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超声波手术刀具及超声波手术器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68612发布日期:2020-10-20 12:31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细超声波手术刀具及超声波手术器械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细超声波手术刀具及超声波手术器械。



背景技术:

超声波手术刀系统一般包括超声刀主机、脚踏激发开关、驱动柄、连接导线、超声刀具及手控激发开关等,超声刀具又包括手柄、中心刀杆和尖端切割止血部分,使用脚踏激发开关或手控激发开关激活超声刀具工作,此时超声刀系统主机输出超声刀具产生共振谐振需要电能,驱动柄将电能转变为以超声波频率振动的机械能并传递到超声刀具尖端,与超声刀具尖端接触的组织吸收超声能量后使蛋白质氢键断裂,产生空洞化效应,进而凝固变性并在夹持压力下被切开,达到切凝一体的效果。同时组织内水分汽化,进一步达到使组织分层的目的。

现有的超声刀具主要用于切割和止血,尺寸较大,无法用于微创手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细超声波手术刀具及超声波手术器械,来解决以上背景技术部分提到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细超声波手术刀具,该细超声波手术刀具包括:刀杆101、内管102、外管103、超声波换能器104和加持钳口105,其中,刀杆101的应用部分的最大横截面直径小于等于3.8毫米,内管102的应用部分的最小内径小于等于4.1毫米,外管103的应用部分的最小内径小于等于4.5毫米;刀杆101与超声波换能器104固定连接,外管103、内管102和刀杆同轴,并通过第一销钉106带动旋转,加持钳口105位于细超声波手术刀具的顶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刀杆101、内管102和外管103分别包括过渡部分,其中,刀杆101的过渡部分的一端与超声波换能器104固定连接;内管102的过渡部分、外管103的过渡部分和刀杆101的过渡部分通过第一销钉106带动旋转。

在一些实施例中,刀杆101的应用部分的最小横截面直径大于1毫米,内管102的应用部分的最小内径大于2.2毫米,外管103的应用部分的最小内径大于2.5毫米。

在一些实施例中,加持钳口105包括第一销孔1051和第二销孔1052,其中,第一销孔1051用于通过第二销钉将加持钳口105和外管103转动连接,第二销孔1052用于通过第三销钉与内管102上的卡槽配合,使加持钳口105与内管102配合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细超声波手术刀具还包括拨轮107,拨轮107用于通过第一销钉106带动刀杆101、内管102和外管103旋转。

在一些实施例中,细超声波手术刀具还包括电机108,电机108用于带动内管102、外管103和刀杆101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细超声波手术刀具还包括控制按钮109,控制按钮109与电机108电连接。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超声波手术器械,该手术器械包括:超声刀主机401、激发开关402和如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实施例描述的细超声波手术刀具403,其中,超声刀主机401分别与激发开关402和细超声波手术刀具403电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细超声波手术刀具及超声波手术器械,通过将刀杆、内管、外管的应用部分的尺寸设置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有效地缩小应用部分的尺寸,从而可以将手术刀具应用在微创手术等手术精度较高的场景,有助于丰富超声波手术刀的功能,提高精度较高的手术场景的手术效果。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根据本申请的细超声波手术刀具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的细超声波手术刀具的加持钳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的细超声波手术刀具的加持钳口的闭合状态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的超声波手术器械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实用新型,而非对该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有关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图1示出了本申请的细超声波手术刀具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细超声波手术刀具可以包括:刀杆101、内管102、外管103、超声波换能器104和加持钳口105,其中,刀杆101的应用部分的最大横截面直径小于3.8毫米,内管102的应用部分的最小内径小于等于4.1毫米,外管103的应用部分的最小内径小于等于4.5毫米。

其中,应用部分为手术时用到的部分,通常,应用部分位于手术刀具的手柄的外部。如图1所示,虚线框内的部分为应用部分。

刀杆101与超声波换能器104固定连接,外管103、内管102和刀杆同轴,并通过第一销钉106带动旋转,加持钳口105位于细超声波手术刀具的顶端。

在本实施例中,超声波换能器104用于将电能转换为超声波机械振动能,并将超声波机械振动能传导到刀杆101。夹持装置可以对生物体的诸如血管、肌肉等组织进行夹持,操作人员可以控制电机108旋转,以使上述组织旋转,从而完成切割、止血等手术操作。

