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膀胱癌尿流改道手术的多腔导尿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27371发布日期:2020-08-28 17:03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膀胱癌尿流改道手术的多腔导尿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膀胱癌尿流改道手术的多腔导尿管。



背景技术:

膀胱肿瘤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肿瘤之一,世界范围内,膀胱癌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的第九位,在男性排名第六位,女性排在第十位之后。2009年全国肿瘤登记地区膀胱癌的发病率为6.61110万,中国人口标准化率为3.03/10万。按性别统计,膀胱癌男、女性发病率分别为11.41110万和3.51110万,男性是女性的3.3倍。城市地区膀胱癌发病率(8.55/10万)是中国农村人口膀胱癌发病率(3.55/10万)的2.4倍。无论男、女性,各年龄别发病率均为城市高于农村,城市是农村的2倍以上。2009年中国膀胱癌死亡率水平在全国肿瘤登记处的合计2.60/10万。按性别统计,男、女性膀胱癌的死亡率分别为3.75/10万和1.24110万,男、女性之比为2.97:1。城市地区膀胱癌死亡率(2.81万)明显高于农村地区(1.50/10万)。近年来,我国城市肿瘤发病率报告显示膀胱癌发病率有增高趋势。

用于膀胱癌的生物学特性差异很大,用于方法很多,但仍以手术用于为主,化疗、放射用于和免疫用于为辅。原则上对于早期局限膀胱,可采用保留膀胱的手术,但是仍有部分早期患者保留膀胱手术后会继续进展成为晚期肿瘤;对晚期、较大的多发和复发的肿瘤,应行膀胱全部切除术,并进行相应的尿流改道手术。此手术就是把膀胱切除后,然后再用患者自己的一段肠管做成一个暂时的储尿囊与双侧的输尿管接到一起。但是手术中需要在双侧肾脏和输尿管中放入一个单j管,方便肾脏产生的尿液引流到新的储尿囊中。

现有技术中,手术过程中放入双侧单j的方法是将两根单j管绑在普通导尿管外面成为一个整体,然后随着导尿管一起从尿道进入插入新的储尿囊里,然后再分别插入双侧输尿管中。但是此方法非常不方便,绑在导尿管外面的两根单j管组合后形态不稳定,导致插入尿道后进入过程非常困难,且非常容易从尿管外面脱落,导致插管失败,浪费了大量宝贵的手术时间,增加患者手术经济负担。而且手术后如果患者自己对单j管管理比较困难,稍不注意或者剧烈活动容易导致单j管滑脱,单j管滑脱则引起排尿极大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膀胱癌尿流改道手术的多腔导尿管,可以把单j管分别从器械腔插入并与导尿管形成整体,具有操作方便,简化手术过程,缩短从尿道插入单j管的时间,防止单j管轻易滑脱,提高医护效率的特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膀胱癌尿流改道手术的多腔导尿管,包括位于主体管上的导尿管出口、排尿入口、气囊打气管口、扩张气囊、手术器械入口和手术器械出口;

所述导尿管出口设在主体管右端,所述排尿入口设在主体管左部,所述导尿管出口通过主体管内部的排尿腔道与排尿入口相连通;

所述气囊打气管口设在主体管右部上侧面,所述扩张气囊包裹在主体管左部表面,气囊打气管口通过设在主体管内部的气囊进气道以及进气孔与扩张气囊相连通;

所述手术器械入口设在主体管右部,所述手术器械出口设在主体管左端部,手术器械入口通过设在主体管内部的手术器械腔道与手术器械出口相连通。

上述的一种用于膀胱癌尿流改道手术的多腔导尿管,所述手术器械入口有两个分别设在气囊打气管口右部前后两侧面的主体管上,所述手术器械出口有两个分别位于主体管左端部的前后两侧,在主体管内部设有两个手术器械腔道,在每个手术器械腔道的两端分别连接手术器械入口和手术器械出口。

上述的一种用于膀胱癌尿流改道手术的多腔导尿管,所述排尿入口有两个分别位于扩张气囊左右两侧的主体管上,两个排尿入口均通过主体管内部的排尿腔道与导尿管出口相连通。

上述的一种用于膀胱癌尿流改道手术的多腔导尿管,所述主体管左端设有光滑的圆弧形保护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膀胱癌尿流改道手术的多腔导尿管,设置了一种用于膀胱癌尿流改道手术的多腔导尿管,包括位于主体管上的导尿管出口、排尿入口、气囊打气管口、扩张气囊、手术器械入口和手术器械出口;所述导尿管出口设在主体管右端,所述排尿入口设在主体管左部,所述导尿管出口通过主体管内部的排尿腔道与排尿入口相连通;所述气囊打气管口设在主体管右部上侧面,所述扩张气囊包裹在主体管左部表面,气囊打气管口通过设在主体管内部的气囊进气道以及进气孔与扩张气囊相连通;所述手术器械入口设在主体管右部,所述手术器械出口设在主体管左端部,手术器械入口通过设在主体管内部的手术器械腔道与手术器械出口相连通。这种技术方案设计的四腔导尿管,其中的两个手术器械腔可以把左右两根单j管分别插入左右肾,与导尿管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整体,能大大缩短手术中从尿道插入单j管的时间,十分方便简单,节约宝贵的手术时间。因为单j管是包在四腔尿管里面,术后患者对这两根单j管管理方便,不会轻易滑脱,其有益技术效果是:具有缩短手术时间,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改善治疗效果,提高医护管理效率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图4为图1中的a部放大图;

图5为图1中的b-b视图;

图6为图1中的c-c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部件标号为:主体管1、扩张气囊2、排尿入口3、圆弧形保护头4、手术器械出口5、进气孔6、导尿管出口7、手术器械入口8、气囊打气管口9、气囊进气道10、手术器械腔道11、主体管硅胶内芯制作工艺标示线12、排尿腔道13、用患者肠道代替成的膀胱14、单j管15、左肾16、右肾17、输尿管18、患者尿道19、主体管硅胶内芯2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膀胱癌尿流改道手术的多腔导尿管,其使用方法是:(见图6)首先,切除患癌膀胱,用患者肠道代替成的膀胱14连接输尿管18。其次,将主体管1插入患者尿道19,利用手术器械将两根单j管15穿过两个手术器械入口8,再经两根输尿管18分别置入左肾16和右肾17。再次,从气囊打气管口9注入水或空气,使扩张气囊2膨胀,膨胀后的扩张气囊2可以扶持两根单j管15保持稳定性,而且不影响患者尿液从尿道排出。患者尿液可以经单j管15、手术器械出口5和手术器械入口8排出;也有部分尿液从单j管15外部排出,进入用患者肠道代替成的膀胱14,再经过排尿入口3、排尿腔道13和导尿管出口7排出。最后,在导尿管出口7连接尿袋完成手术。

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