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直肠肿瘤化疗后抗冷刺激护理护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66982发布日期:2020-08-14 19:30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一种结直肠肿瘤化疗后抗冷刺激护理护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结直肠肿瘤化疗后抗冷刺激护理护具。



背景技术:

化疗是化学药物治疗的简称,通过使用化学治疗药物杀灭癌细胞达到治疗目的。化疗是目前治疗癌症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和手术、放疗一起并称癌症的三大治疗手段。

结直肠肿瘤化疗后,为了避免患者受凉,一般结直肠肿瘤化疗后抗冷刺激护理护具对患者的腰腹部进行防护,目前的结直肠肿瘤化疗后抗冷刺激护理护具在使用时,仅仅通过束带约束在患者的腰腹部,当患者在行走或者在进行康复运动时,护具容易发生移位或者脱落。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结直肠肿瘤化疗后抗冷刺激护理护具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佩戴稳定性高且防护效果好的结直肠肿瘤化疗后抗冷刺激护理护具。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直肠肿瘤化疗后抗冷刺激护理护具包括:护具本体机构,所述护具本体机构包括护具本体、安装槽和电加热丝,所述护具本体内开设安装槽,安装槽内安装有蛇形排列的电加热丝;束带机构,所述束带机构与护具本体连接;背带机构,所述背带机构与护具本体的上表面连接,且背带机构包括调节卡环、背带和螺纹连接头,所述护具本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螺纹连接座,螺纹连接座螺纹连接有螺纹连接头,螺纹连接头固定连接背带的一端,背带的另一端与护具本体固定连接,且背带上安装有用于调整背带长度的调节卡环;中药层机构,所述中药层机构与护具本体的外表面连接;开关机构,所述开关机构与护具本体的外表面连接。

优选的,所述束带机构包括第一魔术贴、第一束带、第二束带和第二魔术贴,所述护具本体相互对称的两端分别缝合连接有第一束带和第二束带,第一束带的外表面缝合连接有第一魔术贴,第二束带的内表面缝合连接有第二魔术贴。

优选的,所述护具本体机构还包括吸汗棉布、第三魔术贴和环形气囊,所述护具本体内表面的边缘处缝合连接有环形气囊,环形气囊的外表面通过第三魔术贴粘连有环形设置的吸汗棉布。

优选的,所述背带机构还包括海绵套,所述背带上套有海绵套。

优选的,所述中药层机构包括中药包、网兜和凹槽,所述护具本体的外表面开设有凹槽,凹槽内缝合连接有侧面开口的网兜,网兜内填充有中药包,中药包为无纺布内包裹风干后的艾叶。

优选的,所述开关机构包括蓄电池、开关和安装壳,所述护具本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壳,安装壳内安装有蓄电池,且安装壳的外表面安装有开关,其中蓄电池、开关和电加热丝电性连接。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直肠肿瘤化疗后抗冷刺激护理护具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直肠肿瘤化疗后抗冷刺激护理护具,在装置在使用时,通过束带机构使得护具本体佩戴到患者的腰腹部,护具本体起到保温的作用,减小患者受到冷刺激的几率,通过电加热丝工作产热,从而对患者的腹部进热敷,同时背带可以穿戴到患者的肩部,从而在患者行走时可以减小护具本体发生滑脱的几率,提高装置佩戴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直肠肿瘤化疗后抗冷刺激护理护具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结直肠肿瘤化疗后抗冷刺激护理护具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标号:1、束带机构;11、第一魔术贴;12、第一束带;13、第二束带;14、第二魔术贴;2、护具本体机构;21、护具本体;22、安装槽;23、电加热丝;24、吸汗棉布;25、第三魔术贴;26、环形气囊;3、螺纹连接座;4、背带机构;41、海绵套;42、调节卡环;43、背带;44、螺纹连接头;5、中药层机构;51、中药包;52、网兜;53、凹槽;6、开关机构;61、蓄电池;62、开关;63、安装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直肠肿瘤化疗后抗冷刺激护理护具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结直肠肿瘤化疗后抗冷刺激护理护具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结直肠肿瘤化疗后抗冷刺激护理护具包括:护具本体机构2,所述护具本体机构2包括护具本体21、安装槽22和电加热丝23,所述护具本体21内开设安装槽22,安装槽22内安装有蛇形排列的电加热丝23;束带机构1,所述束带机构1与护具本体21连接;背带机构4,所述背带机构4与护具本体21的上表面连接;中药层机构5,所述中药层机构5与护具本体21的外表面连接;开关机构6,所述开关机构6与护具本体21的外表面连接。