本实施例提供的细超声波手术刀具,可以应用于与患者接触部分的较小的器械,利用可以将超声波手术刀具通过尺寸小于5.5毫米的穿刺器或者自然通道,这样就确保超声波手术刀具在更小的通道中可以正常工作。例如在微创手术中,刀杆101的顶部可以深入到创口的内部,与内窥镜结合,进行精度较高的切割及止血。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刀杆101、内管102和外管103分别包括过渡部分,其中,刀杆101的过渡部分的一端与超声波换能器104固定连接;内管102的过渡部分、外管103的过渡部分和刀杆101的过渡部分通过第一销钉106带动旋转。通常,过渡部分位于超声波手术刀具的手柄的内部,将刀杆101、内管102、外管103的直径过渡到应用部分的尺寸,并带动应用部分转动及将超声波能量传导到刀杆。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刀杆101的应用部分的最小横截面直径大于1毫米,内管102的应用部分的最小内径大于2.2毫米,外管103的应用部分的最小内径大于2.5毫米。本实现方式可以将应用部分限制在一定的尺寸范围内,有助于提高在精度较高的手术场景下的实用性。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如图2所示,加持钳口105包括第一销孔1051和第二销孔1052。其中,第一销孔1051用于通过第二销钉将加持钳口105和外管103转动连接,第二销孔1052用于通过第三销钉与内管102上的卡槽配合,使加持钳口105与内管102配合连接。

通常,操作人员可以利用手动或电动的方式,使得内管102沿长度的方向移动。如图2所示,当内管102沿着长度的方向向刀杆101外端移动时,内管102上的卡槽会带动第二销钉移动,由于外管103的位置固定,这样,加持钳口105以第三销钉为圆心转动,从而使加持钳口105处于张开状态。如图3所示,当内管102沿着长度的方向向刀杆101内端移动时,内管102上的卡槽会带动第二销钉移动,会使加持钳口105处于闭合状态。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如图1所示,细超声波手术刀具还包括拨轮107,拨轮107用于通过第一销钉106带动刀杆101、内管102和外管103旋转。通常,拨轮107上设置有销孔,第一销钉106穿过该销孔,操作人员还可以手动地控制拨轮107的转动,从而使刀杆101、内管102和外管103转动。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如图1所示,细超声波手术刀具还包括电机108,电机108用于带动内管102、外管103和刀杆101转动。其中,电机108可以与刀杆101、内管102、外管103、以及上述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的拨轮107中的至少一个配合连接,当电机108的转轴转动时,驱动刀杆101、内管102、外管103、拨轮107转动。上述电机108可以设置为各种传动方式,带动其他部件转动,例如齿轮传动、皮带传动等。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如图1所示,细超声波手术刀具还包括控制按钮109,控制按钮109与电机108电连接。控制按钮109可以控制电机108的转动方向和/或转动速度。作为示例,控制按钮109可以设置为至少两个档位,当操作人员将控制按钮109调整到第一档位时,可以使电机108按照第一方向转动,当操作人员将控制按钮109调整到第二档位时,可以使电机108按照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

可选的,上述控制按钮109的数量可以是至少一个,每个按钮可以控制电机108的一个状态。多个按钮分别控制电机108的转动方向、转动速度等状态。

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细超声波手术刀具,通过将刀杆、内管、外管的应用部分的尺寸设置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有效地缩小应用部分的尺寸,从而可以将手术刀具应用在微创手术等手术精度较高的场景,有助于丰富超声波手术刀的功能,提高精度较高的手术场景的手术效果。

进一步参考图4,其示出了本申请的超声波手术器械400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超声波手术器械400包括:超声刀主机401、激发开关402和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描述的细超声波手术刀具403。其中,超声刀主机分别与激发开关和超声波手术刀手柄电连接。超声刀主机401可以用于控制超声波换能器的输出能量,还可以控制电机108的转轴的转动方向、转动速度等,激发开关40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一种:脚踏开关、手动开关等。

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超声波手术器械,通过引入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描述的细超声波手术刀具,可以将超声波刀具应用到微创手术等精度较高的手术中,丰富了超声波刀具的应用场景,改善了高精度手术的效果。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实用新型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上述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