹,则会导致自由,给患者输入错误剂量的药物,从而引发临床风险。在上述操作过程中需要医护人员双手操作来完成,给医护人员造成操作不便,且多步操作容易分散医护人员对病人治疗的注意力,影响临床输注安全。

虽然,目前也有部分厂家提出了自动止液的设计,但是其仅靠泵主体两端的管路检测结构进行管路的在位检测。如果在输液过程中管路受到拉扯脱离管路检测结构,则在泵门打开后,输液泵的止液夹会自动打开(程序设定泵门打开,同时检测到输液管不在位时,止液夹自动打开),将会导致非预期的液体输入病人体内,存在临床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一种新型的输液泵。

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输液泵,所述输液泵包括泵主体和泵门,所述泵门以可锁定和打开的方式安装在所述泵主体上;

所述泵主体具有泵主体外壳、处理器、泵体组件、止液组件、至少一个超声检测组件、锁杆组件以及泵门状态检测组件;所述泵主体外壳具有输液管安装面,所述输液管安装在所述输液管安装面上,所述止液组件、泵体组件以及超声检测组件均设置在输液管安装面处;

所述止液组件用于夹紧和释放输液管;

所述超声检测组件用于检测所述检测腔的液体情况,所述超声检测组件处具有用于放置输液管的检测口,所述检测口的开口处朝向泵体设置,在所述泵门与泵主体闭合时,所述泵门封闭所述检测口,所述输液管置于所述检测口内;

所述泵体组件用于挤压输液管,驱动输液管内液体移动;所述锁杆组件用于将泵门与泵主体锁定;所述泵门状态检测组件用于检测泵门是否与泵主体关闭;

所述泵体组件、止液组件、超声检测组件、锁杆组件以及泵门状态检测组件均与所述处理器连接,由所述处理器进行控制。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口为c形缺口,所述c形缺口的开口处朝向泵门,所述泵门与泵主体闭合时,挡住所述c形缺口的开口处,至少在水平方向上将所述输液管限制在所述c形缺口内。

一种实施例中,按照所述输液管的液体流向,所述输液管安装面以泵体组件为界分为上游区和下游区,所述止液组件位于所述输液管安装面的下游区,以便截止输液管内液体流动;所述超声检测组件包括上超声检测组件和下超声检测组件,所述上超声检测组件位于输液管安装面的上游区,所述下超声检测组件位于输液管安装面的下游区。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下超声检测组件位于所述止液组件的上游。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泵主体还包括上压力检测组件和下压力检测组件,以便检测输液管内液体压力;所述上压力检测组件位于所述输液管安装面的上游区,所述下压力检测组件位于所述输液管安装面的下游区。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下压力检测组件位于所述止液组件与下超声检测组件之间,所述上压力检测组件位于所述上超声检测组件的上游。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管在位检测组件为至少两个,其分别为上管在位检测组件和下管在位检测组件,所述上管在位检测组件位于输液管安装面的上游区,所述下管在位检测组件位于输液管安装面的下游区。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上管在位检测组件和下管在位检测组件分别设置在输液管安装面两侧的最外端。

一种实施例中,还包括报警提示模块,所述报警提示模块与控制单元连接,用于发出报警提示信息。

一种实施例中,还包括锁杆驱动机构,所述锁杆驱动机构与锁杆机构传动连接,所述处理器与锁杆驱动机构,用于控制所述锁杆驱动机构驱动锁杆机构锁定和解锁泵门。

依据上述实施例的输液泵,该输液泵具有超声检测组件,当输液管安装到超声检测组件上时,其被限制在超声检测组件的检测口内。因此,该输液管很难在被拉出到超声检测组件之外,保证该超声检测组件始终能够在输液过程中检测到输液管的液体情况,甚至当泵门刚被打开时,输液管依然设置在超声检测组件的检测腔内,超声检测组件依然可以检测到输液管的液体情况,处理器根据此时的超声检测信号控制止液组件做出相应的操作,可以避免泵门被打开的瞬间引起自由流,更为准确;另外,通过超声检测组件来检测输液管的液体情况,也可以在泵门被完全打开后,输液管至少一端被扯走时,处理器根据此时的超声检测信号控制止液组件释放输液管,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和2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输液泵不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输液泵的锁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不同实施方式中类似元件采用了相关联的类似的元件标号。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很多细节描述是为了使得本申请能被更好的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毫不费力的认识到,其中部分特征在不同情况下是可以省略的,或者可以由其他元件、材料、方法所替代。在某些情况下,本申请相关的一些操作并没有在说明书中显示或者描述,这是为了避免本申请的核心部分被过多的描述所淹没,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详细描述这些相关操作并不是必要的,他们根据说明书中的描述以及本领域的一般技术知识即可完整了解相关操作。

