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气管导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单双肺通气的气管导管。
背景技术:
正常情况下,人体是双肺通气,但在特定情况下,需要进行单肺通气。例如:各种原因(外伤、感染等)导致的肺部大出血,支气管扩张出血,为了预防一侧肺出血而导致的另一侧气道也堵塞。为手术赢得足够准备时间。又或是外伤导致的一侧肺严重毁损,交通性气胸,张力性气胸等,需要将损伤的肺隔离出来,让其休息。
而目前的适用于单双肺通气的气管导管,采用的都是双管体结构,利用双管体分别对应左右的支气管,双管体结构的横截面积大,导致在置入人体气管时困难。
所以,现有技术的技术问题在于:气管导管的横截面积偏大,影响置入。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适用于单双肺通气的气管导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气管导管的横截面积偏大,影响置入的技术问题;达到气管导管可开闭,便于从人体气管置入到支气管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适用于单双肺通气的气管导管,所述气管导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包括;主管,所述主管设置有一根;支管,所述支管的外部设置有第二支撑气囊;所述支管的内部设置有闭合气囊,并通过闭合气囊使得支管的封闭;充气管,所述充气管连通闭合气囊和/或第二支撑气囊;其中,所述支管设置有两根,且两根所述支管分别对接连接在所述主管的下端,所述支管和所述主管连通,并两根所述支管相对于所述主管可开合。
作为优选,所述主管和支管为一整体。
作为优选,所述主管的外侧设置有第一支撑气囊,并通过第一支撑气囊使得主管固定在人体气管内。
作为优选,两根所述支管上的第二支撑气囊交错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支管的底部设置有壁孔,所述壁孔设置有多个。
作为优选,所述闭合气囊由多个囊体构成,各个囊体之间独立设置。
作为优选,两个支管之间相对于主管对称设置;且两个支管共同作用在主管的下端面上。
作为优选,所述气管导管还包括:导丝,所述导丝包括:导丝主体,所述导丝主体为细长状;夹持头,所述夹持头设置在导丝主体的头部,且所述夹持头设置有两个;其中,两个夹持头分别对应在两个支管上,并通过夹持头使得两个支管相对于主管处于合拢状态。
作为优选,所述夹持头作用在支管的闭合气囊上,并通过闭合气囊使得支管脱离夹持头的夹持。
作为优选,所述气管导管还包括:吸引管,所述吸引管设置管体内,且所述吸引管的底部位于支管的闭合气囊的下方。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一种或多种技术效果:
1、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一根主管,在主管的底部设置两根支管,利用两根支管对应两侧的支气管;在管体置入气管时,支管处于合拢状态,使得置入气管便捷;然后再将对支管的限制解除,使得两根支管分离,便捷的置入支气管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气管导管的横截面积偏大,影响置入的技术问题;达到气管导管可开闭,便于从人体气管置入到支气管的技术效果。
2、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将两个支管上的第二支撑气囊交错设置,使得两个支管在合拢状态下,两个第二支撑气囊不会相互干涉,影响两个支管之间的合拢。且很多患者长期气管插管,气囊压迫的地方溃疡溃烂导致气管食管瘘,需要改变气囊作用在支气管上的位置;两个第二支撑气囊交错设置,可以在换气管导管时,将两个支管调换方向,使得第二支撑气囊作用在支气管上的位置改变。
3、本申请实施例中,将支管和主管设计为一整体浇筑成型,采用如医用硅胶,医用聚酯氨等材质,具有一定的韧性和回弹能力;一是保证管体的密封性;二是使得支管在没外力限制的状态下,处于分离状态,便于在导丝撤离后,支管可以快速分离,使得两根支管可以顺畅的对应进入两个支气管内。
4、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导丝,并利用导丝的夹持头固定两个支管的闭合气囊上,使得在闭合气囊充气膨胀时,夹持头被撑开,闭合气囊从夹持头的夹持位中脱出,使得支管处于不受外力的状态。使得两个支管合拢和分离可以便于的切换。
5、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吸引管,吸引管可以吸引支气管痰液,分泌物及血液。吸引管的另一个作用是当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患者难以开通静脉或者是来不及开通静脉,可以从这个吸引管的通道内注射抢救药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适用于单双肺通气的气管导管在合拢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适用于单双肺通气的气管导管在分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4为图2中b处的放大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支管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又一种适用于单双肺通气的气管导管在合拢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管体;11、主管;111、第一支撑气囊;12、支管;121、闭合气囊;122、第二支撑气囊;123、壁孔;2、导丝;21、导丝主体;22、夹持头;3、充气管;4、吸引管。