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头部按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35222发布日期:2020-09-15 19:42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头部按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按摩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头部按摩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具有头疼、头晕、失眠等情况,需要经常对头部进行按摩,来减轻痛苦。然而去按摩店进行按摩费用较高,且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人们就希望能在家自己闲暇时间便能进行按摩,缓解疲劳。

按摩梳通过梳理头发可以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改善头皮的微循环及颅内营养,深受有头部问题的人群喜爱。目前的按摩梳一般包括梳把、梳头和梳齿,梳齿设置在梳头上,人们在使用过程中通常需要较为用力才能感受到松解,然而用力过度则会导致使用者头部角质层受到伤害,使使用者感到不适,使得按摩效果削减。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头部按摩装置,其轻轻梳理便可对头部进行有效按摩,既不会伤使用者的头部角质层,又能有效缓解使用者的头痛、头晕、失眠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头部按摩装置,包括梳把、梳头及设置在梳头上的梳齿,所述梳头内设置有微电流发生器及加热片,所述梳把内设置有控制电路板及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的电源,所述微电流发生器及加热片均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梳齿采用铜锌合金材料制成。

更进一步地,所述梳齿的高度从两侧朝着中间递减,所述梳齿上端面排布成弧形。

更进一步地,所述加热片为柔性多孔加热片,所述梳齿与头皮接触端穿过多孔加热片的孔并延伸至多孔加热片外。

更进一步地,所述多孔加热片上方设置有隔热板,所述隔热板上设置有与多孔加热片的孔相配合的通孔。

更进一步地,所述梳头与梳把转动连接,所述梳把中部设置有供梳头卡入的放置槽。

更进一步地,所述梳头包括中空设置的壳体及嵌设在壳体顶部的限位板,所述微电流发生器、多孔加热片及梳齿均设置在壳体内,所述限位板上设置有供梳齿伸出的通槽,所述限位板两侧设置有若干卡块,所述壳体内侧设置有与卡块相适配的卡槽;所述梳把包括相互卡接的第一外壳及第二外壳,所述第一外壳及第二外壳卡接后围成一安装腔,所述控制电路板及电源设置在安装腔内。

更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中部设置有隔板,所述微电流发生器、多孔加热片、隔热板及梳齿均为2组,分别设置在隔板两侧。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外壳上设置有弹性卡钩,所述第二外壳上设置有与弹性卡钩相配合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靠近第一外壳的侧壁的高度沿着靠近第一外壳的方向逐渐降低;所述第一外壳上设置有定位柱,所述第二外壳上设置有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上设置有供定位柱插入的定位孔。

更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端部设置有连接部及位于连接部两侧的连接轴,所述第一外壳及第二外壳端部设置有与连接轴相配合的插孔及与连接轴平行的限位柱,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与限位柱相配合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设置为2组且相互平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头部按摩装置设置有微电流发生器及加热片,在使用时,加热片对梳齿进行加热,同时微电流发生器使梳齿带上微电流,在使用者利用梳齿对头部进行按摩时,只需轻轻梳理头发,具有一定温度的梳齿便能促进头部血液循环,再辅以微电流刺激皮下组织及肌肉,为人体补充生物电能,激活细胞,以消除疲劳,改善痛阀,同时还能对神经系统起到镇静作用,消除失眠,从而有效改善现代人头痛、头晕及失眠等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按摩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提供的按摩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第一外壳结构示意图;

图4是第二外壳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中圈a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梳把,101-第一外壳,102-第二外壳,103-弹性卡钩,104-限位槽,105-定位柱,106-定位凸起,107-定位孔,108-插孔,109-限位柱,2-梳齿,3-梳头,301-限位板,303-隔热板,304-通孔,305-通槽,306-壳体,307-卡块,308-卡槽,309-隔板,310-连接部,311-连接轴,312-限位块,4-放置槽,5-电路控制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通,也可以是可拆卸连通,或一体地连通;可以是机械连通,也可以是电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请参照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头部按摩装置,包括梳把1、梳头3及设置在梳头3上的梳齿2,梳头3内设置有微电流发生器及加热片,微电流发生器用于为梳齿2提供微电流,微电流发生器可以直接从市面上进行采购,其电路及发生原理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进行赘述,加热片用于为梳齿2加热,其中梳齿2可以采用不锈钢或是其他金属材料制成,本实施例中选用铜锌合金材料制成,在具有良好的导电及导热性能的同时,还能补充人体头部需要的铜元素及锌元素,在按摩的同时,对人体头部起到极好的养护作用,并且在梳把1内设置有控制电路板及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的电源,微电流发生器及加热片均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控制电路板上设置有控制电路,用于控制微电流发生器及加热片的启动或关闭,同时可在控制电路板上分别设置控制微电流发生器的第一开关及控制加热片的第二开关,在使用时,可通过按压第一开关、第二开关来分别对微电流发生器及加热片的通断电进行控制,即使得使用者可以根据自身需要来选择相应功能。而为了适应人体头部弧度,使得梳齿2与头部更为贴合,可以使梳齿2的高度从两侧朝着中间递减,即梳齿2组成的整体中部凹陷,梳齿2上端面排布成弧形。

其中,由于梳齿2为独立的柱状,在其底部设置连接板将梳齿2固定起来并连接为一整体,其与头皮接触处为了防止刮伤头皮,可以设置为半球状,同时为了对每一根梳齿2进行均匀加热,可以使加热片为柔性多孔加热片,梳齿2与头皮接触端穿过多孔加热片的孔并延伸至多孔加热片外,即多孔加热片套设在梳齿2外侧,并设置有供梳齿2穿过的孔,从而使得每根梳齿2都能得到有效加热,温度均匀,其中,柔性加热片可以采用硅橡胶制作,其发热快、升温均匀且不易老化。另外,为了防止使用者直接接触到加热片,可以在多孔加热片上方设置隔热板303,隔热板303上设置与多孔加热片的孔相配合的通孔304,并且为了防止柔性多孔加热片位置产生便宜,可以将其固定在隔热板303底部,对其进行较为有效的固定。