另外,说明书中所描述的特点、操作或者特征可以以任意适当的方式结合形成各种实施方式。同时,方法描述中的各步骤或者动作也可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显而易见的方式进行顺序调换或调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中的各种顺序只是为了清楚描述某一个实施例,并不意味着是必须的顺序,除非另有说明其中某个顺序是必须遵循的。

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

本实施例为了避免在输液泵的泵门打开时,止液组件在非期望的情况下打开,因此提供了一种输液泵以及基于给输液泵实现的一种控制方法。

请参考图1,该输液泵包括泵主体100和泵门200。泵门200以可锁定和打开的方式安装在泵主体100上。该可锁定和打开的方式中,通常,泵门200转动安装在泵主体100上,使得泵门200可以旋转,以打开和关闭泵门200。当需要进行输液时,该泵门200移动到相应的锁定位置,并与泵主体100锁定,以便进行输液。当然,某些实施例中,该可锁定和打开的方式并不限于泵门200转动连接在泵主体100上,泵门200可能采用滑动、翻转、折叠等方式实现与泵主体100的锁定和打开。此外,另一些实施例中,该可锁定和打开的方式也可能是将泵门200与泵主体100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即在打开状态下,泵门200可完全从泵主体100上拆卸,需要锁定时,再将泵门200安装到泵主体100上。

请继续参考图1,该泵主体100具有泵主体外壳110、处理器(图中未示出)、泵体组件170、止液组件181、至少一个超声检测组件184、185、锁杆组件(如图3的150所示)以及泵门状态检测组件(图中未示出)。泵主体外壳110具有输液管安装面111,输液管300安装在输液管安装面111上。

泵主体外壳110具有安装腔,用于安装各部件。泵主体外壳110朝向泵门200的一面为前盖111,在图1所示结构中,该前盖111作为本实施例的输液管安装面。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输液管安装面111也可能设置在泵主体外壳110的其他位置。前盖111具有用于安装输液管300的输液管安装结构和用于安装泵体组件170的泵主体安装位。该输液管安装结构用于将输液管300稳定在泵主体100上,以便进行输液以及各种检测。如图1所示,输液管300被放置在前盖111的输液管安装结构上,通常该输液管安装结构可以为夹持结构或其他安装结构,在此不在赘言。泵主体安装位通常为一个安装窗,泵主体100用于挤压输液管300的部分可从该安装窗1111内伸出,从而挤压输液管300。

请参考图3,一种实施例中,该锁杆组件150安装在泵主体支架120上,在对应的泵门支架211上设置有锁扣220,该锁杆组件150具有与该锁扣220配合的锁钩151。由驱动机构驱动锁杆组件150移动,从而实现锁钩151与锁扣220的锁定和解锁。

该处理器为输液泵整个控制中心,其通常具有处理器以及相关控制电路等。该处理器与其他需要控制的模块、组件或机构连接,以便按照系统设定来控制这些模块、组件或机构。

该止液组件181、泵体组件170以及超声检测组件184、185均设置在输液管安装面111处;止液组件181用于夹紧和释放输液管300;泵体组件170用于挤压输液管300,驱动输液管300内液体移动;锁杆组件用于将泵门200与泵主体100锁定;泵门状态检测组件用于检测泵门200是否与泵主体100关闭。该泵门状态检测组件可采用各类能够实现位置检测的结构,例如霍尔元件等。泵体组件170、止液组件181、超声检测组件184、185、锁杆组件以及泵门状态检测组件均与处理器连接,由处理器进行控制。在泵门状态检测组件检测到泵门200与泵主体100分离时,处理器根据管在位检测组件所检测的结果,控制止液组件181夹紧和打开输液管300。

其中,该超声检测组件184、185用于检测输液管300内液体情况,超声检测组件184、185处具有用于放置输液管300的检测口,检测口的开口处朝向泵门200设置,在泵门20与泵主体100闭合时,泵门200封闭检测口,输液管300置于检测口内。例如,在泵门200与泵主体100闭合时,超声检测组件184、185处具有至少在朝向泵门的方向上限位的检测腔,输液管300至少在朝向和远离泵门的方向上被限制在检测腔内。该检测腔可以由超声检测组件184、185各自独立围成,也可以由超声检测组件184、185分别与其他部件一起围成,例如借助输液管安装面111以及泵门200来围成。

