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按摩轮椅。
背景技术:
轮椅是装有轮子可以帮助替代行走的椅子,用于伤员、病员、残疾人居家康复、周转运输、就诊、外出活动的重要移动工具,轮椅它不仅满足肢体伤残者和行动不便人士的代步,更重要的是方便家属移动和照顾病员;
经研究表明经常刺激委中穴,可以起到舒筋活络、通痹止痛、养血泻热的功效,临床当中委中穴主要用于治疗腰背疼痛、下肢麻痹、肠炎、腹痛、急性吐泻、坐骨神经痛、小便不利、遗尿、脑卒中昏迷、半身不遂等病症,委中穴位于腘窝正中,如果患者坐在轮椅上的时候可以不断的对委中穴进行刺激,可以使患者更好的进行恢复,但是现在轮椅大多都只是起到代步作用,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型按摩轮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按摩轮椅,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按摩轮椅,包括轮椅主体,所述轮椅主体的座板下侧面开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两个齿轮,且两个齿轮之间啮合连接,所述齿轮通过其上侧面固定连接有的固定杆连接有拉框,所述拉框上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的外端穿过多个限位框并连接有顶杆,所述限位框固定连接在安装槽的槽底上,所述安装槽上开有与顶杆对应的贯穿孔,所述齿轮由电机驱动,所述电机通过电缆与蓄电池电连接,且电机和蓄电池均安装在安装板上,所述安装板安装在主框上,所述主框固定连接在轮椅主体座板的下侧面上。
优选的,所述电机的电机轴上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内部开有第一棱槽,所述第一棱槽的槽底通过第一弹簧连接有棱柱,所述棱柱通过其上侧面固定连接有棱块与固定轴活动卡接,所述固定轴的上端与齿轮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推杆的外端面上开有滑槽,所述滑槽的槽底通过第二弹簧与顶杆相互连接。
优选的,所述顶杆的内部设有电动发热块,所述电动发热块通过导线和中转块与蓄电池电连接,所述限位框的下侧面开有对应的缺口。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形状呈倒“u”形,其两端的内侧壁分别与两个主框的外侧壁相互连接,且其上开有多个螺纹孔。
优选的,所述固定杆由一根圆柱和一块圆板固定连接组成,所述圆柱与齿轮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轮椅主体座板的前侧面开有两个凹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齿轮、固定杆和拉框之间的配合,实现了齿轮转动可以通过固定杆带动拉框和其上的推杆在限位框内来回滑动,从而可以使顶杆不断的顶向患者的委中穴,继而实现对委中穴的刺激,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可以使顶杆与人体的硬接触变为软接触,可以让患者更加舒适,本实用新型将按摩功能很好的整合在了轮椅上,在患者乘坐轮椅的时候可以对其委中穴进行不断的刺激,从而可以使患者更好的恢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安装板和主框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安装板和主框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齿轮和固定轴的连接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安装板和保护罩的爆炸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棱柱和第一棱槽的爆炸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安装槽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滑槽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顶杆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杆和拉框的爆炸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推杆的运动轨迹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导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轮椅主体,2、安装槽,3、盖板,4、齿轮,5、固定杆,501、圆柱,502、圆板,6、拉框,7、推杆,8、顶杆,9、限位框,10、固定轴,11、电机,12、蓄电池,13、安装板,14、保护罩,15、主框,16、传动轴,17、插槽,18、第一棱槽,19、第一弹簧,20、棱柱,21、棱块,22、第二棱槽,