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单双肺通气的气管导管,通过设置一根主管11,在主管11的底部设置两根支管12,利用两根支管12对应两侧的支气管;在管体1置入气管时,支管12处于合拢状态,使得置入气管便捷;然后再将对支管12的限制解除,使得两根支管12分离,便捷的置入支气管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气管导管的横截面积偏大,影响置入的技术问题;达到气管导管可开闭,便于从人体气管置入到支气管的技术效果。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一种适用于单双肺通气的气管导管,气管导管包括:管体1、导丝2以及充气管3。
管体1,管体1包括;主管11和支管12,其中,主管11设置有一根;支管12设置有两根,且两根支管12分别对接连接在主管11的下端,支管12和主管11连通,并两根支管12相对于主管11可开合。
主管11,主管11设置有一根;主管11的外侧设置有第一支撑气囊111,并通过第一支撑气囊111使得主管11固定在人体气管内。
支管12,两个支管12之间相对于主管11对称设置;且两个支管12共同作用在主管11的下端面上。主管11和支管12为一整体;且支管12的底部设置有壁孔123,壁孔123设置有多个。支管12上设置第二支撑气囊122和闭合气囊121。
第二支撑气囊122,第二支撑气囊122设置在支管12的外侧,用来使得支管12支撑在支气管内;两根支管12上的第二支撑气囊122交错设置。
闭合气囊121,闭合气囊121设置在支管12的内侧,用来使得支管12封闭,在第二支撑气囊122填充支管12和支气管之间的空隙情况下,人体支气管出于封闭状态,达到单肺通气的目的。并通过闭合气囊121使得支管12的封闭;具体来说,闭合气囊121由多个囊体构成,各个囊体之间独立设置。便于控制单个囊体使得支管12从夹持头22中脱出。优选闭合气囊121表面具有凹凸纹理,便于夹持头22对闭合气囊121作用。
充气管3,充气管3设置有多路,第一种方式是一路充气管3连通第一支撑气囊111和第二支撑腔;另外两路分别对应两个闭合气囊121;第二种方式是每一个气囊独立设置一路充气管3。
导丝2,导丝2包括:导丝主体21,导丝主体21为细长状;夹持头22,夹持头22设置在导丝主体21的头部,且夹持头22设置有两个;其中,两个夹持头22分别对应在两个支管12的闭合气囊121上,通过夹持头22使得两个支管12相对于主管11处于合拢状态;并通过闭合气囊121使得支管12脱离夹持头22的夹持。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对本产品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具体来说,气管导管还包括:吸引管4,吸引管4设置管体1内,且吸引管4的底部位于支管12的闭合气囊121的下方。优选,吸引管4的底部作用并贯通支管12的侧壁上。
工作原理:
在使用本产品时,利用导丝2上的夹持头22夹持闭合气囊121;使得两个支管12在外力作用下处于合拢状态,便于将本产品置人体的气管内;之后,通过对导丝2转动,或者对闭合气囊121进行充气,使得夹持头22被弹出;又或者闭合气囊121在充气状态下,将夹持头22撑住,对闭合气囊121放气,使得闭合气囊121失去对夹持头22的支撑,也便于夹持头22被取出。在取出导丝2后,支管12分离,在将本产品下置,将两根支管12置入两侧的支气管内;根据情况对第一支撑气囊111、第二支撑气囊122以及闭合气囊121充气或放气。
技术效果:
1、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一根主管,在主管的底部设置两根支管,利用两根支管对应两侧的支气管;在管体置入气管时,支管处于合拢状态,使得置入气管便捷;然后再将对支管的限制解除,使得两根支管分离,便捷的置入支气管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气管导管的横截面积偏大,影响置入的技术问题;达到气管导管可开闭,便于从人体气管置入到支气管的技术效果。
2、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将两个支管上的第二支撑气囊交错设置,使得两个支管在合拢状态下,两个第二支撑气囊不会相互干涉,影响两个支管之间的合拢。且很多患者长期气管插管,气囊压迫的地方溃疡溃烂导致气管食管瘘,需要改变气囊作用在支气管上的位置;两个第二支撑气囊交错设置,可以在换气管导管时,将两个支管调换方向,使得第二支撑气囊作用在支气管上的位置改变。
3、本申请实施例中,将支管和主管设计为一整体浇筑成型,采用如医用硅胶,医用聚酯氨等材质,具有一定的韧性和回弹能力;一是保证管体的密封性;二是使得支管在没外力限制的状态下,处于分离状态,便于在导丝撤离后,支管可以快速分离,使得两根支管可以顺畅的对应进入两个支气管内。
4、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导丝,并利用导丝的夹持头固定两个支管的闭合气囊上,使得在闭合气囊充气膨胀时,夹持头被撑开,闭合气囊从夹持头的夹持位中脱出,使得支管处于不受外力的状态。使得两个支管合拢和分离可以便于的切换。
5、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吸引管,吸引管可以吸引支气管痰液,分泌物及血液。吸引管的另一个作用是当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患者难以开通静脉或者是来不及开通静脉,可以从这个吸引管的通道内注射抢救药物。
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