其中,当输液管设置在检测腔内时,处理器可以利用超声检测组件所反馈的超声信号,判断出超声波经过输液管后的衰减情况,从而可以确定出输液管内是否没有液体(输液管无水状态和输液管有水状态);当输液管没有设置在检测腔内时,处理器依然可以利用超声检测组件所反馈的超声信号,判断出超声波经过检测腔后的衰减情况,从而可以确定出检测腔内没有液体(无输液管状态)。输液管无水状态和无管状态(统称液体情况),处理器均可以控制止液组件释放;输液管有水状态时,处理器可以控制止液组件夹紧。其中输液管有水状态、输液管无水状态和无输液管状态统称为液体情况。

当输液管300安装到超声检测组件184、185上时,其至少在水平方向上被限制在检测腔内。因此,该输液管300很难在水平方向上被拉出到超声检测组件184、185之外。即使某些情况下,由于拉扯等原因造成输液管300移位,但其不会脱离超声检测组件184、185的检测腔,因此通过该超声检测组件184、185可以准确的判断出输液管300的状态。

例如,一种实施例中,超声检测组件184、185的检测口为c形缺口,c形缺口的开口处朝向泵门200,泵门200与泵主体100闭合时,挡住c形缺口的开口处,至少在水平方向上将输液管300限制在c形缺口内。

在某些实施例中,在泵门200与泵主体100闭合时,该检测腔也可以为一个完全封闭的腔体,防止输液管300沿其他方向从检测腔内掉落。

基于上述的输液泵,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输液控制方法,其包括:

取管步骤:当处理器检测到泵门200与泵主体100由关闭变为打开,且超声检测组件184、185检测到气泡时,处理器控制止液组件181打开,释放输液管300。

该处理器检测泵门200与泵主体100由关闭变为打开,可通过与锁杆组件以及泵门状态检测组件的交互来实现。

进一步地,在取管步骤中,当处理器检测到泵门200与泵主体100由关闭变为打开,且超声检测组件184、185未检测到气泡时,处理器控制止液组件181夹紧输液管300。该超声检测组件184、185未检测到气泡,即表示该输液管300还放置在超声检测组件184、185上,表示此时输液管300还未被拆下,因此处理器控制止液组件181夹紧输液管300,避免输液管300内液体自由流。

本控制方法在打开泵门200时,基于该超声检测组件184、185的检测结果,来判断输液管300是不小心脱落还是使用者主动取下。在打开泵门200时,只有当泵门状态检测组件检测到泵门200与泵主体100分离,且超声检测组件184、185检测到气泡时(即输液管300内无液体或无输液管300),处理器才控制止液组件181打开,这样可避免止液组件181在不期望的情况下打开,造成输液管300内液体自由流,进而给病人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害。

当然,本实施例所示的输液控制方法还包括装管步骤,该装管步骤可采用现有操作和控制流程实现。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该装管步骤具体为:当泵门状态检测组件检测到泵门200与泵主体100分离,所有管在位检测组件检测到输液管300在位,且超声检测组件184、185未检测到气泡时,处理器控制止液组件181夹紧输液管300。

一种实施例中,在输液控制方法中,当泵门200关闭到泵主体100上时,可手动将两者锁定,使两者保持闭合状态。当然,也可通过自动锁定结构将两者自动上锁。该自动锁门步骤可按照现有操作和控制流程实现。不过,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该自动锁门步骤具体为:当泵门状态检测组件检测到泵门200与泵主体100关闭时,处理器控制锁杆组件锁定泵门200。锁杆组件可以由专门的驱动机构,如电机等进行驱动。

本实施例中,该超声检测组件184、185不仅起到检测输液管300内气泡的作用,还可以辅助用来判断输液管300的位置。在不增设更多部件的情况下,提高了输液泵的操作安全性。在使用本输液泵和输液控制方法时,一些实施例中可省略管在位检测组件,以便节省部件,简化结构,使输液泵更加小型化和紧凑。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泵主体100也可增设管在位检测组件,通过管在位检测组件和超声检测组件184、185的共同作用来判断输液管300的状态。该管在位检测组件可以为至少一个,其可设置在输液管安装面111的任意位置,通常将其设置在输液管安装面111的一端或两端。

