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气管镜下呼吸道分泌物收集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68838发布日期:2020-09-01 18:35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一种支气管镜下呼吸道分泌物收集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收集瓶技术领域,具体领域为一种支气管镜下呼吸道分泌物收集瓶。



背景技术:

支气管镜适用于做肺叶、段及亚段支气管病变的观察,活检采样,细菌学、细胞学检查、配合tv系统可进行摄影,示教和动态记录。该支气管镜附有活检取样机构,能帮助发现早期病变,能开展息肉摘除等体内外科手术,对于支气管、肺疾病研究,术后检查等是一种良好的精密仪器,在进行手术过程中,病人的肺部以及气管病变部位会产生大量混杂脱落上皮细胞的粘液状分泌物,为了方便手术进行,需要一种收集瓶将分泌物吸取出支气管。

常见的收集瓶由瓶体和吸管简单构成,由于分泌物为粘稠状,因此吸取的力量较大,容易造成呼吸道内壁粘膜因为较大的吸力而损伤,为此我们提供一种支气管镜下呼吸道分泌物收集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气管镜下呼吸道分泌物收集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支气管镜下呼吸道分泌物收集瓶,包括瓶身和瓶盖,所述瓶身开口处的外侧壁设有外螺纹,所述瓶盖的内侧壁设有与外螺纹配合使用的内螺纹,所述瓶身与瓶盖螺纹连接,所述瓶盖上对称的开设有两个圆形通孔,两个所述圆形通孔内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吸管和第二吸管,所述第一吸管和第二吸管的一端均贯穿圆形通孔伸入瓶身,所述第一吸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三通管件的一端,所述三通管件的上端开口连接有封盖,所述三通管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短管的一端,所述短管的另一端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套管,所述第一连接套管伸出第一吸管,所述第二吸管另一端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套管,所述第二连接套管伸出第二吸管;

所述第一吸管内设有电磁阀门,所述第一吸管与圆形通孔连接处的侧壁内设有红外线对射装置,所述瓶盖内封装有mcu控制模块和电池盒,所述瓶盖的上表面设有电源按键,所述mcu控制模块与电池盒、红外对射装置、电磁阀门和电源按键均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瓶身由医用塑料材质制成,所述瓶身为透明的。

优选的,所述瓶身的外侧壁上设有刻度标尺。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套管用于与支气管镜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套管的形状与支气管镜的吸引器管道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套管用于与吸引装置连接,所述吸引装置具体为医用负压抽吸机,所述第二连接套管的形状与医用负压抽吸机的吸引口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三通管件的上端与封盖通过螺纹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吸管通过第一连接套管与支气管镜紧密连接,第二吸管通过第二连接套管与医用负压抽吸机紧密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吸管处设有的红外对射装置检测第一吸管内的分泌物流通情况,在短时间没有分泌物通过时,通过mcu控制模块控制电磁阀门关闭,使本实用新型内形成相对密闭的环境,防止负压抽吸机功率过大对支气管道内粘膜造成伤害,通过三通管件的连接还可以与其它输液装置连接,用于辅助支气管镜向病患气管内送气送水。本实用新型通过mcu控制模块控制电磁阀门使第一吸管闭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瓶盖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瓶盖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流程示意图。

图中:1-瓶身、2-瓶盖、301-第一吸管、302-第二吸管、401-三通管件、402-封盖、5-短管、601-第一连接套管、602-第二连接套管、7-电磁阀门、8-红外对射装置、9-mcu控制模块、10-电池盒、11-电源按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支气管镜下呼吸道分泌物收集瓶,包括瓶身1和瓶盖2,瓶身的上端设有开口,所述瓶身1开口处的外侧壁设有外螺纹,所述瓶盖2的内侧壁设有与外螺纹配合使用的内螺纹,所述瓶身1与瓶盖2螺纹连接,瓶盖2可以从瓶身1上取下,所述瓶盖2上对称的开设有两个圆形通孔,两个圆形通孔贯穿瓶盖的上表面,两个所述圆形通孔内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吸管301和第二吸管302,所述第一吸管301和第二吸管302的一端均贯穿圆形通孔伸入瓶身1,所述第一吸管30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三通管件401的一端,所述三通管件401的上端开口连接有封盖402,所述三通管件40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短管5的一端,短管5与第一吸管301的管径相同,所述短管5的另一端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套管601,所述第一连接套管601伸出第一吸管301,第一连接套管601的一端包裹在第一吸管301上端管口的外侧,所述第二吸管302另一端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套管602,所述第二连接套管602伸出第二吸管302,第二连接套管602的一端包裹在第二吸管302上端端口的外侧;

所述第一吸管301内设有电磁阀门7,电磁阀门7的贯穿第一吸管301的侧壁嵌在瓶盖2壁内,所述第一吸管301与圆形通孔连接处的侧壁内设有红外线对射装置8,红外对射装置8包括红外发射器和接收传感器,红外发射器和接收传感器对称的设置在第一吸管301的内壁中,所述瓶盖2内封装有mcu控制模块9和电池盒10,电池盒10的盒盖设在瓶盖2的上表面,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电池供电,所述瓶盖2的上表面设有电源按键11,所述mcu控制模块9与电池盒10、红外对射装置8、电磁阀门7和电源按键11均通过电线电连接,电线封装在瓶盖2内,按下电源按键11时,mcu控制模块9通电,mcu模块内设有控制系统,红外对射装置8开始工作,电磁阀门7正常状态为开启状态,第一吸管301内有分泌物在压强的作用下持续通过时,会遮挡住红外发射器,接收传感器接收不到红外信号,当分泌物停止通过时接收传感器重新获得红外信号,经过一个短暂的延时,若仍旧无分泌物遮挡,则接收到信息的mcu控制模块控制电磁阀门7关闭,第一吸管301此时为封闭状态,即使抽吸机仍在工作也不会对病患的气管造成伤害,此时若护理工作完成可将抽吸机与本实用新型断开,也可以经过短暂的延时后,电磁阀门7恢复为开启状态继续使用。

具体而言,所述瓶身1由医用塑料材质制成,所述瓶身1为透明的,瓶身1可以高温消毒处理。

具体而言,所述瓶身1的外侧壁上设有刻度标尺,刻度标尺用于辅助医护人员观察分泌物的量。

具体而言,所述第一连接套管601用于与支气管镜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套管601的形状与支气管镜的吸引器管道相适配,第一连接套管601为软质硅胶材料制成,使用时将吸引器管道插入第一连接套管601中,第一连接套管601通过自身弹性使本实用新型与支气管镜的连接更紧密。

具体而言,所述第二连接套管602用于与吸引装置连接,所述吸引装置具体为医用负压抽吸机,所述第二连接套管602的形状与医用负压抽吸机的吸引口相适配,第二连接套管602与上述第一连接套管601的使用方法相同。

具体而言,所述三通管件401的上端与封盖402通过螺纹,封盖402可以取下,将其它输液装置与三通管件401的上端端口连通,可以用于辅助支气管镜向病患气管内送气送水等。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吸管301通过第一连接套管601与支气管镜连通,第二吸管302通过第二连接套管602与医用负压抽吸机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吸管301处设有的红外对射装置8检测第一吸管301内的分泌物流通情况,在短时间没有分泌物通过时,通过mcu控制模块9控制电磁阀门7关闭,使本实用新型内形成相对密闭的环境,防止负压抽吸机功率过大对支气管道内粘膜造成伤害,通过三通管件401的连接还可以与其它输液装置连接,用于辅助支气管镜向病患气管内送气送水,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使用安全,不会对病患的气管粘膜造成伤害。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