23、滑槽,24、第二弹簧,25、导线,26、中转块,27、凹槽,28、按钮,29、充电口,30、电动发热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按摩轮椅,包括轮椅主体1,所述轮椅主体1的座板下侧面开有安装槽2,轮椅主体1的座板下侧面通过螺栓连接有盖板3,盖板3可以将安装槽2的槽口堵住,从而可以对安装槽2内部的装置进行保护,所述安装槽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两个齿轮4,且两个齿轮4之间啮合连接,所述齿轮4通过其上侧面固定连接有的固定杆5连接有拉框6,所述拉框6上固定连接有推杆7,所述推杆7的外端穿过多个限位框9并连接有顶杆8,齿轮4转动会通过固定杆5带动拉框6和推杆7运动,在限位框9的作用下拉框6和推杆7会按照如图11所示的轨迹运动,从而可以使推杆7带动顶杆8来回运动,所述限位框9固定连接在安装槽2的槽底上,所述安装槽2上开有与顶杆8对应的贯穿孔,顶杆8会通过贯穿孔运动到安装槽2的外部,对坐在轮椅上的患者的委中穴进行刺激,所述齿轮4由电机11驱动,电机11可以带动一个齿轮4转动,从而使两个齿轮4一起转动,电机11与安装在轮椅主体1座板一侧的按钮电连接,可以通过按钮来控制电机11的启动,所述电机11通过电缆与蓄电池12电连接,蓄电池12可以通过充电口进行电力补充,且电机11和蓄电池12均安装在安装板13上,安装板13上安装有保护罩14,保护罩14可以对蓄电池12和电机11进行保护,护罩14上开有贯穿口,贯穿口可以将充电口露出来,从而方便进行充电,所述安装板13安装在主框15上,所述主框15固定连接在轮椅主体1座板的下侧面上,安装板13通过螺栓与主框15相互连接,主框15通过螺栓与轮椅主体1的座板下方,一共有两个主框15,且两个主框15分别连接在轮椅主体1座板的下方两侧。
具体而言,所述电机11的电机轴上连接有传动轴16,传动轴16的下端面上开有插槽17,电机11的电机轴可以插接在插槽17的内部,插槽17和电机11的电机轴上均开有螺纹孔,通过螺栓可以使电机11的电机轴与传动轴16连接在一起,电机11的电机轴转动会带动传动轴16一起转动,所述传动轴16的内部开有第一棱槽18,所述第一棱槽18的槽底通过第一弹簧19连接有棱柱20,通过棱柱20和第一棱槽18的设置可以使传动轴16在转动的时候会带动棱柱20一起转动,所述棱柱20通过其上侧面固定连接有棱块21与固定轴10活动卡接,所述固定轴10的上端与齿轮4固定连接,固定轴10的下端面上开有与棱块21对应的第二棱槽22,棱块21可以插入第二棱槽22的内部,此时棱柱20转动会带动固定轴10转动,从而带动齿轮4转动,第一弹簧19会将棱柱20一直向上顶去,从而可以使棱块21在没有外力的情况下可以一直插接在第二棱槽22的内部,此种连接方式,可以方便检查维修,当需要进行检修的时候只需要向下按压棱柱20,即可使棱块21与第二棱槽22脱离连接,此时可以很轻松的将传动轴16和棱柱20拆卸下来,然后就可以很轻松的拆解本装置,进行检修了。
具体而言,所述推杆7的外端面上开有滑槽23,所述滑槽23的槽底通过第二弹簧24与顶杆8相互连接,滑槽23和第二弹簧24的设置可以使顶杆8与人体的接触由硬接触变为软接触,从而可以让患者更加舒适。
具体而言,所述顶杆8的内部设有电动发热块,电动发热块可以采用通电发热的电阻,电动发热块也与按钮电连接,按下按钮既可以使电机11开始运动,也可以是使电动发热块通电发热,电动发热块的设置可以使固定杆8变热,从而可以使刺激效果更好,所述电动发热块通过导线25和中转块26与蓄电池12电连接,导线25的一端与蓄电池12连接,另一端依次贯穿保护罩14、盖板3、中转块26、推杆7和顶杆8并于顶杆8内部的电动发热块电连接,中转块26固定连接在安装槽2的内部,导线25与中转块26固定连接,位于中转块26和顶杆8之间的导线25为带有弹性的螺旋形线材(如图12所示),在长度改变的时候不会缠绕在一起,蓄电池12和中转块26的位置都不会改变,而电动发热块的位置会跟随顶杆8不断的改变,从而使导线25的长度只会在顶杆8和中转块26之间变化,继而让导线25只会在安装槽2内部有限的区域内来回运动,可以尽可能的减少导线25缠绕的可能性,所述限位框9的下侧面开有对应的缺口,缺口可以使导线25通过;
电动发热块为现有技术特征且其结构和工作原理也不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所在故不作赘述。
具体而言,所述安装板13的形状呈倒“u”形,其两端的内侧壁分别与两个主框15的外侧壁相互连接,且其上开有多个螺纹孔,此种形状的安装板13方便安装,安装时可以先将安装板13架在两个主框15上然后再拧上螺栓进行安装。
具体而言,所述轮椅主体1座板的前侧面开有两个凹槽27,两个凹槽27可以对患者双腿的位置进行辅助定位的作用。
工作原理:使用时让患者坐在轮椅上,然后将患者的双腿摆放在凹槽27内部,此时即可按下按钮使电机11和电动发热块启动,电机11通过传动轴16、棱柱20和固定轴10带动与其相连的齿轮4转动,一个齿轮4转动可以带动另一个齿轮4转动,齿轮4转动可以通过固定杆5带动拉框6运动,在限位框9的作用下拉框6、推杆7和顶杆8会来回滑动,顶杆8通过安装槽2槽壁上的贯穿孔运动到轮椅主体1座板的外部,从而对患者的委中穴进行刺激,当不需要进行刺激的时候再次按下按钮,即可使电机11和电动发热块停止工作。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