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组合式座板的辅助站立小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95311发布日期:2020-09-11 22:23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带有组合式座板的辅助站立小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助老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有组合式座板的辅助站立小车。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升,关爱老年人和残疾人的呼声愈来愈高,由于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下降,行走就变得越发困难,特别是对于那些由于疾病造成行动不便的老人来说,随着身体的衰老,老年人的体质越来越差,坐立行走都较为困难,特别是在起身站立时,腿部需要展开较大的角度,肌肉要克服较大的体重,肌肉承受的力要比行走时大得多,造成老人起身十分困难,甚至有些老人还需要在他人的辅助下才能起身站立,因此他们经常需要在家人的陪伴下,才能完成日常的生活起居,尤其对于那些乘坐轮椅的老人来说,长时间处于坐姿状态,长期缺乏站立、行走锻炼容易导致腿部肌肉萎缩,对老人的身体健康不利,因此需要老人适时起身摆脱轮椅进行适当的身体活动,同时在老人需要进行休息、入厕等必要的生理活动时,均需要起身站立,由于老人手脚不便且腿部乏力,独自起身离开轮椅相对困难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通常需要在他人的辅助下进行起身站立离开轮椅,但是老人身边不可能时刻都有人,且需要他人辅助终归是不方便,因此,现亟需一种辅助老人起身站立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带有组合式座板的辅助站立小车。

具体内容如下:带有组合式座板的辅助站立小车,包括底架、安装在底架上的座板组件及上臂支架,其特征是:

所述的底架上固定水平的底板,在底架的后端设有两个左右对称的支撑后轮,在底架的前端设有两个左右对称的万向前轮,在底架的后端的中部固定有斜向上伸出的第一支撑立柱,在第一支撑立柱的上端铰接有在竖直面内摆动的活动臂,活动臂的中段位置上铰接有第一电动推杆,第一电动推杆的固定杆的下端铰接在底架上,第一电动推杆的伸缩杆的自由端铰接在活动臂的中段位置,所述的上臂支架固定在活动臂的自由端,该上臂支架为y形状,在上臂支架的两端头固定有对称的斜撑杆,每根斜撑杆的下端固定有对应的u形状的腋窝支架,每根斜撑杆的上端固定有对应的把手;

所述的座板组件包括导杆,左右对称的左组件和右组件以及钢丝绳;

所述的导杆包括两根,两根导杆沿底架的宽度方向水平平行固定在底架上,且导杆位于底板的下方,在导杆的正中间固定有固定块,在固定块的上表面固定有竖直的转轴,在转轴上通过转动副固定有在水平内自由转动的联动板,该联动板为长条状且转轴位于联动板的中点上,所述的转轴向上贯穿联动板且在转轴的上端固定有限位环;

所述的左组件包括左座板、左支撑架和左滑板,所述的左滑板位于导杆与底板之间且滑动连接在导杆上,左滑板位于固定块的左侧且沿导杆长度方向自由滑动,在左滑板的上表面设有第一左滑轮,第一左滑轮通过第一左滑轮架固定在左滑板上,第一左滑轮架位于底板上的第一左滑动孔内,该第一左滑动孔为长条形且与导杆的长度方向一致,在左滑板上还铰接有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的左连杆,左连杆的自由端与联动板的一端铰接,在左滑板的底面上铰接有与导杆平行的第二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的固定杆铰接在左滑板的底面上,第二电动推杆的伸缩杆铰接在固定块上,所述的左支撑架固定在左滑板上且从底板上的第二左滑动孔向上穿出,该第二左滑动孔为长条形且与导杆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的左座板通过左铰接轴铰接在左支撑架上端的外侧,在左铰接轴上套装有左扭簧,左扭簧的两端分别支撑在左座板的底面和左延伸板上,该左延伸板对应固定在左支撑架上,在左座板外端的下表面铰接有第二左滑轮架,在第二左滑轮架上安装有第二左滑轮;

