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悬吊引导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08407发布日期:2020-08-18 19:31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腹腔镜悬吊引导针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腹腔镜悬吊引导针。



背景技术:

腹腔镜手术是指经腹腔镜器械完成手术的方法,经过几十年快速发展,目前已经是妇科及普外科手术主要方式;经脐单孔腹腔镜技术为仅通过脐部一个3cm左右的操作孔进行手术操作,优势在于术后仅有一疤痕隐藏在脐部的美观性,被广大女性患者选择。但是其操作孔的数量及操作角度非常受限,助手几乎无法进行辅助操作及术野暴露,手术操作难度大幅增加。例如:在对女性患者进行经腹腔镜直肠癌手术过程中,由于子宫位于直肠的前方,在游离直肠时需要另开操作孔用钳子挑起子宫以便于更好地暴露直肠前壁,由于器械会占用狭窄的手术操作空间,造成手术医生的视线及操作受阻,而且,钳子只能辅助将子宫挑起以暴露直肠但是难以形成满意适当的张力,同时由于手术切口的限制,子宫被挑起的角度有限,从而影响手术时间和手术质量;经腹腔镜广泛子宫切除中,由于举宫杯可能增加宫颈癌复发的风险,被许多术者逐渐放弃使用,但是术者在失去了“举宫杯”这一调整子宫位置和角度的重要辅助后,手术变得愈加艰难。子宫悬吊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术者克服这些困难,但是子宫悬吊术的完成,有一定难度。尤其单孔腹腔镜下,完成悬吊术的难度大大增加。

现有也有采用穿刺套针进行子宫悬吊,但是该穿刺套针结构较复杂,操作不便利,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牵引推杆往往不能快速且顺利地将悬吊线送入腹腔内,而且,在将悬吊线经过子宫一侧后从另一侧拉出后,悬吊线往往也不能快速且顺利地拉入中空的穿刺针内,同时也无法保证在牵引推杆慢慢向上提升并拔出的过程中悬吊线不掉落,在此悬吊过程中,耗时较长,同样影响手术时间和手术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经腹腔镜或单孔腹腔镜的子宫切除、直肠癌等盆腔或腹腔手术时采用悬吊术以牵拉子宫或其他脏器以获得良好暴露的方法,但是常规方法的穿刺点受到操作难度的制约,有时无法提供满意、可灵活改变的角度或张力,甚至无法完成悬吊术的情况。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腹腔镜悬吊引导针,包括引导针本体和手柄,所述手柄设于所述引导针本体的一端,所述引导针本体的另一端设有穿刺部,所述引导针本体上设有用于穿设悬吊线的穿线孔,所述穿线孔靠近所述穿刺部设置。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穿刺部的端部与所述穿线孔之间的距离为d,d=10~20mm。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引导针本体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手柄设于所述第一段的端部,所述穿刺部设于所述第二段,所述穿线孔设于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二段之间,所述第二段的直径逐渐递减形成所述穿刺部。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段的直径为d,d=1~1.5mm。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引导针本体的长度为l,l=80~90mm。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引导针本体一体成型设置。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引导针本体为不锈钢材质。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手柄为圆柱形,其截面尺寸大于所述引导针本体的截面尺寸,且所述手柄上设有摩擦防滑层。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腹腔镜悬吊引导针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腹腔镜悬吊引导针,包括引导针本体和手柄,手柄设于引导针本体的一端,引导针本体的另一端设有穿刺部,穿刺部用于穿刺腹壁,手柄便于操作者手持,在引导针本体上设有用于穿设悬吊线的穿线孔,穿线孔靠近穿刺部设置,该腹腔镜悬吊引导针的结构简单,操作便利,可以大大节省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效率;具体在进行悬吊术时,将悬吊线穿设于穿线孔内,并将悬吊线的两个端部留在腹腔外,手持手柄通过穿刺部穿刺腹壁,在穿刺过程中,悬吊线会紧贴引导针体带入腹腔内,直到穿线孔伸入腹腔一段距离后,停止引导针本体继续推进,此时将引导针本体回退,进入腹腔内的悬吊线随着引导针本体回退动作会形成一个线环,通过钳子将该线环拉至子宫处,再采用缝线将线环固定在子宫上,然后整个退出引导针本体,采用悬吊线的两个端部将子宫提拉起来以进行暴露并且可以通过调整牵拉力度形成必要的张力,而且,操作仅形成一个穿刺创口,术后美观不留疤痕,可以按照需要在腹部任意避开血管位置进行多次穿刺悬吊,其穿刺位置、次数和穿刺角度不受限制,可以满足各种手术所需的悬吊角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腹腔镜悬吊引导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腹腔镜悬吊引导针穿刺腹壁时悬吊线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腹腔镜悬吊引导针回退时悬吊线的示意图。