一种实施例中,该泵主体100还包括至少一个管在位检测组件186、187,管在位检测组件186、187用于检测输液管300是否在位。在取管步骤中,当处理器检测到泵门200与泵主体100由关闭变为打开,至少一个管在位检测组件186、187检测到输液管300在位,且超声检测组件184、185检测到气泡时,处理器控制止液组件181打开,释放输液管300。

一种实施例中,泵主体100还包括至少一个管在位检测组件186、187,管在位检测组件186、187用于检测输液管300是否在位;在取管步骤中,当处理器检测到泵门200与泵主体100由关闭变为打开,至少一个管在位检测组件186、187检测到输液管300不在位,且超声检测组件184、185未检测到气泡时,处理器控制止液组件181夹紧输液管300。

具体地,在增设有管在位检测组件186、187的实施例中,其输液控制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装管步骤:在泵门200和止液组件181打开状态下,管在位检测组件186、187周期检测输液管300状态,如果输液泵体一端或两端的管在位检测组件186、187都检测到输液管300在位且止液组件181为打开状态,则处理器控制止液组件181关闭,防止用户安装输液管300后非预期的液体输入病人体内;

自动锁门步骤:当泵门200关闭时,输液泵触发泵门状态检测组件,泵门状态检测组件将泵门200关闭信号反馈给处理器,处理器控制输液泵关闭机构锁定泵门200,确保泵门200可靠锁定。

取管步骤:在泵门200从关闭到打开后,管在位检测组件186、187周期检测输液管300状态,如果至少一个管在位检测组件186、187未检测到输液管300安装在输液泵内,且泵体组件170与管在位检测组件186、187之间(也可安装在其他位置)的超声检测组件184、185检测到气泡存在信号(输液管300中无水或输液管300被移除),处理器控制止液组件181打开,方便用户取出输液管300或者安装输液管300;如果管在位检测组件186、187检测到输液管300安装在输液泵内,则开门后,处理器控制止液组件181关闭,关断输液管300的输液通路,防止液体非预期的输入病人体内。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1,一种实施例中,管在位检测组件为至少两个186、187,其分别为上管在位检测组件186和下管在位检测组件187,上管在位检测组件186和下管在位检测组件187分别设置在输液管安装面111两侧的最外端。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1,一种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按照输液管300的液体流向,以泵体组件170为界将前盖111分为上游区和下游区,即输液管300中液体流向泵体组件170所在位置的部分为上游301,从泵体组件170所在位置流走的部分为下游302,该前盖111与输液管300的上游301对应的区域为上游区,与输液管300的下游302对应的区域为下游区。在图1所示角度中,输液管300内液体从右向左流动,该前盖111位于泵体组件170右侧的部分为上游区,位于泵体组件170左侧的部分为下游区。其中,止液组件181位于前盖111的下游区,并从前盖111上露出,以便截止输液管300内液体流动。从输液管300内液体流向来说,将止液组件181设置在泵体组件170的下游,有利于截断更多液体的流动。当不需要输液的时候,可以快速的止住管内液体流动,不让过多液体流入患者。尤其是,将该止液组件181尽可能的设置在下游区的外侧,在不需要输液的时候,尽可能的减少液体流向病人,保证产品安全。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1,一种实施例中,超声检测组件包括上超声检测组件184和下超声检测组件185,上超声检测组件184位于输液管安装面111的上游区,下超声检测组件185位于输液管安装面111的下游区,并位于止液组件181的上游。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1,一种实施例中,泵主体100还包括上压力检测组件182和下压力检测组件183,以便检测输液管300内液体压力;上压力检测组件182位于输液管安装面111的上游区,下压力检测组件183位于输液管安装面111的下游区。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1,一种实施例中,下压力检测组件183位于止液组件181与下超声检测组件185之间,上压力检测组件182位于上超声检测组件184的上游。

另一方面,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了另一种输液泵的输液控制方法。请参考图1和2,该实施例中,输液泵包括泵主体100和泵门200,泵门200以可锁定和打开的方式安装在泵主体100上。其中,该泵主体100具有泵主体外壳110、处理器(未示出)、泵体组件170、止液组件181、至少一个超声检测组件184、185、锁杆组件(未示出)以及泵门状态检测组件(未示出)。泵主体外壳110具有输液管安装面111,输液管300安装在输液管安装面111上,止液组件181、泵体组件170以及管在位检测组件186、187均设置在输液管安装面111处。止液组件181用于夹紧和释放输液管300。管在位检测组件186、187用于检测输液管300是否在位,泵体组件170用于挤压输液管300,驱动输液管300内液体移动。锁杆组件用于将泵门200与泵主体100锁定。泵门状态检测组件用于检测泵门200是否与泵主体100关闭。泵体组件170、止液组件181、管在位检测组件186、187、锁杆组件以及泵门状态检测组件均与处理器连接,由处理器进行控制。