为了减小装置的体积,方便装置携带,可以使梳头3与梳把1转动连接,梳把1中部设置有供梳头3卡入的放置槽4,在不使用时,可以转动梳头3,使梳头3嵌入梳把1内,既能对梳齿2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又能减小装置的空间占用率,使得使用者外出或工作时能随身携带,空余时间便可以进行按摩消除疲劳。

另外,现有的头部按摩装置一般是通过螺钉等进行连接,部件较多,拆卸及安装均较为麻烦,同时在进行维修时,极为容易因部分螺钉或其它连接件的遗失而导致整个装置无法重新恢复原样,对比,本实施例对装置的结构进行改进,使得装置无需采用额外的连接件或螺钉等进行连接,拆卸及安装方便,且不会出现连接件损失的问题。梳头3包括中空设置的壳体306及嵌设在壳体306顶部的限位板301,微电流发生器、多孔加热片及梳齿2均设置在壳体306内,限位板301两侧设置有若干卡块307,所述壳体306内侧设置有与卡块307相适配的卡槽308,安装时,将微电流发生器安装在梳齿2下方的连接板上,使得微电流发生器工作时,梳齿2能带上微电流,而后,使加热片套设在梳齿2上,并安装隔热板303,最后将限位板301上的卡块307卡入卡槽308内,利用限位板301对隔热板303及梳齿2进行固定,使得梳齿2无法移动,同时限位板301上设置有供梳齿2伸出的通槽305,梳齿2的按摩端直接穿过通槽305延伸至限位板301外,隔热板303对加热片进行遮挡并对热量进行阻断,有效避免使用者被加热片烫伤;梳把1包括相互卡接的第一外壳101及第二外壳102,第一外壳101及第二外壳102卡接后围成一安装腔,控制电路板及电源设置在安装腔内,并且可以在第一外壳101及第二外壳102内设置与控制电路板大小形状匹配的固定槽,在二者卡接后刚好吧控制电路板固定住,既能简化控制电路板的安装,又能对控制电路板进行有效固定,同时,也可以在第一外壳101及第二外壳102远离放置槽4一侧设置供第一开关及开关伸出的开口,以便对第一开关及第二开关进行操控。并且为了方便对梳齿2进行更换,在壳体306中部设置有隔板309,微电流发生器、多孔加热片、隔热板303及梳齿2均为2组,分别设置在隔板309两侧,将梳齿2进行拆分,隔板309垂直于壳体306的长度方向设置,在使用梳齿2进行按摩时,一般是梳齿2远离梳把1一端受力较大,较为容易损坏,在梳齿2前端部分损坏时,可以对相应组的梳齿2进行更换,而不用完全进行更换,降低装置的维修成本。

其中,第一外壳101与第二外壳102之间可以使用常规的卡接方式进行连接,而本实施例中,为了使第一外壳101及第二外壳102的连接更为紧密,在第一外壳101上设置有弹性卡钩103,弹性卡钩103包括直板部及弯钩部,弯钩部具有一定弹性,弯钩延伸至第一外壳101外侧,第二外壳102上设置有与弹性卡钩103相配合的限位槽104,限位槽104靠近第一外壳101的侧壁的高度沿着靠近第一外壳101的方向逐渐降低,在将第一外壳101与第二外壳102合拢时,卡钩受到限位槽104的侧壁的低压而逐渐抬升,在第一外壳101与第二外壳102卡接到位时,弯钩部分完全通过限位槽104的侧壁并卡入限位槽104内,将第一外壳101与第二外壳102拉紧,从而有效避免第一外壳101与第二外壳102弹开;而为了增加第一外壳101与第二外壳102的连接强度及定位精准度,第一外壳101上设置有定位柱105,定位柱105延伸至第一外壳101外侧,第二外壳102上设置有定位凸起106,定位凸起106上设置有供定位柱105插入的定位孔107,在第一外壳101与第二外壳102合拢时,定位柱105插入定位孔107内,并且装置也可以采用外界电源的方式进行供电,及使电路控制板5连接一电源线,并在第一外壳101与第二外壳102端部设置一供电源线穿过的通道。

另外,为了方便使用,并不需要梳头3转动过多角度,一般能转动至与梳把1在一条直线上,或二者之间呈钝角即可,转动过多角度反而不便于使用,对此本实施在壳体306端部设置有连接部310及位于连接部310两侧的连接轴311,第一外壳101及第二外壳102端部设置有与连接轴311相配合的插孔108及与连接轴311平行的限位柱109,连接部310上设置有与限位柱109相配合的限位块312,限位块312设置为2组且相互平行,若需要梳头3转动至与梳把1平行,则可以使限位柱109设置为1根,两组限位块312相对设置,即二者之间的角度为180°,不论朝着哪一边转动,均有一组限位块312进行限位,使得其整体转动角度最大只能到180°。而需要转动角度小于180°,例如转动120°时,则可以将限位柱109设置2根,2根限位柱109设置在与连接轴311同心的圆环上,且限位柱109在连接轴311转动时能与限位块312相抵,2根限位柱109之间的角度为60°或其它需要的角度,两组限位块312相对设置,即二者之间的角度为180°,并使限位块312不位于该2根限位柱109的60°夹角范围内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