需要说明:装置在使用时,通过束带机构1使得护具本体21佩戴到患者的腰腹部,护具本体21起到保温的作用,减小患者受到冷刺激的几率,通过电加热丝23工作产热,从而对患者的腹部进热敷。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2所示,背带机构4包括调节卡环42、背带43和螺纹连接头44,所述护具本体2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螺纹连接座3,螺纹连接座3螺纹连接有螺纹连接头44,螺纹连接头44固定连接背带43的一端,背带43的另一端与护具本体21固定连接,且背带43上安装有用于调整背带43长度的调节卡环42。

需要说明:背带43可以穿戴到患者的肩部,从而在患者行走时可以减小护具本体21发生滑脱的几率,提高装置佩戴的稳定性,通过调节卡环42调整调整背带43的长度,提高装置使用的灵活性。

参考图1所示,所述束带机构1包括第一魔术贴11、第一束带12、第二束带13和第二魔术贴14,所述护具本体21相互对称的两端分别缝合连接有第一束带12和第二束带13,第一束带12的外表面缝合连接有第一魔术贴11,第二束带13的内表面缝合连接有第二魔术贴14。

需要说明:通过第一魔术贴11与第二魔术贴14粘合,使得护具本体21可以束在患者的腰腹部。

参考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护具本体机构2还包括吸汗棉布24、第三魔术贴25和环形气囊26,所述护具本体21内表面的边缘处缝合连接有环形气囊26,环形气囊26的外表面通过第三魔术贴25粘连有环形设置的吸汗棉布24。

需要说明:通过环形气囊26使得护具本体21的边缘与患者的身体紧密贴合,减小患者的腰腹部受到冷风刺激的几率,提高防护的效果,同时环形气囊26还起到缓冲的作用,提高患者佩戴的舒适度。

还需要说明:通过吸汗棉布24可以吸收患者腰腹部出的汗,保证患者腰腹部的干爽,进一步提高患者佩戴的舒适度,且通过外力撕开第三魔术贴25,使得吸汗棉布24可以单独取下,从而有利于吸汗棉布24的消毒与更换。

参考图2所示,所述背带机构4还包括海绵套41,所述背带43上套有海绵套41。

需要说明:通过海绵套41增加背带43与患者肩部的接触面积,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参考图1和图4所示,所述中药层机构5包括中药包51、网兜52和凹槽53,所述护具本体21的外表面开设有凹槽53,凹槽53内缝合连接有侧面开口的网兜52,网兜52内填充有中药包51,中药包51为无纺布内包裹风干后的艾叶。

需要说明:艾叶具有抗细菌、真菌、病毒、支原体作用,从而可以优化患者身体周边的空气,减小化疗后的患者出现病菌感染的几率,有利于患者的救治,且通过网兜52的侧面开口有利于中药包51的拿取。

参考图1和图4所示,所述开关机构6包括蓄电池61、开关62和安装壳63,所述护具本体2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壳63,安装壳63内安装有蓄电池61,且安装壳63的外表面安装有开关62,其中蓄电池61、开关62和电加热丝23电性连接。

需要说明:通过开关62可以控制电加热丝23的开关,且蓄电池61提供电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