基于上述输液泵,该输液控制方法包括:

取管步骤:当处理器接收到打开泵门200信号时,无论管在位检测组件186、187检测到输液管300是否在位,处理器控制锁杆组件打开泵门200,且控制止液组件181夹紧输液管300。

该实施例中,在泵门200关闭时,无论该输液管300是否从管在位检测组件186、187上掉落,在打开泵门200时,都控制止液组件181夹紧输液管300,以防万一。

在该实施例中,输液泵可省略超声检测组件184、185,也可设置超声检测组件184、185,但该超声检测组件184、185不必一定具有闭合的检测腔,其只需要能够实现对输液管300内气泡的检测即可。当然,某些实施例中,也可将该超声检测组件184、185按照前文所示实施例的方式与本实施的取管步骤进行结合。

进一步地,一种实施例中,泵主体100和/或泵门200具有报警提示模块(如图2所示的扬声器124,也可以显示屏幕、指示灯等);在取管步骤中,当处理器接收到打开泵门200信号时,如管在位检测组件186、187检测到输液管300不在位,则处理器控制报警提示模块发出提示输液管300不在位的信号。

当使用者根据提示信号,将输液管300调整到正确位置时,处理器可根据管在位检测组件186、187的检测信号,来控制报警提示模块停止进行提示。

进一步地,一种实施例中,输液控制方法包括:

装管步骤:当泵门状态检测组件检测到泵门200与泵主体100分离,所有管在位检测组件186、187检测到输液管300在位时,处理器控制止液组件181夹紧输液管300。

进一步地,一种实施例中,输液控制方法包括:

自动锁门步骤:当泵门状态检测组件检测到泵门200与泵主体100关闭时,处理器控制锁杆组件锁定泵门200。

另一方面,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了另一种一种输液泵的输液控制方法。请参考图1和2,该实施例中,输液泵包括泵主体100和泵门200,泵主体100和/或泵门200具有报警提示模块(如图2所示的扬声器124,也可以显示屏幕、指示灯等);泵门200以可锁定和打开的方式安装在泵主体100上;泵主体100具有泵主体外壳110、处理器(未示出)、泵体组件170、止液组件181、管在位检测组件186、187、锁杆组件(未示出)以及泵门状态检测组件(未示出),泵主体外壳110具有输液管安装面111,输液管300安装在输液管安装面111上,止液组件181、管在位检测组件186、187以及泵体组件170均设置在输液管安装面111处,止液组件181用于夹紧和释放输液管300,管在位检测组件186、187用于检测输液管300是否在位,泵体组件170用于挤压输液管300,驱动输液管300内液体移动,锁杆组件用于将泵门200与泵主体100锁定,泵门状态检测组件用于检测泵门200是否与泵主体100关闭,泵体组件170、止液组件181、管在位检测组件186、187、锁杆组件以及泵门状态检测组件均与处理器连接,由处理器进行控制。

基于上述输液泵,输液控制方法包括:

取管步骤:当处理器接收到打开泵门200信号时,如管在位检测组件186、187检测到输液管300不在位,处理器控制锁杆组件锁定泵门200,控制止液组件181夹紧输液管300,且控制报警提示模块发出提示输液管300不在位的信号。

该实施例中,当使用者将输液管300调整到正确位置时,处理器才控制锁杆组件打开泵门200,然后才打开止液组件181。

一种实施例中,输液控制方法包括:

装管步骤:当泵门状态检测组件检测到泵门200与泵主体100分离,所有管在位检测组件186、187检测到输液管300在位时,处理器控制止液组件181夹紧输液管300。

一种实施例中,输液控制方法包括:

自动锁门步骤:当泵门状态检测组件检测到泵门200与泵主体100关闭时,处理器控制锁杆组件锁定泵门200。

在该实施例中,输液泵可省略超声检测组件184、185,也可设置超声检测组件184、185,但该超声检测组件184、185不必一定具有闭合的检测腔,其只需要能够实现对输液管300内气泡的检测即可。当然,某些实施例中,也可将该超声检测组件184、185按照前文所示实施例的方式与本实施的取管步骤进行结合。

以上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进行阐述,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变形或替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