所述的右组件包括右座板、右支撑架和右滑板;所述的右滑板位于导杆与底板之间且滑动连接在导杆上,右滑板位于固定块的右侧且沿导杆长度方向自由滑动,在右滑板的上表面设有第一右滑轮,第一右滑轮通过第一右滑轮架固定在右滑板上,第一右滑轮架位于底板上的第一右滑动孔内,该第一右滑动孔为长条形且与导杆的长度方向一致,在右滑板上还铰接有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的右连杆,右连杆的自由端与联动板的另一端铰接,所述的右支撑架固定在右滑板上且从底板上的第二右滑动孔向上穿出,该第二右滑动孔为长条形且与导杆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的右座板通过右铰接轴铰接在右支撑架上端的外侧,在右铰接轴上套装有右扭簧,右扭簧的两端分别支撑在右座板的底面和右延伸板上,该右延伸板对应固定在右支撑架上,在右座板外端的下表面铰接有第二右滑轮架,在第二右滑轮架上安装有第二右滑轮;

所述的钢丝绳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左滑轮架上,钢丝绳的自由端依次绕过第二左滑轮、第一左滑轮、限位环、第一右滑轮和第二右滑轮并张紧,最后固定在第一右滑轮架上。

优选的,所述的底架上固定有底座,在底座上设有三块侧立平行固定在底座上的脚踏护板。

优选的,所述的脚踏护板上固定有竖直向上伸出的第二支撑立柱,在第二支撑立柱的上端固定有水平向内伸出的横梁,在横梁的自由端上固定有膝盖护板,所述的第一电动推杆的固定杆的下端铰接在横梁上。

优选的,所述的上臂支架的后端固定有连接套筒,该连接套筒与活动臂匹配并套装在活动臂的自由端上,同时通过螺栓贯穿连接套筒和活动臂上的调节孔将两者相对固定。

优选的,所述的支撑后轮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同轴固定,该驱动电机固定在底架的底面上。

优选的,所述的左支撑架和右支撑架均由圆杆以三角状固定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带有组合式座板的辅助站立小车,老人准备起身站立时将其腋窝支撑在腋窝支架上并手握把手,保持身体稳定,第一电动推杆驱动上臂支架向上摆动从而辅助老人起身站立,弥补老人起身站立过程中身体力量的不足,降低意外发生的风险,同时,上臂支架相对活动臂也能进行适当的轴向调节,以适应身高不同的老人或者适应老人身处的座位高度,使用灵活,适应性好,老人脚踩在底板上,带有左、右座板的左组件和右组件向中间合拢,两块座板水平对应为老人提供坐立支撑,老人即可随小车进行移动,座板的支撑减少老人在起身随小车移动过程中的身体负担,使用起来更加安全、舒适,本实用新型能够辅助行动能力弱的老年人起身站立和移动,满足老年人进行室内外活动和身体锻炼的需求,从而减轻护理人员或者家人的劳动量,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带有组合式座板的辅助站立小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带有组合式座板的辅助站立小车(去除钢丝绳和底板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座板组件(去除钢丝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座板组件(左座板和右座板水平对齐合拢)的主视图;

图6为座板组件(左座板和右座板向两侧展开)的主视图;

图7为座板组件(去除左、右支撑架、左、右座板及钢丝绳)的俯视图;