图中,10、引导针本体;20、悬吊线;101、穿线孔;102、第一段;103、第二段;105、手柄;106、穿刺部;107、摩擦防滑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施例的腹腔镜悬吊引导针不仅可用在腹腔悬吊术中,也可以运用在微创甲状腺手术中的悬吊术以及所有需要进行悬吊术的内镜手术中。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优选实施例的一种腹腔镜悬吊引导针,包括引导针本体10和手柄105,手柄105设于引导针本体10的一端,引导针本体10的另一端设有穿刺部106,引导针本体10上设有用于穿设悬吊线20的穿线孔101,穿线孔101靠近穿刺部106设置。

具体地,引导针本体10的一端设有手柄105,引导针本体10的另一端设有穿刺部106,穿刺部106用于穿刺腹壁,手柄105便于操作者手持,在引导针本体10上设有用于穿设悬吊线20的穿线孔101,穿线孔101靠近穿刺部106设置,该腹腔镜悬吊引导针的结构简单,操作便利,可以节省完成悬吊术的时间,提高手术效率;具体在进行子宫悬吊术中,将悬吊线20穿设于穿线孔101内,并将悬吊线20的两个端部留在腹腔外,手持手柄105通过穿刺部106穿刺腹壁,在穿刺过程中,悬吊线20会紧贴引导针本体10进入腹腔内(参照图3所示),直到穿线孔101伸入腹腔一段距离后,停止引导针本体10继续推进,此时将引导针本体10回退,进入腹腔内的悬吊线20随着引导针本体10回退动作会形成一个线环(参照图4所示),用腹腔镜分离钳将该线环拉至子宫处,将线环用缝线固定在子宫上,然后整个退出引导针本体10,采用悬吊线20留在腹腔外的两个端部将子宫提拉起来以暴露直肠并且形成必要的张力,而且,由于引导针本体10一次操作仅形成一个穿刺创口,而传统的悬吊术形成两个穿刺创口(需将针经腹壁穿过腹壁进入腹腔,将悬吊线20固定在需悬吊的结构上后,再穿刺出腹壁),减小了50%的穿刺口,更加微创。同时操作简便,操作难度低,成功率高,可以按照需要在腹部任意避开脏器及血管位置进行穿刺、悬吊,其穿刺位置、次数和穿刺角度不受限制,可以满足各种手术所需的悬吊角度,还可同时做多个悬吊,大大降低了手术难度。

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穿线孔101能顺利地贯穿腹壁进入腹腔内,且同时避免穿线孔101在将悬吊线20引导送入腹腔内壁后,因穿刺过深而使穿刺部106穿刺至直肠、下腔动静脉等重要结构造成直肠受损、甚至大血管破裂出血等严重的并发症,因而设置穿刺部106的端部与穿线孔101之间的距离为d,d=10~20mm,优选15-18mm为最佳。

参照图1所示,引导针本体10包括第一段102和第二段103,手柄105设于第一段102的端部,穿线孔101设于第一段102与第二段103之间,第二段103的直径逐渐递减形成穿刺部106,如此,保证穿刺的第二段103其直径尺寸较小,便于顺利穿刺且能减少创伤,而第一段102直径尺寸大于第二段103直径尺寸,保证在穿刺过程中的受力,避免引导针本体10折弯或者折断。一般地,为了减少创伤,第一段102的直径为d,d=1~1.5mm,1mm为最佳。

本实施例中,设置引导针本体10的长度为l,l=80~90mm,当穿刺部106的端部与穿线孔101之间的距离d=15mm时,优选长度l为85mm,既保证操作便利,也能顺利地完成穿刺和悬吊。

为了保证引导针本体10的强度,引导针本体10为不锈钢材质,优选为304不锈钢,其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强酸强碱,耐氧化和耐高温,进一步地,设置引导针本体10为一体成型,以进一步保证结构强度和加工精度。

本实施例中,手柄105为圆柱形,其截面尺寸大于引导针本体10的截面尺寸,且手柄105上设有摩擦防滑层107,设置圆柱形的大截面面积的手柄105从而增大手柄105的受力面积,便于对引导针本体10施加力从而穿刺,在手柄105上设有摩擦防滑层107,避免操作者在穿刺过程中手滑,进一步地保证穿刺过程的稳定性,提高患者的就医体验,本实施例中的摩擦防滑层107可以是设置在手柄105上的螺纹或者凸起等用于增大摩擦力的结构。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腹腔镜悬吊引导针,引导针本体10的一端设有手柄105,引导针本体10的另一端设有穿刺部106,穿刺部106用于穿刺腹壁,手柄105便于操作者手持,在引导针本体10上设有用于穿设悬吊线20的穿线孔101,穿线孔101靠近穿刺部106设置,该腹腔镜悬吊引导针的结构简单,操作便利,可以节省完成悬吊术的时间,提高手术效率,而且,由于引导针本体10一次操作仅形成一个穿刺创口,减小了50%的穿刺口,更加微创。同时操作简便,操作难度低,成功率高,可以按照需要在腹部任意避开脏器及血管位置进行穿刺、悬吊,其穿刺位置、次数和穿刺角度不受限制,可以满足各种手术所需的悬吊角度,还可同时做多个悬吊,大大降低了手术难度。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