图8为左座板安装在左支撑架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右座板安装在右支撑架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上臂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1.底架、14.底板、13.支撑后轮、12.万向前轮、31.第一支撑立柱、32.活动臂、33.第一电动推杆的伸缩杆、36.斜撑杆、37.腋窝支架、38.把手、51.导杆、41.钢丝绳、52.固定块、57.转轴、53.联动板、56.限位环、72.左座板、71.左支撑架、73.左滑板、75.第一左滑轮、76.第一左滑轮架、143.第一左滑动孔、74.左连杆、54.第二电动推杆的固定杆、55.第二电动推杆的伸缩杆、144.第二左滑动孔、79.左铰接轴、80.左扭簧、711.左延伸板、78.第二左滑轮、77.第二左滑轮架、62.右座板、61.右支撑架、63.右滑板、65.第一右滑轮、66.第一右滑轮架、142.第一右滑动孔、64.右连杆、141.第二右滑动孔、69.右铰接轴、70.右扭簧、611.右延伸板、67.第二右滑轮架、68.第二右滑轮、16.底座、15.脚踏护板、21.第二支撑立柱、22.横梁、23.膝盖护板、39.连接套筒、40.螺栓、401.调节孔、17.驱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参见图1-10,带有组合式座板的辅助站立小车,包括底架、安装在底架上的座板组件及上臂支架;

所述的底架上固定水平的底板,在底架的后端设有两个左右对称的支撑后轮,在底架的前端设有两个左右对称的万向前轮,在底架的后端的中部固定有斜向上伸出的第一支撑立柱,在第一支撑立柱的上端铰接有在竖直面内摆动的活动臂,活动臂的中段位置上铰接有第一电动推杆,第一电动推杆的固定杆的下端铰接在底架上,第一电动推杆的伸缩杆的自由端铰接在活动臂的中段位置,所述的上臂支架固定在活动臂的自由端,该上臂支架为y形状,在上臂支架的两端头固定有对称的斜撑杆,每根斜撑杆的下端固定有对应的u形状的腋窝支架,每根斜撑杆的上端固定有对应的把手;

所述的座板组件包括导杆,左右对称的左组件和右组件以及钢丝绳;

所述的导杆包括两根,两根导杆沿底架的宽度方向水平平行固定在底架上,且导杆位于底板的下方,在导杆的正中间固定有固定块,在固定块的上表面固定有竖直的转轴,在转轴上通过转动副固定有在水平内自由转动的联动板,该联动板为长条状且转轴位于联动板的中点上,所述的转轴向上贯穿联动板且在转轴的上端固定有限位环;

所述的左组件包括左座板、左支撑架和左滑板,所述的左滑板位于导杆与底板之间且滑动连接在导杆上,左滑板位于固定块的左侧且沿导杆长度方向自由滑动,在左滑板的上表面设有第一左滑轮,第一左滑轮通过第一左滑轮架固定在左滑板上,第一左滑轮架位于底板上的第一左滑动孔内,该第一左滑动孔为长条形且与导杆的长度方向一致,在左滑板上还铰接有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的左连杆,左连杆的自由端与联动板的一端铰接,在左滑板的底面上铰接有与导杆平行的第二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的固定杆铰接在左滑板的底面上,第二电动推杆的伸缩杆铰接在固定块上,所述的左支撑架固定在左滑板上且从底板上的第二左滑动孔向上穿出,该第二左滑动孔为长条形且与导杆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的左座板通过左铰接轴铰接在左支撑架上端的外侧,在左铰接轴上套装有左扭簧,左扭簧的两端分别支撑在左座板的底面和左延伸板上,该左延伸板对应固定在左支撑架上,在左座板外端的下表面铰接有第二左滑轮架,在第二左滑轮架上安装有第二左滑轮;

所述的右组件包括右座板、右支撑架和右滑板;所述的右滑板位于导杆与底板之间且滑动连接在导杆上,右滑板位于固定块的右侧且沿导杆长度方向自由滑动,在右滑板的上表面设有第一右滑轮,第一右滑轮通过第一右滑轮架固定在右滑板上,第一右滑轮架位于底板上的第一右滑动孔内,该第一右滑动孔为长条形且与导杆的长度方向一致,在右滑板上还铰接有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的右连杆,右连杆的自由端与联动板的另一端铰接,所述的右支撑架固定在右滑板上且从底板上的第二右滑动孔向上穿出,该第二右滑动孔为长条形且与导杆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的右座板通过右铰接轴铰接在右支撑架上端的外侧,在右铰接轴上套装有右扭簧,右扭簧的两端分别支撑在右座板的底面和右延伸板上,该右延伸板对应固定在右支撑架上,在右座板外端的下表面铰接有第二右滑轮架,在第二右滑轮架上安装有第二右滑轮;

所述的钢丝绳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左滑轮架上,钢丝绳的自由端依次绕过第二左滑轮、第一左滑轮、限位环、第一右滑轮和第二右滑轮并张紧,最后固定在第一右滑轮架上。

第二电动推杆驱动左组件进行移动,左组件通过左连杆、联动板和右连杆带动右组件进行相应的移动,一个电动推杆能够带动左右组件形相对的运动,实现左右组件的分开与合拢,当左组件和右组件向两边移动分开时,该过程拉动钢丝绳使左座板和右座板均向外摆动,为老人从左组件和右组件之间进入小车上腾出更大的空间,当老人进入小车后,第二电动推杆驱动左组件和右组件均向中间合拢,同时钢丝绳松弛,左座板和右座板在扭簧的作用下,均向内翻转至水平状态,且左座板和右座板分别支撑在左支撑架和右支撑架的上端,左座板和右座板端面水平对齐,老人坐在左座板和右座板上为其提供稳定支撑。

所述的底架上固定有底座,在底座上设有三块侧立平行固定在底座上的脚踏护板,所述的脚踏护板上固定有竖直向上伸出的第二支撑立柱,在第二支撑立柱的上端固定有水平向内伸出的横梁,在横梁的自由端上固定有膝盖护板,所述的第一电动推杆的固定杆的下端铰接在横梁上,脚踏护板和膝盖护板分别为老人提供脚部和膝盖的支撑,增加老人在使用过程中对整个身体支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所述的上臂支架的后端固定有连接套筒,该连接套筒与活动臂匹配并套装在活动臂的自由端上,同时通过螺栓贯穿连接套筒和活动臂上的调节孔将两者相对固定,通过调节连接套筒与活动臂之间的相对长度,从而适当能够调节上臂支架的轴线长度,一定范围内适应身高不同的老人或者适应老人身处的座位高度。

所述的支撑后轮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同轴固定,该驱动电机固定在底架的底面上,能够通过驱动电机带动整个小车进行移动,使用更加身心省力。

所述的左支撑架和右支撑架均由圆杆以三角状固定而成,三角状的左支撑架和右支撑架稳定性更好,更加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及原理: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带有组合式座板的辅助站立小车,老人准备起身站立时将其腋窝支撑在腋窝支架上并手握把手,保持身体稳定,第一电动推杆驱动上臂支架向上摆动从而辅助老人起身站立,弥补老人起身站立过程中身体力量的不足,降低意外发生的风险,同时,上臂支架相对活动臂也能进行适当的轴向调节,以适应身高不同的老人或者适应老人身处的座位高度,使用灵活,适应性好,老人脚踩在底板上,第二电动推杆驱动左组件进行移动,左组件通过左连杆、联动板和右连杆带动右组件进行相应的移动,一个电动推杆能够带动左右组件形相对的运动,实现左右组件的分开与合拢,当左组件和右组件向两边移动分开时,该过程拉动钢丝绳使左座板和右座板均向外摆动,为老人从左组件和右组件之间进入小车上腾出更大的空间,当老人进入小车后,第二电动推杆驱动左组件和右组件均向中间合拢,同时钢丝绳松弛,左座板和右座板在扭簧的作用下,均向内翻转至水平状态,且左座板和右座板分别支撑在左支撑架和右支撑架的上端,左座板和右座板端面水平对齐,老人坐在左座板和右座板上为其提供稳定支撑,老人即可随小车进行移动,座板的支撑减少老人在起身随小车移动过程中的身体负担,使用起来更加安全、舒适,本实用新型能够辅助行动能力弱的老年人起身站立和移动,满足老年人进行室内外活动和身体锻炼的需求,从而减轻护理人员或者家人的劳动量,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